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给太子灌茅台》

第232章 读书的成本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殊不知,李二的想法便是最原始的雕版印刷术了。

“这样说也没错。”陈玄道。

“陈兄,用它真的能印出来吗。”李承乾问道。

“试试看吧。”

主要是拓字,将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后,先是按照千字文的稿件,让工匠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形成文章。

一页一个排版,接着,涂上墨水。

最关键的一步,将字盘拓印在了白纸上面。

让李二难以置信的是,白纸上真的印出来了一片文章,千字文的行文!!

看着木匠一页一页的拓印,一炷香的时间印出了几百份出来,他们都是目瞪口呆。

如果写了底稿,接着按照顺序排列好了,即可用印刷术一次复印一份。如果一个时辰不停的复印,至少能复印两千份。

若是制作几份模具同时复印,一个小时可以完成一万份的复印工作。等到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真是绝妙,它的出现绝对是天下所有读书人的福音。或许,大唐的平民百姓们以后都可以手捧一本书来读了。”李承乾惊叹着说道。

“是呢,我以为雕刻阳文木字只能印出一个字,没想到居然能将木字先排成文章,然后再拓印在纸上,当真巧夺天工。”李二也说道。

印刷术的原理如此的简单,其实跟印章差不多,但谁能想到一个个木字排成文章再拓印呢。

它的出现,会降低了读书的成本,配合现在科举的制度,不出几年,李二自信大唐即可吸收大量的寒门学子,读书不再是被士族们所垄断。

每一个百姓都能吃饱饭,每一个百姓都能读书识字的繁盛时代,要在他手上出现吗,如此想着,李二脸上顿时无比的激动。

活字印刷在陈玄眼里并无什么出奇的地方,甚至感觉效率太慢,而且拓印出来的字体感觉太大了。

一张约莫a4大的纸张,才印了不到一百个字。放到现代的复印,一秒可以给你印几千张,而且一张纸能有几百个字。

其实也算可以了,因为古代是文言文,几个字能简单概括出很多东西,表达出来的意思相当于现代的一句话,所以也算是勉强够用了。

而活字印刷术的作用,确实是比人为抄撰效率要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人为抄录可能会担心抄到一半写错了,或者是字体不公整的可能。一本书几百页的排版,必须要专心致志抄撰才行。

活字印刷术大大降低了出错的可能。

“真是巧夺天工啊,老夫从没想到书也可以跟印章那般一本本印制出来。”李承乾惊叹道。

“方法不是很复杂,但如果不是国师所提出,恐怕根本没有人能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印制书籍。”李二深以为然点头。

印刷术,华夏的四大发明。

如果配上造纸术,文明才得以传递下去。

本来虽然大隋的科举可谓是开创先河,大利天下,让寒门子弟们也可以能够读书来考取功能的可能。

然而,读书的成本太高,大多书籍是士族掌控,普通的老百姓没有结出的机会。

或许有部分家庭充裕的,可以请几个教书先生,但也仅是初步能够读书识字,了解一些算筹,根本没法精深读书到考取功名的程度。

而读书的成本,可见一斑。

所以印刷术能够出现,大量的书籍,将会从此流传出去,流传到百姓手上。

比如刚刚印刷了一个时辰,居然印刷出了几十本出来。

要是能将印刷坊规模扩大十几倍,二十几倍,一天下来印刷个几千本也不在话下,成本比请抄书先生便宜无数倍!!

“妙不可言。国师,不知你的印刷术朕能否能用?”李二激动道。

它,绝对会成为打压世家的绝佳手段,压死骆驼的一根稻草。

十几年来,见惯了世家嚣张跋扈,见惯了官场中管理大唐的居然80%以上都是世家子弟,盘踞在大唐的每个角落。

即使是每一年的科举,考取的都是世家子弟,更别说国子监里全部是大家族的子弟们在里面读书。

本来李二都有点绝望了,土地的大量扩大,高产粮食的出现,给了李二一点曙光,现在印刷术的出现,让他信心大增。

“可以,也不算是什么。”陈玄点头道。

“呵呵呵,对于国师来说确实如此,但对于朕而言,给朕一个翡翠矿脉,朕也不换。”李二道。

印刷术的强大作用,不单是钱能衡量。

眼见陈玄为了让靖阳县的百姓们读书识字,居然拿出了印刷术出来。

他也是想效仿,既然陈玄能庇护靖阳县,他计划在大唐境内搞几十个学塾出来。

能够每一个州,每一个县都设立一个,何愁大唐的百姓们不识字。

可是要完成,或许要花上几年或者是十几年的时间呢。

…………

“崔兄,出事了,国师要建立学塾,你知道了吗,国师他是让百姓也能读书识字。”太原王氏跑来崔解的府邸,急忙问道。

“王兄,小事,无伤大雅。”崔解笑道。

长安城,在吏部担任重职的崔家崔解,对于陈玄要开设学塾一事,其实他也能算知情。

在他看来,以陈玄的财力,建一个规模巨大的学塾,用来教导整个靖阳县的老百姓们并不难,本身不怎么在意。

一个靖阳县几千人读书而已,其实没多大影响。

几千人当中能够出仕者,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

没有世家的底蕴,要在学识上更上一层楼有点难。而且要学成,也已经是十几年以后了。

“不仅如此,崔兄,你可知印刷术。”王贺苦笑道。

“王兄,什么是印刷术,我闻所未闻。”崔解摇头。

“你不知也正常,我也是从手下的一个人那里听来的,他正好是给国师效力的一个工匠。据他所言,印刷术是将字体雕刻成小小的木字反字,然后按照顺序将木字排列成书,形成拓本。染上墨汁,在纸上一按,一页书即可轻松印制出来。国师拿出了印刷术,短短一天不到,十几个工匠忙活而已,居然印制出了几百本书籍。”王贺道。

大唐的皇帝获得印刷术后,大量的书籍可能会流传出去,届时很可能会大大削减了世家影响力。

阅读大唐:开局给太子灌茅台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大唐:开局给太子灌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