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中的那些故事》

第133章 我们村里的赵成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我们浩良河村是个土地很多的乡村,而六个生产队里,最属我们二队的地比较好,有大田地,有水田地,也有种蔬菜的菜园子,

这些年,农村的土地都分到个人家手里了,农民手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宝啊,可以说,土地是这些农民的命根子,很多农民还是靠土地为生来养家糊口的。也有一些年轻人都出外打工了。

家里的土地,如今都是机器化耕种,机器化除草打药和收割,省人力又省物力,闲下来的劳动力,就可以出去打工了。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多半都在外面打工,www.youxs.org,村里的赵成从去年起,两口子就出去打工了,听说是给他在北京的亲戚打工,他的表弟开餐厅,他两口子就去帮忙,一年下来,他的表弟给他两口子一些钱。一年下来,两口子也不少的收入,比种地轻闲多了。

赵成,是村里的老户了,他的爷爷和父母都在这个村里生存,早些年,家里的条件也不好,都是贫苦人家出身的人,到了赵成这辈子,还算生活水平有了转变。赵成家里有个姐姐,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他是七十年代的生人,今年都四十多岁了,而他的唯一的儿子都订婚了。

赵成是我们村里最善于学习和专研的男人。他只念完了初中毕业,就下来干农活了,他家里有二十多亩的水田地,头些年,家里没有农用机车,都是雇别人家的车种地,特别麻烦,大成子十几岁就跟着他的父亲下地干活了,他是很能出力气的孩子,没有结婚前,就知道干活,他身上有个姐姐,他的姐姐不爱干地里的活,怕脏,可农村出身的孩子,又怎么能不下地干农活呢,每次下地干活,大成子都会多帮姐姐干,带他姐姐出嫁以后,他的农活就更多了。从早到晚的,与他父亲滚打滚爬的种着地。

大成子结婚很早,二十初头就娶媳妇了,他娶的是邻村陈门户的大女儿,陈晓秋,这个女孩是心眼很多,鬼尖鬼尖的人,小个不高,长像一般,说话是得理不饶人的。嫁给大成子,也没有要多少彩礼钱,就跟大成子过日子了。

这两口子一边种地,一边搞点小生意做,大成子有时开魔托车去汤原县里托鱼卖,挣点零花钱,卖鱼虽然能挣钱,可冬天很遭罪,他的媳妇是个精打细算的人,这几年家里盖了四大间砖房,也花了不少的钱。大成子两口子都是过日子的人,特别是他的媳妇,那是又扣门又舍不得花一分钱的人,他们家里就一个独生子,念初中毕业后,又念了技校,毕业后,分配到了一个地铁站上班,在孩子身上,两口子没少花钱,让他念书,自费都是花费钱的,平时,自己家吃穿用都很省,可在孩子身上,可舍得花钱了,孩子在外面自己处了个对象,也是外村的,在医院里当护士,两个人相处得很好,为了孩子,大成子两口子借了些钱,在市里买了一个三室一楼房,花了七十多万,每年都得交首付,去年给孩子订婚,又得要二十万,大成子两口子也犯愁了,种地挣的钱少,只能出去打工了。

大成子是个学啥啥会的人,在家里最爱的就是车和电方面的技术,他家里有种地的车,车坏了都是自己修理的,村里人谁家修车了都找他修,修门窗,修门锁,谁家安灯了,修锅了,水泵了,都找他修理,

在家的时候,村里人都帮他家干活,有时换工,让大成子帮助干修理的活,

他学啥都学得很快,看一眼就几乎会一半了,村里人都叫他成手,

他会开车,会电路方便的活,各种电器修理,他也会些,什么活,在他眼里都难不住他的,他的媳妇为他有这些能力而自夸,很自豪,也觉得自己在亲人面前很有面子,

逢佳节时,有很多村里人都去给他家送礼呢,为了报答他平时对村民的帮助吧。村里有了这个会多方便手艺的人,都不舍得他去外地干活的。他是村里人的好帮手啊,

去年他两口子去了北京,他的表叔家陈家的儿子陈晓光在北京开餐馆,他两口子去他弟那里打工了,也帮着管理店吧,大成子在那里又学会了炒菜,刀削面,有时又帮店里修电路,煮面的锅坏了,他帮修,灯坏了,他帮着安装,蒸箱坏了,他帮着修理。他还得干切墩,各种杂活都是他干得多,一天忙到晚,为了饭店里的生意,他两口子很尽心尽力的负责任。店里的员工都看在眼里呢,

钱不是一天挣的,日子也不

是过一天就不过了,细水长流,生活苦与乐得慢慢的去品味啊。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一个值得写的故事的。愿大成子夫妻能多挣些钱,把快乐带回老家吧!

阅读村中的那些故事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村中的那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