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王朝》

第三章 偷游仙山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第三章偷游仙山

不知不觉已过八年,庭芝三兄弟长成十七八岁的英俊少年,他们除了每日读书,还经常帮李大江下江打鱼,李家的日子虽说清贫,但却自在快乐。

这日他们上街卖完鱼后,庭芝领着继先和世杰去买米,又要去书摊上买书,继先跟在后面,“哥哥,给我买本唐诗吧。”

世杰也道:“大哥,我想要本《四书集注》”。

庭芝道:“好,咱们一人买一本。”

书摊不远处有说书人正在开讲,周围挤满听众,庭芝三人凑了过去。说书人讲的正是本朝本时之事,只听说书人声音铿锵顿挫,“只说那日,成都城中热闹非凡,制置使丁黻大人正领着官员视察,忽然城外来报,说蒙古铁骑已杀到三十里外,即刻便到城下。消息传来,满城人惊慌失措,丁大人没想到蒙古人竟来得神不知鬼不觉,他深知成都三百年盛世,人们早已忘记战争,而且朝廷在成都并无正规军驻守,自己几次向朝廷请求驻兵,都未得到回应,眼下只能调集临时守备人员登城守卫。看官试想,曲曲几千守卫,如何抵挡得了上万蒙古铁骑?不到半日,成都就被攻破,蒙古人在城中烧杀抢掠,只可怜这繁华蜀都一日之间血流满城、遍地废墟,数十万百姓被屠戮殆尽,丁大人…丁大人也引颈自杀了…”说至此,说书人声泪俱下,台下听众个个义愤填膺。

庭芝顿足恨骂道:“蒙古狗贼,有朝一日我一定要杀了你们。”

继先和世杰也已热泪盈眶,眼中逼出愤恨目光。

三人回家路上,边走边议论。回到家中,李氏已做好饭等着他们,“庭芝,你们今天鱼都卖完了?”

继先放下鱼筐,“娘,都卖完了,我们还换了五斤米呢。”说着便从鱼筐中把米拿出来递给李氏。

李氏接过米,欢喜不尽,感慨道:“你们都长大了,能替爹娘分担点家务了。”然后又道:“有没有买书?”

世杰从怀中掏出书,“娘你看,我和大哥二哥每人买了一本。”

李氏会心一笑。

庭芝沉默了半晌,突然道:“娘,我想去当兵。”

李氏感到莫名奇妙,“好好的怎么想起要去当兵?”李氏见庭芝不答话,便看了下继先和世杰,他们也不答话。李氏抱着米要进屋,“我管不住你们了,等你们爹回来,跟他说去吧。”

庭芝看李氏有点生气,“娘,现在蒙古人老是欺负我们,我都长大了,不能总是呆在家里,爹和娘让我和弟弟读书,不就是希望我们将来能有出息吗?我现在可以上阵杀敌了。”

李氏一听此言,不知该怎么说,要说不让他去吧,儿子说的有道理,这些年自己辛辛苦苦让他们兄弟读书,为的不就是让他们明事理和取功名?可自己又怎么舍得儿子去战场拼杀?心中纠结万分。

继先见状,便对庭芝道:“大哥,要不再等一年吧?杀敌也不在乎这一年。”

世杰也道:“大哥有凌云壮志,二哥和我也有,但我们也须考虑爹娘,我们一走,爹娘谁来照顾?再等一年,等我们多打些鱼,多换点钱积攒下来,我们走后,爹娘也就不用天天劳累了。”

庭芝听此言,深深点头,拉着世杰和继先的手,“你们说得对。”又望着李氏,“娘,那我就再等一年。”

继先平日不爱读孔孟之道的书,总是抱着诗词、奇文异志爱不释手,世杰告诉他这些书对科举无益,继先只是一笑作罢。那日,继先躺在床上抱着《吴越春秋》在读,“干将者,吴人也;莫邪者,干将之妻也。干将作剑,采五山之精铁,六合之金英,候天伺地,阴阳同光,百神临观,天气下降而金铁之精不销沦流……于是干将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女童男三百鼓风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继先读着读着,神思飘然,一跃而起,合上书本默念:“干将莫邪采集精铁练剑,诸神围观,也就是说莫干山是仙山了,对对对!山上肯定有神仙。”

世杰见继先自言自语,问道:“二哥,你在念叨什么呢?”

继先煞有其事道:“世杰,我跟你说,这书上说莫干山有神仙,你想不想去拜访一下神仙。”

世杰不觉失笑,“二哥,你读得是什么书?脑袋都读昏了吧,告诉你这些书不能读,你非要读,拿来给我,别再读了。”世杰说着就去夺继先手中的书。

继先躲闪着不给他,“世杰,别呀!”

世杰道:“二哥,爹娘知道会不高兴的,还是取功名要紧,你老读这些书做什么?”

继先知道世杰为他好,但自己秉性就爱这些,已经心思陷于其中,他当然知道说莫干山是仙山纯属无稽之谈,只是读多了仙山名水之文,向往于此,而又日日闷于家中,便想变些花招出去看看。“世杰,你不是想要取功名吗?那就不能老是待在家中,应该出去结交一些大人物才行。”

“我知道二哥是想着法子骗我跟你一块出去,正好我一直想去扬州,拜访一下赵葵将军,据说朝廷调他镇守扬州,我听很多人说他是个大英雄。”

继先喜道:“正好,他此时已回临安述职,咱们就去临安,顺便到莫干山玩玩。”

世杰惊道:“去临安,爹和娘知道了怎么办,大哥去不去?”世杰似觉不妥。

继先想了想,“不让大哥去了,让他在家照顾爹娘,咱们别跟他们说了,万一爹娘不同意就去不成了。”

“不行!我们怎么能瞒着爹娘和大哥出去呢?况且这么远的路,他明天肯定会担心的。”

继先略加思索,“那我们就留封书信吧,告诉他们我们进城去了,半个月就回来。”

继先把书扔到床上,“咱们回来时给爹娘买点东西,他们就不会怪我们了。”继先觉得自己的想法不错,高兴地拍了下自己的脑袋。

李氏打柴回来,家里一个人也没有,叫了半天没人回应,“人都去哪儿了?一个都不在。”于是推门进屋,只见桌上留了封书信,打开一看,大吃一惊,便拿着张书信跑去江边,“庭芝,当家的,不好了,你们看…”。

李大江和庭芝正在装鱼,听到李氏喊叫,“咋了?”李大江丢下手中的鱼问道。

李氏上气不接下气,“继先和世杰出事了,他们…他们走了。”

李大江像是没听懂,“走了?”

庭芝忙问:“娘,他们去哪里了?”

“你看,这是他们留下的信。”

庭芝把手上的水往身上胡乱一擦,接过信,“爹、娘、大哥:我和世杰有事要到城里一趟,半个月后回来,你们不用担心,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继先书。”

庭芝又急又气,“二弟三弟真是的,去城里也不说一声,留个信就走,太不懂事了,继先怎么也这么糊涂。”

李氏一屁股坐在地上,“这俩孩子从来没出过门,能有什么事到城里办?再说咱家离城里也就一百多里,哪里要得了半个月?万一出了什么事可怎么办?”说着便哭了起来。

庭芝上前劝慰。李大江急得团团转,一旁骂道:“两个猴崽子,看回来我不好好教训你们一顿。”又道:“不行,我得去把他们找回来。”说着就要走。

庭芝劝阻道:“爹,你去哪里找?他们早都走了,京口那么大,就算去了也未必会遇到他们。他们又不是小孩子,十七八岁的人了,也该出去走走了,就当是让他们去见见世面吧。”

“哎!就听庭芝的吧!”李氏抹去眼泪,无奈叹了下气。“老天爷可要保佑我的两个儿子呀!”

京口到临安一路青山绿水,美景无限,盛夏时节,处处绿树葱茏。山路上野花早已开尽,一些青涩的无名野果遍地都是。天空晴得彻底,偶尔飘过几缕淡淡白云,云雀在山间飞来飞去,到处都给人一种欢快的气氛。继先和世杰走一段歇一段,山路水路不知行了多少程。此时他们已在太湖的船上,过了太湖就进入湖州了,莫干山指日可到,继先兴奋不已,只是世杰一直惦记着去临安拜访赵葵。

“世杰,快下船了,你看,再往前走就到湖州了。”继先在船上指着前方道。

世杰默念道:“到了湖州就离临安就不远了。”

船靠岸,二人下船,又沿着一段平坦小道前行。路两旁的山坡上长满梅子,恰好此时将要成熟,山路上散发着梅子的淡淡香味,吸引得二人不断张望。“二哥,这味道好清新啊!”

继先闭上眼深吸一口气,“此味道清凉润脾,正是梅子香,吴越一带最喜种梅,自古以来贡梅多出此地。”

世杰见此处风景不俗,兴致忽来,“二哥最爱读诗,此处景致诗意十足,不知二哥可有好诗?”

世杰一句话挑起了继先兴致,“三弟此言正中我意,待我想想。”于是闭眼凝神,忽然一只黄鹂叫了几声,从林中飞出,继先笑道:“有了,梅子黄时日日晴,小舟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二哥果然有好诗,世杰也想出一首,只是没二哥的好。风吹柳摇唤鸟言,水送山迎闲作仙。功名原是长久事,何不偷乐

(本章未完,请翻页)

会从山崖上掉下来?”

继先理了下衣服,“我和三弟到山上游玩,失脚落了下来,多谢道长相救。”

常无为捋了下胡须,“原来如此!这莫干山险峻,应该小心行路才是,怎么如此大意呢?”

“我刚才在看剑,所以…”继先忽然想起剑,赶忙四处寻找,“我的剑呢?”

常无为笑道,“是这把剑吗?”从身后拿了出来,刚才常无为并未仔细看这把剑,这一拿出,才恍然发现此剑乃是越王剑,于是大惊,“孩子,你从何处得到此剑?这可是隐藏千年的越王剑呀!连老道也只听其名未见其面。”

继先指着山顶,“我和三弟在山顶的一个洞中发现的,洞里面有好多雄黄和精铁矿,还有两个骷髅,一个是道士的,一个是和尚的,我们在他们身上发现的这把剑,还有这本书。”继先从怀中掏出剑经,本想递给常无为看,心中似乎又担忧什么,手伸出一半又收回来。

常无为见状而笑,一瞥书面,看到《玄天七剑》四个字,大惊失色,“孩子,你可知这是什么?”

继先天真道:“我知道,不就是武功秘籍嘛!”

常无为摇摇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且问你,你的武功从何而来?刚才我看你那一跳,很似少林达摩杖,但少林武功并不外传,因此老道有些疑惑。”

继先见隐瞒不住,“道长真是神人,这也能看得出来,这的确是达摩杖,当年我救了天智大师,他就教了我几招。”

常无为觉得继先心地善良,性情单纯,把剑交给了继先,坐在石头上,“来,孩子,你坐下!我给你说说这剑与经的来历。”

继先贴着常无为坐下来,“它们有很大的来历吗?”

“来历可不小呦”,常无为看着继先一脸稚气,微微笑道,然后指着剑,“先说这剑,当时,越王勾践令人取莫干山金铁之精,加以童男童女之身熔炼百日,从而铸成阴阳同体的越王剑,该剑不仅锋利无比,而且附有灵气在身;楚亡越后,该剑不知去向,只传被人带回了莫干山。”

继先点点头,“我早知这剑是灵剑,那这书呢?”

常无为道:“当年,华严宗二祖智俨大师创法界十玄门,讲述万事万物的生灭、有无和演化。会昌灭佛时,华严宗祖庭被毁,逃走的缘了大师沿信江躲入贵溪深山继续传经,其十世门徒不惑高僧与龙虎山第三十二代天师张守真结交甚密,共同研经。纯阳真人在世时,剑术纵横天下,其中一支曾流传于龙虎山,张守真将纯阳剑法与十玄门结合,修成《玄天七剑》。剑法已成,却无可配之剑;后逢乱世,张守真与不惑赴江左抗金,又传是去莫干山寻越王剑,最后不知去向,该剑法从此沉迹于世。”常无为停顿片刻,自言自语:“不知是他们在洞中找到了越王剑,还是带着剑来到洞中。”

继先听得入神,常无为接着道:“你可知此剑法虽为盖世神功,但绝不是一般人能炼成的。”

继先认真道:“我知道,这书上说,要阴阳合体的人和阴阳合体的剑在一起才能练成,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还有这心经我也看不懂。”

常无为拿过剑,“此剑是该剑法的绝配之剑,至于这阴阳合体嘛,也就是说练剑之人体内要兼有阴阳两种真气。”

继先疑惑,“世间哪有这样的人?”

“有,但是凤毛麟角,这要看人的天赋和心性。孩子,该说的话我已说完,只能点到为止,一切看你的缘分吧!”

常无为起身欲走。继先也站起来,“你叫什么名字?”常无为一边捡散落的雄黄一边道:“无名无姓无仙号,采药炼丹云游道。”

继先走过来帮他捡,“那我以后怎么报答你呢?”

常无为笑道:“年轻人知恩图报,真是难得!我乃三清山玉虚宫常无为。”

继先嗔怪道:“刚才还说无名无姓,怎么又有了?”

常无为不觉大笑,“有即是无,无即是有。”

继先摇摇头,“听不懂”。

“不懂得好!岂不知世间许多自以为懂事明理之人尽做糊涂愚蠢之事,懂与不懂之心智皆在一念之间,身心不修,天缘不通,懂也是肤浅的懂,”

继先越听越糊涂,“乱七八糟的,一句也不懂。”

常无为越谈越喜爱继先,于是又坐下来,“你来,我教你一段话,你天天照我说的去练。”

继先坐下,看常无为边做边念,自己也跟着做。“选清净处于日出和日落时分盘坐,心无杂念,双掌上下合拢,与双腿平行放于丹田处,经脉放松,使全身处于自然之态,心与万物融而为一,使万物之气慢慢带动体内之气,内力不断挥发,冲开气脉,旋转。”

常无为嘱咐继先:“此乃我五冥掌心法,你如此日日坐禅,内力五年可成;若内力成,可练招式,又五年,内力与招式交融,此功浑然天成。现在我只教你心法,来日若有机缘,自当传你招式,心法可助你修成内力。五冥掌乃至柔至阴之功,而你所练的达摩杖乃至阳至刚之功,你若修成五冥掌心法,体内便具有阴阳二气,即可练玄天七剑,只是其中的练剑所用的心经还需机缘!”

继先苦笑着摇头,“算啦,要五年,我还是不练啦,爹娘还让我和哥哥、三弟建功报国呢,你拿去练吧,这把剑我留着用。”继先把经书甩给常无为。

常无为推辞不受,“此功依个人修行和心智而定,未必非要五年。你得此剑和此经乃是天定,怎能随意授人?再说,你若真能练成此剑,对你建功报国不是更有帮助吗?”

继先觉得有理,便收回经书,放回怀中。

“行啦!老道还要回宫炼丹,你赶紧回家吧,免得家人担心。”常无为背上雄黄,飘然而去。

继先正欲转身启程,只听不远处世杰哭喊着寻找过来,“二哥…你在哪里…二哥…”

继先向世杰大呼:“世杰,我在这儿,我没死。”

世杰看到继先,飞奔而来,见其完好无恙,激动地抱着大哭。

出莫干山后,二人便向临安赶来。走到半路,见兵荒马乱,一问百姓才知蒙古又进犯淮东,赵葵已经领命到前线抗敌。二人听说赵葵已到前线,临安也就没必要再去了,还是赶紧回家要紧,免得爹娘过于担心。

“爹,娘,我们回来了!”继先还未进院便大喊,李氏一听喊叫声,喜出望外,又看到二人衣服脏污不堪,头发散乱,活像逃难回来似的,又喜又疼,眼泪哗啦一声如泉涌。

庭芝和李大江也迎出门外,“二弟三弟,你们可算回来了,爹和娘这些天急得饭都吃不下,你看娘脸都瘦了一圈。”

继先和世杰走过来抱着李氏,“娘,都是我们不好,让你和爹担心。”

李大江憋着气,拉住继先对着后背就是一巴掌,又踢了世杰一脚,“你们跑哪里去了?这么大了一点不懂事!”

李氏拉住李大江,“孩子都回来了,你就别打了,孩子弄成这样子,一定吃了不少苦。”

庭芝领着继先和世杰进屋,“你们走时好歹也说一声,一走就是一个月,要是再不回来,我就要去找你们呢。”

继先和世杰羞愧无语。

二人洗换完后出来吃饭,李氏做了满满一大桌菜,“来,继先,世杰,你们多吃点,在外面一定吃不饱,都瘦成什么样了,我让庭芝专门到街上买了你们爱吃的菜,多补补。”李氏不停地给二人夹菜。

继先和世杰感动地泪眼模糊,大口大口地吃。继先问道:“爹,江北又开战了,你们知道吗?”

李大江叹了声气,“知道,这才消停几年,蒙古人是真不让不人过日子了!”

庭芝愤恨道:“蒙古当然不想让我们好好过,他想灭了我们大宋。”

李氏嘲笑道:“金国也想灭我们,打了几辈子,结果把自己给打灭了,咱大宋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世杰道:“只是现在蒙古正盛,没人阻挡得了他们。”

庭芝放下筷子,“爹,娘,现在二弟和三弟都回来了,我也没什么顾虑了,我打算去参军,这次是下定了决心。”

世杰听此言,也连连点头,“大哥说得对,我们也该尽点自己的力量了,大宋需要人,我也去。”

庭芝道:“你就别去了,你刚回来,还是在家照顾爹娘吧。”

世杰道:“二哥一个人在家就行了,我还是去参军吧。”

李大江见二人已拿定主意,不好再阻拦,“行啦!去就去吧!老是让你们守着一条破渔船也不是事,早晚都是要出去的。”

李氏语重心长,“哎!你们都走了,继先一个人担子就重了。”

继先忙道:“没事,大哥和世杰担子更重,你们在军队里要照顾好自己。”

庭芝、世杰齐道:“放心吧!”

次日,二人便收拾行装上路,他们打算去扬州,赵葵正在扬州招兵。李氏把攒下来的钱给他们装了一半,二人怎么都不肯要,李大江拿过来硬塞到他们包袱里。李氏送到江边便回去了,李大江和继先摇桨把他们送到江北,二人上岸告别,向扬州而去。

(本章完)

.

阅读夕阳王朝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夕阳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