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里的生活》

130章学习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牛牛、丫丫按下不表。

石林和他们告别后,骑车往天坛井亭去。一路上,也是浮想联翩的。

自己现在有钱、有粮的,是不是应该去帮助别人?

空间的粮食收获的很快,也不算少。

放在里面也是浪费,还不如拿出来帮助需要的人。

但要怎么帮助了?

这时代你要是大张旗鼓的搞这些,那人民的铁拳就会教你做人的。

是不是很憋屈?但没办法。时代的特殊性,谁也改变不了。

还是得拉起自己的团队啊,还得有恶、有善的两支。

恶的保护自己,善的帮助别人。

思考了一路,也只有个大概的雏形。

到了井亭,看到了宁师傅。就先放下了,应该还有时间来思考和准备。

今天的人也不少,好像比昨天还多了几位。

他们已经兴致勃勃的讨论了起来。

石林先看了看时间,一点多了。

冬天的天短。

看来老头们是不用午休,吃完饭就过来了。

停下车,挤到了宁师傅的身边,问了声:好。

就从里往外掏瓜子、花生、糕点、糖果什么。

一群老头看见了,都乐呵呵的打趣宁师傅。

这个说宁师傅收了个好徒弟,都知道孝敬了。

那个说石林懂事,知道尊重老人家。

特别是老歪,酸了吧唧的说:“老宁,这可是我让你教的徒弟。他孝敬的,得有我一份。”

宁师傅看石林给他张脸了,那是红光满面。

先怼老歪说:“你可别酸,昨天你是怎么将我军的?现在看到好处了?迟了!”

直接就对大家说:“各位、各位,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孩子叫石林,十一岁。家住的挺远的,跑到了这里想学点东西。我也算是收他,做了徒弟。希望大家能照顾点,有什么能教的,大家都多多指下。“

“今天他带来的东西,我就当是拜师礼了。现在不兴三拜九叩什么的,意思到了就行。大家也都尝尝,能指点的就指点下。“

石林这个激动啊!这是宁师傅给自己搭路了。

赶忙一个个的,弯腰鞠躬。

宁师傅在旁边一个个介绍。都不是什么专业的人士,但包罗万象。

有会画画的、有会写字的、有懂玉器的、有懂瓷器的、有懂古文化的、有玩青铜的,还有懂花鸟鱼虫的。

别管是什么?

对石林都是学问,要虚心请教。

一一问好后,才注意到今天讨论的物件。

是一个小碗。

碗身上开放了一大朵牡丹,色彩鲜丽。造型秀巧,胎体轻薄,画工极其精致。

以胭脂红为衬,使得色彩的对比更加强烈。

听他们讨论说,应该是:清、雍正时期的珐琅彩牡丹纹小碗。

清宫御用的瓷器。还有梅花、雉鸡、黄地缠枝、蓝地缠枝什么的。

极有收藏价值。

石林左看右看,但没去动它。

万一磕了、碰了,就是罪过了。自己又不懂,还是先听别人说吧。

听着老头们的分析:什么看造型了、看胎釉、看工艺、看纹饰、看彩料、看款识等等..

还要对中国几千年各地陶瓷的生产有所了解,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里面还分名窑,比如:宋代的定、汝、官、哥、均,五大名窑。

还要了解,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以及技术条件。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窑口。烧制的瓷器,由于胎釉成分和烧造条件不同。烧成的器物质地、釉色各不相同。

器物成型工艺不同,装烧方法不同,烧成气氛和燃料不同,都会在陶瓷器上留下不同的特征。

陶瓷上的纹饰,无论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强烈地反映着当时人们的审美观,每一时代,都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和特点。

瓷器上的釉彩,各时期有各时期的特色。有的虽然采用一种呈色的彩料,由于所含成分不同,或制法不同,烧成条件不同,因而呈色也就有所不同。

等等...这里就不一一细表了。

反正石林是听的挺认真的。但懂了多少,只有他自己清楚。

阅读年代里的生活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年代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