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匠》

第三十六章 起内讧相公落败06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徐有贞在家里的书房中写字。

外边一阵嘈杂。

一名仆人推门进屋:“老爷,不好了!”

徐有贞放下笔。“什么事,慌慌张张,慢慢说。”

“锦衣卫来了!”

话音未落,蒯钢率领着一队锦衣卫校尉,闯进书房。

蒯钢拱拱手:“徐大人!”

“贤侄,是你?”

“对不住了,徐大人,卑职今日是奉皇帝之命,请徐大人走一趟。”

“敢问有贞犯了哪条律令?”徐有贞问。

蒯钢道:“有人告徐大人图擅威权,排斥勋旧。”

“石亨,曹吉祥,对吧?”徐有贞冷笑。

“这卑职就不清楚了,大人去了自会明白。”

“终日捉鹰,反被鹰啄了眼!”徐有贞叹道。“好吧,我不为难你,有贞随你们去。”

他在蒯钢和锦衣卫校尉的簇拥下,走出书房,来到院子里。

夫人蔡妙真追了出来。“老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有贞犯了小人。”徐有贞道。

“老爷是堂堂的内阁首辅,夺门迎复的大功臣,他们为何要抓你?”

徐有贞一指蒯钢:“你问这小子。”

蔡妙真转向蒯钢:“哟,蒯家大侄子呀,我家老爷做了什么错事,竟值得皇帝派这么多锦衣卫来拿人?”

蒯钢道:“蒯钢只是奉命行事。夫人请回吧。皇帝让徐大人去都察院问话,说清楚了自会回来。”

蔡妙真道:“没这么简单吧?你们如此兴师动众,一定是有大事!”

徐有贞对蔡妙真道:“夫人,不必啰嗦了。有贞明白是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

“不说了,要怪就怪有贞大意,小看了他们,致使小人得逞。有贞自认为没做过亏心事,圣上是不会把有贞怎样的。你回去吧!”

蒯钢道:“徐大人说的对,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有什么话,徐大人跟都察院去说吧。”

锦衣卫校尉将徐有贞押出院子。

天顺帝朱祁镇在文华殿召见都察院左都御史寇深、刑部尚书轩輗、吏部尚书王翱、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许彬。

朱祁镇道:“朕今日召你们几个来,是商议徐有贞勾结御史,图擅威权,排斥勋旧的案子。轩大人,你先来说说吧,张鹏和杨瑄招供了吗?”

刑部尚书轩輗奏答:“回陛下的话,对张鹏和杨瑄都用了刑,他们就是不肯承认有人指使。”

朱祁镇道:“不管他们承不承认,在朝中结党就是大罪!”

左都御史寇深问:“陛下打算如何处置他们?”

“替逆贼张永复仇,这轻饶不得,打入死牢,秋后处斩!”朱祁镇发狠。

寇深奏道:“张鹏他们都是言官。言官风闻言事,即使不实,也不应重治,否则朝廷恐会言路塞听。至于说张鹏弹劾石曹,是替张永报仇,这并无实证。张鹏是张永的侄子,这个不假,可经查,他并非如忠国公所言,是张永的从子,不宜硬把他与张永案联系在一起。还望陛下三思。”

寇深为人正直,宣德年间他在刑部任职时,因善于断案,而有“神明”之称。如今领导都察院,他为张鹏等说情,与其说是保护部下,不如说是坚持是非的底线。

朱祁镇想了想。“好吧,那就让他们去戍守铁岭吧。”

“遵旨!”总算保住了下属的命,寇深松了口气。“那徐有贞、李贤和耿九畴呢?”他又问。

“徐有贞朝纲独断,降职使用,远远地打发到广东,当个参政吧。”自从梅瓶事件后,徐有贞在朱祁镇心目中的正面形象已经轰然塌陷,正好趁此机会将他赶走。“耿九畴也不宜留在朝中,外放江西,做布政使吧。”

“遵旨!”

“至于李贤嘛……”朱祁镇犹豫着。

吏部尚书王翱奏道:“李贤是吏部侍郎,与臣共事,臣对他还是了解的。据臣所知,李贤虽为徐有贞的内阁阁僚,他却绝不可能与其沆瀣,结为同党。还望陛下明辨!”

他在投桃报李。

朱祁镇道:“既如此,他也从轻发落吧。上回吏部奏言,福建布政使司里有个空缺?”

“是的,空出来个右参政。”

“那就外放他去填补吧。”

王翱奏道:“臣以为,人才难得,还是留他在京城比较妥当。”

朱祁镇金口玉言。“李贤的去向不再议了,就这么定了。许爱卿!”

许彬:“臣在!”

“徐有贞贬谪出京,这个内阁首辅就由你来接任吧!”

朱祁镇是个恩仇必报的君主,他没忘许彬去宣府接他的那段情义,以及夺门迎复中出谋划策的作用。

“谢陛下!”许彬感动不已。“臣无以为报,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监察院的御史中,年轻人太多,他们行事鲁莽,胡言乱语,这回要好好整顿整顿。”朱祁镇转向王翱。“先生!”

王翱:“臣在!”

“你们吏部将都察院御史与六科给事中全都给朕捋一遍,年纪超过三十岁的留下,继续使用,其余年轻的,全部调到京城以外。”

“遵旨!”

阅读大明宫匠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大明宫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