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之未来不是梦》

第二百一十四章 MT-100上市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陈哲不知道自己又被老丈人给惦记上了,却在晶圆厂与天虹液晶屏之间来回的跑着,玩的不亦乐乎。

晶圆厂这边,早就经过了试生产阶段的摸索,进入了正常的生产模式。

景如章的团队,也已经迅速膨胀到了近两百人,虽然有一少半都是台岛人,但这些人的归属感还算不错,毕竟,天工高科在待遇这方面,可从来都是不会吝啬的。

晶圆厂虽然现在还没有接外部的订单,但是科技研发中心那边,却已经积攒了不少的成果,等着流片的就有好几个呢。

所以,他们也根本不需要考虑产能上的问题,不给你直接拉满都算是好的了。

就比如凤雏、千里马等系列处理器芯片,sd卡、mp3、u盘所需要的闪存芯片,以及实验工厂所需要的那些传感器、控制芯片,甚至是其它类型的通用或专用芯片。

这些,就足够晶圆厂这边去忙的了。

另一边的tft-lcd生产线就更不用说了,陈哲的主要精力,也放在了这边。

安装调试少不了他,局部细节上的改进和优化,更不可能离开他的指导。

还好,这套设备属于定制款,不需要大范围的改进,还是可以用个一两年的。

至于进一步在新一代生产线上的升级,完全可以通过扩建来实现,而且生产线的打造,都不需要再依靠进口了,科技研发中心这边,就可以完成自力更生。

在这一点上,就连晶圆厂那边都不会例外。

而且,对晶圆厂那边的准备工作,启动的更早,也更快。

只需要等和索尼完成最后的协议,就可以全面铺开。

而时间就在最近。

这次都不是陈哲主动的,而是索尼那边提意的。

因为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刚刚有些抬头,有了几分起色的东洋经济,再次被迎头一棒子打蒙了,直接再一次来了个狗啃屎。

跌的那叫一个惨不忍睹!

所以,就算是索尼,都开始有些捉襟见肘了。

所幸,和陈哲这边关于晶圆厂上的隐性条款,在约定日期上,还是有相当大的弹性的,进入7月份就可以执行。

于是,索尼在矜持了半个月之后,还是给陈哲打了招呼,想要完成最后的转让手续。

它们很清楚,不管是九天科技,还是香江四维,现在可都不是缺钱的主儿,眼馋都不管用,羡慕不来的。

陈哲对此当然没理由拒绝,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而且在这件事情上,也不需要他去过多的关注,有景如章在就够了。

毕竟,只需要按照当初的协议执行,去完成最后的交接就可以了,又不需要为此再安排一场谈判。

所以,对于天工高科和索尼来说,无非就是走一遍程序而已。

很简单的事情!

而陈哲之所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天虹科技那边,主要还是因为那边,也开始启动试生产了,进度同样很喜人,但就算是这样,也没人敢于粗心大意。

而且,mp3的组装工作,还等着液晶屏出来,才好直接下锅呢。

前几天,由矩阵科技推出的mt-100随身听mp3已经正式上市,没有采用闪存存储,而是直接用上了1·5英寸的微硬盘。

所以,这款mp3在容量上高达512m,这个存储量,已经快赶上一张cd的容量了。

但是相较于walkman和md来说,mp3直接抛开了磁带和cd光盘,无疑就显得诱惑力十足了。

毕竟,这会儿的cd还属于奢侈品。

正版磁带价格倒是便宜一些,但是除了主打歌,更多的歌曲明显就属于捆绑销售,谁愿意花了钱听一些不喜欢听的歌曲?

所以,这款mt-100的mp3,主打的宣传口号,就是可以从网络上直接挑选和下载自己喜欢的歌曲。

而谷歌那边,也已经有了自己的音乐网站,不但可以提供免费试听,还可以提供付费下载和包月无限下载。

这家音乐网站,已经和很多唱片公司以及独立音乐人,都达成了合作协议,所以可以提供海量的音乐资源。

最重要的是,价格相当的便宜,包月的话,就更加合算了,非常适合西方的消费心理。

这款mp3在外形设计上,采用了经典的美式风格,粗犷、耐用、皮实,塑料材质。

稍显廉价,但胜在价格便宜,49美元的售价,还是可以接受的。

0·7英寸的条状单色液晶屏,可以显示音量、歌曲名、电量三行信息,歌词什么的就不要想了。

但对于这会儿的消费者来说,这些其实就已经足够了。

所以,在《第六感》全球火爆的加成下,再加上矩阵科技的线上线下宣传,这款mp3还是一上市就遭到了疯抢。

虽然和电影里,那种小巧且精致的样子区别很大,但实用才是关键嘛。

而且大家都明白,电影是电影,说白了就是一个噱头,没有谁会去较真儿的。

却不知道九天科技这边,其实也已经作势待发了呢。

当然了,这款mt-100也不是没有技术含量的,抛开1·5英寸微硬盘的技术突破不说,内置的可充电式锂电池,同样大获顾客的青睐。

因为它可以支持长达60个小时,超长时间的持续播放。

这就很有业界良心了。

当然了,mp3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可压缩,在这种模式下,你差不多能实能塞进去300首歌曲的。

但是,这种压缩,其实是以牺牲音质为前提的。

而想要实现cd音质的效果,300首就不要想了,100首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至于怎么选择,就看你是怎么想的了,反正音乐网站都会提供相应的服务。

这里还要多提一句。

不是陈哲不想拿出更好的压缩格式,而是一开始就要学会挤牙膏的模式,这才是重点啊。

割韭菜,都是要一茬又一茬的来嘛!

而且,矩阵科技推出的mp3,只能算是开胃菜,最大的目的,就在于把市场做热,也就是培育市场。

然后,九天科技这边,就可以直接上演一出王者归来了。

站在苹果的肩膀上,用进入21世纪的产品,来碾压20世纪90年代的市场,这算不算是一种吊打?

陈哲不知道,但确实有些小期待,也很想见证一下……

当然了,mt-100的上市,最大的受益者还有另外一个,那就是ibm。

在矩阵科技的mp3上市的同一时间,ibm全新一代的pc,也正式登场亮相了。

为什么叫做全新一代?

因为操作系统是全新的,不但通过一个中间层,实现了在软件上的兼容,还推出了对开发商极为友好的软件开发包和开发工具。

当然了,通过中间层实现兼容的软件,虽然能用,但在流畅度和体验感上,还是有所差别的。

但是,只要软件商通过软件开发包花费很少的时间,通过修改和转换,就能完美适配这款操作系统。

而这样重写出来的软件,再运行在新操作系统里,那差距之大,一下子就出来了。

除此之外,还采用了新一代的dram倍频技术,也就是ddr技术。

要知道,早期的dram技术属于异步工作模式,也就是说,其主频和cpu的主频并不一致。

容量也从开始的1kb到4kb,再到***b,直到*****达到4mb,到1992年也才达到16mb。

而接口技术,其实并没有本质上的创新,频率一直被限制在了50m以下。

当然了,那会儿的频率其实也够用,毕竟当时的486dx处理器主频,也不过才33m而已。

实话实说,现代化的dram,其实始于1993年的三星sdram。

它也叫同步dram,这里的同步,是指跟cpu的外频时钟同步,而频率也直接飙到了133m。

而香江四维借助ibm提前几年推出了ddr,其实还是为了开拓市场,进而在通信协议上拿到一定的话语权。

毕竟,dram技术,更像是一门接口技术,而不是一种存储技术。

因为倍频高速接口的出现,源自于工艺技术上容量的增加,速度基本上并没有提高。

也就是说,快的只是接口,dram的存储单元,其实也并没有工作在高速的时钟下面,频率依然还是保持在133m上。  19136/10772479

阅读1995之未来不是梦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1995之未来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