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药商》

第17章多情五味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初做五味信心满,历经路数见识短。

看尽百态回头望,才知自身存缺陷。

------

辽五味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抗疲劳、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老家自古以来就是辽五味的正宗产地,所产辽五味因皮薄、肉厚、粒大、药用成分高而著称,出口销售到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地区,成为当地特色产品。

兄弟俩曾经的第一单,最初想的是从辽五味做起。

货源肯定没有问题,这一点,他们很清楚,当时最主要的还是找市场。

才开始两个人主要通过电话联系各地的客户,没有进到这个行当前不知道,等到进来了才发现这里面并不是像想象的那么容易,还是自己想简单了,这个市场远比想象中的复杂很多。

市场的货有很多,价格也很乱,尽管需求量不小,但共同的特点就是卖不上价格,中间找不到差价,哪怕一斤赚几毛钱都不白忙活,可现在的价格是倒挂,兄弟俩搞不懂这个市场究竟是怎么了。

他们切实感受到,有些手里有存货的药材商心里堵得慌。

天明找到一个邻县的货源,对方干得挺大,当时手里的货有上百吨。这个人当时判断市场会涨,开始囤货,收购价是五十多块钱一斤,市场当时的价格比这高出五六块,而且还看涨,形势一片大好。

中途不知道什么原因,价格持续下降,一路跌到三四十块钱,相当于腰斩,囤货的这家一下子就损失了上百万,而且还有损失扩大的风险,后悔不已。货是存在冷库,但也是有存放期的,时间长了药材的品质也会下降,可着急也没有办法,出不了货。

天明现场去看了看,产品品质还是可以的,于是就开始全身心给这批货找市场。

偶然一个机会,天明在网上联系到了一家做外贸出口的企业,对方正好想出口五味子,在网上发需求。

天明赶忙给对方打电话,询问对方具体的产品标准和要求,手里的货源正好符合,于是带着样品开车就往这家要货的地方赶,想着当面谈更稳妥。

八百多公里,一天也就到了。

与电话里联系的人见了面,沟通的挺好,交流的挺顺畅,兄弟俩一直怕对方是骗子,这样的订单来得太容易,不像是真的。天明当面见了以后,倒也不像是骗子。

天明想请对方好好吃顿饭,对方谢绝了,中午只在这家单位对面的一个小饭店简单吃了口,百八十块钱,天明心里挺过意不去。为了心里托底,天明在对方吃完走了以后,跑回去问小饭店的老板平时见没见过这个人,老板说平时偶尔能够看到,天明心里有谱了。

外贸采购还是挺规范的,天明第一次见识到。

次日,天明见的这个人给了自己一份采购协议,上面详细列出了采购的标准和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但有一个要求,需要对药材样品进行检测。

这正常。

对方跟天明说,检测费需要他先垫上,如果过检了,就由他们承担,如果不过检,需要天明承担。

这也挺正常。

对方又说可以到他们指定的检测机构,也可以自己找检测机构,但资质要符合协议要求,天明问对方他们指定的检测机构什么价儿,对方说一万块钱左右,天明当时脑袋就大了,什么检测这么贵,这时候才翻回头来看对方给的协议,原来是需要符合欧盟标准,需要检测上百项呢,怪不得。

手里没有这个闲钱。

天明让对方帮忙想办法,对方说自己只是一个小职员,让天明找他领导谈谈,看是否能够通融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旁敲侧击提醒天明给他领导买点儿东西,这样事情好办。

天明兜里只有千八百块钱,如果买了,回家的路费都成问题,可如果不买,又不一定能够谈成这比订单。这不是一笔小订单,做成了至少有十几万的赚头,这让天明很难下决定,就打电话跟天光商量怎么办。

“先见面聊聊再说,咱们手里现在没有这个闲钱。”天光正在忙别的事情,简单回了一句。

天明跟对方见了面,聊得也挺好,最后还是落在检测的问题上,对方说只要过了检测,这比买卖就能做成,利润还是挺可观的,让天明好好考虑考虑。

去的时候,天明花八百块钱找了一个药厂的检测部门按照药典的标准做了检测,结果是符合要求的,但对方不认这个结论,说这是往欧盟出口,需要遵循欧盟的标准,可兄弟俩不愿意做这件事情,不是对自己的产品没有信心,而是手里凑不出这笔费用,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商机溜走。

往回走的路上,天明给天光打电话:“我觉得这是套儿啊。”

“嗯?”天光很诧异天明这样说。

“我前前后后想了好几遍,发现他们玩的套路挺深,如果咱们做检测,这比买卖做成了,他们赚钱,如果做不成,人家也不吃亏,可能还混个烟酒,这个方式做买卖好啊。”天明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天光这个时候也回过味儿来,原来他也怀疑这是骗局,但一想到现在社会风气已经变得很好,多半不会,现在看来,不管人家真的假的,他们挑不出毛病,不是人家不跟自己做这比买卖,而是他们没有把握住,主动放弃了,怪不得人家,再说,就是他们不做,还会有人去做,做这行也不是只有天明他们,在人家那里就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卖家”,跟谁做买卖都是做,不一定非得一棵树吊死。

这个行业的水不浅,或许这只是冰山的一角,兄弟俩初入这行,以为这个行业好做,看来,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后面的路不一定好走,需要两个人见识的场面还多着呢。

行驶在返程的高速公路上,天明内心五味杂陈,他把汽车的音响调得很大,以此来获得短暂的放松。来回一千五六百公里算是白跑,没有拿到订单,但也是一种庆幸,给自己警醒,刚入这行,就想“一口吃个胖子”,捡到大便宜,怎么可能。

天明后来听说,那家囤货的五味子卖家,最终以一斤不到四十块钱的单价把货出手了,净赔二百多万,如果再不出手,赔得更多,还好这家以前做这行赚了不少,算是又还回去了。

这件事情,对兄弟俩的触动很大,以致于后面都不怎么敢碰五味子这个品种。对于这样的大货,还得是花大心思专做,像兄弟俩做多品种这样的定位,是轻易不敢碰的,尤其这个品种还有大起大落的风险,以两个人现在的实力,哪怕只有一点儿的风吹草动,都承受不住。

老家当地原本有很多农户种植五味子,当时也是看市场行情好跟风种植,等到各家都有产量了,市场却下跌的厉害,卖不上价儿,算下来还不如种别的经济作物,很多农户一狠心就把树给砍了,可过了几年,市场行情又回来了,这些人叫苦不迭,市场多变,苦了药材商,苦了农户,实际上还是因为这些人缺乏对市场的准确判断,这种能力,不是每个人都有,做这行,还是需要动脑子的。

兄弟俩知道,后面的路不好走,但即便布满荆棘,还是要一步一步走下去,因为入了这行就是背水一战,他们也不想找到来时的路,只有一直往前走,才会有生机。

阅读乡村药商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乡村药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