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之齐国风云》

第12章齐景公第53节穰苴兵法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国政由国、高两大上卿负责,左有晏子这样的大贤人辅政,右有司马穰苴这样的军事家掌管军队,生活上有梁丘据这样的总能给人带来欢乐的人时常陪着,齐景公有一段日子过得是相当滋润的。

但美好的日子总会过去,不久,梁丘据死了。司马穰苴却到了风口浪尖,由于从庶士身份直接提拔为大夫,并掌管齐国军政大权,这让许多人对他是羡慕忌妒恨起来。

是啊,在那个帝王将相必须得有种的年代,齐景公的不拘一格用人材必然会招致一部分人的反对。其实,晏子为了能让齐景公重用司马穰苴已经搞了一起二桃杀三士这样的障碍清扫行动,但象国、高、鲍等大家族谁能心服口服?

此外,还有一个关键原因,那就是当时世界仍旧处于弭兵运动时期,即世界和平时期,所以象司马穰苴这样的将材除了练兵外,能有什么发挥才能的机会?

虽然有传说司马穰苴曾经率领齐军击败过来犯的晋国、燕国联军,收复失地,军功甚伟,但翻阅史料并未发现期间有过这样的战事!

司马穰苴作为田氏家族的小分支一位杰出人物,田氏家族势必要拉拢他,而齐国内部政治斗争的复杂决定了司马穰苴站到了风口浪尖!国、高、鲍等大家族会容得下他吗?不能。

于是,各种信访举报源源不断到了齐景公那里,齐景公很无奈,最后不得不免去司马穰苴之职。

司马穰苴郁闷啊,他其实并不想与田氏家族搞在一起,他只想忠君报国,但因为姓了一个田,必然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从此,齐国历史上便不再有司马穰苴的表现,而司马穰苴赋闲在家,只好喝喝酒,写写兵法,也许正因为如此,他才有更大的精力去完成他整理的军事巨著《司马法》!

《司马法》全书155卷,基本讲述了古代用兵与治兵的原则,留存了夏商周三代关于出征作战的礼仪,对当时战争相关的兵器、军法、警戒等方面均作了详述。而最重要的是关于战争的一些理念,即当时的军事思想。

比如“以战止战”的战争观,突出战争的目的是“讨伐不义”、“诛有罪”,“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

又比如居安思危的备战思想。认为“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任何国家都必须做到随时备战,军队存在的意义就是打有准备之战。而要备战,则必须做到“顺天、阜财、怿众、右兵、利地”,即要时常考虑“顺应天时、积聚粮饷、动员民众、制造兵器、视察地形”,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同时要重用军事人材。

又比如军纪必严的治军思想。提出“治国以礼、治军以法;以文治民,以武治军”,治军必严,并加强军事演练,对将士要开展经常性的教育培训,“士不先教,不可用也”。作为将军,对士兵要做到“以仁为本,以义治之”。

又比如“称众、因地、因敌、令阵”的战术思想,注重因地制宜、因敌制宜灵活用兵。在灵活用兵上,尤其对己方部队的兵器配合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如“兵不杂不利,长兵以卫、短兵以守”,“弓矢御,殳矛守,戈戟助”,“长以卫短,短以救长,迭战则久,皆战则强”。

正因为如此,所以到了后世宋朝时,进行颁行了一套兵法丛书,将《司马法》与《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等六部著名兵书汇编一起,称《武经七书》,成为中国古代第一部军事教科书。

史料记载,司马穰苴最后郁郁而终。他没有他的族人孙武那样的好运,一个不在世界和平协议上签字的吴国,到处打仗,时时需要军事人才。所以孙武在吴国是风生水起,并创造了三万吴军大败二十万楚军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柏举之战。

但孙武显然并非是一个嗜血成性的人,他与楚庄王一样,贯彻着的是以战止战的理念。所以当吴王阖闾穷兵黩武并滥杀无辜犯下滔天恶行时,他对吴王深深失望,故一战成名后便隐退江湖。

也许正是因为在隐退以后有了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兵法,所以才有了中国军事史上的伟大著作《孙子兵法十三篇》!

好吧,再见了,司马穰苴,虽然你不曾一战留名于青史,但你的一部《司马法》以及你的那个严明军规整顿军纪的练兵故事,足够使你在中国名将史上留有一席,也足够让笔者在写这部书时,把你作为一个牛牛牛三牛级别的齐国历史文化名人来讲述。

阅读春秋之齐国风云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春秋之齐国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