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豪士歌》

父母在,不远游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朱云怡便起来了。等她梳洗完毕吃过早饭后,便到张贵妃房中告知要去长陵拜谒之事。

张贵妃已从竹沥姑姑口中得知朱云怡初四便要南下樱花巷,对此她的想法和竹沥姑姑一模一样,但也知道凭一己之力劝阻不了朱云怡,因此只好一边担心一边叮嘱朱云怡万事小心,并亲自备了一些纸钱,让朱云怡去长陵拜谒时替自己烧给先皇后。

收下张贵妃的纸钱后,朱云怡便带着竹沥姑姑、荀公公、朱砂、青黛和蓝雪前往长陵了。荀公公依旧负责驾车,护送他们一行的则是钟钧。

在拜谒完长陵后,朱云怡并未直接回宫。因为担心赵王,她便吩咐荀公公先驱车前往赵王府。

来到赵王府后,依旧是沐爱荷在门口迎接她。

下了车后,朱云怡给沐爱荷行了个礼,然后立即问起了赵王的情况。

“幸亏有郁相公时时开导,王爷的心情舒畅了不少,相比昨天气色也好了许多。”沐爱荷欣慰地说道。

听了沐爱荷的话后,朱云怡甚是欢喜,便挽着沐爱荷的手,与她一起朝赵王的房间来了去。

当朱云怡和沐爱荷来到赵王房间里时,赵王与郁且狂正兴致勃勃地欣赏着一幅古画。

汉王素知朱云怡在丹青方面造诣不浅,见她来了,便笑着邀她来一同欣赏那幅古画。www.tcknh.com 侠客小说网

若是换作平时,朱云怡定会立马与二人一同欣赏古画。但此刻她却没有如此闲情逸致,不过见赵王恢复得不错,心情又格外愉悦,她也不禁感到高兴,便笑着调侃道:“昨日才到鬼门关走了一遭,怎的今日便有闲情逸致欣赏古画了?”

赵王笑了笑,答道:“虽说直到现在头还有些晕乎乎的,但难得且狂老弟陪着我,常言道话遇知己格外多。刚好年前我得了这幅极为不错的古画,而且狂在丹青方面亦有独到的造诣,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因此我便拿出这幅画来与他一同欣赏了。”

听到赵王说头还有些晕乎后,沐爱荷便说道:“殿下昨日失血过多,这失血之症一时半会儿又难以恢复,故而才会觉得头晕。适才我去厨房煲了红枣乌鸡汤,有很好的补血之效。”说到这里时,她便吩咐身边的丫鬟彩云道:“彩云,快去厨房把煲好的红枣乌鸡汤盛来。”

彩云领命退下了。

郁且狂有意缓和赵王与赵王妃的关系,便趁机说道:“嫂嫂辛苦了!昨晚从宫里赴宴回来后,嫂嫂便径直赶来照顾高燧哥哥,一宿未曾合眼。今天一大早又忙着代高燧哥哥进宫给皇上请安,请完安后又去东宫见了太子和太子妃。好不容易午后可以小憩会儿,却又忙着去厨房煲汤了。这样日夜辛劳,便是铁打的身体也受不住啊。”

沐爱荷的脸上洋溢起一个幸福的微笑,答道:“无妨!在云南时我常大半夜去滇池泛舟抓鱼,有时甚至会接连两三天不眠不休,沐府儿女可没那么娇弱。再说殿下能快些好起来,不论让我做什么,我都甘之如饴。”

听了郁且狂和沐爱荷的话后,赵王不禁甚是感动。虽然对沐爱荷还没完全敞开心扉,但他还是歉然道:“辛苦你了!”

虽然只有短短四个字,但这已是赵王对沐爱荷态度的极大转变。

沐爱荷摇了摇头,深情地答道:“不辛苦。”

就在这时,彩云也把红枣乌鸡汤盛来了。

沐爱荷从彩云手里接过鸡汤,温柔而耐心地喂起了躺在床上的赵王。

等赵王喝完鸡汤后,朱云怡便把适才去长陵拜谒了母后,然后明日便将启程前往云南的事儿同他说了。

听说朱云怡明日便将前往云南,赵王便说自己已恢复得差不多,让郁且狂陪朱云怡南下,不必再照顾自己。

朱云怡和郁且狂担心赵王,都有些犹豫。但赵王的态度却十分坚决,说什么也不肯让郁且狂留下来照顾自己。

(本章未完,请翻页)

沐爱荷知道朱云怡和郁且狂是在担心赵王,便对他们说道:“云怡,郁相公,你们不必担心,殿下这边有我呢。”

“是啊,王妃事无巨细,你们不必担心。”赵王也附和道。

成婚这么多年来,沐爱荷还是头一次听到丈夫夸奖自己,此刻她心里又是感动又是心酸,忍不住就要掉下泪来。

但她还是强忍住了眼泪,然后从腰间解下一条翡翠长穗宫绦,然后将之递给了朱云怡,说道:“云怡,这是家父送我的宫绦,家父当年曾言见此宫绦如见他本人。此去云南,山高路远,到昆明后亦是明枪暗箭、防不胜防。俗话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我沐府在云南威名赫赫,只要你在危急时刻出示此宫绦,一切便可迎刃而解。即便京中有些不要命的人千里跟随,纵使他们在京城可以一手遮天,但到了云南,便不得不看我沐府的脸色行事。倘若真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你便直接拿着这条宫绦去沐府寻找家父,家父见此宫绦,定不会坐视不管。”

朱云怡知道沐府威震云南,有了沐爱荷相助,那自己在云南行事也能如鱼得水,因此心里甚是欢喜。

于是她先向沐爱荷表达了谢意,然后又问道:“对了,三嫂,你生于昆明、长于昆明,应该对家乡的一草一木十分熟悉。那樱花巷具体在何位置?按照我所得到的消息,樱花巷的主人沐晨前辈乃黔宁王之子,当是你的叔父。你未出阁时可曾见过这位长辈?或者逢年过节时亲自到樱花巷拜见?”

让朱云怡没想到的是沐爱荷却摇了摇头,只听她答道:“樱花巷的位置极为偏僻,位于滇池南岸一个叫海晏村的小渔村中,若非土生土长的昆明人,听到樱花巷时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海晏村的罗可谓昆明绝景,当年未出阁时我常带着彩云去那里欣赏日落余晖,因此知道村中有个叫樱花巷的地方。至于沐晨叔父,我确实曾听家父说起过,但家父说的是他幼时即已早殇,此刻方才听你说起沐晨叔父不但在世,而且还是樱花巷的主人,这倒让我大感意外。”

朱云怡心想《洪武政略》的秘密毕竟事关重大,因此即便沐爱荷贵为云南沐府的郡主,不知情也在情理之中。只是沐晨毕竟是沐氏子孙,有沐府保护,想来不至于落得刘闲落师徒、徐如故舅舅和常合华前辈那样的下场。想到这里,朱云怡便觉得安心了不少。

“对了,父皇今日午后还特意派伏煌公公来王府看望殿下的伤势呢。”沐爱荷又说道,语气颇为欣喜。

伏煌乃是皇帝的贴身宦官,他派伏煌前来便如同自己亲自前来。通过此事,朱云怡更是断定父皇心里是时刻加挂着儿女们的。

听了沐爱荷的话后,赵王只觉得无地自容,便羞愧地说道:“哎,父皇如此疼爱我们,谁曾想我竟糊涂至此,做出这般大逆不道之事,真是罪该万死。”

朱云怡也觉得赵王这次做得太过,毕竟无论如何也不该心生弑君杀父的想法,于是她便以极为严肃的语气答道:“吃一堑,长一智,三哥,希望你到藩地后能改过自新,时时牢记父皇的恩德。父皇已经老了,他向来慧眼如炬,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的眼睛。这次定是发现了什么,才会强令你和二哥离京就藩。对于父皇这样年过古稀的老人而言,此刻心中必定十分心寒。只盼你日后好好表现,上为君父分忧,下为我之表率,珍惜该珍惜的人,不要再感情用事了。”

赵王满脸悔色,似乎心有所想。听了朱云怡的话后,他呆呆地点了点头。

因为时间关系,朱云怡便带着竹沥姑姑、荀公公、钟钧、朱砂、青黛和蓝雪等人回了宫,不再在赵王府逗留。郁且狂则留了下来,与朱云怡约定明日一早再进宫随她南下。

回到宫里后,朱云怡感念张贵妃的养育之恩,又想到明日便将与养母分别,便到小厨房里给她做了一桌素席。这些年来张贵妃吃斋念佛,几乎从不沾染荤腥

(本章未完,请翻页)

,即便在除夕夜宴、初二家宴等重要场合也只尽量挑素菜来吃。

朱云怡知道母妃吃斋念佛,便用核桃油做了几道素菜,分别是香煎豆腐、糖醋藕丁、清炒绿豆芽、蘑菇煨青菜和水煮豌豆荚,主食则是不加荤腥的糯米烧卖.。

见朱云怡厨艺又精进了不少,张贵妃甚是高兴。她知朱云怡去意已决,便嘱咐她快去快回,争取回来后每天都能变着花样儿给皇帝准备一日三餐。

朱云怡笑着答应了,还说母妃和父皇一样重要,回来后自己也会每天用心给张贵妃准备一日三餐。

一番话说得张贵妃甚是开心。

席间张贵妃也反复叮嘱朱云怡外出要注意安全,不能做以身涉险之事,朱云怡都一一应了。后来张贵妃又要朱云怡替她到常宁公主墓前上几炷香、烧些纸钱,朱云怡回答说这些乃是分内之事,即便张贵妃不吩咐,她也会去做的。

说起英年早逝的常宁公主时,张贵妃不禁泪流满面。她知道皇帝对自己并非真爱,只因父兄功劳而对自己敬重有加。她也不奢望能像先皇后那样赢得皇帝的真心,只求在宫里安稳度日。好在后来她终于有孕,先是生下常宁公主,后又生下皇帝幼子朱高爔未获封即早殇,张贵妃因此而大受打击。好在还有爱女常宁公主陪伴膝下,皇帝对常宁公主亦疼爱有加。到得公主及笄后,皇帝将之许配给西平侯沐英第五子沐昕,两人也算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设。谁知天意弄人,常宁公主于永乐元年下嫁沐昕,永乐六年便撒手人寰,年仅二十二岁。随着一子一女先后离世,张贵妃便把所有的母爱都倾注在了养女朱云怡身上。她对朱云怡的爱早已胜过任何人,可以说是世间最爱朱云怡的人。

“云怡,你出门在外,一定要万事小心。你四哥和常宁姐姐先后狠心抛弃母妃而去,若你再出了什么意外,母妃这辈子真的便没有任何盼头了。”张贵妃泪眼婆娑地对朱云怡说道。

朱云怡知道母妃是想起了已逝的一双儿女,便宽慰她道:“母妃放心,云怡定会万事小心,不让父皇和母妃担忧。”

看着泪眼婆娑的张贵妃,朱云怡不禁想起了“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以前她总觉得这句话是无稽之谈,直到此刻见张贵妃两鬓斑白,又想到父皇的心寒,朱云怡突然发现父母原来已经这么老了。即便他们贵为九五至尊、后宫贵妃,却也不失一颗爱子爱女胜过爱自己的心,也无法阻拦岁月匆匆向前的步伐。

想到这里,朱云怡不禁感慨起父爱和母爱的崇高与伟大。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但她十分庆幸即便生于帝王之家,也能拥有这样全心全意爱着自己的生父与仰慕。每每想到这里,她便觉得何其有幸,能成为父亲的女儿,能成为养母的至爱。

吃完晚饭后,朱云怡想多陪张贵妃会儿,便提出了陪她抄写佛经的想法,于是母女二人便在灯光下抄起了佛经。

朱云怡的书法乃是一绝,而她书法的启蒙师傅则是张贵妃。小时候她常见张贵妃在认认真真地抄写佛经,耳濡目染之下也对写字产生了兴趣。张贵妃晚上常会梦魇,每当梦魇时便会起来抄写佛经,白天心烦意乱时也会通过抄佛经的方式来让自己精心。如此长年累月下来,她的书法水平便有了很大的提升。练字往往最能让人静心,因此除了抄写佛经外,张贵妃也会时常练字。朱云怡的书法启蒙便来源于此,等到年纪稍长后,皇帝见她写得一手好字,便给她请了不少大师当师傅,如此才有了后来写得一手好字的朱云怡。

大约抄了两个时辰的佛经后,朱云怡便陪张贵妃休息了。因为即将分别,故而朱云怡便和张贵妃同睡一张床,晚上母女二人还说了许多体己话。

第二天天还未亮,朱云怡便起床了。她先到小厨房给皇帝做了一道蟹酿橙,然后又带上一壶九蒸九晒的黑芝麻丸来到了乾清宫。

(本章完)

.

阅读扶风豪士歌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扶风豪士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