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

第368章 相遇北山北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和谈是个漫长的拉锯战,大华的武力在那摆着,面子是不需要给太多的。

郑毅这边对西部的战事也不太关注,毕竟西洋那边他们自己都打不明白。

古斯塔夫二世加入三十年战争已经是确定的,他前期在西洋的布局也逐渐发挥出效果。

四大雇佣兵团深入的参与到三十年战争之中,也逐渐的崭露头角,让西洋的大战不会那么快结束。

唯一的变数就是波立联盟,竟然敢随意的东进挑衅大华,被瓜分也是情理之中,齐格蒙特三世这次是撞在枪口上了。

大华既然已经攻占那么多的地方,就不可能将吃进口中的肉再吐出来,就算吐出来也是嚼碎之后的残渣。

再说还有厄罗斯和阿斯塔拉罕,以及投入大华怀抱的原摩昂多瓦、塔兰西瓦尼亚等地的贵族。

他在攻打波立联盟的时候,和葡萄牙终于签订了协议,将持续两年之久的大华与葡对战结束。

在这个被称为中京协议的协定中,葡交出了次大陆、波斯湾口和红海口,以及东非等地的殖民地。

在新大陆的殖民地,则是交出了南部的巴塔哥尼亚沿岸,同时支付了高达三百万金币的补偿金。

这个补偿金主要是针对濠镜澳,算是上百年的租金吧,对此大华也是照单全收。

经过此次长达三年的对战,大华算是彻底控制了太平洋地区。

甚至将除东太平洋之外的地区完全纳入到自己内海之中。

也依靠葡萄牙的殖民地,走出了太平洋,在西亚和东非有了立足之地。

双方的协议也约定了一些商贸措施,不过都是大华占据优势地位。

此后一年之中,大华将会诸部的接收佛郎机百年攒下的家底。

重要的是控制了波斯湾和次大陆地区。

让大华的舰队得以在那边拥有大量优良的港口。

也是在中京协议签订的同时,大明攻陷了东吁王城。

接触了对于东吁王朝的战争,彻底灭掉了这个西南的大国。

不过大华在最后时刻,插手占领了沿海地区勃固等地,还是限制住了大明向大海的发展。

又出兵阿拉干王国,占据了阿拉干王朝在孟加拉湾的领地,彻底的堵死了西南的出海口。

暹罗和南掌也同时出兵,从大明的手中抢下了孟艮、八百大甸等地,算是战果丰硕。

熊廷弼自然是气的咬牙切齿,但两年的战争,对于大明也是极大的压力。

是以,在朝廷的默许下,熊廷弼没有出兵跟大华和暹罗交战。

私下倒是发生了些小摩擦,但很快就被洞乌各地的反叛给盖住了。

洞乌王朝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北部很长一段时间是被大明所控制。

三宣六慰

也不是白设的,起码北部还是很听话的,最多也就是阳奉阴违一番。

但是南部和东部的势力就不那么好说话了,你大明将洞乌给干趴了,也该还给我们才是。

不过大明是抱着占领的目的来的,怎么可能再次设置羁縻统治?

双方的利益冲突之下,自然就爆发了不小的冲突。

连朱由校都没想到,小小的西南蛮竟然如此的不服管教。

费了那么大力气打下来,绝对不能再还回去,这就是朱由校的想法。

针对这个,大明朝廷只能继续派兵、派粮到西南洞乌各地镇压。

西南的乱局,据郑毅的推测,起码需要两年才能陆续平定。

这还是大明在迁移大量人口进入西南的情况下。

若是不迁移百姓,那这辈子也平定不了。

除非将那块土地的人全都给杀光。

这次大明也算是派出了明末偶像天团。

除了王象乾、熊廷弼这两位大咖之外,连袁崇焕、满桂、曹文诏、卢象升等人全都在此战崛起。

也不知道时好时坏,但能够让这些人在历史上崭露头角,也算是件不错的事情吧。

郑毅借助夏季前往北山府巡视,这里是他地盘中,仅此于东辽府的光阔土地。

位于外兴安岭以北的西伯利亚地区,最北端达到北冰洋。

这片广阔地带,在多年的开发中,到如今也没有太大的效果。

大华几乎将其作为跟前世毛熊一样的方式,将那里作为了流放地。

靠近海岸的地方还好一些,以渔业、港口和林木为主,至于到里面,就只剩下采矿和养殖了。

那里建有大华第二大的驯鹿养殖基地,本来是第一的,但被北海府给抢了,就只能做第二了。

丹州城,后世的马加丹港,这里是北山府最大的城市,也是对外交流的主要口岸。

郑毅从这里登岸之后,沿着刚刚融化的公路乘车四处巡查,只带了一百多人随行。

从这里到北山府腹地,只有这么一条公路,全年有半年处于冰封状态。

沿着这条公路,郑毅参观了养殖基地和林木加工基地,翻越了重重大山,见证了真正的北方苍茫和寂寥。

历经一个多月,才赶到北山府的中心北山城,位于后世的雅库茨克附近。

这里有条大河,后世的名字叫做勒拿河,现在这里叫做鲁南河,也是用的音译。

原本生活在这里的都叫做北山野人,其实严格说来应该是通古斯族裔的一些民族。

经过多年的磨合,一些北山人迁往南部,还有一些在这里继续的生活。

配合大华对北山府进行开发,同时经营一些养殖和工坊加工业务。

大华在北山投入巨大的资金,也利用基地

在这里召集了数万的平民。

但地方太大,气候也太过的严寒,环境也是极为的恶劣。

北山的发展,明显要滞后于大多数地区。

但基础的设施方面,还有教育等方面也都已经完善了。

郑毅在北山知府吴桐的陪同下开展巡视,查看了这边的矿物开采和冶炼加工产业发展。

又深入了建立的乡村据点,与当地的百姓进行交流,对于如何大规模开发北山还是没有太好的办法。

气候是影响发展最大的因素,尤其是现在还处于小冰河时期,夏季还好一些,感觉上很是清凉。

到冬季就很麻烦了,冷的简直让人怀疑人生,下个雪都能半人多高,一封就是几个月。

毫不夸张的说,在北山府这里,冬季出门小解,尿不到地上就得冻成冰。

在勒拿河下游的米克烈村,郑毅详细查看了米克烈的居民点建设。

还有米克烈的火力发电厂,供应周边十几个村庄。

这里就算是夏季,也得穿着厚厚的衣服才行。

在学校中,郑毅还见到个西洋人,正在为孩子们讲神学知识。

不过倒不是传教,而是将当前世界的宗教罗列出来,一一的去分析他们的优劣。

郑毅听了些觉得很有道理,就整整站在门外听了一节课,等到下课之后才上去跟那西洋人攀谈。

一谈之下,郑毅也是惊喜连连,没想到这个西洋鬼子,竟然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汤若望。

在清前期为历法做出巨大贡献的歪果仁,还曾担任圆明园的设计师。

这家伙怎么就跑到他的地盘来了?郑毅将其请去聊了半天的时间。

通过了解才知道,汤若望竟然来到这边一年多的时间了。

从山海关入境,到中京报备之后,又前往了大连府和高丽半岛,然后又进入越州府和吴州府等地,还去了东洲岛,参观了一下郑毅起家的华夏村,又上岸一路到了夏州府、商州府和伯力城,参观了很多地方,也有很深的感触。

去年九月,北地的天气已经很寒冷了,他只身乘车前往镇远府,从镇远府沿着海岸进入了北山府。

北山府的冬季,可不是那么好呆的,汤若望在北山的荒郊野岭差点被冻死。

最后还是被大华的一名商人所救,陪着到了北山城,又一路到了米克烈。

他一路走一路看,对于大华在北山的建设表示极为的敬佩和赞叹。

米克烈是个很美很安静的村落,他在这里渡过了严寒的冬季。

后来做了兼职老师,给孩子们将世界风物和宗教。

在之后就遇到了郑毅。

郑毅人情的邀请他去中京。

这样的人才郑毅也想要留住。

只是没想到被汤若望给拒绝了。

阅读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