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一家第1部保卫黄河》

第31章去国帖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高亮道:“传这些秘闻,能显得他们圈子高贵,便于势利之徒相互响应啊。”

赵孟頫愤愤然道:“无聊!”

关汉卿道:“那张怡云乃是京城头牌,奈何价钱太贵,我是无缘得见,你这回见到了,正好跟我们说说,到底是怎样的天仙?”

赵孟頫道:“大哥,您也无聊哈!”

关汉卿道:“我本是混迹勾栏的闲散之人,名角也见过不少,但这张怡云名声太大,我确实好奇得很。不如你先给我们兄弟画个样子出来,让我们一睹为快?”

高亮道:“大哥这个提议好!三弟你丹青天下无双,一字难求,而今日里,咱们兄弟结拜,何不让你两个哥哥近水楼台,开开眼界。况且,此时吃饭也嫌稍早,等你画完,刚好是午饭时间,多么两全其美。”

赵孟頫想想,也有道理,答道:“也好,听两位哥哥的便是。”

高亮道:“怎么叫做‘也好’?是不是觉得,那张怡云延请之前,先画个草稿,到时候也免得浪费了闺阁里的一刻千金?”

赵孟頫道:“二哥,你再胡说,我不画了!”

吓得高亮赶紧跑进里屋,帮关汉卿搬桌子去了。片刻功夫,在饭桌旁又摆上一个长桌,大小四宝[a1]齐备。

赵孟頫略一回忆,提笔在手,刷刷点点,不一会儿便画完了。

关汉卿赶紧拿起来欣赏,只见一仕女,高梳云鬓,身着彩衣,项缀丝巾,手持荷花,虽立而欲舞,虽缄而欲歌,真栩栩如生。不禁高声赞叹:“果然国色天香!三弟真是妙笔生花!”

高亮看罢,也赞道:“三弟当然不是浪得虚名,而今天下,无人比肩了。”说着一指画中女子项上的丝巾,“大哥你看,这帍hu裱[a2]画得最绝,如纱如雪,若有似无,如此笔法,堪称神品。”

关汉卿道:“果然,果然,还是二弟更会看门道!”

高亮道:“大哥、三弟,我一时兴起,得诗四句。我的诗才,虽比不得你二人,但却很配此画,不如我班门弄斧一下,三弟以千金之笔,录在这画旁,如何?”

关汉卿听了笑而不语,赵孟頫想:若与大哥的文才想比,二哥的诗文,自然是不值一哂的,不过,不可驳了二哥的热情,于是提笔道:“二哥说来,我写就是。”

高亮踱了两步,吟道:“蒙元北面事征伐,那厢兵来毁万家……”

赵孟頫一听,抬头道:“二哥,你这心怀天下,悲天悯人,兄弟固然敬仰,可你方才说是配得此画,这恐怕不是很配吧?”

高亮道:“亏你还是饱读诗书,难道不知赋、比、兴的手法?我这是铺陈而已。”

赵孟頫道:“你刚才说,您就四句。而这两句铺陈,已是离题万里,后面如何急转直下?”

高亮道:“嘿,我又不是胸无点墨之辈,我有数儿,你记就是。”

赵孟頫摇摇头道:“好好好,我倒看你怎么先抑后扬……”

高亮见他写好了前两句,于是继续吟道:“丽人一舞遗民[a3]醉,沙掩白骨渡寒鸦。”

赵孟頫一听,把笔摔在桌上道:“嘿,二哥,你这是变着法儿骂我啊!”

关汉卿已是笑的直不起腰来,却还起哄道:“好诗!好诗!”

赵孟頫一看,对关汉卿道:“大哥,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他是要耍我?怪不得您一直不说话呢。”

关汉卿边笑边说道:“我真的不知道他是要耍你,我只知道,他每次敢当着我的面作诗,那一定是没憋好屁。不过,谁倒霉就说不定了,说不定是你,也说不定是我,还说不定,他把咱俩一起打包,挖坑给埋了。”

赵孟頫听关汉卿所言不虚,却见他还不以为然,知道定然是被调笑过不知多少次了。可细一琢磨,觉得高亮这诗颇有些警醒意味,应该给录下来。于是,重又拾笔,把诗录完。

高亮见赵孟頫写完,便拿起来欣赏,同时说道:“三弟闻过则喜、从谏如顺流,果然有名仕之风。”

赵孟頫连忙拦住:“少来!”

高亮将画和字,上上下下、仔仔细细打量了几遍,然后折了两折,揣进怀里:“三弟一字千金,这字画我就收藏了,将来可做传家之宝。”

关汉卿道:“哎,凭什么就你自己收了?”

高亮道:“泰山茶楼的时候,你都说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留着也没用。你自己说的,难道这就忘了?”

经这一提醒,关汉卿也想起来,那天自己确实说过,没想到此刻被高亮堵得严严实实。

赵孟頫暗自好笑:行,这回轮到大哥了。但嘴上还要帮帮关汉卿:“二哥,你一个修行之人,哪来的传家?”

高亮道:“将来传给我徒弟,或者师弟、师侄,都可以啊。我师门人才济济,不仅有通兽语的,更有通岐黄、丹青、算筹……不愁找不到传人。”

赵孟頫玩笑道:“哦,你说的是传给别人家的子孙。”

高亮点头道:“可不,真保不齐是谁家的子孙呢。”

高亮收好了画像,把身上的包裹取了下来,探手进去,抽出一个册简,对赵孟頫道:“做哥哥的岂能占你的便宜,这算是给你的回礼。”

赵孟頫本就好奇他怎么突然背了个包袱,原来竟是给自己带了礼物,心中欢喜,一边称谢,一边打开册简,乃是一封书信的样式。

赵孟頫小心翼翼将册简铺在桌上,从第一行开始读道:“弃疾自秋初去国……”

只读了这一句,赵孟頫惊呼道:“是辛稼轩[a4]的《去国帖[a5]》!”

关汉卿道:“兄弟,你这肯定是真迹么?”

高亮道:“那当然,我看着他写的……”

二人当他又是不正经,都白了他一眼,没搭理他。

赵孟頫爱不释手,一字一句读下去。关汉卿看看,不觉很有趣,再看看那包裹,里面好像还有东西,便对高亮道:“怎么?只有他的,没我的?”

高亮笑道:“大哥若是着急,就自己拿出来看呗。”

见高亮应允,关汉卿忙打开包裹,露出一匣古旧的书函,想来里面装的是一套古书。书函上贴有标签,但字迹已然模糊不清,看来是有些年头。

关汉卿激动得在那里搓手,不舍得马上打开,不知里面会是什么书。既然给赵孟頫的是前人墨迹,那给自己的,应该也应该是自己喜欢的东西。

他小心翼翼打开书函,果然露出一摞古籍……

◇◆◇本章注释◇◆◇

[a1]与通常说的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相对应的,另外四件写字常备器具,称为“小四宝”,即镇尺、笔洗、笔架、滴水,也有其它说法。

[a2]帍hu裱[a2]:婦女的披巾。【西汉】杨雄《方言·四》:“帍裱謂之被巾。”

[a3]遗民,亡国之民。

[a4]辛弃疾(11401207),【宋】濟南歷城人。字幼安,號稼軒。少時參加抗金義軍,爲掌書記。爲人慷慨有大略,一生力主抗金,曾獻《美芹十論》、《九議》等,主張革新政治,整頓軍旅,以和議方定,不行。落職閒居信州幾二十年,後雖再起,不能久於其位,抑鬱以殁。善爲詞,悲壯激烈,雄渾豪放,與蘇軾齊名,並稱蘇辛。

[a5]《去国帖》,【南宋】辛弃疾36岁墨迹,行楷,110字。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馆,上有赵孟頫的“松雪斋”印章。

阅读四海一家第1部保卫黄河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四海一家第1部保卫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