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王朝》

第九章 继先辞官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继先和莲心来到泉州,故地重来,风光一如五年前,心情顿感亲切。如今,继先已是泉州知府,主掌泉州大小事务。

继先和莲心收拾好房间,一起到城中散心。二人来到码头,看见一个阿拉伯商人正指挥船工向大船上搬货,货物全用木箱子密装,继先感到奇怪,便去查看。那商人没有注意到继先和莲心,小声呵斥着船工,“都留意点,轻拿轻放,不要沾水,快点,官府的人一会就过来巡港。”

继先一听,似觉蹊跷,拍了那人肩膀,“你们是哪儿的商人?在做什么?”

那人一回头,居然正是当日和兀良合台密会的蒲寿庚,他一看到继先,吓得一身冷汗,然后又假装镇定,笑着向继先施礼,“小人蒲寿庚见过李大人,听闻李大人昨日上任,真是可喜可贺。”

继先一脸诧异,“我们素未蒙面,你怎么认识我?”

蒲寿庚的眼神不停瞅向船工,笑道:“李大人没见过的人多了,何止小人一个?但当年你每日巡查海港,哪个商号不认识你?”

继先弯腰去查看货箱,“箱子里是什么?”

蒲寿庚连忙上前拦住,赔笑道:“李太守小心弄脏了手,并没什么,不过是一些瓷器,我们大食钟爱宋国瓷器。”

继先问道:“你经常来往南洋?你可认识一个叫钟合台的人?”

蒲寿庚神色诡异,“钟合台?认识!哦!不认识!不认识!不知这人跟李大人什么关系?”

继先见他说话遮遮掩掩,“真不认识?我一个朋友,是她哥哥。”继先指着莲心道。

蒲寿庚暗自思量,料想继先必不知兀良合台的身份,“李大人,这是小人孝敬你的,你拿去喝茶,若这趟回去赚了大钱,定多加奉上。”

蒲寿庚从袖中掏出一块金条,继先推辞不受。莲心从蒲寿庚的话中,猜定兀良合台当日会见的人就是他,便趁二人不妨,偷偷打开箱子,见里面俱是黑沙状的东西,用手指抹了点闻闻,“火药!”吓得她赶紧捂住嘴,迅速盖上箱子。仔细思索,念道:“莫非是给将军运送的?对!一定是!不行,不能让公子发现。”

莲心上前劝继先,“公子,这里好热,咱们还是去观海楼吧,这些事自有市舶司来管,你凡事都操心,让他们吃闲饭去呀。”

继先见莲心脸色红润,以为是被日头晒的,便同莲心走了回去,回头对蒲寿庚道:“你们忙吧!”

继先来到泉州多日,却不见官员前来禀报事务,他一向关心泉州海贸,便让下人通知市舶司使到州府议事。下人去了半日,灰头土脸回来,“大人,市舶司使是左相谢方叔的人,根本就不理会小人。”

继先气愤道:“按大宋律例,本府有权向他查问海港事务,他竟敢不来?那好,既然他不来我就去找他。”说着就要出门。

莲心拦住继先,“公子不要去,一个市舶司使怎敢跟你作对?这分明是谢方叔指使的。你想一想,凡是太守到任,合府官员都要前来述职,你来泉州快半月了,无一人过来,不是推说有病便是推说公务忙,果真这样吗?”

继先让下人退出,越想越气,“我哪里得罪了谢方叔?竟与我处处为敌?”

莲心柔言劝道:“有些事本来就是没道理的,不必事事都去追究原因,你心里明白就行,全当没有此事,他做他的官,你尽你的职。”

一日,府中传报,说金门岛杨明昌带杨亮节和杨海心前来拜见,继先正心头烦闷,听闻他们到来,喜出望外。杨亮节已经长成十几岁的壮小子,杨海心也豆蔻初开,流露出卓雅脱俗的风韵。

杨明昌道:“一别数年,听闻李大人又来泉州,老夫便带着犬子和小女前来拜见。”

继先领他们进屋坐下,“几年不见,亮节和海心都长成大人了。”

杨海心道:“只怕再几年不见,你都认不出我了。”

莲心走上前,拉着海心的手,又摸了下她的脸,“瞧这丫头多水灵的脸蛋,眼睛又好看,活脱脱一个大美人了。”

海心看了继先一眼道:“莲心姐姐和以前一样漂亮,继先哥少了几分稚气。”

杨明昌假装生气道:“你这丫头,越大越没规矩,谁允许你这么称呼李大人的?”

继先笑道:“海心心性爽快,我很喜欢,反倒叫我大人听着不自在。”

海心向杨明昌撅了个嘴,“你瞧,人家喜欢我这样叫。”

杨明昌戳了下海心的头,笑道:“你这丫头,能有你哥一半省心就好了。”

继先问亮节:“亮节,现在读什么书?”

亮节向继先施礼,“回禀李大人,正在读朱子的论集,如今圣上重视理学,从朱子之道才是正途。”

继先见亮节年纪轻轻便不苟言笑,心生几分敬畏,便道:“自家闲谈,不必如此拘谨。”

亮节道:“朱子云:自修身以至于为天下,礼不可一日而失也。”

继先道:“礼之本是规范人之往来,因时而异,因事而异,若一味墨守成规,便会使人之感情淡薄,与礼的本意背道而驰了。”

杨明昌见亮节的话让继先有些不自在,摆手让亮节退到后面。海心对亮节道:“继先哥喜欢无拘束,你却要谈礼,我看哥哥就是个书呆子。”

继先忙笑道:“海心!我不是这个意思。”

杨明昌道:“难得跟李大人一见,我们说说正事吧。过几年我打算让亮节到临安参加科考,杨家虽书香传世,但还没有一个参加过科考的。”

继先不住点头,“我看可以试试,亮节年轻有才,不管考不考得上,到京城走走,总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的。”

杨明昌道:“我也是这个意思,这次我把亮节带来,还请李大人多给他指点指点。”

继先道:“我比亮节也大不了几岁,承受不起这样的话,既然杨伯伯开口,我定然会尽愚钝之力。”

杨明昌一行在泉州停留几日,怕耽误继先公务,便回了金门岛。那日,朝中派官员到泉州视察海贸,继先按常例在州府衙门恭候,可是等了整整一上午,却不见朝官的身影,下人回来禀报说,视察的官员是谢方叔派来的,直接去了市舶司。继先不觉气恼,莲心劝继先向朝廷上奏说明此事,免得以后谢方叔反咬一口,说继先玩忽职守,不迎朝官和不述职。继先一本奏上,很快就被批回,反而又被训斥,驳文中说市舶司是朝廷直接掌管的,泉州知府无权干涉,指责继先有越权夺职行为,继先有苦难说,十分憋屈。

泉州遭遇了多年罕见的风暴灾害,海港几乎被夷为平地,损失巨大;风暴过后,市舶司不积极修复海港,来往船只停靠困难,货物无处堆放,继先忧心如焚。虽然他自知上次因为市舶司的事被训斥,但心想不能因为这点委屈就作壁上观,泉州海贸是大宋的重要生命线,他要积极承担责任,于是便向泉州通判借兵三百修复海港。那通判也是谢方叔的人,他故意卧病在床,假装不知继先借兵之事,让下人私借兵丁给继先。继先率兵正在海港忙碌,忽然通判赶到海港,并故作惊讶和不知借兵之事,然后向朝廷上奏,说按宋律知府无权调兵,而继先却隐瞒通判,私自调兵。谢方叔便在理宗面前大肆渲染,说继先为官放荡,无视律例,不宜主掌地方大权,不如给其一个闲职。理宗不得已下旨罢去继先知府之职,让其回京仍供职秘书省。继先听闻又调回秘书省,大失所望,觉得自己本就不是官场中人,便辞去了官职。

继先辞职后,想回家看望父母,便带着莲心北返。二人经过越州,顺便到聚贤门会会越州二贤。冷观堂和楚玉痕听说继先到来,出门迎接,冷观堂道:“继先兄弟一路辛苦!淮东一别后,我和你嫂子经常念叨你。”

继先也高兴道:“小弟也很想念你们。”

楚玉痕走到莲心跟前,“瞧瞧莲心这孩子,越发水灵清秀了,你们两个…?”楚玉痕望着继先说了一半,见继先面色尴尬,又咽了下半句。

莲心见继先有意回避,心中也自知深浅,便对楚玉痕微微一笑,“大嫂,我们很好。

四人走到屋中坐下,冷观堂问继先:“继先兄弟,辞官之后打算去哪里?”

继先踌躇道:“我也没什么打算,先回家看看爹娘,几年没回去了,也不知道二老现在怎么样。”

冷观堂见继先有些颓丧,便鼓气道:“你还年轻,不可因此而心灰意冷啊!”

继先长吁一口气,神色坚定道:“大哥放心,继先不是经不起打击的人,我是不适合做官才辞

(本章未完,请翻页)

去官职的,天下之大,怎会没我安身立命之地?”

“有你这句话,我和你嫂子也就放心了。好了,不谈这些烦心事了。我问你,武功最近可有大进?”

“大哥见笑了,我在官场,忙不完的公事,哪有时间去练武?”

楚玉痕道:“以前没工夫,现在有了,而且你自己的终身大事也该一起考虑了,二十多岁的人了,自己不上心没什呢,可别耽误了人家。”楚玉痕递了个眼色给莲心。

莲心满脸羞红,心怦怦直跳,摒住呼吸,一句话也不敢说。继先不住地搓着手,鞋底在地上反复磋磨。楚玉痕见二人此状,只当二人心有灵犀,只是骤然公开提及此事,才不好意思,便打趣道:“继先,地板都要被你的鞋磨穿了。”

莲心失笑,众人也跟着笑起来。

冷观堂忽然道:“继先,我听说你大哥庭芝调到真州了。”

继先惊喜,“什么时候的事?”

“有些日子了,前翻孟珙将军让他进京考试,他中了进士。”

继先感慨万千,“孟老将军对大哥有知遇之恩。我正好去真州见见大哥。”

次日,继先便离开越州,去真州找庭芝。

世杰自被蒙古俘虏后,一直担任杞县主簿,他本意是想趁此机会留在后方给宋廷打探机密,但来到杞县后,见百姓生活凄惨,便决定留下来为百姓做点事,一待便是好几年。一日,世杰听闻蒙古派张柔接管杞县,张柔曾与世杰有仇,世杰想到他来杞县定不会放过自己,便丢官弃职,逃回大宋。

世杰过江后,本欲先回老家一趟,但想到自己一无所成,又是从蒙古逃回来的,不好意思向爹娘提及,恰好听说庭芝在真州,便转向真州。

这日,庭芝在屋中读书,下人来报有人求见,庭芝道:“读书期间,外客不便接见,你去回他我不在。”

下人正要出去回复,只见世杰已经走进屋来,“怎么?大哥连我也不想见?”世杰蓬头垢面,穿着一套旧衣立在屋门口。

下人推世杰出去,“你怎么自己进来了?大人说了不见客,你还是请回吧。”

庭芝抬头一看,惊诧不已,忙起身止住下人,“是世杰!”两眼凝视世杰,眼中泪水打转,走上前对着他的肩上砸一拳,“你小子这几年去哪里了?没个书信,知道我有多挂念你吗?”

世杰噗通一声跪下,“大哥,让你担心了,我这几年一直在蒙古,我…我…哎!一言难尽。”

庭芝拉起世杰,“我一直以为你已经…还好还好!回来就好。”

二人坐下,庭芝给世杰倒茶,世杰把自己的事给庭芝叙述一遍,庭芝听后感慨不已,问道:“你二哥的事你都知道了吗?他在泉州,我也与他多年未见了,不过时常互通音信。”

世杰喝了口茶,“二哥在淮东立下大功,怎么倒去了泉州?”

庭芝道:“朝中的事错综复杂,哪里会是我们想得那么简单?”

二人正在谈话,下人禀报说泉州知府李继先求见,庭芝和世杰一听,忙出去迎接,却听门外喊道:“大哥!继先来看你了!”迎面疾步进来。继先一看世杰也在,心情百感交集。莲心见状,移步退出屋外。

庭芝喊住:“姑娘是和二弟一块来的?”

莲心微微点头,看庭芝一脸威严,心中忽生敬畏,便向他行礼。这一礼行的却是蒙古礼节,让庭芝有些诧异。

庭芝也未太当回事,便对继先道:“余将军入川时,到施州探望,跟我说起过你,当时你还在淮东,原说这次来真州可以顺便看看你,不想你又调到了泉州,算来咱们三个也有六年没见了。”

世杰过来给继先磕头,“二哥!”

继先拉起世杰,“三弟这几年到哪里去了?”

庭芝道:“他的事一言难尽,有机会再慢慢给你说,你现在怎么有空来真州?”

庭芝向莲心道,“姑娘请坐!我们兄弟聊着,你别客气。”

莲心道:“没事!”

继先道:“我已经辞了官,从此无官一身轻。”

庭芝惊讶道:“辞官?为什么辞官?”

继先道:“我本就不是官场中人。”

世杰对庭芝道:“大哥,你还不了解二哥?他是一杆子捅到底的性格,又不喜拘束,在官场上还不处处憋屈。”

庭芝只好道:“你自己的路自己选择,相信你自有主张。”

庭芝看了下莲心,“姑娘哪里人?和二弟怎么认识的?”

莲心似乎感到庭芝有中不可名状的洞察力,心中有些胆怯,“我父母原是西夏人,在南洋生的我,我一直随哥哥经商,后来在泉州遭难,被公子救回。”

庭芝点点头,“莲心姑娘一路劳累,我让下人替你安排房间,你先去休息吧。”

莲心忐忑不安退去后,庭芝问继先:“二弟,你一向单纯,不懂人心险恶,莲心姑娘的身份你可曾清楚?刚才他对我行蒙古礼节,你不觉得有问题吗?”

继先道:“她随我这几年从未行过蒙古礼,我也感到奇怪,不过她确实是个好姑娘,善良又贴心,这几年全亏他照顾我。”

世杰道:“二哥待人向来仁善。”

庭芝若有所思,“世情复杂,凡事不可大意。继先,以后要对莲心姑娘多留心,我看她绝非寻常女子。”

继先见庭芝怀疑莲心,心中不快,便想为她辩解;转而又想,既然大哥不了解她,辩解也无益,自己明白就行,于是便道:“嗯!知道了。”

继先回到房中,莲心心事重重地问道:“公子,你大哥是不是不喜欢我?”

继先见莲心面带忧伤,眉头微蹙,不觉心生怜惜,“莲心姐姐,你别多想,大哥怎么会不喜欢你呢?只是他一向比较严肃罢了,我和三弟从小就怕他。”

莲心又道:“他有没有跟你说我什么?”

继先道:“有啊,大哥夸了你好多呢。”继先想哄莲心开心,可又说不好。

莲心道:“又在骗我”。

继先连忙解释道:“你别生气,我不是故意骗你的。”

莲心不禁笑了,继先也自嘲而笑。

三兄弟齐聚月余,庭芝知道孟珙赏识人才,便让世杰和继先去投靠孟珙领导的忠顺军,于是二人和莲心便前往邓州忠顺军军营。

三人一行到达邓州,孟珙早就听说继先在淮东大战蒙古军之名,又知是庭芝的弟弟,便对二人的到来十分喜欢。孟珙见二人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不住称赞,“继先在淮东三战蒙古,威名远扬,真是英雄出少年呀。”

继先道:“惭愧惭愧!淮东之功全仗义兄余玠鼎力相助,继先怎敢贪功?我和三弟现在居无定处,因仰望老将军声名,大哥让我们前来投靠,望老将军收留。”

孟珙道:“到了这里就当自己家。”

“何人到来?听军士们说军中来个两个英雄,老将军也不通知我一声。”三人正说话,帐外忽然闪出一个大汉,抱着头盔大步进来。

继先和世杰不知是谁?孟珙对那大汉笑道:“瞧瞧你,一点规矩都没有,也就是老夫能容忍你。”

大汉哈哈大笑,“你那些乱七八糟的规矩听着都头大,王某就喜欢我行我素。”

孟珙无奈摇摇头,转身笑对继先和世杰道:“这是我的副将王坚,他可是咱们忠顺军的一头猛虎。”

继先和世杰向王坚施礼,“早就听家兄提起过你,见过王副将军!”

王坚把头盔放在桌上,“二位兄弟好!”然后问继先:“你兄长是谁?”

继先道:“兄长李庭芝,我是他二弟李继先,这是三弟张世杰。”

王坚一听是庭芝的二位兄弟,十分惊喜,忙迎上去拍继先的双肩,一激动,力气用大了,继先错以为王坚要打他,下意识地顺势回击,肩头一提,气力上冲,竟将王坚倒推了几步,吓得孟珙和世杰赶紧去扶他。

王坚晃晃脑袋站稳脚,“兄弟好大的内力,功夫不错呀!”

继先赶忙上前赔礼,“王将军请恕罪,小弟无知,冲撞了将军。”

王坚笑道:“不碍事,身手不错,军中正需这般人才,就到本将账下吧!”

孟珙止住王坚:“王将军,继先是有大功的人,原本是朝廷重将。”

王坚道:“英雄不提当年勇,谁能拿着以前的战功混一辈子饭吃?正因为继先兄弟有大才,所以才让他跟着我,我王某虽是粗人,但不会委屈他的,世杰兄弟也一块去。”

(本章未完,请翻页)

孟珙打趣道:“这下可好,你倒替本将做起主来了。”

王坚道:“好好好!王某知罪行啦吧!”说着便拉上继先和世杰,“走!咱们到我帐中边喝酒边聊。”

孟珙欲叫住王坚,“军中不许喝酒。”

王坚回头笑道:“老将军待会一起过来喝!我们给你留半坛子。哈哈哈哈!”

前军来报,蒙古大造船只,欲从丹江过汉水南下,两万精兵已经聚合到丹江北岸,对荆湖防线形成巨大压力,王坚向孟珙请命前去抗敌。

继先、世杰随王坚一同赴前线,宋军大队人马开赴丹江。此时蒙古军船只尚未打造完毕,粮草辎重正在集结,蒙古军虽善游击,但面对宋军的坚固城池和顽强抵抗,也须调整战术,做好长久作战的准备。继先见其水师尚未组建完毕,便和王坚、世杰谋划趁船只未下水前,偷袭军营,烧其船只。

继先道:“一旦等到他们的船只完工,再阻止过江恐怕要付出巨大代价。”

王坚道:“今夜没有月色,江上一片漆黑,我们正可偷袭。”

世杰也道:“我有一计,我们可大张旗鼓派兵向敌军水港假装进攻,吸引他们作战,然后派小船从军营东北十里的汉水上方偷偷过江,绕到他们大营后方,等到水师把他们吸引到河岸时,便暗中烧掉他们的粮草。”

继先赞道:“好!我再加一计,等到把蒙古军吸引到水岸时,我军假装畏敌退走,他们看到粮草被烧后,必会回兵救火,彼时我军回头返攻,必能大获成功。”

王坚对继先道:“好,就这么办,今夜你和世杰率水师假装进攻,我率小船过江。”

继先连忙摇手,“不可,我和世杰过江,你乃一军之首,不可轻易过江。”

王坚道:“继先多虑了,忠顺军将士之所以个个骁勇善战,就是因为凡有战事必将领冲在前方,你放心,我放完火立马就走,不与敌军恋战。”

继先道:“那好吧,我们这就去安排。”

宋军调集一万水师,出动五十艘战舰,在子夜时分向江对岸的蒙古军码头行去。王坚率领二百精兵,各带火石、火药和弓箭,带着小船从十里外的水岸下水。水师行到江中时,继先命所有船只点上火把,向对岸齐声高呼,蒙古军互见宋军水师来攻,急忙整合兵马,聚向江边迎战。行至离对岸几十米远时,继先命船只停止前进,只佯装攻打,蒙古军弓箭雨点般射来,却看不清宋军目标,纷纷落入水中。大约过了半个时辰,继先算算时间,估计王坚差不多到达蒙军后方,便假装后退,命船只熄灭灯火。

王坚和兵士过江后,将小船藏在草丛中,见蒙古军到达河岸,便悄悄绕到军营粮仓后面的小山丘上等待;等到江中宋军水师后退时,令兵士在箭头上包上火药,用火石点燃后,射向蒙军粮仓和草棚;此时正值深秋,天气干燥,粮草见火即燃,顿时,一片火海,只听营中大叫:“不好了,宋军偷袭粮草,快救火!”河岸的蒙古军还在庆幸打退宋军,忽听后方喊救火,回头一看,军营火光通天,纷纷赶回去营救。

继先在江中望见蒙古军营中起火,世杰率小船前去打探,见河岸敌军回营,便道:“二哥,蒙古军已经回营,我军可以出击了。”

继先挥动令旗,“大军前进,准备火箭,出发!”

于是江中战舰拨动水浪,如赛龙舟般向对岸驶去。船上将士目眦逼视,面如蛟龙,紧握弯弓,拉满弓弦,站在船头面迎江风,紧盯对岸。

船一靠近岸边,继先一声令下,“放箭!”只见火箭落如雨滴,射向蒙军码头。火箭在黑暗的江风中穿梭,带着一尾尾明亮的火光嗖嗖直下,如烟花燃放,似星雨划空,有的射在成型船身上,有的落入造船工料上,有的钻进岸边水中,码头一时间烧成火海。蒙古军粮草大火尚未救完,码头又被烧起,前后顾及不能,奔跑呼叫,宋军在船上看得畅快淋漓。继先急命世杰率十艘大船向上游驶去,前去接应王坚,等到王坚和世杰过来后,两军汇合,王坚令大军撤回对岸,三人在江上谈笑风生,将士的欢呼声刺穿黑暗的江面。

蒙古军被宋军偷袭后,船只和粮草尽失,被迫退兵。王坚三人因功被朝廷封赏,王坚提拔为兴元都统,世杰升为忠顺军副将。王坚调离了忠顺军,世杰便随同江万载一起主持北路忠顺军事务,配合孟珙,而继先拒绝了一切封赏。

继先与王坚相处数月,认为王坚重情义、有胆略、待人诚恳,对其十分敬慕。话说莲心自泉州跟随继先以来,对继先照顾得无微不至,她体贴入微、善解人意,继先对其打心眼里喜爱;不过这种喜爱不似男女之间的情爱,继先觉得他对莲心的感情是出于爱慕、怜惜而产生的,莲心关心她、理解他,所以他才想保护她、取悦她。继先心想她哥哥一去杳无音信,不能让这么好的女孩一辈子跟着自己漂泊,得为她寻个终身依靠,而王坚就是最合适的人。继先太不懂女孩子的心思了,莲心对他痴心一片,他竟丝毫没体会出,还自以为是地认为莲心把他当作弟弟,所以才对他这么好。继先欣赏王坚,又爱慕莲心,便欲自作主张将二人撮合到一起。

那日,继先借着为王坚和世杰庆贺的名义请王坚到家中喝酒,并让莲心出来作陪。王坚从未见过莲心,继先也未提起过她,王坚心中胡乱猜疑着她的身份。

继先请众人坐下,“王坚兄弟,这几个月多亏你照顾我和世杰,来!我们敬你一杯。”

王坚道:“火烧蒙军之功,我与世杰各得一半,而你拒绝领功,却是为何?”

继先已经厌恶官场,其中缘由旁人难以理解,他也不想解释太多,只是苦笑一下。

世杰替他答道:“二哥的性子不适合做官。”

莲心道:“大丈夫建功报国的方式多的是,不见得非要做官才行,那些做官的又有多少是真正想着国家的?我觉得公子不做官更舒坦。”

继先看着莲心欣慰地笑了下。王坚见莲心说话非同一般,便问:“继先兄弟,不知这位莲心姑娘是…?”

继先正不知如何提起这事,见王坚先问起,便道:“我与莲心姐姐自泉州相识也有四五年了,这几年我们形影不离,如同我的姐姐一样照顾我。”

莲心紧咬嘴唇,她没想到继先真把她当作姐姐,她的心快要停止跳动了,头有点昏沉。继先见莲心两腮发红,关心道:“莲心姐姐,你没事吧?”

莲心摇摇头,“没事,我不会喝酒,有点头晕。”

王坚关切道:“那就别喝了,女孩子本来就不胜酒力。

莲心微微一笑。

继先几杯酒下肚,情绪涌上心头,对莲心道:“莲心姐姐,你跟我这几年,我不能让你一直跟着我漂泊无定、吃苦受累。你哥哥一去杳无音信,他不在你身边,我想替你的终身大事做个主,王坚兄弟是我的好友,他的人品我可以担保,你可愿意跟王坚兄弟一起去兴元?”

王坚乍听此言,竟不知所措,世杰也在一旁附和道:“美女配英雄,再好不过了,莲心姑娘,王将军前途无量,你跟着他绝对不会受委屈。”

莲心如遭晴天霹雳,呼吸快要凝住了,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好半天才从嘴缝中挤出一句话,“多谢你们,我已经…有心上人了。”说完转身跑回屋,继先三人面面相觑。

晚半晌,继先来到莲心门口敲门,却无回应,他不知自己哪里说错了,如果她不愿意就算了,何至于生气?但又想她是个通情理的人,让她静静,明天也许就没事了。

第二天一早,王坚来向继先和世杰辞别,去兴元赴任,王坚嘱托继先别再向莲心提昨天的事了。送走王坚后,仍不见莲心出来,继先便去敲门,屋内没有任何动静,他急忙推门进去,却发现莲心不在,只在桌子上留下一封信:“公子,我与哥哥离别数年,很想念他,多谢你这几年照顾,我曾经爱过一个人,可他却不知,既然我与他有缘无分,不如早些离开。公子珍重!我找哥哥去了!”

继先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莲心一直爱着他。继先自我埋怨,“我怎么这么笨!竟然看不懂她的心思。不行,我得去找她,她若有闪失,我一辈子也不会原谅自己。”

世杰道:“二哥,天下这么大,你知道她去哪里了?”

“她一个女孩子不敢乱走的,肯定去泉州了,我们就是在泉州相识的,我就沿着去泉州的路找。世杰,你自己珍重!”

世杰安慰道:“放心。你也别太着急,要是找不到就回来,说不定她过几天想通了就回来了。”

(本章完)

.

阅读夕阳王朝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夕阳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