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之齐国风云》

第2章齐僖公第8节文姜传5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当然,鲁桓公也并非是主动要带上文姜的,因为齐国国君齐襄公带话来,希望鲁侯能够带上夫人来齐国,说什么很多姐妹想她了。

鲁桓公也正是多事之徒,本来嘛,有一万个理由可以拒绝,但他鲁桓公太爱文姜了,他相信如果自己带上文姜去齐国,让文姜去见见她的那些兄妹们,文姜一定很高兴。

于是,本应是成为严格遵守周礼表率的这位鲁国国君把脑门那几根筋搭错了,居然就高高兴兴地带上了文姜去了齐国。

前面说过,也许齐襄公以前是好孩子,但现在他当了国君了,便变质了。他见到了文姜,那个欢喜啊,已经不是以前那种纯兄妹之间的感情了。他安排好一切后,便派人去请文姜请来。

根据齐襄公的安排,当时文姜居然没有回到她应该住的国际大酒店!她干什么去了?与齐襄公饮酒夜聊,最后便留居齐宫!

这还了得?鲁桓公又不是亮眼瞎,他对文姜夜不归宿非常生气,便暗中派人了解了当晚的情况。结果,鲁国情报人员给他的消息是:夫人整晚都与齐侯在一起。

啊?这还得了?鲁桓公大怒。第二天文姜回来时,鲁桓公便刨根问底逼问文姜。人说做了亏心事,哪能完全镇定自若?

事情的经过便不多讲了,当时两人都吵起来了,如果在鲁国,文姜当然不敢大声跟鲁桓公说话,但现在是在娘家,文姜自知理亏,所以也是气急败坏,所以说了一些气头上的话。

鲁桓公呢?此时在人家齐国国都,能怎么办,只能是动嘴皮子喽。所以,两人大闹了一场,从鲁桓公口里骂出来的话,当然也是难听得很。甚至可以想象,鲁桓公还说过要废黜了文姜、要率兵攻打齐国之类的话。

想想鲁桓公也是个呆子,此等家丑本不可外扬,你在人家齐国的地盘上,去寻齐国公主的麻烦,岂不是自讨苦吃?何不等回到鲁国后呢?到了鲁国,那是你的天下,你可以有一百万种法子去修理文姜。

但鲁桓公没沉住气,当场便开始修理了。结果是文姜吓坏了,她第一时间便跑去找齐襄公求助。

这下可摊上大事了,两人寻欢之时,何曾想到过这个后果?齐襄公也是心乱如麻,一时无奈。试想想,这传将出去,岂不是被全天下人耻笑?今后还有何脸面在诸侯世界里混?甚至连齐国的老百姓也会将他看扁。

所谓病急乱投医,这个齐襄公居然在无计可施下,恶从胆边生,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派自己的弟弟公子彭生在送鲁桓公回鲁国的路上,制造了一起重大车祸事故,杀了鲁桓公。过程也不要多讲了,反正鲁桓公死得很惨,据说整个臂膀带肋骨都被扯下来了。

所以说,这个鲁桓公可能是整个春秋时代死得最窝囊最惨烈的一位诸侯了。有人说,文姜是很歹毒的女人,是她参与了这起惨案。

但这是绝对值得怀疑的,文姜可能是引发了这起惨案,但她一定不会在心底里要了鲁桓公的命的。哪个女人愿意二十来岁便守寡?

在这起事件中,她就是犯了那天晚上一个错,这个错,直接的后果是令自己的夫君鲁桓公丧了命,让自己守了寡,还令齐鲁两国从此不再互相信任。

鲁桓公死后,世子姬同继位,史称鲁庄公。鲁庄公是文姜所生,但此时齐鲁两国都在流传文姜与齐襄公的风流事,文姜又不是聋子,怎么会不知道?

她很担心甚至害怕。夫君因自己而死,自己回到鲁国后不知会有什么下场。虽然是自己的亲生儿子继的位,但在国家大事面前,亲情值几分铜钱?而且,儿子虽贵为国君,但他才三岁啊。自己在齐国,只要呆在宫里,至少是安全的。于是,文姜主意定下,就呆在齐国,不回鲁国了。

这还了得?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么?如果你当时便回到鲁国,还有足够的理由来支撑这个颜面,毕竟,流言而已,又没有证据,谁敢乱嚼太后的舌头?鲁国人是忿忿不平。所以,文姜这是一步错步步错,错上加错哇。

鲁庄公当时尚年幼,根本不懂这些大人们的事。这让鲁国执政的那些大夫上卿们尴尬不已,一面是国家形象国际舆论问题,一面是国君的生母、鲁国的君夫人。他们只能将一股怨气全撒到齐国头上,但齐强鲁弱,又不能强来。唉,千言万语,不如一默;千难万难,不如放过。于是,鲁国人也没来请求文姜回国。

齐襄公是破罐子破摔了,也无所谓面子不面子了,既然谁都在议论自己,好吧,反正都这样了,那就这样吧。走寡人自己的路,让你们去说吧!

随着时间的推移,过了几年,慢慢地,鲁国那边也有点平静下来了。鲁庄公也慢慢长大,他已经慢慢知道了当年发生在齐国的那件事。

但鲁庄公毕竟是个孝子,母亲再怎么样,也是自己的母亲,而且,那个年代,孝至上,这是维系统治的根本!

鲁庄公决定接母亲回国!

阅读春秋之齐国风云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春秋之齐国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