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男科举发家》

第十七章 县试准备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等李俊杰苏志严他们八股文已经能熟练答题后,老吴夫子开始给他们讲解作诗的要领。

后世李俊杰为了应对高考背过无数首经过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经典诗词,背诗词作者名字,背诗词朝代背景,背诗词白话的意思以及诗词所体现的作者的精神或寓意等等,可是一点没接受过如何作诗的教育。所以在作诗词方面,和八股文一样,李俊杰和本土学子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以前从没想过作诗还分几种,比如应制诗,就是皇帝或领导一时兴起,给出命题作文,大家把韵分好,每人各作一首,最后再由皇帝或领导评个高下,就像闻名后世的李白的《清平调》就是应唐玄宗的要求而作的,里面的那句“云想衣裳花想容2,春风拂槛露华浓”惊艳了后世人;

再比如唱和诗,就是朋友之间一起喝酒,你一首我一首,相互切磋写出来的;还有一些就是诗人自己的个人体会,比如看到一些景物引起诗人一些情感即兴写下来,后世耳熟能详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属于这种。根据小吴夫子的讲解,李俊杰大体把诗歌问为这几种了。

作诗最讲究的就是押韵和对仗了。学了一段时间后,李俊杰依旧没有发现自己有作诗的天赋,用小吴夫子的话说没有灵气。

作诗这方面,苏志严比李俊杰厉害多了,每次苏志严的诗词总能让夫子找到闪光的地方。李俊杰想过可能是自己经过后世那些年的魔鬼应试训练,导致脑子天生的灵活性被磨灭光了,不像苏志严本土出生的还保留了这些灵气。

不过幸好这个朝代诗词不在考试科目里。之所以学作诗词是为了日后的交际。比如参加文人的聚会,作诗似乎不可避免,又可能遇到喜欢诗词的上官会即兴来几首。诗词作的好的人总能在这些场合大放异彩,让人记住。跟长的好看的人一个道理,诗词作好的人也容易让上司记住。

虽然可能作不了让人眼前一亮的诗词有些遗憾,不过李俊杰知道自己的性格也不热衷于大出风头这种事。他还是喜欢踏踏实实的干事。就像那些大明星,别看外面风光无限,背后承受的压力也是常人不能的。那句“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是真的很有道理。

就这样,这大半年李俊杰一直刻苦温习四书五经以及《明算》和《大明律》,同时练习最重要的八股文答题技巧,偶尔也即兴来几首不痛不痒连自己都觉得不出彩的诗词。

年底的最后一次甲班的摸底月考,李俊杰和苏志严的成绩优良。

考背诵课文题的卷子,李俊杰是满分通过,《明算》也是满分,《大明律》错了一题实际案例的分析题,得了8分。八股文李俊杰也拿到了8分。苏志严的成绩跟李俊杰总分相差不大。成绩出来后,老吴夫子特意在放学前找了李俊杰和苏志严。

“这次的考试,你们几科的成绩都还可以。你们两个对明年的院试有什么打算?”老吴夫子看着前面这两个班上最小的但成绩让人满意的学生问到。

“学生没有参加院试的经验,但凭夫子建议。”李俊杰看了苏志严一眼,先开口回答道。

其实私下里两个人有讨论过是否明年下场试试的这个问题。最后都觉得去试一下不是坏事。就算不过也能积累些经验,反正他们年纪小,有试错的资本。尤其是李俊杰是希望能一次过的,他二姐李梅花明年就十六岁了,自己要是中了秀才,那二姐能选的好人家会多一些。种田的日子实在太苦,李俊杰不想他二姐日后嫁普通农户过一辈子种田的日子,最好能找到像大姐那样家里小有薄产,至少不需要媳妇亲自下地的人家。自家的姑娘,自家心疼。

“老夫的意见是你二人现在可下场试试,还是大有希望的,只是你们学八股文的时间不长,对名次上可能会有所影响。以你们两的资质如果想要好名次的话那可以考虑再缓一两年。你们回家和家里人商量商量。确定明年下场的话,年前放假前给我答复,我好安排报名”老吴夫子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多谢夫子建议。学生先回家里人商量一下。”二人同时行礼表示感谢。

回宿舍的路上,苏志严问道:“你确定明年下场吗?如果过了但名次不高怎么办?”。

“我想减轻家里负担,加上二姐这两年要说亲了。我想尽快考上秀才,名次我倒不是很在乎,只要考上秀才就好。”李俊杰答复道。

“好,我也下场。”

“好,一起努力。”李俊杰拍了拍苏志严的肩膀。

李俊杰不干涉苏志严的决定。而苏志严想的是如果李俊杰一个人去考,他觉得李俊杰是有希望能考过的,那到时候两个人就要分开读书了。但如果两个人一起考,要是都过了,那以后还能一起去扬州府读书,有个伴。苏志严觉得就自己这样的性格好不容易有个朋友,他不愿意分开,至少现在这个年纪不想和好朋友分开。

很快,旬休日到了。李俊杰回到家。八九个月大的侄子然然正是好玩的时候,放下背包,洗了手就从他娘手里接过了侄子,好好亲香了一番才还给了他娘。

因为小儿子的回家,杨书兰特意多烧了几个菜。晚饭过后,李俊杰跟他爹谈起了明年下场的事。

“这么早就下场?”李林胜惊讶地看着小儿子。他记得大哥家的俊生都到了十六七岁才第一次下场的。

“嗯,夫子说我明年下场的话是有希望的。”听了这话,李林胜除了意外还有惊喜。他不懂读书上的事,小儿子也从不骄傲自夸,但是他还是从平时小儿子考试赢的不少纸的奖励感觉小儿子成绩应该不赖。只是他没想到小儿子明年才12岁就能下场。

“爹不懂读书上的事,你要是觉得可以了,那爹娘都支持你。”李林胜说了自己的看法。他还是相信自己的小儿子的,这孩子从小就让人省心,别家和他差不多大的男孩子哪个不是被自家爹从小跟在屁股后面打到大的,可自家的小儿子从小就喜欢读书不贪玩。

“我也决定下场,要是运气不错的话考上秀才家里能更轻松些。”李俊杰又扭头对坐在一旁边听他们爷俩说话边做针线活的娘说道:“娘,二姐的亲事,您再缓几个月,等明年我考试结束了再定。”杨书兰应了,她知道小儿子的意思。

说完了正事,李俊杰又陪他爹娘扯了几句家常才回到自己房间。既然决定明年下场,那就要更努力温习功课了。要么不做,做就尽自己所能做到最好,不给自己留后悔。

在家两天的时间,李俊杰一点也没有松懈,依然早起,打拳,温书。

杨书兰从知道儿子明年要下场了,只要小儿子在家,她就把孙子带的远远的,深怕孙子吵闹影响自家儿子读书。吃食上,杨书兰就更舍得了,家里这几年日子好过了就改为了吃三顿饭,除了一天给小儿子做三顿荤素搭配的可口饭菜外,晚上还加一顿夜宵。就怕小儿子吃的不好,精力跟不上。家里其他人也是只要李俊杰在家,连走路都轻轻的。

旬休结束,李俊杰回到了私塾,跟老吴夫子确认了自己明年下场。苏志严也确定了一起下场。随后,两人就和其他17个明年都下场的同窗一起开始接受老吴夫子特别的考前训练了。

古代考试也是要刷题的。现在几乎每天李俊杰他们就要交一份八股文给夫子,另外考背诵题的试卷也是两天一份必做。李俊杰找到了高考前高三那一年只要老师进教室学生就自动拉开桌椅准备考试的感觉。

小年夜的前一天私塾开始放年假,一直放假到元宵节。这个年李俊杰依然每天忙着温书刷题。分家后的每年年初二全家必去外祖家拜年,不过今年李俊杰为了备考没去,二姐李梅花也没去,主动留下来在家照顾读书的弟弟。

初三的时候,大姐夫张家齐带着李琼花一起过来给岳家拜年。同时也带来了大姐李琼花怀孕了的好消息。杨书兰听说大女儿怀孕了,拉着女儿叮嘱了很多注意的地方。张家齐在听说了小舅子年后要参加县试的时候,极力邀请岳父岳母和小舅子住进自己家备考。

李俊杰考虑到自己家离县城有不少的距离,而且万一天气不好会更麻烦,就答应了在考试前一天住去姐夫家。

元宵节后,李俊杰就回到了私塾,继续和同窗们一起备考。很快就到了二月初,县试来临了。考试期间,参加考试的学生都是自己回家准备,不需要再在私塾上课了。

阅读穿越成男科举发家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穿越成男科举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