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之路》

第一章、选择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刘飞扬,导员找。”一声叫喊,打断了正在沉思的刘飞扬。

刘飞扬抬头,看向了此时满头大汗的陈海,他这是刚打完球回来。

“你赶紧去找导员,我去洗澡,一会儿后街老板娘家见。”陈海看着正愣神的刘飞扬,又催促了一句。

刘飞扬这才好像回过神来,他用力的甩了甩头,这才清醒了过来。

“是不是你的通知下来了?”此时,双手正在键盘上噼里啪啦打着的何明轩开口问道。

刘飞扬没吭声,何明轩也没有再问,而是继续将目光投入到了电脑屏幕上。

“机器人,你钩他啊!!”

宿舍再度变得嘈杂了起来,陆陆续续,宿舍里的室友,都是从外面回来了。

刘飞扬也在此时出了宿舍门。

距离离校也就是这两天的时间了,四年的青春时光,也留在这所学校里。

现在,终于是到了要说再见的时候了。

想到这,刘飞扬心中便是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果然是即将要离开的时候,才格外不舍。

刘飞扬知道,现在导员找自己,应该是自己的申请下来了。

......

“来了。”看到刘飞扬到来,导员这才合上了自己的笔记本。

“你的通知下来了,一会儿徐老师会亲自告诉你结果。”导员说着,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苹果,递给了刘飞扬。

“你想好了吗?飞扬你知道的,我很看好你,你真的不打算继续深造,以你的成绩和实力,找个不错的研究生导师,去个更好的学校,应该不是问题。”导员没有立即带着刘飞扬去找那个徐老师,而是再度问了一句。

“我想好了,谢谢王老师您的关心。”刘飞扬咬了一口苹果,甘甜清香的味道,瞬间引爆了他的味蕾,让他的脑子也彻底的清醒过来。

“好吃吧,我家乡的苹果。”王老师是个女老师,年纪比刘飞扬大了没几岁,对刘飞扬,就当做是自己弟弟一般。

“走吧,去找徐老师。”看着刘飞扬吃完了手中的苹果,王老师收拾了一下,带着刘飞扬离开了办公室,来到了团总支书记的办公室。

徐老师是院系的团总支书记,每天都忙的不可开交,尤其是赶上现在这个繁忙的六月份,送老生,是现在院系工作唯一的主基调。

徐老师每天都要处理很多事情,所以到了现在,灯还在亮着。

“请进。”敲门声之后,传来了一道清脆的女声。

王老师带着刘飞扬进入了房间之中。

房间之中,键盘声噼里啪啦的响着,徐老师扶了扶眼镜,也没看来人,只是说了句:“先坐,稍等我一下。”

王老师和刘飞扬对此都司空见惯,倒也不在意,坐在沙发上,等着徐老师完成手头的工作。

过了十几分钟,徐老师终于是停止了敲打键盘,她长出了一口气,伸了个懒腰,这才转身看向了王老师和刘飞扬。

“呦,大才子刘飞扬啊。”徐老师略带调侃的声音传来,又说了句:“王老师也来了。”

李飞扬站起身,这才笑道:“徐老师别开我玩笑了,我算什么大才子。”

“哈哈哈。”徐老师爽朗的笑声传来,手里却也没有闲着,从抽屉里取出一张盖着红色印章的通知单:“是来取通知的吧,今天刚送来,你的申请通过了。”

徐老师没有将那通知单递过来,而是拿在了手里,看向了刘飞扬:“飞扬,你真的想好了,王老师之前和我交流过,我们也找了你的任课老师,他们都对你很看好,深造,考研究生,你真的不打算考虑

(本章未完,请翻页)

?”

徐老师对刘飞扬的印象同样很好,他们中文系有个固有的特点,那就是女生多,刘飞扬作为班里几个仅有的男生,还是班长,能在一个“三个女生一台戏”的女生班级里做学生工作,而且游刃有余,足以见得刘飞扬能力之强。

而且他号召力很强,班里每年组织一些很有特色的活动,都很成功,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都很强,每年的优秀班集体,几乎都是他们班的。

这不仅看出一个人的能力,更能看出一个人的为人。

而且刘飞扬作为文学社的社长,思路很开阔,这几年联合院系办了很多场活动,大大小小的奖项拿了不少,就连学校团委,对刘飞扬这个名字,都耳熟能详。

“团委的田老师也在问你,不过他倒是挺支持你的选择,而且还专门跟我说,不要干涉你的选择,让你自己做决定。”徐老师再度开口,但是语气之中还是惋惜:“老师倒不是说你的选择不对,只不过有些替你可惜了。”

刘飞扬心中涌起一阵暖流,笑着说:“哪有什么可惜不可惜,我觉得我更适合那里,而且......”

刘飞扬说到这,突然想起了两年前的那番对话,又说:“而且我和别人,还有约定!”

那个扎着小马尾的、脸蛋红扑扑的小姑娘,边送刘飞扬,边抹着眼泪问:“老师,你还会回来么?”

刘飞扬微笑着摸了摸那个小姑娘红扑扑的脸蛋,而后坚定的回答道:“会的,老师一定会回来的。”

那是一个庄严的承诺,答应了她的事情,刘飞扬一定会做到。

见刘飞扬心意已决,徐老师也不再多说,而是将那张盖着红色印章的通知书递给了刘飞扬。

刘飞扬看着那通知单上写着:

刘飞扬:

经平湾镇党委研究决定,兹聘任你作为我镇“大学生人才引进计划团成员”,请持该通知单于七月一日来我镇机关大院报道。

特此通知!

中共平湾镇委员会

平湾镇人民政府

二零一四年六月五日

终究要去平湾了,和平湾的缘分始于两年前大二的实习历程,作为文学院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大二都要根据学院的安排,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习。

实习地点并不固定,按照自愿的原则和学院的工作安排,统筹分配学生们的实习地点。

刘飞扬最终去了平湾,这让所有人都感觉到不可思议,平湾是山区,距离学校很远,在别的同学都争先恐后的选择市区和近郊的情况下,刘飞扬选择平湾,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不过刘飞扬也没有多余解释,他们大概永远都不会明白刘飞扬这个本来就是山区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心中最想的还是回到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的建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设出一份力。

在平湾的半年时间,让刘飞扬感触很深。

那里的教学资源极为匮乏,小学教师一般都是村里的高中毕业生,就近安排的民办教师;而初中教师,则是大多毕业于邻近县的中专师范学校。

这个在别的任何城里人看来,没有上过大学,甚至连大专都没有上过的那些民办教师,却成为了撑起平湾教育的顶梁柱。

平湾教育已经成为了当地乡镇教育的一张闪亮名片,吸引着七里八乡的学生们来到平湾求学。

平湾初中年年为县一高输送一百多名优秀毕业生,很多学生高中毕业后,都考上了很多知名的高校。

当时,刘飞扬去的时候,初中的老校长石磊对刘飞扬他们的到来相当重视,专门给他们安排到了中心小学,在三年级实习。

平湾中心小学学生们的刻苦,对刘飞扬震撼很大,小学五年级都要住校,上早晚自习,这在城里,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但是带刘飞扬的班主任,却是跟他说的很清楚。

“我们小地方的孩子,只有通过付出城里孩子十倍的努力,才有可能跟人家齐头并进。”

刘飞扬在平湾呆了三个月之后,学校催着刘飞扬回去。

但是刘飞扬最终还是决定,向学院申请再延长三个月的时间,陪伴了孩子们整整一个学期。

临走之时,五年级二班的孩子们哭成了泪人,其中班长韩小梦更是一直拽着刘飞扬的袖子。

在乡下的孩子们从来没有听过那么生动形象的语文课。

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刘飞扬以情景剧的方式,让班里的孩子们演绎出来,这等上课方式,本来是城里孩子们最为常见的一种课堂形式,但是,在平湾却还是第一次。

半年时间,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刘老师,刘飞扬也深深被这些孩子感染。

刘飞扬给他们讲古诗词,绘声绘色,给他们讲北京长城,故宫,讲祖国的大好河山........

而每每刘飞扬讲到这些的时候,他们眼神之中的那种渴望,那种向往,都深深的烙印在刘飞扬的心里,再也挥之不去。

这也才有了临行前,刘飞扬和韩小梦拉钩的那一幕。

他承诺,他在毕业之后,会再度回到平湾。

现在就是他兑现承诺的时候了。

“行了,走吧,通知书也拿到了,你准备什么时候离校?”就在此时,王老师打断了刘飞扬的回忆。

“这两天吧,我准备抽空回去一趟。”刘飞扬收起了通知书。

这几天,作为班长的他很是忙碌,论文答辩,离校的档案邮寄,拍摄毕业照,大学四年,终于要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

王老师跟着刘飞扬下了教学楼之后,就匆匆离开了。

刘飞扬则是将通知书放在了宿舍里后,径直走向了后街。

明天,宿舍的几个哥们将要陆续离开了,今晚是散伙饭。

同窗同寝四年,兄弟们也要天南地北的分别了,曾经年少青衫薄,而今,已要鲜衣怒马闯四方了。

散伙饭,就在后街的老板娘家里。

后街是学校里所有学生和老师的叫法,其实准确的而言,这里应该叫做西街。

从大一军训开始,后街就是宿舍的固定聚餐地,一来二去,他们几个人倒是和老板娘混的很熟了,有时候偶尔加个凉菜,送瓶啤酒,也是常事。

今天几乎是最后一餐,明天,就有人要陆续离校了。

刘飞扬取完了通知书,几乎是最后一个到老板娘家的,而宿舍的几个兄弟,已经全部都到齐了。

(本章完)

.

阅读攻坚之路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攻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