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宰之召唤诸天》

第39章刺史制与推恩令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大夏朝廷

“燕王殿下,怎么突然来上早朝了?”

众官议论纷纷,不明觉厉的讨论着。

在他们前列,站着一风度翩翩的少年,正是这几年名声鹊起的燕王姒遇。

“对呀,遇弟,你怎么想着来上早朝了。”

过了五年,姒雾与之前相比更加阳光,剑眉耸立,却不给人锋锐之感。除此之外,现在的姒雾,属性也更加霸气。

姒雾

巅峰属性

武107 统98 智96 政100 魅102

当前属性

武101 统92 智93 政95 魅98

境界

天将兵王后期谋国后期天相

“太子哥哥,我有一计,可缓解地方诸侯集权的问题,想要上报给父皇。”

姒遇没有隐瞒,反正这些迟早都是要知道的。

“哦~地方诸侯集权?那可是大问题。”

姒雾一听,顿时起了兴致。

要问夏王朝的弊端,毋庸置疑,人心不齐,而人心不齐最大的原因是地方诸侯势力过大。作为最反映政治的文化,童谣,在这几年流传着大夏这个中央国家甚至和大周大秦大夏三个地方诸侯国并列,对于大夏来说,和自己的属下并列,这可是奇耻大辱。

“太子哥哥,我的打算是成立一个刺史制度。简单的说,就是选出能力强的人物,然后给予他足够的兵力和资源去管理其他八州。”

“但各州的诸侯呢?他们不是吃闲饭的。他们不会让大夏插足他们的领土。”

“他们不让,干我们大夏何事。

大夏所在的冀州处于九州之间,只要我们派遣能力上佳的官员去蚕食他们土地,然后占据大义,以大夏正统的名义吸纳游民,一步步的将他们土地收入囊中。

这么一来,迟早有一天,诸侯土地人力都会被我们大夏吸纳!”

姒雾思索片刻,眼中精光闪过,激动直呼道,“妙计!妙计!更何况,如今的大夏还属于众诸侯之首,只要我们徐徐图之,他们也没有魄力和我们闹掰。遇儿,你真的是个天才。”

不愧是智力高达93的妖孽,短短几分钟内,姒雾便充分理解这超前千年的刺史制度,甚至还敏锐的发现这一制度的问题。

“但是,遇弟,基础的兵力和资源问题容易解决。但我观遇弟这一计谋,那九位刺史才是完成此项制度的关键。若没有九位顶级人才,一切都白搭。”

“没错,太子哥哥。九位刺史才是最关键的,但,我们并不是没有……”

姒遇笑道,开玩笑,我辛辛苦苦平衡出来的君主总算有用武之地了。曹操、刘备、袁绍、宋江、赵雍、李渊,工具人,拿来吧你。

“上朝!”

夏王贴身小太监的尖声打断了姒遇与姒雾的交谈。

“参见夏王!”

在众臣巨大的声音笼罩下,一男一女缓缓的从门口走进来。

夏桀!妹喜!

早朝开始了!

同样,按照常规,在袁野总结政事,七部尚书依次发言后,又轮到了自由发言时间。

不同于往常,以往这时间一到,就会变成太子党和妹喜党日常撕逼时间。但现在,两党人全正襟危坐,等待着前方的燕王发言。

“儿臣参见父皇!儿臣有一良策,想要上报给父皇!”

姒遇起身,出列,朗朗说道。

“遇儿,请讲。”

王座上的那个男人好久未见,眼神中的暴虐愈发明显,几道血纹像蛇般爬到夏桀脖子上,显得格外妖艳。

“儿臣观如今地方诸侯,势力颇为雄厚。地方之民只闻诸侯之名,不闻大夏之名;地方之民只知诸侯之土,不知大夏之土。

为此,儿臣深恶痛绝,宿夜不眠,与儿臣老师崔浩共同想出一项新的政治制度刺史制。

刺史制度的目的主要是扬我夏威,让世人皆知,举天之下,皆是我大夏之土,率土之滨,皆是我大夏之民!

刺史制度即是选出九位大夏顶级人才……”

姒遇娓娓道来,将自己与崔浩的所有计划以一负有强烈感染力表达力的形式发挥的淋漓致敬。

“妙哉!”

话音刚落,徐佳文便激动高呼。

“崔师与燕王殿下皆大才也!”

甚至连德高望重从不参加党派斗争的李渔也附和道。

“简直荒谬!自古以来传承的制度怎能就如此轻易的改变?”

就在这时,阴阳怪气的一句话插了进来。

是赵梁,五年来最得志的奸臣,余亦辛和肖飞扬虽说也属于妹喜一党,但是其二人加起来都没有赵梁奸诈阴险,最近几个月,甚至赶走了两朝元老关龙绛和终古。

赵梁,此人专投桀所好,教他如何享乐,如何勒索、残杀百姓,甚至还造了一个大池,称为“夜宫”,夏桀和他带着一大群男女杂处在池内,一个月不上朝。

“赵梁,退下!”

还没等到其他人反驳,一声娇叱传出。

妹喜此时已经面如白霜,作为一位智力同样90+的女人,他已经明白姒遇的想法。

就算是姒遇提出的刺史制,她也要全力支持,毕竟这是姒科得到王位的大好机会。

妹喜深深的看着姒遇一眼,百家惊圣,成立青丘阁,提出刺史制度,姒遇已经创造出三大奇迹,她已经将姒遇划分到姒雾那个危险程度。

既然无法为刺史度成立制造困难,那也要迫使他去一落后危险之地成为刺史!

赵梁满脸不甘的退下,他的发言自然不是为了旧制度,只是为了讨好妹喜。但如今,马屁拍到马腿身上,真是丢了夫人又折兵!

“既然如此,那各位爱卿是否有合适人选作为刺史。”

夏桀扫视下列官员,虽然他暴虐,但他不傻,制度优劣性他还是能分得清,自然明白刺史制的优秀之处。

“太子姒雾殿下!”

“燕王姒遇殿下!”

“楚王姒科殿下!”

“还有户部侍郎袁绍!”

“司隶校尉袁术也可以!”

“私认为吏部侍郎曹操可担大任。”

“我闻梁州人宋江刘备忠心爱国,仁义传遍四海。”

“扬州的朱河也是不错的!”

“姒雾、姒科、姒遇、袁绍、袁术、曹操、刘备、宋江、朱河。”

夏桀缓缓的从口中报出九个人名,这九个,是所有官员里面呼声最高的。

既有大夏三位世子,又有朝廷三位新秀,还有三位地方人物,总之,这九位,确实是大夏目前最顶级的人物了。

“至于九州刺史本王会再斟酌一二,不日后下达圣旨!”

“父王,儿臣还有话说。”

姒遇再次出列,再次请命,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期待这一次姒遇的妙计。

“刺史制对于梁州扬州沇州雍州这些没有决定性力量诸侯的小州用途极大,而对于大商所在的荆州、大秦所在的徐州、大周所在的青州来说,用途绵薄。所以我想还要再加一顿猛料。”

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这是大名鼎鼎的推恩令,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项重要政令。

推恩令本质是在郡县制的基础上的改进。这项政令要求由以前的各诸侯所管辖的区域只由其长子继承,改为其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按照汉制,推恩令下形成的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后来根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

姒遇缓缓翻译,补充说明道,“那三州都是大诸侯,但将其分裂,自然也变成小诸侯。大秦部落可以分为赢蒂、赢稷、嬴政三家,大周部落可以分为姬昌、姬考、姬发三家,大商部落也可以分为汤、纣二家。这样,分裂的越多,各个刺史更有机可趁,就算不分裂,也会在他们心中埋下分裂的种子!”

“遇弟高才!”

话音刚落,姒雾便大加赞赏,他有预感,今日朝廷上的推恩令和刺史制度将会成为改变大夏的重要转折!

阅读夏宰之召唤诸天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夏宰之召唤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