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医生那些年》

195、匪夷所思见老潘大谈论阔为引…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不经意间看到了熟悉的老潘出现在赫连老师的报告上。

紧接着,又聆听了赫连老师讲述的关于老潘的动人故事。

到此刻,别说是我了,就连站在我身旁的肖瑶都已经因为感动而痛哭流涕了。

赫连老师深情地讲述,无比动容的眼神,时刻流露着对老潘的褒扬,对他的赞许与崇敬。

肖瑶从崔阿姨那边缓步走到我身旁后,轻轻地将自己贴在了我的胸膛上,就像在感受我的气息一样。

她轻声细语地说道:“明辰,没想到潘医生会有如此悲天悯地的过去。他甘愿奉献自己,照亮他人的行为,怎么现在才让人发现呢?其实早就应该向全社会宣传了。”

是啊,其实,早就应该这样了,但是我们的能力条件实在是太有限了。

记得前段时间,荆熙从从重庆回来后,焦急跟我诉说老潘的悲惨遭遇后,还是邓乡长求助董立升借助市委宣传部,才好不容易在市电视台上宣传了一番。

那次宣传招来了很多从全市各地慕名而来的爱心人士来到弥陀乡卫生院,一是想拜访仰慕老潘,二是很大一部分爱心人士是在得知老潘家庭悲剧后,主动过来捐款捐物的。

突然间想起来这些,再次让我为老潘一家的悲惨境遇地揪心难受。

我此刻一边聆听着赫连老师不住地诉说着老潘的往事,一边深深地沉浸在过往的回忆里。

不知道自从我们离开老潘的老家之后,潘怡辰母女过的怎么样?

是不是就像前段时间杨华、张勇他们从安徽回来,来卫生院跟我说的那样,已经在县里安顿下来,潘怡辰也已经在县里上初中了?

我也不清楚老潘此刻在重医进修的如何?有没有想家,有没有想我们?

老潘已经去进修五个多月了,近期应该就差不多快要回来了。

我突然间转念一想,老潘还会不会回来啊?他是不是已经坚定了辞职的信念,早已经回到了安徽老家,陪伴家人了?

想到这里,我突然又是心里揪搐在了一起,我完全不能接受老潘离我们而去。

但是,贾医生,我以及荆熙都已经尽力了。

如果老潘到时真的不回来,我们也毫无怨言。

毕竟他的家庭背景在那里,我们也不希望潘怡辰母女孤苦伶仃地过活,而把老潘奉送给东北这边远隔千里的异乡。

人之常情我还是能理解的,更何况像老潘这样,已经把青春与汗水奉献给弥陀乡十几年了。

是时候该让他与家人团聚,给孩子,给爱人一份家的温暖了。

就在我断断续续地思念着老潘,疑窦丛生的时候,舒老师回过身来走到我面前,对着我跟肖瑶微微一笑,问道:“小姜,弥陀乡卫生院的艰苦与潘医生的坚持,看起来比你曾经跟我讲述的还要难上十倍百倍啊。”

恩师继续道:“潘医生这也太不容易了!小姜,难怪你非要找我帮忙,资助弥陀乡卫生院的发展,帮助潘医生呢!”

“弥陀乡卫生院这个样子,以及潘医生一个人一只手牵着当地所有老百姓的性命,一只手牵着自己悲惨的家庭,这种情况,让谁见了都会为之动容,更别说与我们出身相同的医生了。”

舒老师幽幽动情地讲述,一瞬间也是让我无比感动。

感动老师能够体会我当时求助他的心情,感恩老师不求回报地给了我机会,让我们弥陀乡卫生院能够在短时间内与“三明集团”取得合作。

我看着恩师,抿嘴一笑,感恩道:“老师,要不是您当初无私地帮助我,带着我去见杨老师,我还真不知道如何帮助老潘,帮助弥陀乡卫生院。”

“老师,这一切都是您帮我促成的,我在这其中没有发挥多少作用,我还是感到很愧疚的。”我羞愧地吐出了真言。

舒老师摆了摆手,微微说道:“促成这些的不是我,而是你身旁站着的肖同学,现在应该叫肖经理。是她一手帮你促成的,我只是在中间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

就在舒老师走过来的时候,肖瑶已经离开了她依偎许久的胸膛,转而站在离我有点距离的地方,听着我跟舒老师轻声聊天。

当舒老师幽幽地说完后,我发现肖瑶俊俏的脸庞上瞬间闪过了一丝红润,紧接着是她羞答答地说道:“舒老师,哪是我的功劳!还是您帮助我跟明辰促成的这一切。”

“要不是您跟杨老师,赫连老师从中支持,我也不会进到三明集团内部,更不会光荣地参与到支援建设弥陀乡卫生院中来。”

肖瑶继续道:“舒老师,我跟明辰都很感激您,感激您给予我们的无私付出。”

舒老师呵呵一笑,不再让肖瑶继续下去道:“肖经理,不要再说这个了。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以后再接再厉,我看好你们这些年轻人,奋发有为。”

说完后,舒老师转身离开我们,重新走到了崔阿姨身旁,跟崔阿姨探讨起了什么。

就在这个时候,赫连老师的报告已经讲述完了老潘的故事。

接着,赫连老师用一段意境深远的句子总结道:“一份坚守,一生清贫,足见一份真心!一缕阳光,一滴雨露,感恩润华一片大地。”

“潘医生的光荣事迹是时候传播向大地,让更多的种子发芽,让更多人的人踏着他的足迹,奉献在基层,播撒爱心在基层。”

最后,赫连老师请求道:“请各位不要吝啬自己的掌声与鲜花,让我们大家一起为潘医生的事迹感动。”

说着话,赫连老师第一个带头鼓掌起来。

而我此刻已经泪流满面,根本看不清台上的情景,只是跟着大家一起为老潘鼓掌,为赫连老师的深情厚谊而感动。

就在我们为老潘感动,为赫连老师鼓掌喝彩的时候,突然间一个熟悉的身影从最前排的座位上站了起来,然后转过身来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

泪眼朦胧地发现这个熟悉的身影后,我迅速地擦了擦眼泪,然后等到他抬起头来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透过人群,我看到站在远处的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我朝思暮想的老潘。

老潘从重庆回来了,而且还被赫连老师邀请过来参加他的报告会了。

这怎么可能啊?

这应该不是真的!

老潘什么时候回来的?

他怎么不提前告知我一声?

看到老潘站在远处,我又使劲地擦了擦眼泪,生怕我看错了。

但是当我确定下来是老潘后,我激动的颤动不已,不自觉地深深地抓住了肖瑶的手臂。

肖瑶可能是被我抓疼了,转过身来,轻轻地拍着我的后背,宽解道:“明辰,老潘回来了,你不要这么紧张。等会儿报告会完了,咱们一切过去找他。”

看到老潘,我根本没怎么听清肖瑶安慰我的话语,而是直勾勾地盯着老潘,生怕我这是错觉,他再一转身消失不见了。

老潘给大家鞠躬致敬后,又转身重新坐回了座位上,而此时赫连老师继续着他的报告。

赫连老师继续着他的报告,但是我的心,因为突然间看到了匪夷所思的老潘后,砰砰直跳,根本没有心思静下心来继续聆听赫连老师接下来的报告。

与此同时,我的眼泪此刻就像决堤了一样,顺着我的脸颊一直流到了我的脖颈上,淌进了我的衣服里。

肖瑶应该是发现了我的异常。

她俯下身来,从低处抬起头来,含情脉脉地盯着我的脸,然后伸出手来默默地替我擦了一下眼泪,幽幽地安慰道:“明辰,你先不要着急,等报告会结束了我带你一起去见赫连老师,一起去迎接老潘,到时你不就见到他了吗?”

可能崔阿姨也听到了肖瑶的话,她也转过身来,跟肖瑶一起安慰我道:“明辰,平复下心情,好好聆听赫连老师的报告,等结束了咱们一起去见潘医生!”

两位至亲之人幽幽地安慰着我,但是我在见到老潘那一刻,就很难平复了。

此刻的我,因为见到老潘后的激动,已经快要哭出声来了。

这个时候,舒老师也走过来说道:“小姜,我知道潘医生在你心目中的重要性,但是他既然回来了,就不会离你而去了。你先不要着急,先听报告,等结束了,咱们一起去看他。”

几位亲人不住的劝解,让我从内心深处感触到了大家对我的关怀,也知道了自己完全已经失态了。

我看着面前的几位,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然后深吸了几口气后,逐渐让自己平复了下来。

再次接着聆听接下来的内容,赫连老师讲述的就是对于基层卫生院的发展的思考以及全社会支援基层卫生院建设的倡议与见解。

赫连老师说道:“目前看,我们国家的卫生事业发展是很不平衡的。本来作为老百姓首次看病就医的地方,应该最先发展完善的,因为那是老百姓看病的门户,第一道关口。”

“但是,我们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格局已经偏离了这个方向,向着医疗资源越来集中,大城市的医院越来越大,而艰巨边远地区的医院越来越小,资源越来越匮乏的不正确轨迹跑偏了。这就导致像弥陀乡卫生院这种资源匮乏地区越来越匮乏。”

“其实,我觉得,作为老百姓看病就医的第一道关口发展好了,老百姓完全能够做到小病不出门,大病不拖拉,有病门口看。而且老百姓有些疾病完全能够在家门口解决,看好,根本没必要再往大医院挤了。”

“这样的话,咱们大医院就减轻了很多负担,老百姓也省去了很多麻烦,这是个良性循环。但是需要大家,需要全社会去支持乡村基层卫生院的发展,支持他们的合理使用。”

紧接着,赫连老师继续道:“虽然咱们的偏远地区基层卫生院曾经的发展状况不尽如人意,但是现在,我看到了曙光。去年以来,以省扶贫办为首的省政府机构,联合我省所有医学院校,发起了医学生下乡支援卫生事业建设的倡议,我们白求恩医学院有很多学生积极响应参加了。”

“这群参加下乡支援卫生事业建设的学生,在带去了新生力量的同时,也向我们传达了他们的所见所闻,从而让我们对当前基层卫生院的发展现状有了生动直观的了解,也为我们接下来支援他们指明了方向。”

“与此同时,有很多社会企业也看到了咱们偏远地区乡村卫生院发展的现状,也在想办法极力支援帮助他们的发展,这其中做的最好的要数三明集团了。”

“三明集团专门成立了一个助力乡村卫生事业发展的基金,全力支持乡镇卫生院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我知道的,三明集团已经实际上投资支持了弥陀乡卫生院以及其他的一些偏远地区的卫生院。据说,接下来,他们还会继续加大投资力度,继续扩大与基层卫生院的合作范围,进而为他们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社会贡献,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所以,我在这里,深情地向在座的各位提出倡议,希望大家把目光放长远,看向我们的乡村,看向我们艰苦边远地区的乡村卫生院,贡献自己的力量支持他们吧!”

紧接着,赫连老师把关于基层卫生院发展的思考向大家阐述了一遍。

渐渐平复心情的我,很仔细地聆听着赫连老师的报告。

等到我听完他的思考后,我怎么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

赫连老师提出的规划蓝图、人才招揽以及鼓励激励机制,再加上“大健康”理念,这不就是杨老师在从广德公镇回长春的路上给我看的弥陀乡卫生院下一步发展的方案嘛?

哦,我突然间惊醒,这也难怪,我忘记了,杨老师在回来的路上跟我提起过,他当时交给我的那份方案就是在赫连老师的主导下,制定完成的。

难怪今天我再听赫连老师的报告时,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原来,我早就知道了这其中的内容。

但是,在这种场合,我再次亲耳聆听赫连老师的讲述,感觉完全不一样。

虽然只是构思设想,但是通过赫连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述,完全没有枯燥的感觉,反而多了很多亲切感,为了实施这份方案,我在心中更是有了很多大胆的设想,从而为接下来我沉下去更好地工作注入了动力。

赫连老师的报告一直持续了两个小时多,到三点多才接近尾声。

在近尾声的时候,赫连老师感谢道:“我的报告到此结束,感谢大家前来参会!”

赫连老师讲完了。

他的话音一落,整个报告大厅里瞬间响起了如雷般的热烈掌声。

但是,等到掌声停止后,赫连老师并没有要离场的意思,而是站在原地来回看了一圈大家。

紧接着赫连老师宣布道:“今天我的演讲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接下来,让我们有请今天真正的主角给大家做报告!”

真正的主角?难道刚才赫连老师那两个多小时的演讲真的就是个引子?

那今天的主角会是谁呢?我翘首以盼。

等了一会儿后,让我更加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主角竟然是她!

我简直不敢相信地深深地怀疑着我的眼睛!

阅读驻村医生那些年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驻村医生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