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百年之祸》

第两百一十六章 辨白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士奇,你有事吗?”杨溥见到杨士奇进来,起身问道。

“有事,大事。”杨士奇一脸平静地说到。

“说。”

“就在刚刚,殿下叫我过去,谈了一些事情,让我坐立不安。”杨士奇从来没有表现过如此失态之举。

“士奇,什么事情慢慢说。”

“殿下想批判朱元晦(朱熹)。”

“为何?”杨溥大吃一惊,那可是圣人,现在治国理念皆出于此。

“现在,一个女子的劳动力可以跟成年男子分上下。特别是农村女子,农忙之时田里务农,农闲之时作坊打工,一年下来也有五六两银子的收入。当初殿下以孝字入手,让妇女出门打工,当时我们可背无数骂名,现在实时证明殿下此举乃是万分英明。”

“士奇,你到底怎么讲什么,殿下不是要批判朱元晦吗?你跟我将夫妇打工之事做啥?”杨溥不明白士奇的意思。

“不急,听我慢慢道来。朱元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多少年来,无人敢提出质疑,敢提出来质疑这六个字的人,都被打入深渊,不得超生。可是,我听出我们的殿下,想要质疑挑战这个六个字。殿下问我: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怎么理解?”

“这?”杨溥大吃一惊,他知道杨士奇的身世。

“如若朱元晦所言,我早就饿死了。”

“殿下在试探你啊!”杨溥终于明白了一件事情,如果杨士奇那时候妇女就能打工,那么他母亲也不会改嫁,为其夫君守寡并且抚养儿子。

“殿下试探的不是我,而是天下学子。他已经然我办理一件事情,要辨白朱熹三从四德之言。”

“不可,万万不可!”杨溥急忙阻止。

“你认为谁能阻止殿下要做的事情!”

“也是!”

“殿下的本意是让,女子入学,考科举,可是朝廷从未有此先例,我也没有主意了!”杨士奇出来都没有感觉,想现在这样无能为力,想帮忙结果发现自己两边都帮不上忙。

“士奇,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吧!殿下从太师起,他所下的棋,满朝文武没有几个人能够看出起目的,但是结果都是利国利民的。我们虽然是读圣人书,只是这些年来,在殿下手下做事,他的所作所为已经深深让我臣服,殿下无论做什么,我都支持他。”杨溥对蓝闹是最为忠诚的,在太师之时也是第一个投效的。

“利国利民,说的好!只要对老百姓有利的事情,我们无条件支持。圣人之言,不食民间烟火,不知民间疾苦,此书不读也罢!”杨溥的利国利民四个字,惊醒了杨士奇,让他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事情。

“嗯!”杨溥肯定地点头。

“我将以总理大臣的身份,向朱熹学派发邀请贴,举办一个以茶论会!”杨士奇想通了。

通航八年(1412年)五月初七,杨士奇以总理大臣的身份,向朱熹学派发出邀请贴,与六月初八,在聚仙楼举办一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论友会。

此贴一发出,天下学子哗然,有人破口大骂,说杨士奇欺师灭祖。

蓝闹在宫中,收到消息后,微微一笑。如果,没有反应那就奇了怪,现在民间有此反应,那也算是正常。

“士奇,你这个帖子一发,就成了天下学者攻击的目标了!”杨溥笑了笑。

“我想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万一那些不明事理的人,骂了不该骂的人,其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杨士奇担心的是,那些学子骂了皇上,那还不是找死。

通航八年(1412年)六月初八,聚贤楼下云集了无数学子,可是他们只能站在外面而不得内。因为,当天掌柜定下规矩,无邀请贴者,需要缴纳银票五百里,作为入场卷。这些学子,嘴巴喊得最响,可惜囊中羞涩,只能在外晒太阳。

蓝闹穿着便衣,轻轻松松地缴纳了五百两银票,进入其中,成为一名路人甲。

(本章未完,请翻页)

此会的举办者杨士奇,已经在二楼座大堂等候了。蓝闹慢悠悠地走上而来,看到杨士奇后,出手示意让他别出声。

“杨士奇,要等到什么时候,可以开始了吗?”那些受到杨士奇邀请贴的那些人,没有一个缺席。

“可以了!”

“杨大人,今天你突然在此,开展论友会,‘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是否在为你母亲方案啊?”有人当即攻击杨士奇软肋。

“没错!”杨士奇竟然大大方方地承认了。

“你——!”

“我杨某人,年幼丧父,乃是母亲带着我改嫁,才有我今日。倘若,我母亲坚持,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还有我今天吗?”杨士奇反问一句。

“不知羞耻!”对方找不到论理,直接开骂。

“何为羞,何为耻。”杨士奇反问一句。

“你读圣人之书,言圣人之过,其不知羞耻?”对方反问一句。

“士奇,让你受罪了,这一个月来,有多少人在骂你,殊不知他们骂的人,却是一个背锅之人,接下来就由我来吧!”蓝闹看着这些读书人,气极而笑。

“你又是谁?”对方大声此后到。

“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错了!”蓝闹不想表明身份,否则真的怕自己控制不住杀了他们。

“你可有名号?”

“在下利群!”蓝闹想起来,自己给自己起了字,好像从来没有用过,只有自己那位先生听说过。

“这位先生,怎么称呼!”蓝闹朝自己右手边第一位男子问道。

“在下原采,台州府黄岩人士!”

“久仰久仰!”蓝闹知道此人就是王叔英,是方孝孺的死党。

“在下,华意,台州仙居人士!”

“哦!”蓝闹不以为然地应了一句。

“华意乃是我学生!”王叔英说了一句。

“哦!”蓝闹再次应一声。

“在下书辰,师从方希直!”

“哦!方孝孺的学生!”

“你这人,怎么这么没礼貌,直呼家师名讳!”就在蓝闹开口后,书辰身边的男子叱呵蓝闹到。

“看来,你也是他的学生了!”蓝闹没有生气,对他的话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在下,柳安强,柳道传玄孙!”

“道传玄孙,不知道继承了多少学识!”蓝闹当然知道柳贯此人,宫中藏书,蓝闹就看过,知道柳贯此人不一般。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样样精通,只是他的哲学观点于今天的话题非常相冲。

“好了,大家坐吧!我跟这里的掌柜挺熟悉的,听说他弄了一点好茶,先品品茶,我们再谈!”蓝闹邀请他们坐下。

读书人好茶,这是常事,他们也欣然接受。

茶女,家昂准备已久的泡茶工具摆上来,当着他们的面,展现出自己高超的茶艺技术。

“客官,请用茶!”片刻之后,茶女退去。

“好茶!”王叔英第一个开口道。

蓝闹笑而不语,当然好茶,这可是皇宫大内特供之茶,刚才的茶女,也是自己御医茶女,怎么会不好呢!像他们这些人,打死也不会喝到这样的茶水。

“王原采,你说这好茶,可知道这茶,市场上卖多少一斤吗?”蓝闹问道,因为蓝闹就是打算从茶开始,切入话题。

“不知,利群老弟你可知道?”

“当然,我当然知道。这茶一斤五千两银票,而且有银子也难以买到,需要不一样的门路。”蓝闹选择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将他们带入局中。

“好贵啊!”他的弟子华意,说了一句。

“当然也有便宜的茶叶,比如十两银子一斤的也多得是!只是你们知道否,采摘茶叶之人,大都是女子。你们又有什么看法呢?”蓝闹知道他们已经入局了,逃是逃不掉的。

“采摘制茶,如同种田,选择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同而已!”柳安强开口了。

“殊不知,现在茶园都是商贾承包,雇佣农妇采摘,有损女人抛头露面之有伤风俗。倘若你们都不喝茶,那么茶商也将不复存在,也不用雇佣农妇采摘,那么就再无女人抛头露面之有伤风俗之事!”蓝闹以退为进。

“我们不喝,别人也要喝!”柳安强急忙应答。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如果,我们都不喝茶,那么就没有人种茶了!他们喝,那么你们应该去劝说,以圣人之言劝说。还有,青楼遍都是,你们熟读圣人书,应该劝说那些,在青楼流连忘返之人,让他们洁身自好。同时,劝说那些青楼女子从良。”蓝闹开始抛出大招。

“利群老弟,此言差矣!茶乃是高尚之物,怎么能以铜臭相提并论!而青楼之事,那是风雅之事!”王叔英忍不住了。

“原来如此,窃书不为偷,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偷呢?”蓝闹赤裸裸地嘲笑。

“大胆,你竟然嘲笑我恩师!”

“说来说去,你们这些不考功名的读书人,也只是夸夸其谈而已。你们身上的绫罗绸缎,还有你们每天吃的饭和喝的茶,那一个不是农民辛辛苦苦劳动得来的。就以你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恐怕会直接饿死吧!”

“利群老弟,你想说什么,能够让士奇安安静静地坐在一旁,想必你的身份不低。”王叔英或许感觉到了什么。

“好,我说。每个人都是,娘生爹养的,为何只许男子考科举当官,为何不许女子考科举当官呢?”蓝闹终于问出自己的答案。

“这个问题问得好,女子不能当官!三从四德之言,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亡从子。如果,让一个女子考上功名,当了官,请她该听谁的?”王叔英开口回答蓝闹的问题。

“既然如此,那女子为何要遵从三从四德呢?”蓝闹将问题换了个。

“存天理,灭人欲!”王叔英回答到。

“非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去掉欲望跟畜生有何分别!控制贪欲、恶欲等恶习,理应国家立法保证。朝廷应当立下律法,告诉世人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而不能以区区‘存天理,灭人欲’六个字,就将女子一棒子打死。正所谓,女子可以顶起半片天。你们要明白,现在的女子,就是终生不嫁人,她们依旧能够活下去。女子不再是,男人的附庸了。”

“荒缪!奇闻之谈!”柳安强气得不轻。

“奇闻之谈,那是你见识短,井底之蛙而已!”蓝闹嘲笑到。

“安强老弟,稍安勿躁,我来问一句:女子怎么顶起半片天,而不是整片天呢?”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王叔英,来了个神助攻。

“你们可知道,一个妇女在农忙的时候务农,农闲的时候,作坊打工,一年下来能赚多少银子吗?”蓝闹问了一句。

“这?”

“这个?”

他们五人,相互对视。

“五到六两银子。以现在的物价,一个女子在作坊打工,养活自己不成问题,请问一声,他们为什么要嫁人呢?”

“那就应该让朝廷关掉那些作坊,士农工商,商乃是最为低贱的职业,向现在那些人,跟我们读书人平起平坐,真实有辱斯文!”

“幸好,你们这些人没来当官,否则是误国误民!”蓝闹在大笑之中,起身离开将他们扔在身后。

“士奇,此人是谁?”王叔英看着蓝闹走后,朝杨士奇问道。

“何必问呢!知道还不如不知道!现在是六月初八,接下来就是科举大事,应该会增加女子科举。”杨士奇原地提着的心,算是放下了。殿下还算是给他们留了面子,只骂他们一句误国误民而已。

蓝闹跟他们对话,都有旁人记录,所以外面的人用不了多少时间,就全然知道。接下来,让他们发酵吧!这些读书人恐怕会因为一句,朝廷应该关了作坊,弄的狼狈不堪,最后将失去了原本的说话地位。

(本章完)

.

阅读消除百年之祸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消除百年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