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向绝路》

第79集做大做强3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突然一輌小轿车停了下来。车上下来了三个人。他们是县委书记孙义德、县长李小天、部长陈宝坤。其中一个高大的人,看到人群相持着,他温和地说:“乡亲们,不要激动,有事好好说。我是县委书记孙义德。”

如何解决龙莫镇群众的请愿问题,孙义德陷入了沉思。

思而再三,孙义德又看了李小天、陈宝坤一眼,看到他们若无其事的样子,知道也指望不上他们。他眉头一皱,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孙义德信心满满地说:“老乡们,同志们,做大做强是根据上级的指示实施的。我们山区县如果有多所高中,我们的水平一直处于市的中下水平,这样,我们的高中是没办法做大做强的,所以,现在只能搞一所高中,集中全县的物力财力来帮助龙德一中,帮助龙德一中上一个新档次。”龙智慧老人一听,立即反驳说:“书记,你错了,有竞争才能有上进,你把所有的精力全部投到一个中学去,他一家独大了,他垄断了,他躺在被窝里都是全县最大了,他还需要什么上进啊。其他我不管,我们这些老头子就向你孙书记、李县长、陈部长请求,你们如何做大做强没关系,但是我们龙莫中学的高中,如果学生愿意在这里读,你们不能阻拦,不能拆拼;如果没有学生来这里读,我们镇的学生愿意去县城读高中,这里没有学生了,或者这里的高一学生低于30个,我们同意你们拆拼。三位领导,你们说行不行。”

孙义德一听,脸色立即阴沉,一股怒气顿时涌出,他非常生气。一个乡下老头居然当着我的面说我的观点错了,我的颜面何在,我的威信何在。但是,他转眼一想,如何这事不能好好地处理,被媒体曝光,自己近在眼前的提拔可能就得延迟。机会稍纵即逝。他也明白,李小天、陈宝坤他们这些上面派来捞资历的,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他们是一无所措的,根本指望不上他们。做领导的,要有大局观,要讲究平衡,独木难支,三足才能鼎立。他的脸色马上由怒转为平淡,由平淡转为微笑。退后一步天地宽。他转过身看了一眼李小天、又看了一眼陈宝坤,看到他们毫无表情,似乎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也是,你一把手在这里,我们二把手、四把手何必操心?孙义德向他们点了点头,他们也回敬他一个点头。孙义德经过这个思考过程,觉得为了稳定,为了大局,为了在场的百姓,他干脆地回答说:“这个办法好,那行,趁这个机会,那我就表态了。如果下一年的高中招生,你们能招到30个学生,你们学校的高中,我们同意你们存在。哪一年你们招不到30个高一新生,那么你们自愿自动的把这30个以下的学生送到龙德一中读书,你们自动解散高中部,行不行?”

在场老百姓异口同声地说:“行。”

龙智慧老人激动地握住孙义德的手说:“孙书记呀,这个办法可以,既体现了老百姓的意志,又不伤和气。机动灵活,是一个好办法。”

佘小姐一看,觉得自己与群众的努力得到了满意的解决。她立即叫电视台打开摄像机进行采访,她首先采访孙义德:“孙书记,你如何评价群众的这个行为?你对这个结果满意吗?”她内心里对孙义德是鄙视的,但是为了完成林山的任务,为了报仇,为了百姓的利益,为了龙德的当官者不去迫害今天的请愿者,她今天必须站出来,让孙义德表态。

孙义德面对无冕之王,他清了清嗓子,表现了一个县领导的度量与智慧。他慢慢地说:“佘小姐,很高兴接受你的采访。以民为本,为民造福是我们政策制定的根本。做大做强是上级的指示,我们要坚决执行。在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与阻力我们也要坚决克服。拆拼龙莫中学高中部是根据上级指示进行的,从理论上来看是对的,现在看来,不符合龙莫镇众多百姓利益,那我们可以观察一段时间,可给予一个观察期,如果实践证明龙莫镇的百姓的观点与做法是有效的,我们可以默认龙莫中学高中部的存在。刚才群众也表态了,如果龙莫中学高中招生不能达到30人,就按照文件执行,将龙莫高中拆拼。这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原则。只要对老百姓有利的事,只要大多数老百姓希望做的事,我们都坚决执行。”

群众一听,立即掌声一片。佘小姐也觉得虽然孙义德是个贪官,但是人总是有二面性,一面是黑暗的,一面是光明的。抛开他黑暗的一面,就凭刚才那些话,这也是一个好官的语言。看起来,我们的官员不是一无是处。只是形势变了,地位变了,心态也变了,如何对待贪婪就是光明与黑暗的一墙之隔了。

一场活动,就在领导的英明决策中,慢慢地淡化了,平静了。佘丽想:如果换成陈宝坤来处理,是不是会血流成河?这个形式主义的老公公,只会照搬照套,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如果按照张全、粟木、粟叶的观点来处理,不知道监狱又要多容纳几十个人甚至几百个人。古人说官逼民反,的确有道理。难怪人们说:一个人一出生就要遇到好父母,一读书就要遇到好老师,一工作就要遇到好领导。虽然说群众的力量大,但是没有好的领头人,再大的力量也会被消弱,被瓦解。满清后期的落后、挨打,就是缺乏伟大的领导;五四之后,中国的振兴,就是因为有毛爷爷等杰出领导人的高瞻远瞩,根据实际,英明决策,艰苦奋斗而来的。

龙莫中学高中部的拆拼工作就算是挂起来了,但是县城的做大做强工作,则在缓慢而稳步推进中。

在龙德县教育事业做大做强决策会议上,三所学校合并领导小组暨龙德一中副校长选聘小组成员孙义德书记、李小天县长、陈宝坤部长、郭光局长、梁胜校长、江海股长出席了会议。

主管教育的县领导、睡眼朦胧的陈宝坤主持会议。他首先发表了热情洋溢讲话,他慷慨激昂地说:“根据上级将教育事业做大做强的指示,我们必须积极响应,做大做强我们龙德县的教育事业。如何做大做强呢?我们准备将龙德县的高中全部整合一所学校。这个文件已经下发,也就是将龙莫中学高中部、龙新中学、龙德二中全部合并到龙德一中去。现在我们讨论细节问题,也就是如何实施整合。请大家发表意见。”因为没有睡好,陈宝坤说话时有点语无伦次,颠三倒四。

没有说话,孙义德在想象佘丽在龙莫中学采访的样子,她的语言、她的举手投足,深深地印在他的脑中。这么美的人,如何接近她呢?

李小天则在想,除了高中做大做强外,国有企业是否也可以做大做强,将各个国有企业整合成一个大公司让它上市?

郭光局长则在想,龙德一中做大做强,我能得到什么?人员安排?干部提拔?我能得到多少好处?

梁胜校长则在想:做大做强真是太好了。人才,有人才有财。有那么多教师,如何分配,则是我的事了,对我忠心的人,我会让他享受无尽的好处;对我有利的事,我可以施展拳脚。干部的提拔与免除,则看你的忠心了。他想着想着,突然,一个念头在心里闪现。对,龙新中学、龙德二中的校长如何安排?这二个人不是自己的人,怎么办?

江海股长内心也是一阵欣喜。作为人事股长,掌握人事调动的安排。虽然权利不算太大,但是对于普通教师的调动来说,他还是有一点点权利的。安排几个教师的进县城,或安排几个教师调整一下工作,他还是做得到的。毕竟局长们不可以将所有人事安排都据为己有。

等了一两分钟,看到没人说话,陈宝坤露出了欣喜的表情。他是一个肤浅、张扬、独裁、刚愎自用的人。他不太喜欢别人干涉他的领域。他激动地说:“整合龙德县的高中布局,文件已经下发。根据龙莫中学的现状,龙莫中学高中部的整合,让市场来决定。龙新中学、龙德二中整体并入龙德一中。所有师生财物均并入。现在的关键是龙新中学、龙德二中的校长、行政人员如何安排?我的意思是,保留这二个学校的校长、副校长。原校长改任龙德一中副校长、原副校长改为龙德一中的中层。原中层干部全部降为教师。”

梁胜一听,脸红了,手往桌子上一拍,陈宝坤一听却立即脸露怒气。梁胜发现自己失态,立即道歉说:“常委,对不起,我不是针对你。是有一只蚊子在我身边飞来飞去,我想把它赶走。我觉得,我觉得原来的校长、行政班子成员全部改为教师,以后,如果觉得他们可用,再任用。”

江海股长则有点忧虑地说:“中国人有句古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把所有的学校管理干部降为教师,不利于教师心态的稳定,有点过河拆桥的感觉。我觉得正副校长还是不要一棍子打死,还是保留为学校行政人员为好。”

梁胜有点激动地站了起来,立即反驳道:“什么叫一棍子打死,我们打了他们吗?官太多不利于管理。人心不齐,如何管理这支队伍?他们原来是一把手,到新校来,肯定不适应,他们要是有反心,这个队伍如何带?最好将他们调走,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

郭光局长一听,觉得梁胜的观点虽有点偏面,但作为一个一把手,如果手下有小动作,队伍也是不好带。为防患于未燃,将他们调离是最好的方法。为此,他引导式地说:“梁校长的观点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如何安排这二个一把手呢?”

陈宝坤随口一说:“只要他们愿意调离,我们放行就行了。要是走不了,那就只好让他们当教师了。”

孙义德李小天也表示赞成。孙义德最后说:“稳定压倒一切,我们既要做大做强,更要稳定发展,不能激化矛盾。二个一把手的安排一定要着眼于未来,不能让他们成为我们前进的绊脚石。如果他们要走,一路绿灯,直接放行,不需要再讨论了。”

梁胜看到情况对自己有利,马上提出:“合并后,副校长可不可以能多提拔几个?一校三区,管理人员还是要诚信可靠与忠心耿耿,更要有能力,才能驾驭队伍。”

陈宝坤一听,眼睛一亮,他觉得粟皮交待的提拔粟阳的任务可以完成了。粟皮给的钱可以得到了。于是,他用轻描淡写的语言说道:“二个原来的一把手不用了,自然要增加二个名额。我觉得可以在原来定下的选聘二位副校长的名额的情况下,再增加二个名额。”

孙义德、李小天二大巨头一听,也兴奋了。这样,他们要推荐的人也可以不费周折的上位了。所以,他们也表示同意。

竞争上岗的龙德一中副校长,本来只提拔两名的,但是,三所学校突然合并成一所学校,又悄无声息地淘汰了龙新中学和龙德二中的两名校长,这样,新竞争上岗的六名副校长候选人就有了新的发展机会。龙德一中副校长选聘提拔名额就由二名变成了四名。

但究竟提拔哪四个人呢?

最后,按照德能勤绩评分,上级发文聘用范荣荣、陈子想、粟阳、萧文为龙德一中的副校长。

细心的人发现,竞选候选人中的总分第一名的戴海洋,第二名的陈南南落选。这两个人分别是教育局局长郭光和教育局人事股长江海的人,在官大一级压死人的情况下,郭光和江海的权力还是显得渺小。但是他们面对忠心耿耿的戴海洋、陈南南,始终没有忘记,一有机会,他们就把他们推上了副科级。第二年戴海洋、陈南南还是被提拔了,做了龙德职业高中的副校长。但是他们两个离开了熟悉了高考战场,投入了平常的职业高中教育,虽有遗憾,但也无奈。这是后话。

竞选候选人中的总分第三名范荣荣是县委书记孙义德的人;竞选候选人中的总分第四名陈子想,是县长李小天极力推荐的,陈子想也是陈宝坤部长的侄子,入选是必然的;竞选候选人中的总分第五名粟阳,是粟皮的人,是粟皮用重金请求陈宝坤推上去的;竞选候选人中的总分第六名萧文是龙德一中校长的人。

按职务来说,梁胜推荐的萧文是竞争不过郭光的人戴海洋的。为了这个人,在选聘会上,梁胜与郭光这二个志同道合的合伙人,也进行了激烈的竞争的。

谁都明白,前三个席位,范荣荣、陈子想、粟阳是书记、县长、常委力挺的人,自然入选。最后一个名额,江海的人自然没有太大的竞争力量。按理说,梁胜是正科级,是个实权的重点中学校长,要与正科级的教育局长郭光拼人选,还是有点不够份量的。但是,重点中学的校长涉及县内各级领导与各位财力雄厚的老板的利益,谁家没有小孩要上重点中学?因此,利益交换不比教育局长少。有时,实权的重点中学校长,甚至可以不卖局长的账。

在萧文上位还是戴海洋上位时,郭光与梁胜各有各的理由。

郭光有点以势压人的感觉说:“戴海洋管理高考多年,为龙德教育做了很大的贡献。对有功之人,不提拔鼓励,不足以激励我们的部下。所以,我觉得应该提拔戴海洋。”

梁胜用有点色眯眯的眼神说:“上级一再要求我们要选用‘无知少女’。也就是要我们多多提拔无党派人士,多多提拔知识分子,多多提拔少数民族干部,多多提拔女干部。范荣荣、陈子想、粟阳三个人都是党员,戴海洋、陈南南也是党员。而萧文作为龙德一中的中层干部,为龙德一中的德育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一个德育工作没做好的学校,教学工作能取得优异成绩吗?没有成熟的德育工作,如何保证高考的实施。萧文又是女同志,又是党外人士,是这次副校长的合适人选。”

不得不说,梁胜的话,有理论,有依据,比郭光说的理由更加有份量。让郭光一时不知所措,但转眼一想,郭光仍然不放弃,说出了一句没有太大份量的话:“范荣荣也是女的呀,领导班子里有一个女同志就行了,何必非得要两个呢?你是不是与萧文有一腿呀。”

官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为梁胜夺得龙德一中校长立下汗马功劳的郭光,为了自己新的利益,仍然在拼命争取,为自己的盟友戴海洋拼尽最后一点机会。

两个人你来我往,谁也不愿意放弃。最后,竞选小组无记名投票表决,最后萧文当选。随着萧文成为了副校长,梁胜与郭光的蜜月期也就过去了。

四个副校长刚刚选出,梁胜校长的手机就响了。梁胜一听电话,副校长梁成急切的语言就传来了:“校长,不好了,有30多名教师齐聚在您的办公室,申请调离龙德一中,等着您签字,您快回来吧。”

梁胜一听,与各位领导打了招呼,心急火燎地离开会议室,一路上,迎着狂风暴雨,开着快车,马不停蹄地奔向龙德一中。

阅读逼向绝路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逼向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