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之路》

第五十二章、丰产不丰收的痛苦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第二天一大早,刘飞扬和吴大强,还有张永富三人,坐着火车就又回了大东堰。

销售渠道的事情基本上已经确定了下来,吴浩是其中之一,此外张永富还联系了几个专门买菜卖菜的大手子,在省城这一块很有影响力。

大家也都表示,到时候能帮上忙的,肯定帮。

回到了大东堰,刘飞扬也没有闲下来,每天忙忙碌碌的,日子过得飞快。

这中间,十月一国庆假期的时候,刘飞扬还去了一趟温城,何明轩国庆的时候结婚,好兄弟结婚这么大的事,刘飞扬当然是要参加的。

见证了兄弟的大喜之后,刘飞扬又开始投入到了奔波的辛苦之中。

当然,这中间老周同志多次打电话询问刘飞扬的个人问题,但是都被刘飞扬成功的给搪塞了过去,有了杨冰冰这个挡箭牌,还是让刘飞扬省了不少事。

时间飞快,又是到了年底。

李刚的香菇大棚又扩展了七八个大棚,前期投入资金数量巨大,也还好有了复阳县的扶持政策,再加上整合了部分涉农资金。

一部分贫困群众以享受的资金政策入股,加入到了种植香菇的队伍中。

在搭建的大棚里,他们有各自分包的一部分养菇的场地,这些香菇就承包给了他们,让他们自己种植,自己出劳力,自己获取收益。

这样一来,既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还能够带动他们脱贫致富。

一举两得。

快到了年底,也是香菇出菇的关键时期,也是大丰收期。

刘飞扬对此很是关注,几乎每天都要去菇棚里,查看香菇的收成,还好,香菇是复阳县的传统产业,也是终点扶持的产业。

因为在同一个市里的西县,有着全国闻名的香菇酱厂,生产了全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香菇酱。

有了这个龙头企业,全市种植香菇的都不怕没有市场。

再加上本身复阳县就有销售渠道,所以香菇只要收成好,就能够卖上价钱,就能够成为老百姓的钱袋子。

产量相当重要。

“飞扬,又来了。”看到刘飞扬,李刚招呼了一声,就转身又去忙了。

刘飞扬则是依旧带着他的笔记本和笔,在挨家挨户的询问着今年香菇的收成。

做好记录,是刘飞扬来到大东堰两年多最大的收获。

而且,也得益于李刚是真的懂得种植香菇的,他们种出来的香菇,都带着花纹,在这里被称之为花菇,这样的香菇品质更高,吃起来质感更好,所以比寻常的香菇,更能够卖上价钱,而且价格每斤还要高出个四五块。

所以整体上收益更高。

这一段时间是出菇的爆发期,每个大棚里都在出菇,所以大家都很忙碌。

不过大家也都很高兴,因为丰产就意味着丰收。

快过年了,靠着这些香菇,大家也都可以过个好年了。

.......

与此同时,年底就是丰收季,除却了香菇之外,王清力的猪场的猪,也都出栏了。

按照香菇的模式,同样有一部分贫困群众靠着资金和政策的帮扶,入了王清力猪场的股份。

每个人承包的也有几栏,猪肉的市场价还可以,这两年因为非

(本章未完,请翻页)

洲猪瘟,很多猪都是病死了,猪肉价格一涨再涨。

在普罗大众都在网上感叹吃不起猪肉的时候,也是这些养猪的群众最高兴的时候。

猪肉卖上了价钱,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不过猪场刘飞扬是进不去了,只能在电话中和王清力交谈。

事实上,从王清力开始养猪,到那些群众们决定承包一些猪圈,他们就再也没有离开过猪场了。

非洲猪瘟对人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对猪却是有着致命的危险,王清力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所以他之前养猪的时候,就不允许任何人靠近他的猪场,他自己也不出来,就在屋里默默养猪。

因为外来人,车辆或者是其他的,身上都有可能携带者病菌。

也是这样的小心谨慎,才能够让王清力成为了今年猪肉市场上最大的赢家。

刘飞扬已经听说了,好多猪场养的猪,都出现了问题,病死的猪不在少数,而且因为这,也都赔钱了。

唯独王清力家的猪场,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小刘书记,今年年底说什么也要给你半拉猪,你带回家。”王清力在电话里还这样感谢刘飞扬,“说什么你也要收下,不然俺可真觉得心中有些过意不去。”

“好啊,好啊,反正今年我也买不起猪肉。”刘飞扬哈哈大笑。

这两个项目算是基本上成了。

刘飞扬其实也并不担心这两个项目。

猪场和香菇大棚都是赚钱的生意,也是带贫力度很大的项目。

当然,这两个项目的前期投入也很大,不过好在是效益很好,而且还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这让这样的投入没有白费,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而且说实话,这两个项目的成功,还得益于找到了懂行的致富带头人。

王清力之前养过猪,李刚种香菇虽然是半路出家,但是至少敢想敢拼。

他们两个人的作用很关键。

这都是让刘飞扬能够放心的理由。

........

在基本上确定了这两个项目成功之后,刘飞扬还是三天两头的往地里跑。

他不担心那两个项目,但是最担心的还是大家在地里种的东西。

今年又是个丰产年,风调雨顺,而且还是个暖冬。

大家在地里的种的东西,可以说是很成功都不为过。

但是一窝蜂的种植,还是出现了问题。

价钱卖不上去了。

韩夏家种植的大葱,比起去年,大葱的价格几乎是腰斩,在人工费,成本核算下来之后,几乎不赚钱。

一年辛苦都白费了,瞎干!

这让韩夏一家都心急如焚。

心急如焚的不是他们一家,其他很多户群众,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本地市场已经饱和,因为整个平湾镇也就两三万人的样子,这么多人都在种植同样的作物,这还只是一个村的,别的村的种的也有这些东西。

在本地,当然也卖不上价钱。

刘飞扬越看越觉得问题严重。

这些日子,有不少群众都主动上门找刘飞扬帮忙了。

当然,大家也都没有怨恨刘飞扬,要知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当初发展这些项目的时候,刘飞扬还专门提醒过他们,不要一窝蜂的种植,要差别化竞争。

可惜当时几乎没有任何人听刘飞扬的。

而且大家还信誓旦旦的保证,无论是赚是赔,都是自己的,和刘飞扬无关。

可话是这么说,但是真的等待这些群众找上门来,自己就真的一点都不管了么??

当然不是,刘飞扬不仅要管,还要想方设法的帮他们把东西卖出去。

不过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刘飞扬之前去打通渠道的先手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吴大强当即就和吴浩打了电话。

不过问题同样出现了。

吴浩同样说了自己的难处。

今年不仅是平湾大丰收,蔬菜,大葱之类的到处都是大丰收。

想卖上价钱就很难了。

吴浩虽然可以帮忙销售,但是他毕竟是个商人,不会做赔本的买卖。

所以只能以一个差不多的价钱收购这些农作物。

张永富也联系了很多菜贩。

但是得到的结果都一样。

暖冬带来的影响就是蔬菜并不稀缺,供需关系决定价钱。

价格自然不会高。

不过好在是提前有准备,一些蔬菜还是卖了出去。

大葱也卖了一些,但是价钱嘛,就很难称得上让人满意了。

结果就是种的越多的,赔钱了。

种的一般化的,刚好不赚不赔。

种的少的,也就没有赔钱这一说了,本来数量就少,也没打算卖出多少钱。

一年白干了。

很多群众都因此赔了钱。

大家嘴上不说,心里肯定备受打击。

这是预想中的最坏的结果,但是还是发生了。

这个结果没有人愿意看到,但是也无可奈何。

最为难受的还是当属刘飞扬了,他很清楚,这一次的失败,会给所有群众们带来多大的打击。

等到明年,他们的积极性肯定会大打折扣了,赔钱的生意,谁还会做。

没有人愿意做了,那么之前那股发展的精气神,那股劲头,就会松懈。

而一旦松懈,对全村这样争上游,话发展,奔小康的氛围都是个致命的打击。

这是刘飞扬最不愿意看到的。

.......

“小刘书记,小刘书记,你快去看看吧,老张家媳妇哭着嚷着要上吊呢!!”大清早,刘飞扬就被一个大嗓门的群众给叫醒了。

刘飞扬愣了愣神,然后骨碌一下就起了身。

没来得及洗脸刷牙,刘飞扬穿上衣服就冲出了房间外。

“哪个老张家媳妇,怎么了,发生什么了。”刘飞扬对着来喊他的人问道。

“哪个养兔子的老张啊,快去看看吧,小刘书记,他家出事了!!”来人焦急的呼喊着刘飞扬。

刘飞扬心里“咯噔”一声,一脸严肃的下了楼梯,骑上了小摩托,冲向了老张家。

来到老张家,老张家的门前已经围了一大群的群众。

“小刘书记来了!!”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然后大家都回过头来,看到刘飞扬,主动让出来了一条路。

(本章完)

.

阅读攻坚之路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攻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