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中的那些故事》

第179章 村里徐老四的老婆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我们村里徐老四有哥五个,徐老五身下有一个最小的妹妹,徐老四他们哥几个都是随他们的父亲老徐头从绥化老家搬到我们村的。那些年是在生产队的时候。生产队里想建粉房,老徐头是个手艺人。就把全家都迁户口落到我们浩良河村了。

老徐头的几个儿子中,除了老二不着调干活外,剩下的这几个儿子都是很会过日子又勤快能干的。特别是徐老四,个头不太高,走路很快,干活利落,又干净。徐老四在村里人当中都叫他四姐。他的性格温和稳重。说话慢声细语的。像个娘们。可干起活来,可不服输的。可卖力气了。他结婚娶的老婆也是绥化农村的。徐老四小名叫小艳。徐春艳。还真起个女人的名字。他的老婆叫小英,姓张。个头也矮,比村里王贵芳还矮。不过,她心眼多,鬼尖鬼尖的。又比村里的小谷的媳妇王贵芳能干活。是个抓家过日子的好手。这两口子虽然是矮个子,可论干活,能干劲,村里人都很佩服他们的。

今年这两口子都快五十岁的人了。自己家的女儿小景红都嫁人了。可他两口子还是那么任劳任怨的干活。真是过日子的好手啊。

徐老四的媳妇王小英长得小脸蛋好看,当初徐老四就是看她小巧玲珑的,才娶的她,她从小就没有了母亲,家里有弟弟和身上有个哥哥。他们在绥化老家农村种着地,小英子嫁给老四时才二十一岁,那时候,我们村里都分单干了。老徐粉匠把生产队村里分到的菜园子的地给老四分一些,还有西甩弯子靠铁路边的大田地也给他分了些种,老四是个勤快人,带着媳妇在家跟前栽种了绥化大葱。可以说,他家是第一个在我们村实验栽种大葱的人家了。葱籽都是从绥化老家买的。那些年葱籽很贵很贵的。栽大葱的工序很繁琐。撒种,育苗栽种,铲土,背地,再深背地。可费功夫了。就这样,老四两口子精心伺候那些大葱,还给大葱打农药,防虫子。到老秋,属老四家的大葱卖钱多。村里人看卖大葱挣钱都红眼了。都让他带买葱籽,向他学栽种大葱的技术。徐老大也防照老四的样子,第二年也开始栽种大葱了。

栽种大葱的技术,一直到现在,村里人栽种大葱出了名,有人给我们村起名叫大葱屯了。

徐老四的媳妇小英子,当姑娘时就很能干又顾家的。嫁给徐老四后,家里的生活条件不算好。小英子结婚后不到一年就怀孕了。可头一胎是个怪胎,医院里说是匍匐胎。小英因这一胎,好险上命。幸夸去医院急时,才得了救助。胎是打掉了。养了两年后才想要第二胎的。可她的内心有了恐怕的阴影。后来,医生又给她开了些药物,安了神经。慢慢的才好了起来。待她有第二个孩子时,是个女孩,也就是她的女儿小红。生下来是个女孩。她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可徐老四喜欢啊。徐老四比小英会看孩子的。徐老四眼里,不论男孩女孩,家里有一个就行了。他都会喜欢她,爱戴她的。这个女儿小红还真是对她爸爸亲的。小时候,徐老四总爱领着女儿串门子。而他的老婆小英,喜欢男孩。对小红就不那么上心。在孩子眼里,大人的疼爱是孩子心里最安慰的。你对她亲,孩子也会对你亲近的。小英不愿意带孩子。也不愿意做饭,家里的饭菜多半都是老四做的。

小英子爱干外面的活,种地,她也很经心的。在村里常常与村里的妇女们在种完自己的地后,也出去给别的农户打工,挣些零花钱。铲地,栽大葱,栽稻子,秋天的时候,自己家地忙完后,也在邻近的村里卖手腕子,收地割地,给人家掰玉米,割黄豆,一年四季都不闲着。她的老公徐老四也是勤快人,种点地之余又在找零活干。与村里人干卸石子的活,水泥厂有养大车拉煤干石的,得有人往水泥厂卸。徐老四就与村里人有几个能干出力活的在一起,去卸货。

小英两口子很和睦,不吵不闹的。孩子也很省心。自己家的小日子过得不错。如今,在我们镇上也买了大楼了。

生活就是这样的。两口人过日子,劲往一起使,都为家出把力,一起为家为日子拼搏,一定会从苦日子中度过来的。日子三穷三富过到老,小英与老四结婚时,父母亲也没有与老四同甘共苦的过日子。如今两口子给他们置办什么。一开始还租房子住,可小英也没有嫌老四家穷,也过半辈子了。虽然没有儿子,可一个女儿也让他们特别喜欢和疼爱的。

他们如今很知足,常言说得好,知足者常乐。两口子在女儿结婚后,身体很健康,小英说,她与老四还要年年种大葱呢!

阅读村中的那些故事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村中的那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