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之我在大唐当昏君》

第419章 三人转海务司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吴国。

建业。

李韬歪坐在龙椅上,大殿之上躬身站着的除了吴国文武外,还有曹操麾下的一些武将。

其中曹操和孙权是并肩而立的。

按理说这对昔日君臣见面应该分外尴尬才是。

但曹操不怒,孙权镇静。

乍看之下,竟颇为和谐。

殊不知两人的内心这会儿皆是翻江倒海。

孙权:“昔日你是那般的飞扬跋扈,欺人太甚,如今成了亡国之君,天下笑柄,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咎由自取!”

曹操:“你犯上作乱又如何?孙氏在吴地苦心经略的这点基业,还不是被你拱手相送?你称王称帝又如何?到头来还不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你看本王笑话,殊不知你本身就是天大的笑话!”

李韬居上俯视,漫不经心地从两人的眼神中窥探到了一些东西。

他是天生喜欢搞事情的。

要不要给他们来个“番位之争”?

这样他们就不会如此和谐了!

大殿上的武将们说不定还会干架!

估计会很热闹!

身为帝王,谁不喜欢看臣子争宠?

更何况是曹操和孙权这样的臣子?

只是,他转念一想,这个时候搞事情似乎有点不合时宜。

一方面,孙权虽然上表降封,他也顺势改封孙权为吴王,并且入主东吴了,但东吴民心未稳,还需要利用他笼络人心。

另外一方面,老曹能够放下亡国之恨,着眼天下一统,尽心助他,该有的颜面肯定要给的。

真要在这大殿上闹得不可开交,不太好。

所以他克制住了内心的冲动,重重地咳嗽了一声道:“朕刚得到南方捷报,在朕反向收割和以大量假币流入后,隋国大乱,杨广顾此失彼,我大唐兵马已经拿下两州之地,宇文化及和宇文成都也拿下了一州,覆灭大隋已是指日可待!”

此话一出,那些还不适应新身份,自觉很别扭的文武百官全都惊得目瞪口呆。

“这……这么快?”

“刚拿下四国,又要灭了大隋,天下真的要一统于唐了吗?”

“杨广终究是玩砸了啊,他和杨坚相比,差了何止十万八千里!”

“反向收割的同时,再以假币祸大隋,这种手段除了他,天底下恐怕没有第二个使得出来了!”

“这是怎么做到的?大隋朝野无一人察觉?其中细节恐怕更让人瞠目。”

“看来大王选择效忠于他是明智之举啊,他已势不可当!”

……

看到他们窃窃私语,一直未回长安的张居正主动出列道:“陛下神武,以商灭隋,臣以为可以趁机招揽魏地、楚地、蜀地、吴地的商贾加入天下商会,共兴大唐商贸!”

在东吴扫灭瘟疫的这段时间,他也接触到不少乐善好施的商贾。

以前他们跟大唐做生意,顾虑重重。.

现在四国既然已经悉数归入大唐,理应一视同仁,提高他们的地位,给他们机会。

这也是笼络人心必不可少的一环。

如果说以前还有人怀疑大唐重商是本末倒置的话,那么从今以后肯定不会再有人有这样的想法了。

大隋商贾在这次较量中无疑立下大功。

柳顾言反叛只能算是锦上添花。

以这些商贾的配合度,哪怕柳顾言一心忠于杨广,最终也难以改变什么。

“这不就是建立大唐帝国统一的大市场吗?”

李韬在心中说了一句,高声道:“爱卿所言甚是。不过仅是允许四地商贾加入天下商会还不够。从今以后,四地商贸皆如我大唐,各自律法也全都废止,统一使用我大唐律法。”

“另外,各地的优势产业也要充分发挥出来,如吴地水系发达,可大力发展渔业,楚地盛产瓜果,可利用嫁接之术,在这方面多做文章。”

“朕会自掏腰包,拿出五百万贯,专门支持四地这么做!”

“五百万贯……”

别说文武百官了,就是曹操和孙权都有种被拿钱砸,而且还被砸得晕头转向的错觉。

他数月前才拿出三千万贯用之于民。

如今大手一挥,又是五百万贯出手了。

他到底多有钱?

以他这真金白银的砸法,百姓想不归心都很难。

张居正也是振奋道:“陛下深谋远虑,又一心为民,实乃万民之福!”

李韬摆摆手道:“这不过是小打小闹而已,朕还有更宏伟的计划。”

张居正连忙道:“臣愿洗耳恭听。”

李韬特意看向孙权道:“吴王感不感兴趣?”

孙权愣了一下,急忙道:“臣之荣幸!”

曹操不动声色地瞥了眼孙权,又看向李韬,嘴角的弧度越扬越高。

不出他所料的话,好戏要开始了。

李韬站起身,负着手道:“古往今来,世人皆以征服陆地为荣,长期对大海充满恐惧!殊不知东方和南方那无边无际的大海亦是可以征服的,也可纳入我大唐疆土。”

“它们既能为我大唐增财富,也能让百姓赚得锅满瓢满!所以朕想在大唐水师之外,再成立一个专门海务的衙门,名为‘海务司’。海务司由王爷掌管,不受六部管辖,直接听命于朕!”

“职责也很明确,造渔船、晒海盐、捕海鱼、售海货,把大海里的一切资源都给充分地利用起来,同时管理渔民,应对海盗、海寇等等。如今大唐诸王之中,唯有吴王和魏王暂无差事,不知吴王是否愿意掌管这海务司,为朕分忧?”

该来的还是来了!

尽管有所预感,孙权还是一阵失落。

他即便上表自降身份,依然没有摆脱离开吴地的命运。

唉!

大海何其缥缈?

海务更是千头万绪!

此去不知何时是归期!

他想拉个同行的,遂急忙看向曹操:“陛下,兹事体大,臣一人恐怕难以胜任,魏王若同行,必能助臣一臂之力,还请陛下准允!”

既然都变成大唐臣子了,没道理我到海上受苦,曹操却待在你身边享乐的意思。

你得一碗水端平!

不然就是我答应了,这满朝文武也不会答应!

“这个贼子竟妄想把本王拉下水,本王又岂能让你得偿所愿?”

曹操嘀咕了一句,趁着李韬还没开口,抢先道:“陛下,以吴王之才,一人足矣!臣愿追随陛下南征北战,早日一统天下!”

孙权竭力争取道:“陛下,臣实难胜任,请您允许魏王同行!”

“你们终究还是杀起来了……”

李韬勾起嘴角道:“老曹,既然吴王盛情相邀,那你便一起前往吧,朕还会让于谦助你们一臂之力!”

“陛下!”

曹操慌忙道:“臣水性不佳,而且晕船!”

李韬二话不说,声情并茂地吟诵起了他的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没想到他会来这么一招,趁机道:“正是因为臣水性不佳且晕船,臣才只能临海观之,而无法乘舟万里,畅游大海。”

虽然他现在和孙权同为大唐之王,但他还是低眼看孙权,不想与他共事,更不想与他朝夕相处。

临海又是疾苦之地,海上更是风云变幻,随时都有可能有性命之虞。

若是李韬想要永绝后患,让他们死于海难,他们的尸体恐怕都要葬身海底。

这可不是什么美差。

他还是喜欢和李韬一起品茶论天下。

另外,待在李韬身边也是他的阳谋。

如今的大唐是异常强大,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变故可能就发生在下一息。

他说不定能够白捡一个强大的帝国。

说白了,他投靠李韬是真的,希望天下一统也是真的。

可他也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曹阿瞒。

一旦出现机会,他不会心慈手软。

“朕给你这样的机会!”

李韬笑了笑道:“而且朕可为你护航!你不是晕船吗?此事简单,朕精通药理,现在就可以给你开出专治晕船的药方。”

“至于水性不佳,这个更简单。据朕所知,吴王的水性很好,让他教你便是。相信不用一炷香的功夫,你便能在水里如履平地!”

孙权满脸堆笑地附和道:“以魏王之天资,臣觉得一盏茶的功夫足矣。”

完了。

自己还是被拉下水了!

曹操忽然觉得自己高估了在李韬心中的地位。

这个皇帝太无耻了!

这跟把他们流放到荒芜之地有何分别?

如此对待降臣,就不怕魏吴楚蜀的降臣尽皆寒心吗?

他自知在劫难逃,不情不愿道:“若陛下下旨,臣不敢不从。”

“老曹,你别这么勉强。”

李韬笑道:“这真的是一项美差!曹正淳,笔墨纸砚伺候!”

“喏!”

曹正淳迅速拿来文房四宝。

李韬当朝画了几十种各式各样的渔船,随后又一口气画了生蚝、海带、海参、海鱼等上百种海货道:“海盐之利,已不需朕多说什么。这些海货若是经营有道,要比海盐赚得更多。”

“而且临海渔民何其多?大手一挥,便是几十万,上百万渔民同时下海,那等场面何其壮观?”

孙权看得眼睛都直了。

他突然后悔了。

不该让曹贼同行的!

这件事若是做好了,那相当于坐拥东、南两海。

以吴地之疆土和吴地之利,根本无法与其相提并论。

是他鼠目寸光了。

曹操也是咋舌道:“没想到陛下对造船还有如此造诣,这些渔船体大身固,可以远航,只要应对风浪得当,渔民必然赚得更多。而且海货之丰盛,实乃暴利……”

说到这,他也是有点自怨自艾。

李韬为何能够这么快扫平诸国?

靠的是不按常理出牌,反其道而行之啊!

大海让人敬畏,但又何尝不充满希冀?

只要能够征服,那么他统辖的可就是大唐沿海的所有渔民了。

如此分量,他既不用承受寄人篱下之苦,也不用看人脸色行事。

可惜,他还是被脑海中一些固有的东西给束缚了。

现在他和孙权同去,势必会相互制衡。

还有一个内阁大臣于谦。

毋庸置疑,他和孙权最终又要被李韬给拿捏得死死的了。

满朝文武本来还想为各自主公挺身而出的。

如今大开眼界后,他们反而觉得去沿海之地,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总比跟赵祯一样被困在长安,不得自由强吧?

他们纷纷出列道:“陛下,臣等愿一起前往!”

“用不了那么多人。”

李韬扫了他们一眼道:“你们安心听朕差遣就是,朕自有重用。吴王、魏王,临海渔民对你们无不翘首以待,你们三日后启程如何?”

孙权躬身道:“臣遵旨!”

曹操点了点头道:“临行前,有一事臣颇为好奇。陛下接下来是否准备攻打大明?”

李韬微微一笑道:“已是箭在弦上。”

“大隋危急,秦汉必会出兵,听闻薛家军正在攻打西突厥,如果陛下再攻打大明……”

“朕明白你的意思,三线作战嘛,若是以往,估计很难,但对于现在的大唐而言,没有问题。待整顿好四国兵马,朕就会出手。也许你和吴王还没赶到沿海,便听到了大明灭国的消息。”

曹操干笑了一声,微微摇头。

大明的那些开国大将犹在,兵马的战力一直都是强于魏楚等国的。

而且大明疆土广袤。

想要快速拿下,基本不可能。

如果他猜得没错的话,大隋一定会先于大明灭亡,哪怕有秦汉出兵相助。

孙权刚要说话,姜维快步走进大殿道:“启禀陛下,楚地出现了数股叛乱,人数众多。”

来了!

范增那亡唐必楚的说法,恐怕已经在楚地深入人心了。

再加上项羽死得壮烈,楚地肯定不会轻易屈服。

朱棣再稍加利用……

也是够他焦头烂额的!

孙权看了眼李韬,沉声道:“看来朱棣想把战火转移到楚地,陛下想灭明,需先彻底掌控楚地。”

李韬邪笑道:“魏王和吴王对灭明之事都很上心啊!不如你们途径大明,再去沿海之地,以你们的三寸不烂之舌帮朕劝劝朱棣。”

“如若他愿意投降,朕记你们首功,让你们连带着经略大明,你们看如何?”

这黑心皇帝!

现在派他们去大明,不是让他们去白白送死吗?

这也太得寸进尺了!

曹操和孙权皆是听得咬牙切齿,嘴角直抽……

阅读帝国争霸之我在大唐当昏君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帝国争霸之我在大唐当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