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察秋毫胡大人》

第50章君登基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陛下大行,新君登基。

这个消息来的非常突然。

对于普通官员来说,影响不大。但是胡卢等这一天已经等了两年了。

刘公公,您还记得当年给您送礼的小胡吗?

要不是考虑到现在应该是举国哀悼之时,胡卢都想大肆庆祝一番。

新君登基,例行大赦天下。牢狱里为之一空。

原本被判死刑的林有才、姬娘等人,也因此开释。物是人非,自有一番悲喜。

孙家消亡了,姬娘头上的大山被移走了,现在又惦记起自己的有情郎孙禄了。

孙禄被流放三千里,已经走了一个多月了,现在是否还活着尚未可知。就算活着,他敢不敢回来,还不好说。这年头消息闭塞,他是否知道孙家没了还在两可之间。

而且她还写了一封措辞苛刻的分手信,在信中各种羞辱、嘲讽,极尽尖酸刻薄之能事。她不知道这一封信压根没用上,很担心孙禄因此生她的气。

如果让她知道孙禄压根没杀人,是她的供词把孙禄送上了流放之路,不知她会是什么想法。

李捕头笑嘻嘻的看着出狱的姬娘,心中寻思着。

至于这个林有才,他杀的可是赵府的二管家,现在赵府势力如日中天,哪天横死街头也不意外。

李捕头做了这么多年捕头,最大的爱好就是玩弄人心,看着那些犯人在自己掌心中任由操控,他就会产生一种自己是上等人的错觉。

其实他最爱操弄的是知县,和其他胥吏一起把知县架空,好处大家捞,坏处丢给知县。不过这次的胡知县明察秋毫,他不敢越雷池一步。

胡卢现在正在和谭师爷聊天。

“东翁,你如何确定那刘瑾刘公公未来能执掌司礼监?”

我能告诉你是影视剧里面演的吗?

“陛下,我是说先帝,就只有太子一个儿子,未来的新君不会是别人。而太子身边的近侍,届时必然鸡犬升天。

我当年请人打探过,太子对这刘瑾非常信重,就算将来不是司礼监秉笔,实权也绝对弱不了。

等他成了大太监,再想拉关系送礼就来不及了,早点套个交情,就算打了水漂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东翁气魄过人,学生佩服之至。”谭师爷这次是真佩服,道理是这个道理,但真没几个人想的到。

“哈哈,先生准备一下,过几天你就出发回京。

到了京城后,你先看看刘公公现在权势如何,如果没什么大权利,你就给他送五百两银子加深一下感情。

如果他现在权势很大,你就送两千两银子给他,让他给我升个官做。

我要求不高,让我做子虚州的知州即可。这里做不了,换其他州府也行,但切记,我绝不回京。”

胡卢知道刘瑾有几年时间权倾朝野,但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一概不知。所以才让谭师爷视情况自行决定。

“东翁,既然使了银子,何不一次到位,去六部谋个差事。京官岂不比外官要强许多?为何偏偏不回京?”谭师爷被他这番操作给搞迷糊了。

“历来太监得势都不长久。若是回京做官,言官太多,等他倒台时,难免被清算,那就不值了。

咱们趁他得势的时候先把官升了,之后就与他划清界限,毕竟我等都是进士出身,立场要坚定。”

“东翁此言甚是,学生受教了。”

“立命,你我相交一场,我得你助力良多。依我之见,你不如趁机也贿赂刘公公一番,至少把你的官职恢复了。”胡卢难得说几句真心话。

官场比拼的就是人脉,营造人脉时刻不能中断。

若谭师爷真的因此复职,那他就是天然的胡卢盟友。

谭师爷背后的谭侍郎,本就是胡卢座师,这关系就又深厚了一层。

谭师爷神情一凛,郑重行礼道:“东翁厚意,学生一定铭记在心,绝不敢忘。”

胡卢将其扶起,两人相视一笑,感情愈加深厚。

胡卢和谭师爷又商量了一下,还该给京中那些人带礼物,什么级别等等,一直忙了一个多时辰才确定下来。

礼单确定后,准备礼物的事情就简单了。

等一切都准备妥当,谭师爷带队上路了。

这件事才是叫胡卢牵肠挂肚的事情,其他的都不重要。

但再不重要的事情,该做也得做。

秋收时候到了,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今年明明风调雨顺,但所有土地全部减产。

农业时代,什么都得看天吃饭。都说是人定胜天,天旱可以修水渠,天涝可以休堤坝。但实际上

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什么都做不了。现在减产,凭经验吃饭的老农却连哪里出了问题都查不出来。

减不减产,胡卢并不在意,饿不到胡卢头上。但秋粮不能如数缴交,胡卢很在意。

表面上看,吏部对知县的考核指标非常多,诸如什么在任期内没有滥用刑罚啊、辖区内没有盗贼啊、没有赋税拖欠啊、官帑没有不足啊、官仓没有亏空啊之类的,但最主要的标准还是官员们的收税才能。如果不能照额征足赋税,那么其他方面再怎么优秀,也是没有资格获得“卓异”推荐的。

本朝的人口税和土地税以黄册和鱼鳞册为征收依据。黄册是登记全国人户的户籍;鱼鳞册是对全国土地进行丈量后绘制的图册,每家每户的的土地位置、大小、形状等都在鱼鳞册中标注出来。

胡卢年初分了地,增加了在籍人口,黄册就变厚了,人口税就增加了。因为庙产是免税的,现在分到贫民手中,土地税就增加了。

原本以为自己考评已经锁定为“卓异”了,谁想现在居然减产。

虽然刘公公那里的操作,已经决定了自己必定升官,但谁还不想让自己的履历更漂亮点呢?

土地减产,但地主的租子是不会减的。百姓手中没有粮食,但士绅手中一定有。

单靠百姓,秋粮是一定交不齐了,士绅也不可能自己出粮给胡卢刷政绩。

想要粮,只能从士绅手中抢,胡卢又多了一个弄死钱家的理由。

阅读明察秋毫胡大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明察秋毫胡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