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察秋毫胡大人》

第24章自寻死路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刘瑾现在京中已然是权势滔天。

尤其是子虚州之事后,钱宁带回来的那三大箱“礼物”,被他献给了当今陛下。

皇帝龙颜大悦,拿着那些东西在朝会上与众臣炫耀。

“你们总教朕,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能大动干戈。一切都要稳,不能引的朝廷动荡。

你们的做法是稳了,却失了民心。

现在你们看看,这是什么?这就是民心啊。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现在皇帝还经常戴着破草帽,摇着破蒲扇,招摇过市。

经此一事,皇帝对刘瑾愈发信任。

现今内阁三去其二,只留李东阳一人在。

李阁老几次请求致仕,皇帝都未准。

而增补入内阁的焦芳,已然依附刘瑾,成了阉党的核心。

在这种情况下,朝臣一派已经兵败如山倒,大量朝臣倒向了刘瑾。

京城已然沦陷,反倒是地方官员离得远,受到的影响较小,还可以勉强支撑,但距离全面投降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刘瑾所居之处,每日里车水马龙,便是夜间,也是灯火通明。

排队等候接见的官员冒着寒风,候在刘府门外,比等候陛下召见都积极。

刘瑾专权,已成众矢之的。

但明面上,无人敢反对他,连坏话都不敢说。

所有官员闻锦衣卫千户钱宁之名而丧胆。

普泓以传法为由,暗中联络了不少对刘瑾不满的官员,欲图掀起地方反攻中央的浪潮。

这其中,因弹劾刘瑾被罢官免职的官员为主力。

别人可以向刘瑾低头,行贿后还可以升官。

但曾经弹劾过刘瑾的,都被刘瑾记恨在心。

刘瑾不死,他们就没法翻身。

普泓一声令下,把子虚州各寺的大部分僧众们都叫到了京城,分赴各地送信,从中奔走,将各地官员士绅串联起来。

他们约定时日,打算搞出天下人人反刘瑾的浩大声势出来。

树倒猢狲散。

刘瑾倒了,依附于他的阉党,必然受到清算,到时自能把胡卢掀翻在地。

谁知,衡阳子不知道用什么法子得了胡卢的信重,把清理庙产的事儿给停了。

在京中合纵连横的弘法寺主持普泓,收到了弟子发来的信件,心中暗暗叫苦。

早知道衡阳子能解决这件事情,自己何苦跑到京中做这招人恨的事情。

但事已至此,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做下去。

另一边,胡卢故技重施,把周家的部分田地分给了当地贫民,又收纳流民,填充户籍。

一时之间,子虚州一副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之态。

一切都入了正轨。

胡卢把公务丢给谭有才和魏鼎两位同知,自己躲在家中忙着造小人。

一日三次,雨露均沾。

若不是有双修功在手,只怕非被榨成干不可。

但成果也是显著的。

三女都怀孕啦!

从衡阳子道长处得来的得子秘术效果非凡,确实可以提高女子受孕几率,就不知提高生儿子的概率是不是真的。

胡卢不是重男轻女的人,但在这个时代,男丁真的很重要。

尤其考虑到未来的国本问题,更是非儿子不可。

胡卢赏罚分明,有功就得赏。

清虚观的土地,保住了。

至于逍遥观和其他寺庙,至今缺乏立功表现呐。

年前的时候,胡卢私下让李双给弘法寺和广化寺带过信,想知道这些寺庙里有没有《欢喜禅功》之类的好东西。

可谁知,这两家寺庙好不晓事,居然敢呵斥李判官,蔑之为谤佛,把人给赶出来了。

而逍遥观那边,清虚观知根知底,确实拿不出什么宝贝来。

不过经由衡阳子牵线,清虚观愿意献上黄金千两,为胡卢即将出世的三位公子做贺礼。

毕竟其中有着衡阳子的面子,胡卢不好拒绝,只好笑纳了。

至于和尚那边,虽然很不给面子,但胡卢也没打算赶尽杀绝。

这段时间,子虚州的和尚道士们迫于胡卢的压力,很是做了一段时间善事,什么施粥施药、修桥铺路都做了一些,地租也降了下来。

但随着胡卢师从衡阳子练功,把清理庙产的事情给暂停了,这群人就又故态重萌了。

把粥棚停了,路桥也不修了,地租又重新涨回去了。

这也就罢了。

若是他们晓事,主动为自家儿子祈福,胡卢也不是不能放过他们。

可谁想到,胡卢接到京中座师谭尚书传来的消息,那弘法寺方丈普泓,居然在暗中搞串联,想要掀翻刘瑾。

谭尚书也是赞同倒刘的,但他不看好这群人的做法。

他也没泄露消息给刘瑾,因为他不想跟阉党太亲近。

而且别人越反对刘瑾,刘瑾越需要拉拢那些不反对他的人,说不得自己还能入阁呢。

焦芳都能入阁,自己有何不可?

他只是把消息给胡卢送过来,把自己的意思表明。

他相信胡卢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胡卢毫不担心刘瑾会栽倒在这里,但既然和尚们给脸不要脸,非要自寻死路,那就没必要留着他们了。

次日,胡卢下令,让各县上报本县学田的具体情况。

各县现在都是自己人,对胡卢的命令唯命是从。

只用了三天,各县的数据就汇集齐了。

胡卢叫齐佐贰官,开会。

等众人到齐坐好后,胡卢先让文吏把事先做好的表格给众人分发下去。

“大家先看看这些数据。分别是各县学田的数量,以及各县庙产的数量。”

众佐官看了看数据,互相对视一眼,就知道胡知州要干什么了。

当下谭有才率先发言,道:

“触目惊心啊。

除了乌有县外,其他五县的学田数量,居然连寺庙田产的四成都不到。”

魏鼎也急忙跟上,道:

“若不是看到这数据,下官还真不知道,这群和尚,居然聚敛了如此多的财富。

身为方外之人,居然贪图凡俗土地财物,真是罪大恶极,不可饶恕。”

李双最善揣摩上官的心思,早就有所准备。

而且自从被弘法寺的和尚赶出来后,他一直想给和尚们上眼药,这等机会怎能错过。

“可不仅如此呐。这群和尚,多有作奸犯科之辈。

什么放高利贷啊、窝藏逃犯啊、甚至欺压佃户、奸淫捋掠之事,都不在少数。

民间甚至有歌谣道:‘好妻佃好田,赖妻佃赖田。’”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把各寺庙僧众的恶行、丑态尽数揭发出来。

胡卢满意地点点头,道:“既如此,本官决定,将寺庙田产尽数剥夺,转为学田,是为庙产兴学是也。

诸位意下如何?”

众人纷纷出言称赞。

“知州大人一心为学,必然士林称颂……”

“宋有周式岳麓聚徒兴学,今有胡知州庙产兴学,均乃千古佳话也……”

“庙产兴学乃千古未有之创举,当可名垂青史矣……”

胡卢捻须微笑,是否能够名垂青史不好说,但是本地县志,必然会有浓墨重彩一笔。

阅读明察秋毫胡大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明察秋毫胡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