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读心神探》

第14章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西芦村是个山区里的小村庄,估计平素里来人也较少,所以村委会里的食堂很小。这一下来了十几个人,村委会也只能把吃饭的地点临时放在了会议室。

不知道是不是一晚没休息的原因,工作组的人员面对眼前不怎么好吃的饭菜都狼吞虎咽,大快朵颐起来。郑和平由于车上做的噩梦的原因,看见面前的饭菜,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起梦里的那一碗褐色浆液。所以即便腹中是饥肠辘辘,还是对这里的早餐兴致缺缺。

他看了一眼梅贻斓,他竟然对眼前的饭菜也是一口未动。他正想问梅贻斓为什么不吃的时候,孔韫走到梅贻斓的身边,递给了他一包吃的。

郑和平望着那一包吃的,不由自主的吞了一口口水。梅贻斓当着那么多工作人员的面,拆开了那一包吃食。很自然的从里面掏出一瓶牛奶,一块蛋糕。他瞥了眼郑和平,从里面又掏出了一瓶牛奶和一块蛋糕递给了郑和平:“吃不惯这里的早餐可以吃点这个垫垫。”郑和平忙不迭的接过来,冲着梅贻斓感激的点了点头。

这时,在埋头吃放的工作人员中有人轻声的吐出了一句话:“矫情。”马上就有人附和议论。

郑和平有些尴尬,他和梅贻斓不同,对于吃饭这件事,他一向不讲究,面对这样的质疑,他看着手中的牛奶和蛋糕顿时就失去了胃口。他悄悄瞅了眼梅贻斓,只见梅贻斓倒是一脸的无所谓,慢斯条理的喝着牛奶,吃着蛋糕。

“小梅,带的食物够不够多,能给我和杨局分一杯羹吗?”

郑和平闻言惊诧的抬起头,说话的竟然是李儒定院士。梅贻斓倒是一脸平静,他站起身,拎着那一袋吃食,走到李儒定院士旁边:“老师,你看看可有合你口味的东西。”

李儒定院士爽朗的笑了起来:“你小子带的东西会有不好吃的吗?”

梅贻斓也笑了:“老师,吃蛋糕吧,这是低糖的,我妈专门做的。”

李儒定点了点头,倒是不客气的从袋子里拿了好几块蛋糕,然后递给杨局的时候顺手介绍了下:“老杨,这是我的学生梅贻斓。这小子是我教过的学生里最出色的。有句流行的话说是拿奖拿到手软就是他的真实写照。”

老杨微微一笑:“难怪这么年纪轻轻就当了教授。年轻有为啊!”

这两个泰斗自然而然的对话立马平息了工作组人员不屑的议论。吃过早餐,工作组人员便准备按照晚上会议安排,各司其职,开始工作。

可是,工作组成员还没开始工作,一个个的就开始肚子疼,拼命窜稀。厕所自然是来不及使用,好在山村之中,一个个便找隐秘的树丛中解决问题。

郑和平看了看,除了自己,梅贻斓,还有李儒定院士,杨局,孔韫外,凡是吃了早餐的人都在窜稀。看情形,是没办法开展工作了。

他有些疑心梅贻斓知道点什么,故意这样做,可是他又没有证据。只见梅贻斓走到李儒定院士面前:“老师,我觉得可能这里的水有问题。可是眼下情形,工作组成员没办法开展工作。我有个想法,老师您且听听?”

李儒定院士看着梅贻斓满眼都是欣赏:“别买关子了,快说吧!”

“老师,我昨晚开会的时候就发现,工作组人员只要是喝了这里的水,好像就会不自觉般使劲的喝。完全不受控制般。我碰触了下茶杯,都是温吞水。今早,我从村委会的院墙外面往村子里仔细看了看,发现这里的村民几乎没有烹煮热食的习惯。空气中没有任何烹煮食物的味道。于是,我让孔韫去查看今天的早餐是在那里做,遗憾的是,村委会的食堂竟然没开火。直到早餐端上桌,全是凉菜。而即便是鸡蛋也是糖心的,而稀饭却像是瓯熟一般。米粒趴软却不开花。我知道这西芦村有一眼温泉,水温常年在80度左右。所以,我推断,工作组人员可能是因为昨晚喝的水都是没有加工过的温泉水,而今早吃的饭又全是半生食品。所以全员肠胃不适。还有,我目之所及的村民个个是面黄肌肉却大腹便便,连盘支书都不例外,我猜想这里的村民很可能长期食用生食,导致了某种疾病。所以老师,我斗胆提个建议,既然其他事情开展不了,不如请老师为这些村民看诊一下。”

李儒定院士点了点头:“恩,小梅,说的很有道理,我也这样想。我想,我们可以就把这村委会的院子做一个临时问诊点,让盘书记去通知下村民。”

杨局听完梅贻斓的长篇大论,对着郑和平使了个眼神。郑和平马上明白其中含义。他转身便出了村委会,去到村子里了解情况去了。

杨局安排盘支书迅速把村委会院子布置好,搭建了一个临时问诊点。

等郑和平转悠了一圈回来,问诊点已经聚集了大量的村民。他拨开人群挤进村委会的大门后,才发现,孔韫原来会扎针抽血。他有些自嘲的想,这梅贻斓可真够刁钻,把自己的保镖兼司机硬生生的改造成护士。

进到村委会院子里面,他没看见杨局,便直奔会议室,果不其然,杨局正皱着眉头一个人静静的坐在那里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他正准备开口对杨局汇报情况,杨局应该是看见了他,却没有给他开口的机会:“你是不是证实了这个梅贻斓所说的分毫不差?”

郑和平点了点头,刚想开口,杨局又说:“刚才,李院士和他的那个学生梅教授为这些村民会诊,确实发现不少问题。这些村民无一例外的都得了一种怪病,就是需要不停的喝水,不停的尿。只能吃生食,吃不了热的食物。所以,这里的村民几乎不生火,他们得了这种病就莫名畏火,怕热。米饭都是通过采温泉水瓯熟成稀饭。然后,放凉了吃。”

郑和平闻言沉默了一会:“杨局,我去村民家里看了看,发现这里的村民几乎不圈养家禽,家畜。能看到的鸡鸭也是山野间乱跑,非常壮硕,看起来应该都是些三五年以上的鸡鸭了。他们全村吃素,连鸡蛋,鸭蛋都不吃。所以全是些面黄肌瘦之人。蹊跷的是,他们几乎白天全员都在溪边晃悠,溪边铺满了草席。这些村民干农活干不了多久,就会趴在溪边喝一气水。”

“你是不是觉得这个案件和我们无关?”

杨局对郑和平所说不置与否,只是这样突兀的发问。这倒是倒是把郑和平给问住了,他支支吾吾半天:“也不是吧!”

“发现的失踪人口基本上都是从这个村子出去的。这个村造册人员才116人,失踪人口几尽占全村的三分之一。其中还不乏有孩子。而现实是这些村民对水巨大的需求量迫使他们走不出这个村庄。”

“会不会是自驾或包车?”

杨局没有就此继续讨论,只说:“北迪地区公安局的小吕会配合我们的工作。我们需要回去调整一下,准备充分一点,再进这个村子。这次过来的工作人员经不起这样闹肚子,怕会脱水。我们现在得迅速离开了。”

一行工作人员雷厉风行的来到西芦村,霜打茄子般捂着肚子回北迪。郑和平从前最看不起走哪都细致的和娘们一样,带一堆东西出门的人,此次却改观了。梅贻斓带的吃的,喝的,用的,一路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回到北迪市里,虚脱的工作组成员都被送到了北迪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李定儒院士和梅贻斓也一同去了。他们把采集到的血样尽数交给了医院的检验科。同时申请流动体检车和检测的医务人员。

郑和平这边和北迪地区公安局的小吕梳理失踪人员的行程轨迹。

两天过去,工作组人员也好的差不多了,前车之鉴,这次吸取教训,从生活物资柴米油盐酱醋茶到锅碗瓢盆等一应俱全,准备的妥妥帖帖。

这次工作组派出了三辆考斯特和两辆体检车,两辆生活保障车,可谓是声势浩大,人员众多了。

为了避免给西芦村造成过大的压力,工作组凌晨四点就开始往西芦村赶。到西芦村村委会时也不过七点来钟。

盘支书应该是接到了通知,已经组织好村民在村委会排好队,列队欢迎工作组的到来了。

工作组成员经历了上次的痛不欲生,打死都不敢碰这西芦村里的一丁点食物或水。环保还有地质人员扛着重重的检测仪器的同时,还自己在包里放上几瓶矿泉水和吃的一并背着。不辞辛劳的架设仪器,取水样,观测土质,背着重重的背包满山沟,满村落的跑。

医护人员也在李院士的带领下,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钱多乐,沈同泽,夏冬羽几个和公安刑侦科吕科长带的几个小伙子把村委会的支书办公室和村长办公室简单收拾了下,成立了个临时调查组,问询和失踪人员有关联的村民。

工作组的工作看似都顺顺利利的在开展,郑和平本来想参与到问询村民的工作中去,可本能的想瞅一眼梅贻斓在干嘛。不出他所料,梅贻斓确实没有参与到这里的任何一项工作。

只见他怪异的在这大夏天里穿了长衣长裤,裤脚和手腕处绑的严严实实。脸上戴了个户外骑车用的护脸,头上戴了帽子,鼻梁上还架了付眼镜。后背上背了个黑色的背包,还拿着手杖,一副登山运动员户外装扮。孔韫站在他身边,穿着和他并无二致。

郑和平好奇的走到梅贻斓身边:“梅教授这是准备干什么去呢?”

“爬山啊!”梅贻斓的表情似乎也在无情的嘲讽郑和平:“我穿成这样还看不出来吗?还不够明显吗?”

郑和平被梅贻斓这简明扼要的回答和欠揍的表情差点给噎死。心中腹诽:“要不要这么与众不同,不就是家里有矿嘛!这么招摇。”可是一转念,梅贻斓这个闷葫芦每次不吭不哈,心里却很有想法。他们俩这一身的装备都是崭新的,莫非是上次问诊这闷葫芦发现了什么,这才要去爬山?“我陪你们一起去吧!”

梅贻斓瞥了郑和平一眼:“不行。”

这种毫不留情面干脆利落的拒绝倒是激起了郑和平的斗智,他下意识的伸出舌头顶了顶自己左颊,没吭声。心想:“我他妈没腿吗?明的不行,暗的还不行吗?”

梅贻斓见郑和平不做声,便欠了欠身子就走了。郑和平不慌不忙的出了村委会的大门,绕到一个隐蔽处,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天青色的瓷瓶,拔开盖,三股青烟升腾起来,落到地上,赫然是一只黑猫,曹严青和花乔木。

“花乔木,你给我进来。”郑和平黑着一张脸。

“不进去了,快要闷死我了。头,你不能这么残忍的对待一只精灵。”

“头,有什么事情您就说吧!葵宝说不定也有用处。”说话的是曹严青。

郑和平剜了花乔木一眼“你和黑猫去跟踪下那个梅教授,”他说着,只想梅贻斓和孔韫走的方向:“别让他们发现,然后给花乔木递个信号,我也去看看。”

梅贻斓和孔韫两人沿着溪流逆着走,看样子像是想找寻溪流的源头。梅贻斓不停的用手杖戳着脚下松软的土地。孔韫倒是目不斜视的只管往前走。

这个山村里除了老弱病残经营开垦着农田,没有任何工业污染过的痕迹。前头郑和平走访过,这个村家禽,家畜都没有人饲养。按理来说,应该是除了人,没有污染源。

这里的溪水特别清澈,透明的水质可以一眼看见溪底的石头花纹。不知道是不是水体过于清澈的原因,竟然没看见有鱼游动。不过仔细看看,透明质地,小小的,成群的虾还是不少。也还能看见透明的小鱼追着虾群游来游去。肉眼看去,水里没有水草和藻类物质,说明水中营养物质应该不丰富。

继续往前走,除了山谷中间凹陷的盆地里有种植农作物,往山上走远一点的梯田都荒废了,里面长满了草,旺盛无比。山上应该是早几年种的果树。辨认了下,无非就是橘子树和山茶树。都放任在那里野蛮生长,看那枝繁叶茂树干细的样子,应该这些树种都已经返璞归真,产质量都不行了。不过可能这个已经不重要了,依这些个村民的身体状况,能活着就不错了,估计没心思想该怎么挣更多钱改善生活了吧!毕竟,人在面对生命时,什么都不值得一提!

一直往山上爬,可以看见隐隐约约的墓碑。虽然政策下来很久,不允许土葬,但这样偏远的山村,不免还是有人偷偷到山上挖块地,埋自己逝去的亲人。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政府把这山林是承包给这里的村民的。所以,他们认为在自己地里埋自己家的人,任谁也管不着。况且,这西芦村也就那么百十来号人,抬头不见低头见,谁也不会去触这个霉头。

阅读都市读心神探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都市读心神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