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冲遗嘱,其实我大哥没死!》

第四十一章 都指望曹昂了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曹操肯定不甘心,想借着这次出兵机会连东吴一并收了。

但现在的情况,假如曹昂真的率兵再退回来,加上粮草物资的损失,就真的难上加难。

一去一回,今年就过去了,可不止是过去一两个月,还得另行拟定计划。

可这段时间里,大军人吃马嚼不也是巨大的消耗?

“仲德,你觉得……子脩他真能自己解决吗?”

“这不好说,我觉得大公子此番归来,让人更捉摸不透。”

程昱就单纯觉得这个大公子有种没见过的气质而已,莫名地就有种期待感,“更别说他带着文和,或许能出些主意。”

“文和……”

曹操忽然也觉得有戏了,贾诩在他看来还是很厉害的。

虽然在曹操心里,谁也比不过他的郭奉孝,但贾诩的手段就摆在那里。

想了想,曹操道:“不行,仲德你去一趟!”

“丞相,去何处?”

“去先锋军,以此事为契机,就说是作为联络之用,但……不要参与定策。”

程昱一愣,让自己过去,还不让自己给曹昂出谋划策?

那曹操是真想看看这个儿子有几分本事啊,如果先锋军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那对曹操整个大军来说都是巨大的影响。

当然,程昱也未必有什么良策解决粮草的事。

这件事谁来都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能力问题,谁也不是神。

但不准程昱出计策,那就是态度问题了。

“丞相是想……让大公子决定此次出兵的成败?”

“是,吾意已决,他有何要求你就上报回来,至于别的,仲德你看着就好。”

都说得这么坚决了,就是命令,而不是曹操征求谁的意见。

那程昱只有领命而去,他要去到曹昂身边,就相当于给曹操盯着曹昂的一举一动。

实际上也是个考核官,帮曹操看看这个继承人到底能不能选。

曹操自己就有计谋,所以他未必要听取哪个谋士的意见,这点跟其他诸侯势力不同。

程昱出了郡守府,脚步一顿,他似乎也明白过来。

如果曹昂这一次真出了问题,那怎么挽救恐怕都来不及了,真以为粮草那么好筹集吗?

时间上来不及,这次荆州兵一旦乱了,曹操就失去了进兵东吴的可能性,至少几年内不能动手。

如果没乱,让曹昂给带回来了,结局也好不到哪里去。

起码这个进军的立足点没有了,耽误的时间也找不回来,消耗依旧是巨大的。

曹操号称百万大军在外,每天的消耗都十分惊人,尽管实际上兵力没有那么夸张,但动员的人数绝对有百万,每一天得吃多少啊。

假如曹昂真的搞砸了,那曹操怎么挽救都无助于大局。

所以,曹操只能等着曹昂的消息了,不行,就撤。

“但愿大公子能……哎,怕是再有智谋之士也难解决吧,又怎能指望大公子。”

程昱叹息一声,加快了步伐。

曹操要求他赶往曹昂身边,借口是当个联络人,曹昂有什么要求就对程昱说,程昱再上报曹操,这等于是开了特殊通道。

别看这距离行船要两天,如果是程昱单枪匹马过去,也一天不到。

水路的优势不是快,而是运载量大。

……

曹昂此时当然不知道曹操已经躺平了,打这一仗的希望就在他自己身上了。

他还在营帐里和蔡瑁讨论怎么弄到粮草的事,贾诩在一旁观看,基本上不吭声。

虽然对蔡瑁还没有完全信任,但很多事情曹昂不能不跟蔡瑁讨论,因为他得有个人去执行,蔡瑁如今掌握着先锋军里唯一能战的兵力了。

作为水军精锐,其实文聘带的部队也不够看,仅能在陆上作战。

所以这些事情不能不让蔡瑁知道,他要不知道就没人去执行。

“就是从对岸的东吴军营里找,他们现在大约有八千人吧,准备的粮草也是要与我们打消耗的,如果能弄来,定能缓解我军的危急。”

“能是能……可大公子,八千人防守,属下没有把握能击败。”

蔡瑁这句话也算是掏心窝子了,“实不相瞒,哪怕这先锋军尽出,打那守寨的八千人也不可能短期拿下。”

十则围之,十倍兵力都拿不下,只能说先锋军里民夫船工的数量太多。

一旦短期拿不下,对面也是可以固守待援的,周瑜不会派人来救?

所以,硬打的话,这十万人肯定不够。

如果换成曹操的十万大军,那就够了,曹操的大军是十成十的战斗人员。

“拿不下吗?那咱们就试试看,倒也不在于兵力得失,而在于粮草也。”

“德珪,你派人仔细查探,看他们与周瑜那边保持怎样的联系,粮草多久送一次,营中还有多少粮草,这些都要了解明白。”

“然后咱们再想办法,记住,打探得越仔细越好。”

“毕竟能搞到那么多粮草的地方,也只有他们的营寨里了。”

蔡瑁也不知道曹昂怎么想的,先锋军的任务是建立水寨,迎接曹操的大军。

可不是自己打东吴啊,看看先锋军的组成就知道,全都是荆州降兵,这就能看出曹操压根没指望他们做太大的事。

但曹昂下令了,蔡瑁也只能执行。

“是,属下这就去安排。”

“还有,你把文聘将军叫过来。”

蔡瑁领命而去,没多久,文聘就进了营帐。

“中郎将,唤末将何事?”

“仲业,你麾下有多少能战之士?”

听到曹昂问起,文聘立即打起精神:“中郎将,末将麾下领三千人,皆为精锐!”

说起自己部下的战斗力,那文聘肯定是充满信心的,而且求战心切。

虽然荆州投降的时候他觉得没脸见人,但既然降了曹操,就得搞出点名堂来。

面子是自己打出来的,反正文聘不觉得谁是贼,大汉都这模样了,要说贼,那天下诸侯皆贼心不死,谁不想搞点大业呢。

如能打出点功绩,他也不用背负降将无能的骂名。

“三千?”

曹昂琢磨起来,三千人能干嘛?

如果是文聘都那么有信心,那这三千人就必然是正规军队了,不是民夫充数的那种。

阅读三国:曹冲遗嘱,其实我大哥没死!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三国:曹冲遗嘱,其实我大哥没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