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皇长孙,开局屠灭北元》

047 走,跟着咱,给咱乖孙上一课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蒋瓛,你说说,咱的乖孙这么夸咱,咱有那么高么?”

朱元璋问到身边的蒋瓛,

朱雄煐在文武大臣面前吹捧自己,朱元璋很舒服,很受用。

但下意识的还是需要他人的肯定。

蒋瓛面上没反应,但心里已然在快速思考。

这是道送命题!

回答朱元璋您没这么高水平?

您写的武经注释是涂鸦?

一盆冷水浇灭了兴致,朱元璋也会立马让自己知道,什么是凉凉。

“混账,朕的手书,你什么时候偷看的?想揣测圣心?给我拖出去砍了。”

锦衣卫干的久了,朱元璋什么脾性,蒋瓛太清楚了。

只能不停的提醒自己,不要越界。

一定要本分谨慎,这才是保命要诀。

那随波逐流呢跟着夸,说朱元璋水平高?

那也犯忌讳。

还是那道理,法不轻传。

蒋瓛侍奉的机会太多了,偶然间曾在殿前当差时听过朱雄煐诵读朱元璋的注经,里面写的都是朱元璋用兵心法。

有真实战例对比,有敌我舆情勘察,还有朱元璋从现实中的感悟,的确是少之又少的兵书注解。

武经七书是什么?

乃是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等七部兵家至宝编纂而成。

是孙武、吴起、姜尚、黄石公、尉缭、李靖的毕生感悟。

普通人看的都是云里雾里,不知道书中金玉。

其实,

古人也没打算让太多人明白,

文的武的,

行文都是简略极致,

要多晦涩难懂就有多晦涩难懂。

而朱元璋的注解之详尽,已经超越了前北宋官坊编纂注解,简直就是洪武大帝战争发家回忆录。

而洪武朝效仿前宋刊印的版本,和朱元璋隐秘版那是云泥之别。

多评论一个字,

蒋瓛都觉得脖子有点凉。

怎么回答都会被朱元璋攥住把柄,如若哪天不高兴,这就是罪证。

但不回答也不行啊!

朱元璋还在瞪着眼看自己,那期待肯定的样子让蒋瓛腿都有些软。

“我真是笨啊,有些话我不能说,皇长孙能说啊,我就在旁边叫好不就得了,较什么真啊!”

蒋瓛急中生智,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角色。

傻不拉几还真想评判朱元璋?

我就是个在旁边喊威武的。

心中有了定数就不慌了,蒋瓛崇拜的看着朱元璋道:“皇爷用兵如神,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臣无缘拜读皇爷注经,但臣猜着,必然是上合天星星斗,下应兵家大道。皇长孙殿下英武不凡,或许也有此经熏陶之功!”

“臣斗胆揣测,皇长孙此言定然发自肺腑,真心之言!”

您的注解,写的好啊!

皇长孙殿下这么猛,还是皇爷您教的好啊!

要不然,您看看,怎么这么多人为皇长孙所用?

武英军的发展怎么会蒸蒸日上?

话出口后,

蒋瓛立刻知道自己安全了。

朱元璋笑出了花,还难得的拍了拍蒋瓛,道:“你说的好,哈哈,你说的好!”

“走,跟着咱!按咱乖孙的说法,咱这就去给他上一课去。”

蒋瓛默默向后打了个手势,跟随在朱元璋后,绕过了屏风,进了花厅。

......

朱雄煐敲喊完毕,

百官都集体站立,举杯敬酒,齐声叫好!

都明白,皇长孙是借古喻今,褒赞今上的丰功伟绩。

不少胆大的,

还敢高声呼应,大喊着:“再来、再来!”

突然间,

就有大批着飞鱼服的锦衣卫从屏风后,

快速跟着朱元璋入内。

众人大惊失色,只见朱元璋黑着脸,直奔皇长孙朱雄煐而去。

有内侍大太监,捏着嗓子。

“皇上驾到!”

“皇上驾到!”

“皇上驾到!”

虽然都喝了不少酒,基本的反应还是在的,刚才还熙熙攘攘的花厅,瞬间变的安静。

文武百官也没耽误礼仪,通通跪倒了。

朱雄煐本来也打算行礼,

毕竟这么多文武大臣在场,

不能和在宫里一样没大没小,皇爷爷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没想到朱元璋进厅,二话不说,直接就奔着自己过来了,三两息就蹿到了军鼓旁,把自己给架那了。

“爷爷,吃了么?”不知道说什么的朱雄煐虽然早就知道朱元璋在屏风后,还是被朱元璋偷袭的有点晕。

而傅友德和冯胜两位老将军,早就吓的跪伏在旁,大气都不敢出。

六部几位堂官,也都识趣的上前,跪在了显眼之处。

“朕过来看看为什么左军都督府五品官职换人了,顺便贺喜徐增寿和徐膺绪。”

朱元璋故意板出严肃表情,虽然没让朱雄煐跪,但话语之冷淡也是让旁边的人心寒。

阅读大明:我,皇长孙,开局屠灭北元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大明:我,皇长孙,开局屠灭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