《医神传》

第195章相对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果然,没过多久,“68个赞”回复了:“你说的也有一些道理。但是请你不要混淆视听,你先把你的第二条和第三条说出来再说。医学不是想当然,而是依靠治疗效果说话的。”

“胸怀明志”几乎在同一时间回复:“我那篇文章里说到中医治疗的原理示意图有详细的注解。

她分为时间概念线和空间概念线,分别以X、X1、X2、Y、Y1、Y2、O和Z来标注。

代码标注:X-人体自愈能力;X1-临床自愈能力;X2-中医药治疗下的自愈能力。

Y-疾病;Y1-疾病下的身体机能;Y2-中医药治疗下的身体机能。

Z-中医药的治疗作用。

如图得知:X≥YY1=-YX1=X+Y1Y2=Y1+ZX2=Y2+X

如图又得知:只要X2=X,自愈能力就可以战胜疾病了,即疾病也就痊愈了。

根据题义,设X2=X,得方程式:Y2+X=X,解方程式得:Y2=0

把Y2=0代入方程式Y2=Y1+Z,得方程式:0=Y1+Z

解方程式得:Z=-Y1,通过数学公式演算得知,中医药的治疗作用Z就在于使疾病下的身体机能Y1变成Y2最终变成零(Z=-Y1时,Y1+Z=0),即消除疾病所造成的人体机能下降的Y1,使人体机能的Y1回归基准线水平,人体的临床自愈能力X1便在中医药的治疗作用Z的介入下把X2最终变成X,即当X1等于X2等于X的水平,人体的临床自愈能力就充分发挥出来了,就可以战胜疾病了。

以上讲的是科学的第二要素:数学语言的表达。

下面再谈谈科学的第三要素:可验证性。

很多年前的2月,我的教导员带着我们应邀来到江城抗疫一线。

26日晚,江城七院、九院的中医医疗队集中在市青山区的天际美丽大酒店开临床病案研讨会。

新冠肺炎多数表现为太阴证,加之**科学院院士仝林先生开始定下的“寒湿证”的调子,所以他们为多数患者拟定的处方为“苓甘五味姜辛汤”增味,只有少数寒热往来的少阳证拟定了“小柴胡汤”增味。

无论是足太阴脾经还是手太阴肺经,经“苓甘五味姜辛汤”加炮附子、姜半夏、草果的燥湿健脾、温肺化饮,太阴证都获得了较好的疗效;而少阳证在“小柴胡汤”增味的调理下效果也强差人意。

然而,临床医生报告了一类鼻拭子检测核酸久不转阴案例:脉细数;舌红瘦,尖有红刺;心慌,胸闷,气短;口干舌燥。

当时,来自京城的王志宏主任医师和李正博士提出:“请给这类病例指导一下。”

教导员告诉他们说:“久病致虚,加之服的是‘苓甘五味姜辛汤’加炮附子,姜半夏,草果这样的温燥之品,必然伤阴。这类病人是气阴两虚,这是典型的生脉饮证,当以生脉饮增味汤主之。”

于是,给开出的处方是:人参15克,麦冬18克,五味子9克,岗梅根40克,刺五加20克。结果病人一剂后感觉舒服,三剂后症状全无,第四天鼻拭子检测核酸转阴。

于是,“生脉饮增味汤”被列为三号协议方在几个医院临床中执行。

无独有偶,3月份,援江城一院的金陵中医院副主任医师吴国辉也是面临一位脉细数;舌红瘦,尖有红刺;心慌,胸闷,气短;口干舌燥的患者,肺、脾症状已经完全控制,然而却一个月核酸久不转阴。

也可能是碍于“寒湿证”的定调在先,他也是开不出方;便向上报告病案,最后国家专家组组长仝林先生也是开出了“生脉饮增味汤”。也是服药三天后,气阴两虚症状消失,几日后核酸便转阴了(见央视四套2020年3月21日18点专题报道)。

以上这些病案,都是久不转阴;都是针对气阴两虚施之“生脉饮增味汤”,便随着气阴两虚症状的消失核酸也随之迅速转阴。

而在服用“生脉饮增味汤”之前,服食其它方药都不能改变气阴两虚症状,核酸也就都不能转阴。这又是为何?

很显然,“生脉饮增味汤”这五六味药对新冠病毒没有任何作用,更谈不上有杀灭效果了。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患者在服食“生脉饮增味汤”后核酸迅速转阴的呢?这里又是什么杀灭了新冠病毒呢?

很显然,“气阴两虚”就是人体状态的一种失衡,而失衡的生理状态之下人体的机能便下降了;而纠缠于人体机能线的自愈能力随着身体机能线的下降而降低了,于是自愈能力便由理论上的“大于或等于疾病的存在”变成了“小于疾病的存在”,而无力战胜新冠病毒,才致使体内核酸久不转阴。

“生脉饮增味汤”治愈了气阴两虚,身体的机能恢复了,与身体的机能线相纠缠的自愈能力随着身体的机能的提高而提高,于是新冠病毒便被提高了的人体自愈能力杀灭了。

以上病案,就是对中医逻辑中的“自愈能力”、“内在纠缠”这两个科学定义的最好验证,同时又是对中医的可验证性的最好证明。

下面,我们不妨从数学语言角度分别对中、西医病案再作一次验证。

同是治疗癌症,由于中、西医各自秉持的哲学理念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所取得的治疗反应和治疗结果就完全两样。

西医哲学是立足于以主体的获得取代客体的规律;治病是医生与疾病的战斗。

比如化疗,选用了对癌细胞具有确切有效杀伤力的药物注入人体,随之无论是瘤体还是相关癌症标志物的指标,都得到了迅速的下降;而连同诸如白细胞之类的人体正常指标也随之下降。

又正是人体正常指标的下降,决定了化疗的不可持续性,于是就出现了化疗一次,停月许,再进行下一次化疗。

所以在化疗中的病理变化常常呈现出了一种波浪型的延伸线——即化疗后有害指标下降,停药后有害指标反弹,再化疗有害指标再下降,停药后有害指标再反弹。

中医坚持的哲学是以客体的外在形式推理客体的内在规律,以客体的内在规律梳理客体的存在条件。

治病是“天人合一”,是医生在梳理患者失常的态,使之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以避免自愈能力的下降,从而去战胜疾病。

所以,就像中医并不期望于“哪一味中药能够杀灭新冠病毒”一样,也不期望有哪一味中药能够杀死癌细胞。

所以,毒性很强的药物不是中医的选项。

所以,在癌症患者初服中药时若是去检测癌症标志物的相关指标,往往是不降反升;然而,在坚持服中药一段时间后,癌症标志物的相关指标便逐渐下降了。

这样,在表示时空概念的函数图表上,病理变化呈现出的是一条抛物线状的线型。”

尧慕林看了“胸怀明治”的回复,眼睛一亮,赞道:“这个答得好!”仇胜楠几人也是充满了兴奋。

阅读医神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医神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