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术之乾坤颠倒》

第七章皇商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太子今天很开心,皇上给了他实实在在的权力。把督造处分给他管理,这可相当于现代的国家科学院,份量自是不轻。而且精盐的制备、销售也由他负责,这可是大唐重要的一项收入。

“殿下如果把这督造处经营好了,那你在皇上心里……”太子少傅于志宁道。

“老师放心,凭着这精盐,未来几年父皇对我必定不会像从前那样。”

“殿下,那王书舟你打算…?”

“这个人不要权,不要财,想拉拢却要费些心思。”太子想到父皇说王书舟就像刺猬无从下嘴,确实如此。

于志宁微微一笑道:“此人看来有大志向。殿下不必费心拉拢,你只需要多和他接触就好。天下人谁能无私无欲?要诚心结交,希望殿下谨记!”

“老师见过此人?”

于志宁摇摇头,说:“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狭路相逢勇者胜。就凭能说出这三句,此人不简单啊。”

太子想想说:“明天他会去督造处,师父不如和我一起去。”

于志宁又摇摇头,说:“殿下想与他结交,何必要借外人之力?天不早了,下官先告退了。”

第二天一早,王书舟就来到了督造处。一到门口,就被人迎接进去。

“王先生来的真早。”刚进门,太子就迎了上来。

王书舟施礼道:“不敢称先生,公子太客气了。”虽然已知他是太子,他自己不说却不好说破。

“先生不要谦虚。这提炼精盐之法于国于民都是大事,可为利于千秋。先生高洁,在下佩服。”太子真诚道。

说着,太子亲自引领王书舟往里面走去。王书舟发现,太子走路一瘸一拐的。心里想不会是演礼贤下士的戏让我看吧。

太子发现王书舟看自己的腿,解释道:“先生不要见笑,我生来腿脚就不便利。”

这可是太子,虽然王书舟知道后来是李治登基,但现在人家还是大家公认的未来皇帝不是,于是刚忙赔罪:“草民冒犯了,还望赎罪。”

“无妨!到了,你看看还缺东西吗?”

王书舟查看一番,见材料都全了。道:“开始吧。”

太子招呼了一帮人围在外面观看。火生起来,不一会儿铁锅里的卤水就开始翻滚起来。太子居然亲自搅拌卤水,这让王书舟有些诧异。

随着王书舟不断指挥着添加卤水与分离材料,锅里慢慢析出晶体。

“出来了!”太子停下擦擦汗水叫道。

“别停下,要不会糊锅的。”王书舟道。

“好的。”太子乐着道。

“看,果然白如雪!”周围人也开始骚动起来。

太子一边搅拌,一边道:“你们都看清了吗?我与先生示范之后,一会你们要亲自动手提炼。”

“看清楚了。”……

经过一上午的指导,督造处的人基本掌握了炼制程序,太子千恩万谢。

下午,太子抱着一包精盐又进了宫。

李世民看了看太子抱来的东西,不敢相信这是盐。太白了!

太子伸手捏了一点放入口中,说:“父皇,这精盐不仅看着好,吃到嘴里还没有杂味。”

李世民看看太子,正准备捏点尝尝。

旁边房玄龄与徐茂公抢先伸手捏了。

房玄龄道:“陛下,果然无杂味。您尝尝。”

太子装作若无其事,看着李世民。

“果然。”李世民尝了后笑着说。

“太子殿下,督造处完全掌握这提炼之法了吗?”房玄龄问道。

“掌握了。我安排了三十人,都掌握了。”

“好!哈哈…”李世民大笑,“把这三十人快快安排出去,让各个州府马上提炼。”

“是。儿臣这就去安排。”

太子走后,徐茂公道:“恭喜陛下!不出两个月,将士们御寒的物资就有了。”

“嗯!太子这件事办的不错。”李世民捋着胡子笑着。困扰他几个月的难题终于解决了。

“不仅如此。这可是取之不尽的财富,国库充盈指日可待。”房玄龄也笑逐颜开,“如今粗盐要八十文一斤,还经常有价无市。这精盐比粗盐要好了几倍,产量却又高出几倍,价格皇上看订多少?”

李世民又抓了一把,看了看道:“连年征战,苦了百姓。既然不再发愁产量,就便宜点吧,朕要让所有百姓都能吃的起。就订十文钱一斤吧!”

房玄龄与徐茂公对视一眼,跪倒道:“吾皇圣明!”

“快起,快起!”李世民扶起二位,又说:“价格看似低,可是家家都能买的起,如此才是长久之计。”

“不错!陛下,这件事,功劳最大的是那个铁匠。而且此人还会锻造纹铁,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陛下是不是要封赏他?不然会让人寒心的。”徐茂公说。

“有才不假,可此人透着古怪。”李世民道。

“哦,陛下查过此人?”房玄龄问。

“前段时间,陈国公就开始查了。从查询结果看毫无破绽,正因如此让朕很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是不解。这人之前很是普通,最近突然之间就弄出了这两样奇物。你想,他就一个长在乡村的孩子,难道就凭跟一个瞎道人聊聊天就能有如此成就?除非那瞎道人是神仙!”

两人听了心里也是十分疑惑。

“不管怎样,他毕竟立功了,总要赏的。”房玄龄沉吟道。

“乾儿问过他,这铁匠一不愿为官,二不要钱,我也是不知道怎么赏他了。”李世民作为皇帝富有四海,却被一个铁匠难住了。

徐茂公听后道:“陛下莫为难,他不要封赏必定是另有所图。有时间我去会会他再说。”

“师父,你说朝廷会大量订购武器?”张五兴奋问。

“嗯,不出两个月就要订。所以你需要提前准备。”

“师父,别的都好说,可生铁官府是管控的,弄不到多少。”

“有人会给咱们送来。你先招人,购置煤和其它原料。”

“是吗?”张五有些疑惑。

“放心。按我说的去做吧。对了,这批兵器的利润你只能拿一成。有没有问题?”

“师父!太小看我张五了,利润全部听你的。我不要也没事。”张五红着脸说。

“放心,跟朝廷做生意怎么也不能亏了自己。”

不出王书舟所料,过了两天,就来人了。

“王先生,我家主人请你过府一趟。”来人递上帖子。

王书舟接过看看,原来是英国公徐茂公请他。他知道这人可不简单,无论正史、野史,还是评书中,对他的评价都非常高。没想到是他来试探自己,可要注意了。

等见到徐茂公时,王书舟才知房玄龄居然也在。心说老子面子够大,李世民派了两员干将。

“王先生别见怪,本来我要登门拜访才是。”徐茂公说。

“折煞小人,岂敢岂敢!”

“今年多大了……”接下来徐茂公二人净问了些琐事。

王书舟觉得像查户口,心说装什么,我的信息你们不清楚。估计王家几代都被你们查了,比我老爹估计都清楚。

“这次你把精盐秘方献出来,立了大功。陛下很是高兴,要封赏于你,不知你有什么想法?”徐茂公看火候差不多了,直接问道。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大唐子民,理应报效国家。想想那些浴血奋战的将士,草民的功劳不值一提。”王书舟早就想好怎么答对,不着痕迹地引导他们订购自己的纹铁兵器。好让他赚到第一桶金。

徐茂公和房玄龄听了看着他,也在想这人嘴上说得可真漂亮,不知有什么目的。

“王先生高风亮节,我等佩服。”房玄龄眯着眼道。

“谢刑国公称赞。”王书舟心里说,这大唐国公太多,不是我恶补几天,还真记不住。

徐茂公捋捋胡子说:“虽说你明大义,却不能至陛下的颜面于不顾。你若不受赏,让其它为国效力的人怎么想?这先例不能开,你明白吗?”

“不错。”

“啊,谢两位国公爷提点。草民差点犯了大错!”

“那你现在怎么说?”徐茂公问。

“这个…在下立志经商,实不愿做官。不如赏草民些金银,另外把草民的生意封成皇商如何?”王书舟顺着道。

房玄龄一直在仔细观察着王书舟,听此他嘴角勾起,道:“你是说要为朝廷提供兵器?”

“不错。如今我们铁匠铺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纹铁,而最需要纹铁的就是大唐的军队,老百姓不需要也用不起。所以草民才有此奢望。”

徐茂公与房玄龄互相看看,两人眼睛都是贼亮贼亮地。

王书舟现在对朝廷内部环境不是很清楚,不敢多说什么,但他有信心此举必定能引起眼前两人的兴趣。

“你可知道什么是皇商?顾名思义就是皇家人办的。”房玄龄道。

“皇家人?这……”王书舟故作不知,他正是要拉一个皇家人进来合作。

两位国公互相看看,都在思考这件事情,因为这纹铁确实太重要了。

沉默片刻后,房玄龄问:“王先生可能让利?”

徐茂公听了冲房玄龄投过去一个肯定的眼神。

“让利?嗯,我想想。……可以,如果是给朝廷,我可以让出三成利来。”王书舟这些天早研究透这皇商是怎么回事了,痛快说。

“三成?你可要想好了,这三成可是纯利,而且朝廷不负责你的生产。”房玄龄接着道。

“可以。不过生铁的供应与价格呢?”这里面水分可不小,王书舟不能不提。

“既是皇商,这点你可以放心。”徐茂公说。

“这样就没问题,我让出三成纯利给朝廷。”王书舟心说老子可是大学毕业,想造假账还不容易。不过老子要靠山不要钱,赚钱的法子多了。不信你们不同意。

果然,徐茂公说:“此举有利我大唐军备,又是一功,想来陛下会同意。你且回去听封吧。”

王书舟走后,房玄龄道:“徐兄,此等大事,我们要办稳妥才是。”

“嗯,不过也不必忧心,太子有了精盐,想来陛下不会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让他负责这纹铁。此等大事,陛下不会交于臣子之手。九皇子还是有希望的。”

“其它几位皇子如今都分封在外,在长安城又能办事的目前看确实是九皇子,但也不能大意。毕竟督造处如今是由太子负责。”

“长孙家权势越来越盛,陛下难道不懂吗?呵呵,国公不必担心。”

“希望如此。”

“皇商?”李世民看了看徐茂公与房玄龄,心里有些不愿意。因为皇商是免税的,这兵器可是又一大项。

“陛下,臣两个推敲了一下,觉得可行。而且那王书舟可拿三成纯利给朝廷。”房玄龄道。

“三成纯利?为什么不是五成?”

“陛下,不少了。这人工费、原料费、运输费、损耗费,加起来可不是小数目。督造处之前也是三成纯利,可到最后到国库也就一成半。”房玄龄解释道。

“是吗?”李世民沉思一会儿,又说:“如此朕答应了。你们觉得此事交给哪个皇子去出面?”

两人齐声道:“陛下圣裁。”这他们可不敢多说,不过如果不是他们想的,肯定会找一些借口来劝说。

“这事不急,要等太子那里运作好了才行。我看最少要两三个月时间。容朕想想。”李世民道。

“是。”二人答道。

正这时,宫人传报袁天罡与李淳风求见。李世民让二人进来。看看徐茂公二人说:“二位卿家还有事吗?无事就回去休息吧。”

“微臣告退。”

出了御书房,徐茂公低声说:“晚上到秦府详谈,此事先不要让卢国公知道。”

“正有此意。”

路上遇到了袁、李二人,他们也没多想,打个招呼就出宫了。

“微臣见过万岁!”袁、李二人进了御书房见礼。

“免礼。”李世民说完喝了口茶,道:“事情可有眉目?”

“启禀陛下,我二人暂时还没有眉目。”袁天罡回禀。

李世民最近心情不错,也没有责备,只说:“这事二位卿家还要抓紧才是。”

“陛下!我二人自是不敢懈怠。可这长安城人口数百万,想要找到此人却是大海捞针。”李淳风道。

“真就没有更好的法子?那怕有一个特征也好。”

二人摇摇头。袁天罡道:“这乾坤倒转星象从古至今从未记载,因此破解之法,也是我们三人从万千星辉中找到的唯一破绽。可天机难测,只能推算到应在长安城中一男子身上。如果到明年中秋还没有找到,这一丝破绽也就没有了。”

“是啊,真是大海捞针。朕问二位,那个人如果到了你们跟前,你们能不能分辨出来?”

“这…”袁、李二人互相看看,摇了摇头。

“那怎么办?”李世民有些生气道。

“陛下,我们三个推敲许久,有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或许可以试试。”李淳风道。

“那说来听听。”

“陛下,请恕我等无罪!”二人施礼道。

“免罪,只管说来。”

“乾坤倒转阴阳互换,阴阳应到现实中是刚与柔、男与女、文与武等。再看时间,应在三十至四十年后。陛下可憎想到什么?”李淳风道

李世民想想说:“那时我也许就不在了。”

“陛下多虑了。”袁天罡道,“我大唐以武立国,军中名将无数。可以说自秦以来,虽名将不少,但各自为主,唯我大唐在陛下领导下聚合的名将最多。然阳极必阴,试想到了那时,朝中还剩多少?此为阳衰。因此我们推断,此人必与武有关,或武力、或智计必超出常人许多。”

“哦?”李世民起身来回走了两圈,道:“那如果开武科举如何?”

“陛下三思,武举一开全国各地的人都可以参加。”李淳风道。

“嗯。可不开武举,还有别的办法吗?”李世民想想道:“总不能比武招亲吧!菲儿肯定不会同意,朕也不同意。”

“陛下。误会了。即使比武招亲,他不来参加也是无用。”李淳风赶忙说,“这样的人必是人中翘楚,还是好识认得。我们多注意就是。”

“我明白了,这就是为什么你们让我同意群臣为菲儿推荐驸马。”

“不错,正是此意。这种人才,一定不会默默无闻。”袁天罡道。

李世民又转了两圈,说:“最近群臣推举了不少人上来,符合这条的却不多。”他心中有数,推举上来的大多都是文才如何如何,这不是正应了阴阳互换?

“陛下。还有一件事,常山公主作为破局之人,说不定对那个人会存在特殊感应。不如让公主去民间多走动走动。”袁天罡道。

“哦?有些道理。”李世民经他一说,心里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晚上,李世民对淑妃与常山公主道:“淑妃,我打算让菲儿去经营一家铁匠铺。”

“铁匠铺?陛下,这似乎有些不合适吧。”淑妃心说,女孩子家家开铁匠铺算怎么回事。

“父皇!那家铁匠铺?是那个打造纹铁的吗?”菲儿却十分开心。

注:此作品是我(夏荷微语)原创,没有与其它网站、平台签约。

(本章完)

.

阅读命术之乾坤颠倒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命术之乾坤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