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之齐国风云》

第4章齐桓公 第33节 存邢救卫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齐桓公从令支降兵中得知密卢逃往了孤竹国,便令向孤竹国进军。

孤竹国,是商朝以来的一个大国,包括现在的唐山市区东部、迁安市、迁西县、滦县、滦南县、乐亭县、卢龙县、昌黎县、抚宁县、秦皇岛市区等地。这一次,齐桓公北伐山戎,先灭了令支,最后再灭了孤竹。

在灭孤竹国的过程中,齐桓公和管仲为中华文化发明了一个典故“老马识途”。老马识途,作为一个著名的成语,最早出自于《韩非子·说林上》,意指比喻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能起到引导作用。而典故是这样的:

当时,齐军进入旱海,看看天色将晚,但见白茫茫一片,全是沙漠,再加上劲风四掠,黄沙四起,形成一片暮雾,齐桓公顿时警觉,问管仲这是何地。

管仲见多识广,他对齐桓公说:“臣曾经听说北地有旱海,万里水草,干旱多风,极其凶险,估计就是这里了,主公,我们暂停行军,令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迅速撤离此地。”

但进来容易出去难,此时已是天黑,因为风大,火把不燃,且数万大军,浩浩荡荡绵延数里,前后各队已然互相失去联系,齐桓公大急。

管仲令人敲锣打鼓,互为联络,逐渐将军队聚集起来,齐桓公这才宽心。大军就地露营一晚,待第二天黎明,方见已陷入旱海,四处白茫茫,哪里还分得清东西南北?

齐桓公以三人一组,分四个方向派出寻路小队,结果折腾了半天,连寻路小分队都失散了。

管仲突然想起一事,他对齐桓公说:“主公,臣听说老马可以识途,军队里有不少无终国将士,他们的战马有不少来自北狄,我们选择数匹老马,放归于野,大军再尾随老马,也许会找到出路。”

于是,令虎儿斑选择了几匹老马,解除缰绳,令其先行而去。果然,这些老马一会向东,一会向北,带着大军走了不多久,便出了旱海。

有一种说法,说孤竹国还是墨姓之源。相传夏朝时,夏禹封炎帝的后代于台(今辽宁省朝阳市),时称为墨台氏,而后来简化为墨氏。商朝,墨台氏的后代建立诸侯国孤竹国,国君是墨胎。

墨胎有两子,分别是伯夷和叔齐,他们因都想让位于兄弟而出外流浪,后侍于周文王,但却阻拦周朝伐商,后因耻于食乱臣之粮,饿死终南山。他们的“贤”名流传于世,后人就以墨字为姓,称为墨氏。

齐桓公平了燕北山戎后,直接将这两地送给燕国管辖,不再由少数民族自己管理,从此,现河北的一大片地方,便纳入中原周天子势力范围。此乃齐桓公功劳。

无终国本就是周武王时分封的子爵,这次因助战有功,齐桓公将小泉山下戎地,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玉田县东边一带割让给无终国。

后来,无终国重用中原人才,加强与中原各国的联系,从不侵犯中原华夏民族,实现少有的当时少数民族与中原华夏民族的和睦共处。后来,无终国于战国时期被灭。

齐桓公出于道义,帮了燕国大忙,燕庄公十分感激。当齐桓公率军回齐国时,燕庄公长途相送,依依不舍,不觉越过燕界达五十里之多,已然进入了齐境。这令齐桓公也十分感动,他以诸侯相送不出国境之礼为由,将原属于齐国的燕庄公所至之地共五十里,割给燕国。

燕国本是遭北狄侵犯而受难,此次却因齐桓公而得原属狄戎的令支、孤竹等地,又受赠齐国五十里土地,国土面积大大增加。燕庄公感动万分,无以言表,就在止步之地筑城,取名燕留以作纪念。这个地名,真心好听,故事感人。哦对了,燕留故城在今河北高官芦县东北,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燕庄公一生都对齐桓公敬重有加,全力响应齐桓公的尊王攘夷战略。他后来还叮嘱历代燕君一定要尊重周天子,不忘给周朝纳贡。燕国此举也为各诸侯国树立了榜样,大家无不甘心情愿拥护齐国。

公元前661年,北狄的另外一支,趁齐国正与令支、孤竹交战之际,大举入侵邢国。邢侯一边部署抗敌入侵,一边派人向齐国请援。但狄人实在强悍,齐军主力此时又尚在燕国,故未等齐救兵来,邢都就被破了。邢侯带着残部突围而出,直接找到齐桓公,哭拜在地。

齐桓公大怒,令齐兵加快行军。齐军是日夜兼程到达邢国。但此时,狄军已将邢都抢掠一空,邢都已是一片废墟。齐桓公看着遭劫后的邢都惨状,心生愧疚,他决心帮助邢国重建都城。

公元前559年,齐桓公约了宋、曹两国君主,在柽地召开会议,史称柽地会盟。柽,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县。本次会盟,议题就是发扬国际主义精神,援助邢国重建都城。会议决定把邢国迁至离北方少数民族部落较远的夷仪,就是今山东省聊城市西南。这里离齐国较近,对于邢国来讲,安全系数大大增强。邢国上下非常高兴。

不但如此,齐桓公还高举国际主义旗帜,无条件援助了基本建设工程所需要的一切,包括城池修建、邢人宗庙、朝堂官府、百姓居所等等,还提供了大量牛马牲畜粮食布匹。邢国上自邢侯下至百姓对齐桓公无不感恩戴德。

柽地会盟后不久,狄人又侵犯卫国,齐桓公率诸侯军队救援不及,卫都被毁,民众死伤惨重,人口财产被掳无数,君主卫懿公战死。史料记载,当时整个卫国除了两个小地方未遭掳掠,大片卫境都惨遭屠戮,尤其是破城后,百姓流散逃亡,成为北狄铁骑的移动靶子,非常惨烈,全国人口仅剩下数千人!

幸亏当时的宋恒公带兵赶到,否则,整个卫国人民将悉数被杀。公元前658年,齐桓公召集相关诸侯在贯地会盟。贯地,就是今天山东省曹县西南。议题也是发扬国际主义精神,援助卫国重建都城。会议最后决定,帮助将卫国迁移到黄河南岸,并在楚丘重建新都。

这就是齐桓公称霸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行动,存邢救卫。如果翻开当时的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因为北狄入侵,黄河以北基本落入北狄铁骑之下,燕国已完全成为孤国。这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但到后来,这样的情况是越来越多,如蒙古、女真、五胡乱华等等。

这种情况,说明了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之间一直存在着冲撞:当先进文明在军事实力上不如落后文明时,落后文明便会大规模入侵。而两种文明的对抗,在那个时代,作为中原霸主的齐桓公,勇敢地承担起了保卫华夏文明的责任。

所以,他才有了助燕国打山戎的义举,才有了存邢救卫的义举。如果没有齐桓公,极有可能,当时代表先进文明的东周各国,将被代表落后文明的北狄各个击破,而且是惨遭毁灭性的破坏,如当时的邢国和卫国。

齐桓公,在当时的中原各国中,已然成为人人敬重、国国仰慕的超级霸主。

阅读春秋之齐国风云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春秋之齐国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