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反转人生》

第84章 闹剧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侯蒙这才脑子一清,暗道失策了。这一段时间,侯蒙太风光了,走到哪里都是一片赞誉,搞得好像他真的是智比卧龙,才压凤雏的人中龙凤似的。

以至于到了梁山还在习惯性的得瑟,武大一眼看出来这厮有点得志便猖狂,暴发户气质,心理素质太差劲了。就这水准,怨不得一直混不出什么名堂呢,果然是癞蛤蟆肚里装不了几两油。

东京那些居心不良的混蛋惯着他,梁山不惯。

侯蒙低声说道:“武大寨主,您总要给陛下留几分薄面,最起码也要面子上过的去吧!”

武大笑嘻嘻的说道:

“皇帝来了?还不是你老兄回去怎么说,他就怎么听。咋的?要飞黄腾达了,想拿梁山当垫脚石?信不信我现在翻脸,让朝廷立刻撤换钦差,朝廷立刻就会照准,而且以前刚刚对你阿谀奉承的人立刻就会把你贬的一文不值!你是不是产生了什么错觉,以为你真的文可定国,武足以安邦?你有这个实力吗?”

侯蒙顿时气焰全无,任由武大拿着圣旨颠三倒四的翻看。这厮这一会儿已经脑子清醒了,尽管脸上火辣辣的,又羞又怒,却无话可说。他不是蠢货,只是猪油蒙了心智,暴发户基本都是这个德行。武大说的基本就是事实,人家如果要换人,以现在朝廷的尿性,绝对会毫不犹豫的换人,至于他,也会立刻被打回原形,甚至还会被落井下石。东京的权力分配基本上已经固化了,忽然冒出了他这只大鲇鱼,人家正等着他犯错误呢。

所以,他立刻就偃旗息鼓,所得干净利索。

侯蒙消停了,武大的行径却惹怒了一旁护卫侯蒙的一员大将,这厮名叫王焕,是禁军一员悍将,官居节度使之位。大宋官制奇葩,官位和职位是分开的,也就是说皇帝封你为节度使,你却当不了节度使的实际职位,有可能你只能领取这个位置的俸禄,实际的职位根本就和节度使风马牛不相及。尤其是经过唐朝后期战乱的祸害,节度使这个官位到了大宋朝绝对是重点防范对象。在宋朝,节度使想领兵打仗比男人生孩子还不靠谱。王焕就是这么个情况,坐着节度使的官位,手下却无一兵一卒的实际统兵权,也只是一个高级打手而已。

这厮看着武大对所谓的圣旨一点儿也没有尊敬之意,拿在手里像拿着一个破抹布一样,忍不住跳出来斥责道:“你等草寇,不识天威浩荡,陛下愿意赦免你等,你安敢如此放肆?小心本将军回去奏你一本,让你这厮吃不了兜着走!”

一旁跟随的高宠早就怒火冲天,手中的大枪已经隐隐的指向了王焕。

眼下还不是动手的时机,何况这厮就是一个小卒子,作用也远没有那么重要。武大给高宠使了个眼色,高宠不情愿的退了下去。最近高宠这厮进步巨大,已经学会乖乖听话了,这也是武大做了姐夫以后的福利,用高老爹的原话就是,武大这个姐夫可以代表高老爹揍死高宠。高宠这厮也不是硬充好汉的头铁,被自己的姐夫揍,连说理的地方都找不到,因此,识时务者为俊杰。高宠就是俊杰。

武大笑眯眯的问道:“将军尊姓大名啊?居然能上书天子?看来一定位高权重!“

王焕老脸一红,在东京,像他这样头上顶着虚衔,却没有实权的武官多如牛毛,什么上书天子?就是他给自己脸上贴金而已。只不过面对武大这样的草寇,这厮心理上极度的高傲。他根本就不了解其中的内情,所谓的招安只是朝廷给自己找的下台阶的名目,位的只是要和梁山休战。再加上大宋的官场环境对像武大这样出身的人来说实在太不友好,王焕这厮用老经验衡量武大,还以为武大只要接受了招安,也就意味着可以任由自己拿捏。

道理本来没错,可惜梁山不在此列。

王焕傲然回答道:”本官王焕,官居河南河北节度使,供职东京侍卫亲军司!“

武大哈哈大笑道:”还以为是谁呢?原来是高太尉的狗啊!听说阁下原来也是绿林一脉?然后为了荣华富贵,就投靠朝廷,靠着杀害绿林同道,这才混了一个劳什子节度使?脸皮够厚的?“

王焕的脸色刷的一下就变了。

他没有想到武大居然一口就道破了自己的跟脚,原本还以为自己只是个寻常武官,梁山怎么会注意道自己?现在怎么觉得梁山有点高深莫测呢!绿林出身,这段经历是他发迹的开端,可是过程绝对没有那么祥和,也是他心里的痛点。

武大最喜欢揪着小辫子痛打落水狗了。于是笑道:”王节度使,咱们绿林道上有一句话,叫做:人在做,天在看!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你亏心事做的太多了,本寨主爱好和平,今天就不跟你一般见识,奉劝你一句,做人比作狗强,再多嘴,我也救不了你!”

王焕自从武大点出他的跟脚,就已经锐气全无,听着武大笑眯眯的威胁自己,却只觉得汗毛直竖,很光棍的跟在侯蒙身后当起了缩头乌龟。

武大嗤之以鼻,什么东西?还十大节度使呢!就这样的货色?有本事自己也看不到眼里去。

进了东平府城,武大带着侯蒙众人直奔军机堂,做戏做全套,只要朝廷不出幺蛾子,武大也想顺顺利利的应付过去。除了不想和朝廷硬碰硬之外,武大发现了自己一个知名的缺陷,那就是缺乏果断认输的能力。

枭雄之所以是枭雄,就是因为他们都有着活下去的绝招,到了最后弹尽粮绝的时候,要会保命。

历史上,张献忠、李自成为了活命,投降大明的次数用自己的手指头来数绝对不够用,脸皮之厚绝对刷新人的三观。就连宋江进了大狱,遇见严刑拷打,也会立刻跪地求饶,丑态绝对震惊他的死忠粉。

相比来说,武大感觉自己就是纯洁的小白兔,五大自己也反省自己,就连和朝廷媾和也做的拖泥带水的,换成别的枭雄,恐怕会立刻贿赂侯蒙这厮,甚至取得朝廷的信任,用朝廷的名义发展壮大梁山,大不了到最后再和朝廷翻脸。

武大就不行,他能想出这样的办法,却战胜不了自己这一关,做不出来。说到底,还是脸皮太薄了!想想人家刘邦,自己老爹落入项羽手里,项羽用烹杀威胁,人家刘邦怎么回答的?搞好了分我一杯羹哈!瞧瞧这脸皮,瞧瞧这素质,武大根本就不入流,成长之路任重道远啊!

进了军机堂,武大把圣旨往案子上一放,对着侯蒙说道:

“闲了我自己看,反正又跑不了!今天咱们就只说高兴的事。喝酒吃肉他不香吗?”

得了,连宣读圣旨、封官许愿的程序也给省了。简直没谁了!皇帝的脸面还要不要?

侯蒙脸皮忍不住抽搐了一下,这厮实在太可恶了,朝廷这一次是丢人丢大发了。这厮根本就不按套路出牌,好歹你也干一点面子活,你自己不想卑躬屈膝,哪怕随便找个人跪下来喊一句“万岁万岁万万岁”,自己回去也好圆谎,你倒好,全程威胁这个怼那个的,圣斗士啊!

侯蒙一肚子的怨念,同时也发愁自己,差事干成这个鸟样子,回去还能保持富贵吗?

现实是,武大也很快就被打脸了!

军机堂外边忽然传来了喧哗声,隐隐的有人吼叫,武大有些惊讶,什么情况?谁这么大胆?敢在今天闹事?难道是谁不愿意自己接受招安才闹腾的?

武大浮想联翩。

王春光跑了进来,小声说道:“事情有点不对劲!有人算计我们!李逵、王英、郑天寿、燕顺、刘唐几人忽然跑到军机堂外边闹腾,大喊大叫说您杀了宋江和晁盖。”

“外边许多人围观,李逵在宋江死后就跑的没影了,现在却突然冒出来,就他们几个人的脑子,玩不出这些花活儿。”

武大微微一笑,有趣了!谁有这脑子,还能想起来用这些损招来破坏自己的名声?而且还挑了这么个敏感的日子?这是要借势?

武大兴致勃勃的拉着侯蒙说道:“来来来!钦差大人,咱们看一场戏。就当是解闷了!我们梁山也有几个害群之马,这不又来添乱来了,没准还会向你这青天大老爷喊冤呢。你可一定要接下状子,秉公执法。”

侯蒙的脸都要绿了。

什么乱七八糟的!自己有几条命,敢在这里充大瓣蒜?他算是看出来了,梁山根本就是一点敬畏之心都没有,自己还是好汉不吃眼前亏,安全第一!管你什么乱七八糟的,跟我有关系吗?

侯蒙往后退去,脸上十分的诚恳道:“老夫身为朝廷命官,就不越俎代庖了,武将军处理才是合情合理,老夫胡乱插手,岂不是画蛇添足?坚决不干!”

武大有些惋惜,说道:“那你就跟着看看,指导一下业务行不?你也知道,我对这断案什么的不熟悉。”

说罢,一把拉起侯蒙,二人携手走了出来。

跑的了吗?

武大才不相信李逵几人有这等心机?显然人家连今天的时机都算计到了,侯蒙不管有没有份参与,都必须在场。

只见军机堂外边,李逵、刘唐、王英、燕顺、郑天寿五人站在外边,身上清一色的满身缟素,身上没有携带兵器。看见武大出来,就立刻指着武大大叫道:

“就是他,人面兽心的家伙,杀了宋江哥哥和晁盖哥哥!大家都来看看,这就是梁山的大当家,残杀兄弟,不仁不义,猪狗不如!”

骂的酣畅淋漓,骂的趾高气昂。

围观的人群鸦雀无声。

消息太劲爆了!所有的人都等着武大怎么处理。所有人也都很好奇,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

武大笑眯眯对着侯蒙说道:

“让钦差大人见笑了!这几个家伙都不是什么好鸟,看见那个小短腿没有?他叫矮脚虎王英,别看长的磕碜,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大色棍。经过他手糟蹋的妇女多的数不胜数,还爱好喝用人心做的醒酒汤。这是我们那个宋江宋头领带来的人,太人渣了!塞进军队吧,太恶心人了,干走吧,宋江的面子怎么办?只好就这么吊着,不上不下的,伤脑筋。现在不用发愁了!这明显就没有打算继续活着呀!”

武大走到几人面前,笑嘻嘻的问道:“知道在梁山诽谤辱骂大寨主是什么罪吗?”

李逵等人顿时破口大骂的更加欢实了!

武大叹息道:“是我错了!对付这几个家伙,居然想好言好语?”

于是轻轻一摆手,高宠哗的一声便带着一队亲兵围了过来,武大吩咐道:“抓起来!骂一句,抽一记耳光,什么时候不骂了,我再问话。”

说罢,让人搬了一把椅子,坐在那里。

高宠果然让亲兵把几个人渣捆了起来,李逵还在大声辱骂,亲兵早就看的不耐烦了,甩开膀子就是狠狠的一耳光,啪的一声,李逵一声惨叫,腮帮子肉眼可见的肿了起来。

李逵就是个浑人,挨打了,哪肯消停?反而更加骂了起来,亲兵忠实的执行了武大的吩咐,啪啪啪,众人听的只觉得自己的腮帮子也跟着隐隐作痛。

李逵也不知道自己挨了多少耳光,腮帮子肿得像个猪屁股一样,总算是浑人也会疼,浑人也会服软,大耳刮子吃够了,再也不嚣张了。

武大笑眯眯的问王英道:“你们刚才说我杀了宋江和晁盖?有什么根据?还是铁证如山?”

他有个屁的证据!从头到尾,武大亲自策划,王春光派人执行,行动的人早就被调往外地,就他们几个的力量,能捋清脉络已经是超长发挥了,要是没有外人插手操控,武大可以把眼珠子抠出来当球踢了。

王英吞吞吐吐的说道:“没有证据,我们猜的!宋公明和晁天王多次算计你,你会放过他们?哪有这么巧的事?同一天三人同时遇刺,两个死了你却独活?”

周围的听众顿时哗然,王英以为自己说的重点是刺杀,可惜听众关注的却是,晁盖和宋江居然算计大寨主?人群顿时议论纷纷。

武大轻描淡写的说道:“算计我又怎么样?不就是他们两个都想做大寨主吗?有什么奇怪的?我从一开始就知道的一清二楚,你们知道我为什么会接纳这两个野心勃勃的家伙吗?”

武大的话一下子抓住了大伙的好奇心,是啊,为什么?明知道他们居心不良,还要收留他们?

武大慷慨激昂说道:“咱们梁山干的事,哪一件不是杀头的罪过?咱们有退路吗?没有!我们只能变强,强到谁也不敢欺负我们为止。所以,晁盖、宋江两个丧家之犬我才接纳了他们,为什么?因为他们有名望,他们可以招来更多的英雄豪杰前来壮大我梁山。为了这个目的,我可以忍耐,不就是想做大寨主吗,谁没有野心?一个区区的大寨主而已!我能上你们的成就远远的超过你们自己的想像。只要够强,天地都在我们脚下,四海任我奔腾!说我杀了他们两个?知不知道在我梁山,是什么罪责?诽谤辱骂大寨主!死!”

武大第一次气场全开,杀气腾腾的说道:“是谁只是你们干的?就凭你们几个的脑子,能想到这样的损招?让我们梁山自相猜忌?你们考虑过自己的下场吗?死无全尸!说吧,宋江侍女,李逵去哪了?”

周围人顿时议论纷纷,是啊,李逵跑哪里了?

武大根本就不担心晁盖和宋江被自己杀死的消息爆出,毕竟根本就没有实证,捕风捉影能有多少公信力?而且武大这些年在梁山广施仁政,活人无数,名声好的一塌糊涂,根本就不怕泼脏水。

唯一的受损一方就是宋江的几个小弟,武大毫不放在心上,几个本事轻轻的人渣,就算是做坏事,破坏力也实在有限,反手可灭。

几个人都默不作声,武大哈哈大笑道:“你们几个搞阴谋也是顾头不顾腚的,好歹也找个脑子好的给你们参谋一下,少出来丢人现眼了!老子用脚趾头想也能猜出来无非就是朝廷密探忽悠你们几个傻子出来给宋江和晁盖报仇!”

武大拍了拍脑袋说道:“不对!李逵这厮一定是被忽悠的,你们几个恐怕是被用了别的手段逼着来的?还是被骗着来的?怎么看你们也不像是什么义薄云天的好汉子。”

王英几人个个垂头丧气,显然武大又猜了个七七八八。

周围顿时一片嘲笑声,能把阴谋搞成闹剧,也算是滑稽到家了!

幽灵现在人群里,默默的咬了咬牙,转身就走。

郑天寿忽然大呼小叫道:“钦差大人!救救我们!我们也是为朝廷效力啊!求求你救救我们!”

侯蒙顿时石化了!

什么情况?莫非真的是朝廷在暗地里做手脚?还是眼前的这个钦差大人也有份?

围观的人群顿时漂出了一阵一阵的国骂三字经,上至皇帝下至奸臣的女性家人差不多被问候了一遍,词汇十分丰富。

武大强忍着笑,对于谁来蛊惑这几个家伙闹事,武大丝毫没有求知欲,就算搞清楚了,策划者也早跑的没影了,何必费事?于是吩咐道:“留着这几个家伙干什么?拉出去,砍了吧!”

亲兵们顿时把五个人拖了出去。

围观人群叫好声此起彼伏,这几个家伙确实太离谱了,不管是不是故意的,他们不但彻底的毁了宋江和晁盖的名声,让大家都知道了所谓的山东及时雨也不过如此,托塔天王原来也不怎么光明磊落。还想闹得梁山相互猜忌,真是死不足惜!

侯蒙忍不住解释道:“这可没有老夫什么事啊,老夫不擅长阴谋。”

武大笑着给他来了一个定心丸,说道:”放心!侯大人怎么说也促成了梁山和朝廷的和谈,功德无量,咱也不是过河拆桥的人,一定把您安全的送回东京,咱们也算是有了交情,以后梁山和朝廷有了摩擦或者分歧,你老兄恐怕还要继续出力呢."

啥?

侯蒙大惊失色道:“你现在就准备着和朝廷搞摩擦?”

武大一把把他按在酒桌上,劝着他喝下一杯酒,这才慢条斯理的说道:“你老兄咋的一惊一乍的?就这心理素质怎么当官?城府!要有城府!梁山和朝廷有摩擦是早晚的事,这对你是好事懂不懂?想一想,我们谁都不认,就认你一个人,朝廷敢把你怎么的吗?离开了你。他们搞不定,这就是你立身的根本。”

侯蒙的眼睛亮了。

这厮是个老牌官僚,当然知道官场凶险的道理,尤其是自己现在春风得意,指不定已经碍了谁的眼,啥时候就倒霉了。但是如果真的结好梁山,自己岂不是多了一份保险?

一想到这里,侯蒙顿时一脸笑容,张嘴就是动听的阿谀奉承:

“武将军果然是足智多谋,雄才伟略,您说的太对了,要不老夫就借您的虎威,在朝廷里替您出一把力?”

武大自然是求之不得,侯蒙实在太合适了。一来这厮并没有强有力的后台,属于好把控的人物,而来做熟不做生,这厮毕竟已经和梁山有了几分默契,现在再有了共同利益,不信他乖乖就范。

于是二人很有狼狈为奸的感觉,一见如故,如胶似漆,在一块大吃大喝,颇有一种损友的感觉。

武大一连陪了侯蒙两天,直到孔端友和慕容彦达相继赶到,侯蒙这才顺利的完成任务,得意洋洋的赶回东京。既然二人也不算外人了,武大也就不愿意侯蒙太难做,拿出了一部分金银贿赂一众军官,利益均沾,相信他们回去也会嘴下积德,不会把侯蒙给卖的干干净净。

当然,侯蒙自己也落了不少的实惠,总算对武大的怨念没有那么深了。

送走侯蒙,明面上也算是解除了梁山最大的安全危机,可是防人之心不可无,武大依旧在边境严防死守,东平府的练兵依旧热火朝天。

武大的精力却渐渐的放在了内部,和朝廷和谈还是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武大密切关注朝廷动向的同时,计划着巡视梁山下辖的几个州府。

地盘大了,武大的工作重心也会随之调整,除了稳定内部,还要想方设法的统一思想、以及平衡内部派系之间的力量。这对武大的领导能力十分考究。也是一个势力壮大所必经的阶段。所有人都需要成长,武大如此,他的下属将军们、知府知县,人人概莫能外。

追不上脚步的,早晚淘汰。

童贯回京了!

皇帝大宴群臣,夸耀武功。同时也预示着下一轮的攻击快开始了!

毕竟,时间不等人。皇帝现在一门心思的收复燕云十六州,谁也无法阻挡这个目标。何况,大宋也根本就没有人愿意阻挡,反而人人乐见其成,甚至推波助澜。

大宋和辽国两百年世仇,别看明面上两国来往频繁,两国的国军互称兄弟,可是这种塑料兄弟情恐怕鬼都不信,反而是,大宋恨不得趁着金国进攻辽国的机会,狠狠地踩上几脚,然后再吐他们一脸花露水。

国恨家仇,大抵如此。

武大自己也是没有亲身体会,这才能大言不惭的纵论几国之间的关系,朝廷之间,包括民心向背,却绝对不可能做到如此的云淡风轻。

所以,就算有智者能看出伐辽的风险,也不会有人阻挠,这根本就阻挡不住。

皇帝召见童贯,中心的议题就是如何快速平定王庆,然后挥军北伐。

童贯也不知有何凭仗,大包大揽的拍着胸脯子保证,一定快速的扑灭王庆。早日进入河北,进攻辽国。

皇帝龙颜大悦,重重犒赏童贯。

.

阅读武大郎反转人生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武大郎反转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