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豪士歌》

南京往事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话刚说完,郁且狂又恢复了常日里耐人寻味的表情:“常言道良禽择木而栖,姑娘一点就透,想来不会不懂此理。”

他的这些话似乎是在提醒徐云怡谨慎选择汉王,可他不也选了汉王吗?既然同在汉王麾下,他为何要暗讽徐云怡黑白不分、是非不辨?为何提醒徐云怡良禽择木而栖?

这就是郁且狂!向来让人捉摸不透!

疑惑于郁且狂之言的同时,徐云怡也有话要提醒郁且狂:“相公之言,也是我想说的。太子与汉王看似不分伯仲,但只要细细分析,便不难得知孰强孰弱。适才相公也说了良禽择木而栖,聪明之人一点即透,我的话就这些,望相公细品。”

说完话后,徐云怡也模仿起了郁且狂,给了他一个耐人寻味的微笑。

这次轮到郁且狂疑惑不解了——听徐云怡之意,似乎也在提醒自己谨慎择主。可得知自己也为汉王效力时,她不应该感到高兴吗?

郁且狂开始在心底暗想——徐姑娘所言倒是不假,太子与汉王看似不分伯仲,但细细分析后,便能发现太子之势早已压过汉王。太子是嫡长子,身份尊于汉王,身后又有太子妃、张贵妃、皇太孙及很大部分朝臣的支持。汉王只是次子,虽然军功卓著,但除了部分朝臣外,支持他的人寥寥可数,若说真有分量的,也就赵王一位了。www.tcknh.com 侠客小说网

想到赵王,郁且狂的脑海里便浮现起建文年间在南京皇宫与他相识的情形。那时自己不过五六岁,一直屁颠屁颠地跟在赵王身后。赵王比自己大十岁,正是鲜衣怒马、意气风发的年纪。赵王把自己当做亲弟弟一样看待,耐心地教自己读书、写字、骑马、练功……

那因为某些原因,郁且狂自出生几天后便一直被养在皇宫里。皇宫里的日子是那么无聊,虽然锦衣玉食,但四周都是高墙,还有无数繁琐的礼仪……

郁且狂生性活泼好动,与死气沉沉的皇宫格格不入,因此在宫里未免觉得甚是无聊。直到建文元年,宫里来了三个人——燕王的三个世子,即当今的太子、汉王与赵王。那年建文帝刚刚继位,因为担心北平的燕王起兵叛乱,在方孝孺、黄湜、齐泰等人的建议下,燕王的三个世子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被“接”到了当时的南京皇宫。建文帝命令三位世子不能走出皇宫半步,但为了不让燕王疑心,允许他们在宫里随意走动。正因如此,一直养在宫里的郁且狂与他们认识了。

有一日三兄弟到长寿宫赏花,恰巧碰见了被养在长寿宫的郁且狂。那年郁且狂五岁,赵王十五岁、汉王十八岁、太子二十岁。太子生性沉静、端庄稳重,加之年纪最长,对年幼的郁且狂只是略施关爱,因此两人并无太多交集。汉王暴躁易怒、不易亲近,从未正眼看过郁且狂这个黄口小儿。只有赵王,他也活泼好动,加之年纪又小、童心犹存,好不容易在沉闷的皇宫看到一个有趣的小孩子,便天天把郁且狂带在身旁。

当时长寿宫的主位的敬太妃。她是太祖晚年的宠妃,洪武晚年宠冠六宫。即使这样,她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也仅在入宫的第二年生了一个小公主,之后便在无所出。然而还未满月,小公主便因在襁褓中不幸去世了。虽然丧女,但她毕竟是生育过的妃嫔,因此太祖驾崩后不必殉葬。洪武三十一年,太祖朱元璋驾崩,而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改年号为“建文”。太祖敬妃改称敬太妃,仍居长寿宫。

郁且狂年幼时便被养在长寿宫。在他被养在宫里的那几年,长寿宫主人的封号由“敬妃”变为“敬太妃”。

自从在长寿宫见到郁且狂后,赵王便时常来找他玩儿。因为赵王很会照顾孩子,敬太妃也很放心让郁且狂跟着他。

太子、汉王与赵王共在南京皇宫里待了一年,那一年也是郁且狂一生当中最无忧无虑的日子。

那时赵王十五六岁,他总是带着郁且狂在南京皇宫里到处乱逛。直到现在,郁且狂还清楚地记得南京皇宫的一切——长寿宫里栽满了菊花,敬太妃总会用菊花给他和赵王做菊花豆腐汤,也会给他们做形似菊花的菊花酥;咸阳宫门口有两只石狮子;雪后的长安宫最漂亮;长乐宫里养了十多只孔雀;御花园里有一个专门种植移自扬州的芍药花圃,因为建文帝最喜欢扬州芍药……

那时的汉王还是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他教郁且狂读书、写字、骑马、弯弓、练剑,还教郁且狂喝酒……

那是郁且狂第一次喝酒——赵王偷了一壶朝鲜进贡的马格利酒,将郁且狂带到了御花园里。他俩就像叛逆的孩子,不敢让建文帝和敬太妃知道,所以便躲在御花园的假山后偷喝酒。他们都是第一次喝酒,第一口酒下肚,两人都觉得大人最喜欢的酒又辛又辣,一点也不好喝。但为了显示自己的勇敢,两人把满满一瓶马格利酒喝得一滴不剩。

结果两人都醉了,醉倒在了假山之后。打扫御花园的老嬷嬷发现后,急忙禀告了建文帝和敬太妃。

赵王年纪较大,一觉醒来后,脑子也基本清醒了。

郁且狂却不一样,他年龄幼小,醒来后也觉得脑子疼得厉害,两三天后才恢复了正常。

因为这事,两人没少被建文帝和敬太妃批评。

可两人却上瘾了,自那之后,两人常常偷喝宫里的酒。短短一年间,两人都染上了嗜酒的毛病。

赵王还好,毕竟十五六岁了,离加冠之年也不远了。可郁且狂还只是个五六岁的孩子,才五六岁就喜欢喝酒,郁且狂与同龄人是那么格格不入。

郁且狂的思绪由回忆回到了现实,细细一想,他与赵王也很久不见了。

“不知高燧哥哥在北京是否安好?”郁且狂心里暗想,“听说他现在仍嗜酒如命,但却不是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郎了。哎,徐恬嫂嫂去世后,高燧哥哥便一直郁郁寡欢。”

当年在南京皇宫相识时,赵王只是燕王的三世子。他与郁且狂关系很好,虽然身份差异,但他却一直让郁且狂叫自己高燧哥哥,丝毫没有燕王世子的架子。

“哎,幼时在南京皇宫偷喝了一年酒后,我与高燧哥哥都成了嗜酒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之人。时光荏苒,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们依旧嗜酒。徐恬嫂嫂离世了,高燧哥哥借酒浇愁;无珠弃我而去,我也借酒浇愁。难怪我与高燧哥哥如此投缘,原来我们的经历竟也有些相似。造化弄人啊,当年的高燧哥哥是那么意气风发,即使身在皇宫为质,依旧肆意昂扬,谁知在经历丧子丧妻之痛后,竟会变得终日郁郁寡欢。”郁且狂又在心里暗想。

往事一件件涌上心头,使郁且狂越想越难受。他低下了头,想缓解一下自己的心情。

低下头后,郁且狂瞥见了自己佩着的长剑。这让他又想起赵王,因为这把长剑正是赵王送给他的。

徐云怡的思绪又回到了二十五年前——他和赵王初次相识的建文元年。

认识郁且狂后,赵王时常带着他去校场练剑。当时的燕王也就是现在的皇帝文武双全,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尤其擅长剑术。赵王家学渊源,也将剑法练得炉火纯青。

那时郁且狂还小,但也跟着赵王学了很多剑法。后来离别时,赵王还给了他一把剑——无敌剑。

无敌剑来头不小——前元末年,民不聊生,江淮英豪郭子兴遂揭竿而起。起兵那日,郭子兴命能工巧匠为自己打造了一把名曰“无敌”的长剑,意为所向无敌、尽杀敌手,并在剑鞘上以小篆刻了“无敌”两个大字。此剑浑身乌黑,只有“无敌”两字被红漆漆红,显得格外醒目。后来太祖投入他的麾下,成为他麾下的一个十夫长。随着军功日甚,郭子兴也越来越重视太祖。后来太祖娶郭子兴养女即后来的孝慈高皇后马氏为妻,成婚当日,郭子兴将这把无敌剑送给太祖,让他带着这把剑上阵杀敌。

从此无敌剑跟着太祖南征北战,直到大明王朝的建立。

洪武十三年,燕王朱棣即现在的皇帝就藩北平。太祖将心爱的无敌剑赠予燕王,让他替自己镇守北境。

洪武十六年,当时的燕王妃生下三子朱高燧,燕王十分高兴,立即将心爱的无敌剑赠予幼子,希望这把无敌剑能保佑爱子百病不侵、有病即斩。

就这样,无敌剑一直陪伴了赵王朱高燧十六年。直到建文四年,他才把自己心爱的宝剑送给了陪了自己一年又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郁且狂。

郁且狂至今仍记得当年分别时的场景——地点是长寿宫外,当郁且狂把从潮太嫔处偷来的出宫令牌交给赵王并催促他与太子、汉王快走时,汉王落泪了。他把自己随身佩戴了十六年的无敌剑解了下来,并将它送给了郁且狂,那时他对郁且狂说道:“且狂,这是无敌剑,一旦出鞘,所向无敌。当年父王将其当做我的出生礼物送给了我,希望此剑能保我百病不侵。如今我将它转赠给你,父王已于北平起兵,一旦皇上知道你偷了出宫令牌给我,一定会杀你解愤,到时候敬太妃也无法保你。你就带着这把剑,这是孝慈高皇后的养父赠予高祖的宝剑,太祖戎马半生,常与此剑为伴。皇帝就算再怎么生气,见到此剑后,定不敢杀你。切记!切记!”

(本章完)

.

阅读扶风豪士歌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扶风豪士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