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中的那些故事》

村中的那些故事第151章 章村里于老大的媳妇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在我们村里,最能干的庄稼人,二于子两口子那是非常能干的了。家里种着稻田地,悍田地有好几十亩,两口子起早贪黑的干活。种地,从春到夏到秋冬,两口子都不闲着。每年种地的时候,庄稼都种到了忙种。秋天割地的时候,割稻子,收玉米都到了下第一场雪。家里也不雇人,就两口子,抱个四轮车,送肥,送粪。收地,那是村里人没发比的了。

她们家里在化肥厂大坝下面有大片的水田地,和少部分大田地。在水泥厂外还有悍田地。都是种玉米。

家里还养猪。两口子省吃俭用的,在村民眼里,她们家一定很有钱的了。二于子家里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念了高中毕业,二儿子念了初中毕业。

这两个孩子在村子里,我们都觉得他们很懂事,见长辈会喊叔叔大爷长短的叫着。两个孩子上学时也是很守纪律的好孩子了。这两个孩子,从小在父母的感化下,可会过日子了,在吃穿上从不跟村里的那些半大孩子攀比的。

二于子的两个儿子,都叫他大小子,二小子。其实,他们叫大宁,二宁。

毕业后的两个孩子都去外面打工了。

这两个大小伙子,在外面,大的学了装潢,二的学了厨艺,都给别人打工。有时候回来一趟家,都是赶上年节的时候,在家呆上些日子,平时,村里人很少能看见他们的。

就这样,村里的孩子都出去打工的多,都不愿意在村里陪父母亲种地了。挣到钱的,没有挣到钱的。有的还管家里要钱花。有的家里,父母还得给孩子邮钱花。

二于子家的两个孩子都是八零末生人。家里的生活条件让他家的两个儿子都学得很懂事,又懂道理的。

大宁,二宁长大了,该到孩子娶媳妇的时候了。二于子两口子都很着急,看见村里的孩子有的都结婚了。二于子媳妇小燕那是非常羡慕别人家的孩子结婚娶媳妇,生大孙子啊。也有村里人爱问二于子媳妇,你家的两个儿子有对象没有?啥时候结婚的话。二于子媳妇又很为难的对村里人说:不知道啊,这两个孩子都不跟家里说实话啊,他们也没有个媳妇呢。

盼来盼去,这一年,大小子国宁处了一个女朋友,是与他一起搞装潢的女孩。是哈尔滨那边农村的。两个人相处一段时间后,国宁就与那个女孩住到一块了。那年的冬天。二于子家杀猪又杀鸡的,快过年的时候,办起了喜事。国宁领媳妇进门了。十冬腊月里。二于子家里喜事多多,也没有花多少钱,就把儿媳妇娶进门了。我们村里人都去他家吃喜呢。我那天也去参加婚礼了。婚礼都是在家中办置的左边王为江家右边任金山家,两家之间的栅栏都打开了口。都摆放酒席了。

那天虽然有点冷,可大伙忙着也就不觉得冷了。我们村里刘二,孙万江都是老厨师,还有年轻的厨师,都在灶上帮忙。农村人在家里办酒席就是热闹的。我第一次看见那女孩的样子,小矮个,小巧玲珑的,到是很秀气的女孩。可能是怀孕了吧,走路走得有点慢。冬天里怕路滑吧。那天,我们都在二于子家里忙到下午才回的家。

刚过了开春,二于子家里就填家丁了。她的儿媳妇生了一个男孩,二于子媳妇乐得合不上嘴了。精心的伺候儿媳妇的起居住行,她的大儿子住西屋,于公婆住东西屋。

生活就是这样的,一家过一家的日子,苦了,难了,喜了,乐了,不说,谁都不会知道自己的心酸和难言之隐的。

二于子娶了大儿媳妇后,大儿子就在我们镇上的一家装潢店里打工,儿媳妇在家看孩子。这个媳妇,除了看孩子外,什么活也不干,一天三餐都得等她婆婆回家给做着吃,家里养的猪,鸡,也得她婆婆回家来再喂,她的孩子有奶水吃,不用吃奶粉,她的大儿子回到家后,每天都得从商店里买些零食带回来,给媳妇吃。二于子媳妇,小名都叫她小燕,也是个厉害的主,干活利落,说话也是得理不饶人的主,日子过得长了,发现自己的儿媳妇,整天好吃懒做的,心里就不是心思,有时在儿媳妇面前拿话点她,说谁家里的儿媳妇能过日子,能持家了,她的儿媳妇也不是很傻的人,能听不出来婆婆说的话吗。可这个儿媳妇爱下口舌,在儿子面前总是说婆婆的不好,让儿子也很为难,一家人过日子,哪里有舌头不碰腮的。在儿媳妇心想的啥?婆婆不知道,也不懂得。而婆婆心里考虑的啥,儿媳妇也不理解。

年轻人与老人有了分歧。家里人住在一起,时间长了就会有矛盾。

儿媳妇,是活不干,洗衣服都得儿子和婆婆给洗,孩子大了点,会走路了。也时刻离不开人,看孩子也是担责任,又麻烦的事情。可婆婆每日里种地也拖不开身看孙子。儿媳妇有点心烦了。不想看孩子了。有时候,就与大宁吵嘴,想出去干活。大宁安慰媳妇,让她在家里给孩子看好就可以了,可媳妇不想寂寞的呆下去了。我们这个村,妇女带孩子的多,都自己养孩子看孩子的。很少有公婆给看孩子的。二于子的儿媳妇不想看孩子,而婆婆又不管看,待孩子三四岁时就把孩子送幼儿园了。每天接送孩子,儿媳妇送了一段时间后,又够了,就把孩子送校车了。又有专接送孩子的车辆。

她一天啥活不干,就去后院吴瘸子家玩麻将。气得她婆婆要发疯了。

二于子与他媳妇商量,要把西甩弯子的悍田地分给她大儿子一部分,让她大儿子种一些。他大儿子也同意了。

种了两年时,那年浩良河水泥厂二级工程上马。又外招了许多工人进厂区上班。也有不少人家的地被占

用了,我们二队的李万成家,任金山,刘三群子家。都是土地被占了。这次占地,不让进职工了。都是给的钱。二于子家里给了二十万。

一切的最恶都是因为一个钱啊。当钱还没有发到手时,二于子家里就闹开了锅。儿媳妇要独吞这些钱。婆婆不给她那么多,想给老儿子一些,自己留点。再给二儿子。

儿媳妇不同意,说,地是她家种着,如今没有地了,理应她们得这笔钱。可婆婆说地的主权还是老人的。只是给她们种而已。

儿媳妇说,如果不给她钱,就得让婆婆给她买楼房。还得在市里买。当时市里的楼房,都是三十,到五十万多的。哪里有便宜的啊。如果不给她大儿子买楼房,她就与她儿子离婚。家庭矛盾就这样闹起来了。别人家也得了钱,也没有像她家这样。

最终结果,老人把钱分文不给儿子了。也不给儿子买楼房。气得儿媳妇直骂婆婆。也骂公公。搞得大宁做不了主,里外不是人。这样的家庭气氛里,让这一家子人都无心干这干那了。儿媳妇生气婆婆,骂婆婆不是人,只想着老儿子,不念着她的大儿子。手里有钱又不给儿子花。大儿子又没有主见。儿媳妇两口子闹离婚。都是因为这点钱。日子是过不下去了。也没有人去做调解。

她们家的事情是家事,外人也无法干涉。村长也去劝说。让他们找到解决的办法。可矛盾已经存在了。谁劝说都不好使了。儿媳妇与儿子到法院闹离婚。儿子还不到六岁。家里也没有什么钱财给媳妇。二于子的儿媳妇什么也不要,就是要闹离婚,她自己什么也没有要。就这样的离婚了。与国宁过了几年,有过快乐,有过痛苦。总的来说还是很享福的。也没有让她挨过累。受过苦的。

二于子的儿媳妇走了。离开了我们浩良河村。国宁的一段姻缘,一场婚姻就这样结束了,都是因为这个钱。如今,我们村里孩子结婚,娶媳妇都得花很多钱的。女孩子家要彩礼,就得十几万,还得有楼房,有车子。农村有很多大龄的男孩子都娶不上媳妇的。年龄大了。家里再没有经济条件。男孩子就等着打光棍吧。都愁死了人,让有儿子的家长都发愁啊。

有条件的,若不好好的珍惜缘分。过日子,不是以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这需要的是一辈子,长长久久啊。

时间是最考验人的。缘分,都是靠双方珍惜换来的。日子的好与坏都是一个家庭中共同努力的结果啊。

二于子家的国宁的婚姻就是如此,你能说谁的错呢?

阅读村中的那些故事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村中的那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