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乡》

第125章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爷奶听完连福说要在家乡搞旅游的话,爷爷问上连福了。

“在咱这山上旅游,都游啥呀?”

“咱那是真山、真水,那空气没地方能和咱比。那粮食,咱山上啥时用过农药、化肥,地里上的都是鸡、猪、鸭、鹅、人粪尿,咱那花生油、豆油都是自己种、自己榨的。还有青菜、水果、山泉水,爷你不知道北京大超市里的有机蔬菜、水果可贵了。”

“啥叫有机?”

“就是咱山上种的、养的都是有机的。”

“还有我的好朋友罗朗的爸爸、罗工程师,他说等达到哥负责修建的上山小道围栏修成了,就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成立‘天崖山旅游风景区’。”

“咱那山上有什么景啊?”

“一是抗日战争烈士纪念碑,上头已把这座纪念碑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个基地爷爷您早就知道,可这回上级给拨了款,要建陈列馆,征集的兵工厂设备等文物都到了县里了。还有那次山上打鬼子伞兵胜利的资料,也都整理出来了,村里拿出了土地,乡亲们又出了义工,正在抓紧建呢,牺牲烈士们的家乡也找到了大部分,这都是当年的真人实事,咱村牺牲的民兵资料也在其中。”

“二是山北保存完好的森林。”

“三是上山小路。”

“四是上山终点的山脚下那一圈城门和城墙,那是用修长城砖一样的砖建造的,这回罗工也找到山东一家专门生产长城砖的砖厂,找的是专业的古建队伍,山脚下的这个小城墙真要修好,爷你说算一景不?”

“当然得算,那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几百年了。”

“五是解放初期,在部队和政府支援下,乡亲们历时十多年建成的学校,这也被评为永久保留的纪念建筑了。”

“六是山上那座庙,政府也拨款在修建,因为在抗战时,僧人们救治八路军和受伤的乡亲们有功,政府没有忘记他们。”

“这些修整完之后,手续下来了,咱就能开门接待游客了。罗工说,光上山小路的门票一张就是100元。罗工还说......”

“等等,我的好孙子,上一次山一张票100元,谁买呀?”

“放心,爷爷,罗工打了包票了,他说等咱的名声传出去了,咱还得限流。”

“啥叫限流?”

“就是限制游客上山的数量,限流每天只能上一万人,一张票一百,那一天就是一百万元呐!”

“能到那样吗?”

“一定能,罗工说咱那上山道是天下一绝。人们喜欢那些没见过的东西叫新、咱那全国少有的山那叫奇、咱山上的乡亲们民风淳朴那叫特。”

“新奇特咱老家全占了。罗工还说不光这三样,咱山上空气、水、粮、果、蔬、肉、蛋、奶这几样哪个地方也没法和咱们比。咱说别处没有是指绿色、环保,谁跟咱也比不了。”

“罗工要是不说,爷在山上住了这么多年,都不知道咱山上还有这么多好东西。”

“罗工还说了,这些只是个开头,他说要在山上建民宿,住一晚上200元是便宜的,还有给孩子们建个大型游乐场,而且还不另收费。现在的孩子要上哪玩,孩子的家长、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哪有不跟着的?这么多游客的饭食就够咱们山上四百多户乡亲们忙的了。那收入还用说吗?肯定少不了,家家恐怕都富的流油了。”

阅读回家乡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回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