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列传》

第二十七章:四公子补遗之信陵君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正如平原君赵胜对朋友一片赤诚,是天底下第一等的好朋友一样,信陵君魏无忌是发自内心的尊贤敬士,有能耐有本领的人,在信陵君这里,是不会被埋没和受到冷遇的。

你看他为了招徕侯赢、毛公、薛公等人,看城门的、开赌场的、酿私酒的,都是当时地位卑下的职业,可信陵君对此毫不在意。人家故意躲开他,他也不生气,三番五次前去,始终谦恭有礼。

后世刘备与诸葛亮,一见面,两人就开始畅谈天下大势,双方的目的非常明确,互相成就。诸葛亮要摆个架子,提高身价;刘备也需要三顾茅庐,表明态度。

信陵君渴求贤才,似乎没有那么明确的需求,他只是认为对方是贤能之人,就想去结识,做朋友,大概同声相求就是这个样子吧!

信陵君与侯赢他们交往,内心深处一点都没有把自己的身份放在心上。要知道,他是魏王的亲弟弟、大名鼎鼎的信陵君,侯赢他们都是社会的最下层。他去见侯赢,人家不想搭理他,他无所谓,转天就设宴款待侯赢,亲自驾车去迎,任侯赢驱使而毫不介意。

去见毛公薛公,人家故意躲开他,他也不生气,夺取几次,去的多了,自然就遇到了。一见面,见毛公薛公正准备小酌,他也不客气,盘腿坐下,就着几样简单的小菜,喝着薛公自酿的酒。几句话下来,三人就一见如故,开怀畅饮。

事实上,信陵君识人的眼光非常高妙,这三人能入他的法眼,自然是有独到之处。而他们也没有辜负他,在最关键的时候,都给了信陵君非常重要的建议。

从整体上来讲,信陵君的三千门客,质量最高。因此,他的力量也最为雄厚。这一点,六国诸侯都是承认的,也因为有信陵君在,大家轻易不愿意和魏国开战。

但是,信陵君的力量过于强大了,他上面还有一位哥哥、一位君王,于是他的强大同时也成了他虚弱的命门。

对于魏王来讲,怎么能够心平气和地放心任用信陵君这样的兄弟呢!但要除掉他,一方面是不忍心,另一方面也实在是力量不够。

这样的人,猛虎一样,是必须要关在笼子里的。所以,给信陵君最荣耀的地位、富足的财富,但绝不令其执掌国政,就成为魏王最无奈的选择。

大家想一想,这是一头怎样的猛虎!

但是关在笼子里的猛虎也是猛虎,单单因为他人在魏国,列国也不敢加兵于魏,前后竟达十年之久。

他一生有两次破笼而出,都名震天下。第一次窃符救赵;第二次,兵临函谷关。窃符救赵是为了完成对平原君的信义和承诺。兵临函谷关,是为了魏国,合纵天五国之兵伐秦,大胜而归。

假若可以让他自由纵横,历史上会发生什么样美妙的故事,真是不敢想象。

所以,后来秦王使反间计,说诸侯只知信陵君,不知魏王,准备拥护信陵君为魏王,并且五国共同拥戴其为盟主的谣言一出,全天下都觉得可信,何况魏王!

信陵君军事素养是很高的,统领五国联军,击败秦军,兵临函谷关,逼得秦军只能据关固守。这几乎就是战国末期,六国对秦用兵最后的荣耀了,也是信陵君人生最辉煌的时刻。

信陵君留有兵法《魏公子兵法》,虽然都是门客们献上来请他冠名的,但大家为什么肯献给信陵君呢!而且函谷关之战,信陵君排兵布阵,纵横捭阖,也是有目共睹。那个时候,说他威震天下,一点都不夸张。

信陵君也有很可怕的一面。为了朋友之情谊,毫不犹豫就窃符、杀将、夺军,这些事情,放到什么朝代、什么情况下,都是叛国重罪,罪属不赦。但最后居然也没事,魏王拒绝他回国,他竟然还有意见。

但肯这样做的人,内心深处是极为浪漫重情。要做出推翻待他尚好的魏王,自立为王,这样的事情,信陵君却也是做不出来。

但是,魏王不放心啊!也没有办法放心!信陵君也无法自辩,他身处这般尴尬处境,也只好居家不出,故意沉湎酒色,最终死于温柔乡。

这虽是很多男人的向往,但其实是很辛苦、无奈和悲凉的。

阅读七十列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七十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