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之齐国风云》

第4章齐桓公第2节1箭之仇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说他老哥齐襄公以后的时代,果然很快便到来了。姜小白逃到莒国第二年,齐襄公便被堂弟公孙无知篡了位,自己也是身死叛臣之手。

但齐国的雍廩、高傒、东郭牙等一干贵族大臣不服,于是就在公孙无知自立国君才一个多月时,便设计干掉了公孙无知。

齐国堂堂一个高级别的大诸侯国,一时竟没了国君,那怎么成?请也得请一个人来当当嘛。请谁呢?两位候选人,一位是齐襄公的三弟公子姜小白,一位是齐襄公的二弟公子姜纠。

历史的机会,冷不丁就如同一个蛋糕,直往这两人头上砸。只不过,一个砸中了便是中了大奖,当上国君;另一个被砸中了,那是倒了血霉,阳寿到头。

谁中奖,谁倒霉呢?

按照道理来说,应该是公子纠即位,因为他是哥哥。嫡长制啊,在诸侯继位事项里,你姜小白再怎么有壮志,按规定只能当个看客。但命运偏偏是要跟当事人开玩笑的,就象股市里你看中的基本面特别好利好消息不断的那支股票就是不涨,反而是看着很是一般般的那支股票给你来个连续涨停板。

命运就偏偏跟公子纠开了大玩笑,选择了姜小白。

当时,对于公子纠来说,形势是一片大好。公子纠当时也是出奔至他的外公家鲁国,鲁国的太后可是对齐国影响很大的文姜,她是支持公子纠的。鲁国也算是大国,至少比起莒国来讲,鲁国不是纸老虎而是母老虎,扶持齐国国君,由我鲁国出面当然要强于你莒国出面。

更有利的是,齐国国内那帮刚干掉篡位的公孙无知及余党的大臣们,也是公开表态欢迎公子纠回来当老大的。朝堂上下,大街小巷,人们都在焦急地呼唤:公子纠,公子纠。

公子纠心里那个欢喜啊,哼着小调就等着自己当上国君的日子到来。

但历史无数次地告诉我们,等这个东西最是要不得。正在莒国无所事事的姜小白本还想着看个热闹,鲍叔牙急匆匆跑来对着姜小白就是连珠炮一顿吼:“公子啊,你怎么还悠哉游哉啊,快走啊。”

“走?去哪里玩?”姜小白一脸茫然。

“玩?玩毛线哇!回齐国啊,机会来了,快回齐国,登上国君之位!”鲍叔牙甚至有些气急败坏了。

“可是,国人不欢迎我啊,他们都希望兄长公子纠回齐国呢。”姜小白不是不知道齐国情况,只是他分析来分析去,觉得这个齐国国君的宝座不是自己的。

“现在公子纠还在鲁国,我们如果抢先一步先于他回到齐国,那凭老夫的三寸不烂之舌,定能说服国内高、国等大家族,拥立公子您为国君啊。”鲍叔牙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对齐国人来讲,公子您即位和公子纠即位,又有何区别呢?关键在于,要给予那些个大夫们足够的诱惑,许以足够的爵位俸?。这些年,老夫也算是与那些大家族有些往来,知道他们的需求。快走啊,不能再耽搁了。”

姜小白这才反应过来,对啊,那么一个熟得快掉了蒂的大瓜就挂在那里,你不摘,还等着人家摘啊。

姜小白这人几乎什么都不是,但有一点非常好:虚心,并且善于纳谏。

于是,便立即向莒侯请辞,并提出借兵。

“好吧,孤给你们300乘战车,够了么?”莒国国君非常大方,300乘,相当于莒国大部分的兵力了。

“太多了,太多了,我们只需要100乘即可,公子回国继位,靠的是他的德行,而非兵力啊。”鲍叔牙非常感谢。

百乘是多少兵?这便涉及到一个乘的概念。乘,是我国古代的作战单位,一般一乘为四匹马、一辆战车,配属乘车的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也就是说古代所谓的一乘共有75名士兵。那这一次姜小白借了7500兵,便匆匆回国了。这点兵力,其实是很少的。

莒国国君这么大方,但可惜他的大方后来并没有被当上国君的姜小白一直感恩。到后来,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莒国由于是一个东夷之国,因此经常被排挤在外。

姜小白、鲍叔牙当天便回齐国,而且是星夜兼程。

而鲁国那边,尽管公子纠因为等待浪费过一些宝贵的时间,但他也不是糊涂之人,再说,他有一位大佬在帮着他。谁?比鲍叔牙还要大名鼎鼎的管仲先生是也。

管仲可不是吃素的。他得知老鲍带着小白往齐国赶了,立即请求公子纠,从鲁国借了数十骑追上去。他可不是要将老鲍他们拦下,他要的是争取时间,拖延个几天就够了,所以带的兵很少。

由于是轻装前行,管仲居然还真追上了姜小白。管仲便质问姜小白:“现在齐国国内是请公子纠回去即位的,你跑那么快做什么啊,讲点道理好不好?你这不是明显地抢公子纠的饭碗吗?”

那边鲍叔牙出头了,对着昔日的好友,严肃地说:“抢毛啊,齐国君主接连死于非命,作臣子的,理应早点回去奔丧。你们管你们的,我们管我们的,你个小管同志,老三老四,对着公子,怎么可以那么无理啊?”

呵呵,这个道理居然将管仲驳了个哑口无言。管仲何许人也?他还不知道鲍叔牙和小白的几根肚肠?算了算了,关键时刻,讲什么道理啊,下手得了。

下什么手?管仲也不多话,冷不妨抽出箭来,搭上弓,近距离朝小白就是一箭!

那可是双方正在讲事实摆道理时,谁都不提防管仲看着文质彬彬的,居然会来这一手。只见此箭蹦地一声,正中小白胸口。小白大叫一声,倒地不起,随后口吐鲜血,一付死得很不甘心的样子。

管仲一看,哟,跷辫子了?由于带的兵少,怕小白的军队将自己困杀,也不仔细查验小白是否真死了,反正这个样子基本是活不成了,哪怕是一时受伤,也是挺重的伤。回不去齐国了,哪怕是回去也是奄奄一息的鸟样,对公子纠再也构不成威胁了。于是,拨转马头便狂奔回鲁国。

这边大家都惊慌失措,哪还有心思去追管仲啊?那边,管仲跑了,回去喜滋滋地报告公子纠,后患已绝。这边,鲍叔牙真想大哭一场时,姜小白却翻身爬起:原来是诈死一场。

那箭本应是要了小白的命的,却不料小白全身披挂,胸口处正是青铜所制的带钩,那箭居然就射在带钩中间,卡着就象是中箭一样。小白也是影帝级别的人物,当时急中生智,翻身落马,并咬破舌头,吐出鲜血,扮演中箭身亡一幕,还真骗过了管仲。

见管仲逃走,姜小白一边擦着嘴边的血,一边蹂着摔疼的屁股,恨恨地说:“这一箭之仇,非报不可。”

于是,中国汉语言文化便多了一个成语:一箭之仇。这虽然是一箭的事,但却是要命的事。后来,被被引申为深仇大恨。

阅读春秋之齐国风云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春秋之齐国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