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凤倾城再战天下》

舞凤倾城再战天下第391章 地下村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各路人马领了命令后,迅速分派了人马奔袭各处紧急布置起来。尽管人们对于这离奇的预测很是怀疑,架不住全国兵马的调度,地方官员的大力宣传,也各自遵了官府布置,行动了起来。

到达东梁边界的朝贺使者们被东梁极力劝返,尤其那盖了新帝‘倾城’玉玺的国书,详尽的描述了东梁对于即将到来的‘寒冬’应对之策,劝返诚意十足。众国使者无奈,赶紧的回国禀告自家国主去了。

一处野外,“爷爷!为何咱们要挖地瓜?”老弱妇孺们手持了篮子、竹筐等物,遍地开挖或是种植的或是野生的地瓜,一个小娃娃身上穿了夹袄,扶着半篮子的地瓜儿,不解的问胡子花白的老者。

“今年粮食怕是不够吃啊!”老汉衣衫单薄,褴褛不堪,脚下趿拉着破旧的草鞋,苍劲的大手不停歇的挖着地瓜,一边答应着。

村里年轻力壮的汉子都征去挖地窖去了,这老弱妇孺们也被指派了任务——挖地瓜。

村人种植的地瓜儿,土豆儿,早已经采挖干净入了地窖保存起来。野外还有些天生天养的地瓜,藤子上的嫩叶子常常被割来喂家畜。底下的根块,因为没有底肥,长得不是那么的大,也就没人管过。

听说,朝廷里有能人预测今年极寒,新帝极为重视,布置了官府通知了各村,所有人都要住地窖去。

因着存粮不足,县里老爷给了任务,不管什么吃的,都要带入地窖集中管制,还必须尽力的多挖一些野生地瓜,连着干藤子和那野生包谷杆子,都尽量的多收些,日后带入那地窖里供人和畜生吃用。并许了诺,如果这天灾过后,还有剩余的,就按照人头分发下去。

地瓜很好挖,附近放过牛或是打过猪草的,就能记得那长了藤蔓的秧子,寻了挖来,一棵藤子下也能挖几个拳头大小的地瓜来。往常,爱饿肚子的孩子们喜欢寻摸了烤着吃,但今年年景不好,能收罗些就收罗起来,不然饿狠了,就的死人了去。

穷人挖地瓜,收干菜柴草,换取住地窖的人口数。这富人若是想住那地窖,就要按照一个人头缴纳二百斤粮食和十匹布,十斤棉花,才可以住,而且还得跟普通民众一样,接受管制,不得搞特殊。

富人老爷们多是不愿出那份闲钱,何况这天再冷,又能冷到哪里去?他们的房子建造的坚固,不缺那炭火和皮草取暖,多是不愿意的。

官家又说了,如是一日不愿,就涨价一分,要是十日不愿,就涨价一倍。如果超过十日,给多少,地窖管理的官员都不接纳了。

本来出台这事儿,老百姓还是不愿意的,穷家值万贯!谁家的茅草房子,大水缸不是自己精心使唤来的?可是村里的几个老人们那老关节炎早已疼的不行了,都说这年成不好,怕是过不去了,打头吆喝着家里的子孙收拾了家伙,搬地窖去。

这才由不得他们胡思乱想起来,万一那大雪封门,茅草房倒塌了去,到时候缺吃少穿的,就难过了!何况听说地窖那集中供应伙食,大锅饭不好吃却饿不死人。再听说富人家的入驻的‘门槛’高的离谱,这百姓们的积极性立即提起来了。

这不,村长找了几头驴车,等在路边,收拾村人挖出的地瓜,土豆,打的柴火,收拾的干草,简直没有不要的。就连那路边都用那竹竿插了地上,做成栏杆,隔了不远处就竖立起一旗杆,上面插了各色的小旗子。这栏杆连接了附近几处地下的庄子,直通城里,听说怕是大雪淹没了道路房屋,找不到那路标,才做的准备。

嘿嘿!自己也是活到了六十多岁年纪了,还是第一次听说怕大雪淹没了房子,找不到家呢!老头儿扒拉出来一窝三个地瓜,都有拳头大小,“狗娃子,快收起来!今天收获不错,已经有了两篮子地瓜了呢!”

“够咱们家五口人的粮食了吗?”小孙子狗娃儿立即接过那几个梭子形状的地瓜儿,放进篮子里,小脸儿欢喜不已。

穷苦百姓也是要上交口粮的,只是没有那么多而已,就按照一人五十斤的量,不计种类,比如米、面、豆子、包谷或是菜干儿,都可以,如果不够的还可以用这现挖的红薯替代,再不行,就用柴草顶替也可。

自己一家还好,有儿子媳妇两个年轻力壮的,可以出劳力挖地窖代替口粮,还有就是自己这一老一少的,家里还有个奶娃子,一共五口人,收拾的粮食勉强够上交的。但多挖些红薯的话,就可以省些粮食,封在那瓦罐中埋在了小院子里面。日后天气回暖后,一家人还是要回自己家生活的。

村头的老胡头家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前些年,儿子生病,花光了家用不说,还卖了地看病,没看好,人就死了,媳妇吧!也上吊跟着去了。他家两老夫妻身子都不是多好,带了三个孙娃子,年级挨肩的都不大,这筹集粮食的事情就很是不易了。如果今年真的大寒,只怕这一家就交代了去。哎!多挖些,也给他们家凑些活路吧!

“哎~,爷爷,下雪了呢!”忽而窸窸窣窣的雪床子落了下来,小孙儿狗娃子伸了小手接了几颗,晶莹的雪粒子好似大米粒子一样白净,老汉抬头看了看,附近还有几棵藤子没挖,不由的加快了手下的活计,“赶紧的,狗娃子,把这篮子红薯送给村长那儿去,爷爷我再挖几棵,咱们就回去了!”

村长那里收拾的差不多了,正在吆喝着村人收拾家伙,早些收工。狗娃子点点头,背起了篮子就往外运去。

待他拎着空篮子回来,地上已经白茫茫的一片,雪花儿好似鹅毛般稠密,远处已看不清楚,人迹也稀少了起来,“爷爷!咱们快走吧!村长说,莫耽搁了,直接去地窖那儿!”祖孙二人赶紧收拾了地上挖出的十余个地瓜儿,顺着竹竿拦着的路往地窖那儿赶去。

地窖开口就在村东的一处高坡上,那里早已用竹竿圈了起来,用木材和竹子搭起了大大的高屋脊的敞轩,四周垂了竹帘子,避免落入雨雪。

入口处有着军爷们手执了长枪把守,对照着花名册查看着往来搬运东西的村民,也避免各处人们胡乱走动。灾荒之年,往来行走格外的危险,这样集中管制,可以避免被有心之人破坏了去。

这处地窖挖的很大,共安置了有三个村子,五百六十人在册子上,除了东村的万地主家,五百多人都已经搬进来了。就是村头的老胡头一家五口,村长也带了人用柴草等物,凑齐了他家的人头数,给送了进来。

“快点儿!五爷!”村长守在入口处,见风雪中一老一少搀扶着过来,不由的赶紧上前接过老头儿的篮子,让他祖孙两进去,“瞧着这雪下的急,一会儿功夫就没过了脚面子,就你们两没到,快急死了人了!”

老头儿掸了掸身上落的雪花,回头看看那灰茫茫的天地,没有风,落雪好似鹅毛般密集,纷纷坠落如雨,“可不是,活了这把年纪,还真没见雪下的这么快这么大的。”

“五爷!里面熬了姜汤,大娘喊你们去喝一碗!”忽而有个年轻人伸出头来,冲几人招呼着。

“哎~就来!就来!”几人不由欢喜应下,转身顺着宽敞的阶梯一步一步入内,顿时温润之气扑面而来。

地窖里,好似另外一处天地,宽阔的长廊,不远就有一盏桐油壁灯,虽然不是多亮堂,但比着夜晚农家点的油灯还是好的多了。地面上撒了生石灰,又仔细的夯过,平坦、白净、干爽。墙壁来不及码上石板的,就用了木头封上,刷了白粉,油灯照亮下,微微昏黄。

长廊的左右,间隔了一段就有一处洞室,门口写了诸如‘李二家、王青家、赵武家’的门头。每间都有四五间屋子大小,外侧是大家活动区域,里面挂了竹帘或是布帘子,分割成一间间屋子,够几家人暂时安置。

再往里就有一处大些的洞室,那儿的顶部,开着天窗和烟囱,可以换气,保持了洞室内有足够呼吸的新鲜空气使用。洞室中摆放了几十余张大桌子,和长条的板凳儿,这里是村民们每日吃饭的所在。听村长说叫‘食堂’。不开饭的时候,村民们还可以在这里借着亮堂的光线,打草鞋,编筐子,纳鞋底,绣花,或是做些针线活儿。

地窖除了左右分区,勉强够安置这几百村民还有盛放粮草、牲口的去处,听说那深部还在继续挖洞,好像是说准备留些地儿,做些加工厂儿,给村民们安排些活计,或是考虑种植些庄稼什么的!

真是活久见!这人为了不冻着,挪到地下生活就罢了!可是庄稼没有日头如何长的好?种植了一辈子庄稼的老农们,常常坐一起说着这个看起来好似不太可能事情。

昨日,村长说,有个军爷带人种了两分地的地瓜儿,引起了三村老少围观看稀奇。

老汉儿坐在食堂的大炉子边上,看着里面点了火的黑色石头,听说那叫‘煤炭’,朝廷发放的取暖之物,很是耐烧。他一口一口的喝完了滚热的姜汤,浑身暖洋洋的舒坦起来。不由的来了劲儿,他也吆喝着孙子,前去看那处热闹。

那是地处地窖边界上的位置,下挖了十余尺的一处坑底,顶棚用了那油伞料子封起,可以在白日里透些日光,下面加了腐熟的肥料配置的土垄子,捡了地瓜给催了芽子,栽种在里。

村长夫人张大娘见状,求了那姓李的军爷,自己也抓了把菜籽也撒了进去。菜籽儿发芽的快,三天就可冒了芽儿,七日就见分叶子,十多日后就能提苗儿进锅,不会耽误了地瓜生长。

这地窖里每日里熬煮的大锅粥糊,虽然也可饱腹,终究是少些鲜菜,没个味儿,若是能添些菜蔬,最好不过了。

李氏军爷点头应下,这一应下,形势一发不可收拾起来,有人取了几头蒜按在了边沿之上,眼看着冒出了苗儿来。也有人从自家的菜园子挪了几埯子的韭菜根儿种在了边上,没几日的冒出了嫩黄的芽儿。每日里,菜园子吸引了不少村人围观,心里痒痒的也找地儿帮助开新的菜园子去种自己的菜去。

老头儿背着手,和往来遇着的村人打着招呼,顺了长长的道儿,走到一处洞室,眼前顿时一亮,虽然上面还下着雪,这顶棚中间用了竹竿撑起,好似屋顶一样,透着微微天光,如黄昏般昏暗,但比起洞中黯淡的油灯,已经不知亮了多少。

一垄垄的长龙般的土垄子上间或种植的地瓜冒出了粗壮的,紫色的,寸高的芽儿,看起来很是茁壮。垄子间已经有不少好似荠菜般大小的鸡毛菜,也是翠绿喜人。周边小径两侧有人就地点了豆子或是撒了野菜籽儿,还有三五颗葱苗儿。

老汉抬头看看敞亮的屋顶,蹲下,伸手摸了摸地上泥土的温度,不由啧啧有声,“爷爷,怎么了?”狗娃儿不解问道。

“爷爷摸着地气暖不暖,没想到离了这地面一丈多高,地气还就暖和不少,这种些菜说不得还真就能行哩!”老汉拍了拍手,微微颔首。

阅读舞凤倾城再战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舞凤倾城再战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