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宝笔记之大运河篇》

第一章 山外青山楼外楼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杭州,西子湖畔,战乱之际,歌舞早就休了,山外青山当然还在,莫说山外青山,就是那楼外楼也在,不过可惜这只是一家酒馆,算不得楼,不过这楼外楼的牌匾却看着格外华丽,仿佛真是旧年间留下的,不和这酒馆一般只是后世附会。

这酒馆虽然不大,位置却极好,推开窗西子湖便尽收眼底,湖面微风掠过,令人好不惬意。

程欢李胜河妖水灵四人选了张靠窗的桌子,点好了菜,就隔窗看那西湖的风景。

相传天上的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一起琢磨了许多年,白玉就变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

但是后来这颗宝珠被王母娘娘发现了,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把宝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王母不肯,于是就发生了争抢,王母的手一松,明珠就降落到人间,变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下凡,变成了玉龙山和凤凰山。

西湖南、西、北三面环山,湖中白堤、苏堤、杨公堤、赵公堤将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西湖的湖体轮廓呈近椭圆形,湖底部较为平坦,最深处也就五米,最浅之处还不到不到一米。

河妖望着水面,不由得手舞足蹈,腆着大肚子,就想穿窗而出,跃入湖里,游个痛快,李胜连忙一把扯住大哥,道:“大哥别急,先吃饭,吃饭,你看,鱼上来了……”

程欢水灵抿着嘴,一起把河妖按在椅子上,小二把当地的名菜“西湖醋鱼”端了上来。

河妖最喜吃鱼,看着美食当前,兄弟又阻拦,才打消了下湖的念头,凑近那盘西湖醋鱼先提鼻子闻了一闻。

这西湖醋鱼据说是南宋时一位宋姓大嫂所创,这大嫂夫君早亡,丈夫弟弟年幼,是她将其抚养成人,含辛茹苦,弟弟长大成人赶考之时,宋嫂做了这西湖醋鱼为其饯行,口味酸甜为主,叫弟弟飞黄腾达尝到甜头之后,莫忘了当年生活酸苦。

又传说宋帝赵构当年建都临安时,品尝过宋嫂所做的西湖醋鱼,赞不绝口,大加赞赏,从此后,这西湖醋鱼名扬天下。

不过这西湖醋鱼虽然南宋皇帝爱吃,爱吃鱼的河妖却受不了它的味道,尝了一口,眉眼挤到一处道:“这……这……这也……太……太难吃……了,白白……瞎了……这条……鱼……”

说着站起来就要找厨师理论,程欢按住他道:“大哥,此间风味与别处不同,你尝着不好吃,此间的人却觉得味道极美呢!还有别的菜肴,你再等等。”

幸喜要的那坛老酒来了,河妖尝了一口,对了脾胃,才不聒噪了,干喝那酒,西湖醋鱼却是说啥也不碰了,李胜也觉得味道差强人意,倒是程欢水灵,小女孩家,爱这酸甜口味,大快朵颐。

后来又上了几

(本章未完,请翻页)

道素菜和一只荷叶叫花鸡,河妖李胜才开怀吃喝。

席间无话,一趟行程,这是几人初到杭州的第一顿饭,一路舟车劳顿,辛苦至极,所以这餐饭吃得格外香,加完两轮菜后,河妖又把先前根本不愿下嘴的醋鱼吃了两口,才算吃饱了,身子往后一仰,两手划拉着自己的大肚子。

四人叫来小二送来一壶当地的好茶,小二收拾桌子时,不由感叹:“四位真是好胃口……”四人听完相视一笑。

水灵端起那杯茶饮了一口,但觉入口清香,味道醇厚,回味竟然有点栗子的香味,不由得赞不绝口,观那茶叶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体表无茸毛;汤色嫩绿明亮,离着远了还能闻到清香,端杯问程欢道:“姐姐,这是什么茶呀?好香呀!”

程欢也呷了一口,道:“此茶是当地特产,从古至今都大大有名,乃是茶中极品,叫做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并因此得名,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唐代,当时著名的茶圣陆羽,在所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

西湖龙井茶之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西湖龙井茶从无名到有名,从老百姓饭后的家常饮品到帝王将相的贡品,从中华民族的名茶到走向世界的名品,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

早在北宋时期,龙井茶区已初步形成规模,当时灵隐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产的“白云茶”和葛岭宝云山产的“宝云茶”已列为贡品。

北宋高僧辩才法师归隐故地,也是当年与苏东坡等文豪在龙井狮峰山脚下寿圣寺品茗吟诗之处,苏东坡有“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之句赞美龙井茶,并手书“老龙井”等匾额,至今尚存寿圣寺胡公庙、十八棵御茶园中狮峰山脚的悬岩上。

南宋,杭州成了国都,茶叶生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元代,龙井茶的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龙井附近所产之茶开始露面,有爱茶人虞伯生始作《游龙井》饮茶诗,诗中曰:“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坐我詹卜中,余香不闻嗅。但见瓢中清,翠影落碧岫。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可见当时僧人居士看中龙井一带风光幽静,又有好泉好茶,故结伴前来饮茶赏景。

明代,西湖龙井茶开始崭露头角,名声逐渐远播,开始走出寺院,为平常百姓所饮用。明嘉靖年间的《浙江匾志》记载:“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而雨前细芽,取其一旗一枪,尤为珍品,所产不多,宜其矜贵也。”明万历年的《杭州府志》有“老龙井,其地产茶,为两山绝品”之说。万历年《钱塘县志》又记载“茶出龙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与他山异。”此时的西湖龙井茶被列为中国之名茶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明代黄一正收录的名茶录及江南才子徐文长辑录的全国名茶中,都有西湖龙井茶。

清代学者郝1恣行考“茶之名者,有浙之龙井,江南之芥片,闽之武夷云。”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来到西湖龙井茶区观看茶叶采制,品茶赋诗。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还被封为“御茶”。从此,西湖龙井茶驰名中外,问茶者络绎不绝。

近人徐珂称:“各省所产之绿茶,鲜有作深碧色者,唯吾杭之龙井,色深碧。茶之他处皆蜷曲而圆,唯杭之龙井扁且直。”在清代,相传,乾隆皇帝巡视杭州时,曾在龙井茶区的天竺作诗一首,诗名为《观采茶作歌》。西湖龙井茶向以“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排列品第,以西湖龙井茶为最。

龙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黄。冲泡后,香气清高持久,香馥若兰;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饮茶汤,沁人心脾,齿间流芳,回味无穷。

民国期间,著名的西湖龙井茶成为中国名茶之首……

程欢知识渊博,说起来就滔滔不绝,河妖喝了一口,觉得苦不溜丢的也没啥意思,对刚才的西湖醋鱼味道还是耿耿于怀,就思量着弄条鱼,自己动手做上一做,也让这楼外楼的厨师见识见识。

想到这里,再忍不住,站起来打断程欢道:“哎……哎我说……先别……别……吊书袋……了,我们……去……去……湖边……溜达溜达……,弄弄……条鱼……去……吧……”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其余三人其实也早闻听过这西湖美景,刚才只是远观,已觉得美不胜收,早就有意下去游览一番,加上如今河妖提议,鱼不鱼的还在其次,湖边的美景是定要好好观赏观赏的。

因此与店家会完了钞,早在来这楼外楼吃饭之前,早就在旁边的临湖旅社定好了两间上房,现在也不着急回去休息,就一路来到西湖边上。

虽是乱世年间,游人还是不少,三三两两在湖边观赏玩耍,湖边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个钓者,垂杆湖中,一动不动,盯着水中鱼漂,偶尔呼地抬一下鱼竿,就钓上一条鱼儿,虽然个头都不大,倒也是怡然自乐,美在其中。

河妖驻足在一个钓者身后,拍一下人家肩膀,嘟囔道:“嗨……我说……你……你……钓了……多少……呀?”

垂钓之人最恨别人打扰,况且这人上午就坐在这里,中午还没吃饭,鱼却是一无所获,看着别人一会儿上鱼一条,本就着急上火,这下河妖触了他的霉头,正好一股无名邪火撒到河妖身上。

回身站起来打落河妖的手,嘴里不干不净的就要动手,李胜连忙上来拉开,替河妖向那人赔着不是,那人还是不依不饶,周围的人也都围上来看热闹,都是与这钓者熟识的,自然都站在他那一边。

众人乱糟糟的正不可开交,忽然水灵喊了一声……

(本章完)

.

阅读寻宝笔记之大运河篇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寻宝笔记之大运河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