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童话》

第二十二章 曝光效应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很多人一定都曾听说过“曝光效应”:人们往往对熟识的事物,产生更多好感。随着频繁的接触,就会对这些事物更加喜欢。

尤其是曾经发生过的一些事给自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有时会不断地想起,如果这种感觉不是那种令人厌恶的,而是偶然的,或是有一点点随缘的,即使不是特殊的刺激,只是重复这份刺激,也会因此产生亲切感,会逐渐开始醉心。

心理学上对这些现象的解释,又叫做多看效应、纯粹接触效应,社会心理学定义为熟悉定律,指的是人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是人们在熟悉陌生事物后产生的结果。我们对经常暴露在我们眼前的人、事物会有好的印象,随着熟悉程度的增加,我们也会加深对他们的喜欢。

蕙如来到公司已有一个多月了,和子龙每天朝夕相处,也在频繁的暗中观察与接触中,逐渐熟悉了他的一切。他为人真诚,待人平和,在事业中努力,还有着一份坚持的信念,有时说不出哪里好,但就是谁都替代不了。

面对她的调笑时,他也会面红耳赤,像个孩子一般天真可爱;而投入到工作中时,又会变的勤奋及专注。当他兢兢业业的忙于公务时,她会很欣赏;当他日理万机、案牍劳形时,会有觉得有些心疼。认识子龙的时间或许不够长,但是却让她有着一丝的眷恋,就像流星一样,划过她内心的天际。

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不能称之为爱或是恋,但却实实在在的萦绕在她的心间,就像是自己编织了一个幻想的美梦,不断地暗示自己他对她有多么多么重要,时间长了,她就觉得那是真的了。

每个人的一生都如同一部电影,开始时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是会充满忐忑,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和事,我们是否能够友好相处?一直不断的往前走,我们没有退路,时间总给我们这样那样的礼物,年深月久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光影的定格里,在时间空间里,从青涩到成熟,从陌生到熟悉,从疏远到亲密,从不了解到默契,带给我们改变和影响,这个世界都包容着我们的所有。

蕙如从小就有着一颗带有文艺的梦。学过唱歌,发现自己有点五音不全,放弃了;学过跳舞,那种苦真的不是一般人所能接受的,摆脱了;学模特吧,自己身高好像有点不够,可惜了;学表演吧,要时刻代入到角色的精神生活中,自己那颗纯净的心实在无法驾驭这种双重生活、双重人格间微妙的平衡,悲催了;直到高中时接触到了化妆这个行业,才算是圆了自己的愿望。

化妆师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个艺术家,因为能够使一个东西变得更美,让人们享受到视觉盛宴,所以在蕙如看来,化妆师可是一个非常值得人敬佩的职业。化妆师最本质的作用就是在于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为角色做到性格塑造、造型塑造,而化妆师对于美的感受,通俗来说就是人们常说的艺术细胞。

艺术感受的培养离不开的就是化妆造型中最基本的化妆绘画造型,是最常用的表现手法。绘画化妆是利用绘画的原理,如明暗层次、线条造型、色彩变化等,在演员的脸上表现体积,调整五官比例,改变服色,塑造形象,完成化妆设计的要求。

而要打好绘画化妆造型这门功课的基本功,那就必须要学习基础化妆素描,这又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在这方面,蕙如可是下了不少的苦功的。素描追求的是三度空间和平面的巧妙结合,画家通过对线条、明暗、块面、材料的运用,在一个二维平面上创造出具有真实感和艺术性的形象,在创作中很少受到制约。而绘画化妆的对象是人,人的脸部和头部是一个六面的立方体,由于个体差异的因素,通常只有在人物原型的基础上进行改变,这样就会受到人物本身形象的诸多限制。

素描造型的第一要素是线条,线条有粗细、长短、曲直、深浅等特性。化妆师在化妆过程中,利用线条的长短、粗细、弧度,以及明暗中的黑白灰、色块面积的大小和晕染等手段,塑造和矫正脸型、五官,表现物象。

比如:长脸型的人适合平直且松散的粗眉,目的是缩短脸的长度;而圆脸型的人适合有弧度的稍纤细的挑眉,这样的线条就会造成脸型的纵向延伸。眉毛下垂的线条让人联想到软弱、可怜,而眉毛上扬的细线条使人感觉干练、精明,正如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柳叶吊梢眉”的描述。线条的粗细、长短、弧度、浓淡都会造成错视,从而改变人物脸型与五官的特点,影响化妆效果和角色的性格塑造。

性格塑造就是是塑造人物形象,是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结合起来的。心理特征由人物的社会面貌、心理面貌和外形三部分组成,社会面貌包括一个人的出身、民族、生长环境、所受的教育、社会关系的影响以及本人的社会态度等等;心理面貌包括了一个人的民族性、气质、理想、兴趣等等;外形则包括容貌、表情、服装以及语气、动作的特点等等。生理特征则是人脸上的结构、肤色、眼睛、鼻子、嘴巴等不同形状以及毛发的分布、曲直、疏密、色泽等来区别这个人与那个人的不同。

真正要领悟这两个本质,需要大量理论知识与实践。蕙如自投入到化妆师的行业中就仿佛找到了自己的乐园,一发不可收拾,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大学时考到了北京电影学院化妆系,毕业后跟了几个剧组,不断地学习着化妆应用的技巧,越发觉得化妆行业学无止境。

可是自从与天栋确认关系后,就一直留在家中,过着那种要么睡觉,要么发呆,身体与灵魂必须有一个在床上的生活,

(本章未完,请翻页)

文艺梦逐渐远去。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化妆和远方。直到现在到了子龙的公司,在这里,一颗文艺的小心脏正在复苏。

当年禅宗五祖觉得自己大限将至,要将衣钵传给弟子,但是前提是所有弟子必须写个偈语。其中一弟子神秀苦苦修行,没想到最后人家考作诗,于是想着可能是方丈还让我表一下对寺庙和佛祖的忠心,于是写下了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没想到五祖却说他没见本性。

这时候在寺院打杂的慧能知道了,立马也写了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没成想五祖由此便偷偷将衣钵传给了慧能,最终将禅宗发扬光大。这就是文艺青年所谓的一朝悟道,快乐升仙。

而这种心态在蕙如那颗充满文艺的小心脏中也存在着。神仙飞升前都要行善积德,所以她会有一颗扶贫的心,时常向穷苦人民捐款捐物;看到网上的医疗众筹时,恨不得能把手术费给交了;看到新闻中的民间疾苦就会悲天悯怀,就差看破红尘,出家修行去了。

她常常充满了幻想,幻想着盛大的婚礼,幻想着浪漫的旅行,幻想着人生的未来,这或许不切实际却更能予人安慰。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不要离开幻想,一旦幻想消失,你也许可以继续安在,但生活将从此和你无缘。

一切文艺女青年,总是保持纠结别人或纠结自己的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她改变她文艺女青年属性为止。认识到这个规律之后,要做的就是,陪她们纠结,让她们更纠结。保持一种舍不得、放不开的距离,会让她们得到那种纠结的状态而文艺起来,会达到两人纠结在一起的终极纠结。

而此时她与子龙之间的这种纠结也可称之为量子纠缠。犹太裔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将量子纠缠称为“鬼魅似的远距作用”(神鬼级的远距离相互操作作用)(spookyaatadistance)。纠缠是关于量子力学理论最著名的预测,它描述了两个粒子互相纠缠,即使相距遥远距离,一个粒子的行为将会影响另一个的状态。当其中一颗被操作(例如量子测量)而状态发生变化,另一颗也会即刻发生相应的状态变化。

文艺女青年对男人的兴趣要远远超出男人的想象,但是好感主要来源于她自己的想象,而非男人本身。所以子龙对蕙如的这种好感并无所觉,这可能也是源于他自身安分守拙的实心眼儿。而蕙如也并不过于纠结于自己的这种状态,只因这种心态能够使她变的更加自信,心中时刻充满着欣欣向荣的喜悦,能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与幸福。

其实一切都不重要,只要自己开心就好。

(本章完)

.

阅读缘童话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缘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