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来明月不惊鹊》

第六十四章,登云百步糕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他点了点头,不错,老夫此番邀郡主前来,正是想问一问郡主,这北朔人的习性。

北朔人的习性?大人没有问过先前出使北朔的使臣吗?反问完,我又道,不瞒大人,覃妁虽生于覃家,也长于凉州,但因自小体弱,故而,兄长并未将沙场之事说于我听,我这对北朔的了解恐怕还不如大人呢。

既如此,那老夫便不强求了,今日叨扰郡主了。

就这样,放弃了?我傻眼的看着他,总觉得这事理的太顺了,陶尚书放弃的也太快了。

可还没等我再说个两句,尚书府的小厮就来报,说,大人,端毅侯来了。

阿晚?我猛的回头,正巧与他四目相对,相顾无话却又好像说了很多。

我猜的阿晚现在来,肯定是接着上午没说完的事,要跟尚书大人再探讨探讨的。所以,我识相的退出了屋内,把空间留给了他们。

我走后不久,阿晚就对陶尚书厉声质问道,晚辈记得告诫过大人,不要再费劲心思的接近阿月。现如今,她只是覃家二小姐,并不是先帝的长公主。更无需大人您为其谋划点什么。

陶尚书被他说的一讪,赔笑了两句,道,贤侄误会了,昨日小女的事确实是老夫所安排,可今日的事......哎!他深了口气,也不知内子昨夜是从那知道的这件事,晨起时,就以着老夫的名义要小女务必邀殿下过府一叙。

贤侄也知道,内子与殿下的母后是闺中密友,当年.....她也是后悔,没能赶在那日之前见殿下一面。

阿晚听了陶尚书的解释后眉间怒色散了散,也陪着声,跟他道了个歉,方才是晚辈无礼了,还望大人勿怪。

陶尚书哪能怪他,只忙说,贤侄也是在乎殿下安危,着急之人情有可原。

那大人可想好说辞了?阿月心思剔透,若无个正经说法只怕会怀疑大人邀她前来的目的。

贤侄勿忧,早在贤侄入门之前,老夫就已经跟殿下说清楚了,只说是最近北朔使者来访,礼部不知以哪种习性接待,又听闻覃家与北朔人相交频繁,这才贸然要小女邀她来的。陶尚书把之前跟我的谈话简单的概括了下,说给了阿晚听。

他听后,宽眉轻松,长舒了口气,如此就好,如此,就好。

别了陶尚书后,我就一个人漫无目的的在陶宅里闲逛了起来,其实我是想去找陶桃的,可不知怎么的这陶宅里的侍女小厮就像是一夕之间被清空了似的,饶是我走了一个又一个长廊也没见着一个,见不着侍女,自然无法问路。

好在,我记得那陶尚书有吩咐陶夫人去厨房给我备点吃的,好在,我鼻子还灵敏。

一路轻嗅,我终于找到了她们。

母亲,你这是做的什么呀,女儿之前好像从未见你做过。

尚书夫人元氏亲昵的看了眼陶桃,拿着手里未成形的糕点,跟她说道,这是靖州的糕点,名为登云百步糕,是以莲子,桂圆,红豆,青豆等十数磨粉而蒸,又嵌以蜜糖为陷的糕点,百子蜜糖,磊叠千层,是祈求人长命百岁的,郡主前段时间造了那么大一个罪,现在正该求着老天爷能要她岁岁和泰,久久平安。

母亲对郡主可真好,好的女儿都要吃味了。陶桃做娇羞女儿样的跟元氏一阵撒娇。

我看那亲昵样,羡慕极了。

在林府的那两年,我也有个母亲,就是林丛峰的夫人李氏,初到林府的时候,李氏对我很好,好的也可以用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诸如此类的夸张语言来形容。

可这样的好,并没有没持续多久,一来是我迟迟叫不出口那个母亲,二来是她的幼子林江跟我时不时的矛盾,三来么......

我入府后没半年,年近四十的李氏就又有身孕,且大夫还说,她这次怀的是个女孩儿。

有了亲生的,收养的还重要么?

不重要了吧!

郡主?陶桃沾着一鼻子的面粉乐呵呵的踱步我跟前,郡主跟爹爹说完话了?

我舔着食指抹去她鼻头的面粉,是,说完了,所以就循着味儿来找你了。这是在做什么,怎么那么香。

她领着我一步又一步的走向尚书夫人,边走还边说,这是母亲念着郡主前段时间受的苦,特地给您做的糕点,叫登云百步糕,才上蒸笼没一会儿,郡主若是想吃估摸着还得再等等。

一脚踏入厨房里,我朝元氏微颔了颔首,致谢道,覃妁多谢夫人费心了。

她望着我的杂陈,哆嗦于半空的手像是想.....摸摸我?

我被我这念头吓了一跳,我这自恋程度若再不加克制恐怕就要赶上付川乌了,自己又不是金银财宝,何至于见到的每个人都会喜爱。

夫人,这是怎么了?

陶桃在我问出这句话后立马就站到了元氏的身旁,素手轻搭上她的手,轻声道,郡主莫怪,母亲的手早年受了点伤,所以平日抬起时会轻微抖动。

原来如此。我看了眼元氏,又看了眼那炊烟袅袅的蒸笼,感激之情溢出眼眶,夫人这般情况还要替我制糕点,这份心,覃妁感激不尽。

没,没关系,你....郡主,爱吃就好。

这元氏手上的伤大概是真的疼,没瞧见她眼眶都红了么。

为了不让她失望,在那屉糕点出锅后,我很给面子的吃了一块又一块,最后,还是陶桃提醒道,郡主,咱们午膳时可吃了整整一桌子。

陶元氏听了陶桃的话,也瞬时收回了想再递给我的登云百步糕,我在她放下前,抢先一步拿过,在她的疑惑里冲她咧了个笑,都吃了那么多,不怕再多这一个,夫人的糕点真的很好吃。

你.....她含着泪,你了半天后,改口道,郡主爱吃就好,郡主爱吃就好,爱吃,臣妇就再郡主去做。

哎!我手上都沾着糕渣子,不好拉住她,只好给坐在一旁的陶桃使了个眼色,陶桃会意,当即拉住了想要奔去厨房里,再做点什么的陶元氏。

母亲,母亲不是昨日还跟女儿念叨着想见见郡主么?怎么现在见到了却又巴巴的想要躲起来了。

陶元氏想见我?这陶家人怎么回事,怎么各个都想见我。

要不是十分确定陶桃是个姑娘家,我都要怀疑这一家子是不是看上了我,想讨我做儿媳妇了。

夫人想见我?

陶桃也不知道是在刻意填补点什么还是什么其他意思,不等陶元氏说话就道,母亲是听了昨天郡主对小桃的劝解,觉得郡主是个心胸开阔又通晓世事,所以才对郡主,好奇的很。

这话真真假假,我猜不透几分就随意的扯了个笑回了过去。

这陶府太奇怪了,不行,我得走了。

跟陶元氏简单的告别了两句后,我就拎着两大盒的糕点站到了阿晚的面前,他习惯的从我手里接过糕点,又习惯的让我走到了道路的里侧。

长街漫漫,夕阳西下,我们并肩而行,让余晖洒了一路。

在陶府如何?

不如何!

什么意思?你不开心吗?我看你这肚子填的倒是挺开心的呀。

面对着阿晚的嘲笑,我一反常态的没了跟他玩闹的心思,垂着眼,一路上都在想陶府里发生的事。

想的实在弄不清楚的时候,就对着阿晚,问出了口,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我总觉得陶夫人认识我,她看我的眼神,怜爱的很,就像.....看自己的孩子。

他腾出只手,摸了摸我的头,我的阿月还是在这么聪明。

?他这话什么意思?

这事原怕你知道了会过分亲近而让人起疑,不想告诉你的,可现在看来,好像不告诉你,更让你无措。

什么事不告诉我?

他笑了笑,继续道,这陶尚书的夫人原叫元文雅,是靖州元家的小女儿,元家在靖州时跟秦家毗邻,是而这元夫人也从闺中就与秦家大小姐秦稷交好。

原来陶桃的母亲和我母亲还有这样的渊源,也难怪她今天会这样看我了。这么说,陶府一家也都知道我的身份了?除非知道了,要不然她做不到这样。

阿晚嗯了句,提着我的裙摆,迈过了好大一个路槛。

他们知道了会不会对我有影响?我毕竟是个已死之人,现如今虽重活了,却也十分不想再回到以前,哪怕是那样尊贵的身份。

阿晚冲我笑了一下,宽慰我道,没事!陶尚书那我已经敲打过了,你此生都只会是覃家二小姐,他们受恩于先帝,不会主动挑出你的身份的。

受恩于先帝?衍文帝么?那个无道的昏君还能施恩于别人?不知怎么的,我突然又想起了鹤山先生,还有陶尚书那句下官与郡主的父亲同求学于鹤山先生门下。若说这陶尚书一早就知道了我的身份,那这句话里的父亲自然也不是覃将军了。

那是.......衍文帝?

衍文帝居然能得鹤山先生的青眼,收入门下,成他的弟子?

我保证,这是我迄今为止听到过的最大的笑话了。

为您提供大神中州小小的《晚来明月不惊鹊》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六十四章,登云百步糕免费阅读.

阅读晚来明月不惊鹊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晚来明月不惊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