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双面太子爷》

第157章亩产几万斤的番薯二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现在天气越来遇冷了,孤预计今后北方的天气会越来于坏,越来越不适合种植农作物,因此咱们很有必须要在南方购买大量土地,种植新式作物。

这样就可以通过这些高产的农作物养活更多的人,赚更多的钱,做更多的事。冯卿今后大有作为,等孤能做主之时,别说出将入相,就是给子孙后代留一个世袭罔替的封爵又有很难?wǎp.kānshμ5.ξa

况且别说冯卿,就是立诚啊,只要你尽心尽力的办事,孤又何妨给你一个出身。”朱慈烺一边说明此事的重要性,一边也对两人封官许愿。

听了朱慈烺刚才的许愿,冯铨和冯立诚激动得是浑身乱颤,不能自己,立即趴伏于地,痛哭流涕,说道:“太子殿下大恩大德,冯氏铭记于心,定要记于家训,世代效忠大明,若有不肖子孙,定用族规决不轻饶。”

冯立诚也是哽咽着,断断续续地说道:“小人谢过太子殿下,小人定当已死报效殿下大恩大德。”

文官不许封公侯是一条大明律例,也是一条铁律,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制定的《大明律》中有如下规定:凡文官非有大功勋于国家,而所司朦胧奏请辄封公侯爵者,当该官吏及受封之人皆斩,其生前出将入相,能去大患,尽忠报国者,同开国功勋一体,封侯谥公,不拘此例。

如此可见,文官封爵之难,至于冯立诚这样的贱籍就更不用说了,简直就属于三教九流,后代子孙连科举的资格都没有,更不用说是有个官身了。

因此,朱慈烺刚才许愿说给两人一个封爵一个给官身,两人才那么激动,这是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的事情,如何能不重视?

“所以说这么好的东西,不能强迫老百姓来种植,而是要通过引诱,以利诱之,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番薯就正式进入了我大明朝。

可是为什么到现在,都没有推广开来?孤听说两广和福建的官员都曾大力推广种植和培养。但尴尬的是,当时的民间积极性并不是很高。

那么,产量如此之高的番薯,为何不被民间的百姓所认可呢?冯卿可知?”朱慈烺提出了问题,询问冯铨。

“这,是啊,为什么明明是好事,老百姓们却不愿意栽种呢?臣也是疑惑,还请太子殿下解惑?”冯铨也是光棍,直接就问了出来。这其实也是为了满足领导想要表现的虚荣心,也是一种拍马屁的模式。

“孤经过研判,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比较复杂,简单来说无外乎这三点:

番薯首次出现在我大明,正值万历爷不理朝政,政事荒芜时期,朝廷不重视,地方官官小职卑,推广乏力,根本没有力量真正在全国推广,所以只能是在小部分地区尝试性推广,影响力弱;

其二,大明朝的税赋制度规定,如果没有粮食的话,那还可以用金银或铜钱来交税。但是,这些粮食的种类却并不包括番薯玉米和土豆等外来物品,因此百姓不愿意种植;

其三,番薯的种植周期长达150天左右,而当时产自南方的水稻种植周期只有100天,所以无论怎么算,都是种植水稻要划算(番薯产量高是因为里面有水,晒干后也不是很多)。

有这三个原因的制约,就造成了番薯等新作物,无法大规模的推广种植,也无法形成产业。”朱慈烺解释了一下无法推广的原因。

“还是太子殿下睿智,分析的那是一针见血,直接要害,寥寥数语就指出了问题结症所在,要是微臣,就是想上几十年,都考虑不到这些啊。”冯铨满是感叹地说道。

“至于解决办法,孤也有几个路径给冯卿参考:

其一:购买土地,雇用人来种植,给他们确定基本的生活标准,无论旱涝都保证他们的基本收入。对做的最好的前几名进行重奖,能总结出种植经验的更是要重重奖励;

其二,上书朝廷,地方遭受严重的水灾、风灾、请求减免税收,对内呢,可以允许老百姓用这些新式作物来交税;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对于有自己土地的农民,可应采取租借他们的土地再雇佣他们来种植的模式推广,同样设定一个标准,达不到的惩罚,超过的按比例奖励。Κánδんu5.ζá

这样风险都到咱们手里,老百姓不承担风险,出租土地有一份收入,做工再有一份收入,推广就快了,阻力就小了。

等种上一两次,老百姓发现甜头,就会自觉自愿地区种植了,根本不用官府去强迫,同时他们也会充当义务的宣传,会主动要宣传和发动亲戚朋友、邻里家人去种植,推广起来就可以事半功倍。”

朱慈烺轻描淡写的就给出了答案,冯铨听了十分佩服,连连说道:“臣谨遵殿下教诲,一定按殿下的方案推广。”

“番薯固然重要,水稻种植也不要落下,番薯在民间根本不受百姓爱戴,若非实在难以活命,相信没有人会真的将全部的土地都用来种植番薯的。

当然了,水稻也不是要种植琼州府那些番人种植的野生稻,而是要种植孤这准备的杂交稻,这可是个宝贝啊,产量大得很。

这个多胚孪生竹稻和芦杆稻最高单季亩产可以突破2200斤,这可是这个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水稻品种亩产量新高,而且水稻品质大大提高,只要操作的好,根本不愁粮食吃。”朱慈烺的卫星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放,冯铨和冯立诚简直都无语了,不知道说什么了。

“啊,那么高,那么高,等后金鞑子退却后,臣一定尽快将所有与田产全部卖掉,去南方好好的种植这些新式物种,好好的发一笔财。”老奸巨猾如冯铨者一时间也说漏嘴了。

说完之后,冯铨也立即醒悟,不过不愧是冯铨,立即转移话题地说道:“太子殿下,不知道这何谓杂交稻啊?微臣之前是闻所未闻啊?”

其实也不怪冯铨惊讶,在大明朝这个时候的北方,即使风调雨顺,粮食产量也不高,据《河间志》卷三记载:“一夫耕田三五十亩,亩收麦一石以上。”

夏麦秋粟合起来还是2石。亩产2石汉量(小亩/小石)3.2石,比元代的石增产5.4%,合今市制亩产300斤。

明代南方稻麦两熟田的稻谷亩产,据顾炎武《日知录》中引洪熙已年周干说:“如吴江昆山等田,亩旧税五升,小民佃租富室田,亩出私租一石。”

什伍之租,亩收应是2石。亩产稻谷2石,折合今市制为亩产288斤。稻麦两熟田,麦的产量据明末清初桐乡的经营地主张履祥在《补农书》中所说:“田极熟,米三石,春花一石半,然间有之。大允共三石为常耳。”

张氏所说上熟之田,是稻谷“3石”,“春花一石半”。那么,常田的稻谷产量就应当是亩产2石,春花亩产1石,合起来是亩产3石。亩产稻谷4石,折合今市制亩产577斤。

所以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粮食的产量都是很低的,一年的产量也就是三百斤到五六百斤之间,而朱慈烺说的这个杂交稻一季的产量就有2200斤。

琼州府是什么地方,天涯海角,穷乡僻壤,那是一般人的认知,冯铨自从知道要去琼州府以后,就去详细查找了资料,他可是知道那里的水稻是可以三季甚至四季的,那得有多少粮食?

阅读大明双面太子爷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大明双面太子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