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之我在大唐当昏君》

第380章 敢让天下换青天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晚膳吃得很尽兴。

随之而至的鱼水之欢也很尽情。

小别胜新婚。

久别似初遇。

李韬转场宠幸了貂蝉、甄宓、蔡文姬、步练师、虞姬等人。

日上三竿后,又流连后宫,在温柔乡里当皇帝。

一直到五六天后,他和妃子们全都尽情又尽兴了,他才开始处理国事。

不过左边站的是武则天,右边站着的是蔡文姬。

习惯于侍立在侧的曹正淳,跟个木桩一样老老实实地站在了门旁。

李韬喝了一口茶,大声道:“曹正淳,这些天想要加入东西厂的江湖侠士有没有增多?”

曹正淳快步走到他面前道:“回陛下,增了很多!陛下用每月百贯的钱财不仅留住了欧阳春、丁氏兄弟和陷空岛五鼠,还笼络了那些江湖侠士。”

“尽管东西厂无法给他们那么高的俸禄,但他们也都愿投靠朝廷,效忠陛下!”

这就是示范效应。

以往不少江湖侠士“洁身自好”,视东西厂为朝廷鹰犬,根本不屑加入。

现在看到欧阳春、展昭等人被如此重用,他们也心动了。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有更多的江湖侠士加入。

东西厂的实力势必会进一步提升。

蔡文姬顺势道:“陛下,包大人、展护卫他们也没有辜负你的期望,这些天连破大案和悬案。”

“尤其是破获了三起多年前的无头案,让朝野侧目,同时也让他们声名大震!现在朝野都说陛下识人的眼光当世无双。”

听她这么说,曹正淳立即想起了一件事。

他连忙道:“陛下,最近这几天,六部尚书和大理少卿孙伏伽每日都会到宫门口求见,说是要负荆请罪。算算时辰,这会儿应该到宫门外了,不知陛下是否召见他们?”

“负荆请罪?”

李韬笑了笑道:“看来咱们的包大人闹的动静很大啊!说实话,朕也没有想到,他一个被骂了那么长时间,又那般小心谨慎的人会直接从刑部和大理寺入手查案。”

曹正淳干笑道:“朝野都没有想到。听说这些天刑部和大理寺因他而鸡犬不宁。又因他所查大案相继涉及六部,所以六部的尚书们也都心生惭愧,惴惴不安。”

“看来他天生适合干这个啊!”

李韬往后一靠道:“宣吧,朕要听他们怎么说。”

“喏!”

曹正淳离开没多久,刑部尚书戴胄、兵部尚书李道宗、户部尚书和珅、礼部尚书严嵩、吏部尚书杜如晦和工部尚书阎立德一起来到御书房。

他们齐刷刷伏拜道:“陛下,臣等有罪!”

李韬口鼻观天道:“你们何罪之有?”

“刑部有郎中知法犯法,涉及命案,臣治下不严,有失察之嫌。”

“户部有数人贪污受贿,若非包大人,臣恐怕还一直被蒙在鼓里。”

“大理寺有几十桩命案处置不当,漏洞百出,臣妄负圣恩!”

……

六部尚书你一眼,我一语地说着自己的罪责,看起来都很愧疚。

特别是杜如晦。

因为他先前属于秦王党。

被不计前嫌重用为吏部尚书后,一直和魏征所执掌的都察院勠力同心,重塑大唐吏治。

他自以为眼下大唐吏治清明,绝非昔日可比。

说是脱胎换骨也不为过。

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整顿后的吏部,竟然也有官员涉及包拯所查之大案。

另外,还有人胆大包天,还敢私下卖官鬻爵。

这对他的打击颇大!

同时也让他意识到一个问题,人欲无穷,吏部又跟大小官员的升迁息息相关,很容易被钻空子。

整顿吏治需要久久为功,而非一朝一夕。

李韬安安静静地等他们说完,随后道:“现在你们明白朕为何要安排这样一个人代天巡狩了吧?”

“自朕登基后,六部是最先被整饬的,结果两年多过去了,还是不禁查,只要稍微查查就会出问题。”

“这并非你们不够恪尽职守,而是隐藏在你们眼皮子底下的一些问题(灯下黑),往往不易发现。更何况,自查、自纠、自我整顿最容易流于形式。需要强大的外力促使你们重新认清现实!”

他们都是大唐之肱骨。

有些还是他绝对的心腹。

能力肯定没有任何的问题。

只是如今大唐太大了,裁撤三省后,六部所管之事又太多。

他们就是事无巨细,也会出错。

更别说现在六部的官员已经比他登基前增加一两倍了。

包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摆脱骂名,树立威望,所查的还都是大案和悬案。

这都能把六部全都牵扯进去。

也足以说明六部需要整饬的空间还很大。

特别是他不在长安的这一年多的时间内,他觉得六部之中必然混进了不少的蠹虫。

是时候借着这个机会,让他们好好除虫了。

他沉声道:“你们身为六部尚书,确有失察之责,各罚俸一年,同时给你们三月之期,相互交差对六部进行整饬,到时朕会让包拯先查,随后朕再亲自抽查,以观成效。”

水至清则无鱼。

他不指望六部在整饬后变得一尘不染。

但原则性的错误不能有。

那些满脑子想着吸取民脂民膏的蠹虫,也不能有。..

内阁之下便是六部。

内阁的权利虽大,但现在也只有七个大臣。

他们更多的是协助他处理国家大事。

六部是负责统筹和执行的。

对于帝国的治理和运转极为重要。

即使包拯没有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他也打算隔三差五敲打一番六部了。

李道宗、和珅、严嵩等人齐声道:“臣等遵旨!”

“都起来吧。”

李韬摆了摆手道:“朕很好奇,包爱卿哪怕是断案如神,毕竟刚到长安,人生地不熟的,他是如何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破那么多大案的?你们都给朕说说。”

戴胄躬身道:“启禀陛下,包大人善推敲、他那师爷善抽丝剥茧,又有展护卫、四勇士和五鼠等人相助,当真是翻翻卷宗,都能破案。”

“不过,他们能这么快上手,也跟狄仁杰有关。”

“狄仁杰?”

想到这个被自己揠苗助长的刑部侍郎,李韬立即兴致高涨道:“此话怎讲?”

戴胄道:“他喜翻卷宗,特别是那些陈年旧案的卷宗,而且每逢疑点都会记录推敲。曾经也破过一些案子,不过案子不大,陛下又在外征战,并未知晓。如今看来,他是厚积薄发。”

李韬仰天大笑道:“估计也跟包拯能带着他踢出临门一脚有关!他还太年轻了,经验没有包拯那般老道。”

说到这,他看向大理少卿孙伏伽,忽然想起来大理寺卿之位一直空缺。

现在大理寺实际上是孙伏伽在执掌。

他当即道:“传旨,升狄仁杰为大理寺卿!”

惩恶扬善,为民伸冤,一个包拯还不够。

他还要继续揠苗助长狄仁杰。

待他彻底成长起来,再来个双虎齐下,敢让天下换“青天”……

阅读帝国争霸之我在大唐当昏君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帝国争霸之我在大唐当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