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工读学校》

第二十三章:朱师傅的主意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我觉得学校如果想让全体学生有一技之长,应该办一个职业技能班。”朱师傅说。

朱师傅的这番话,让王耕校长脑中划过一道闪电。不错,历来工读学校有一种惯性思维,那就是把学生管好,不出事,捎带着学习一些文化就可以了。

创办职业技能的培训确实是一个好办法,但是师资哪里来,教学设备怎么办?

“朱师傅你的建议倒是不错,不过你觉得我们创办什么样的职业技能培训,比较好呢。”王耕校长问。

“搞数控机床、车钳刨铣,咱们没钱。搞厨师培训、家庭养殖,我们没那个条件。搞驾驶培训……”

“朱师傅,打住,咱们直接说重点,你建议我们搞哪些职业技能培训比较好?”

朱师傅并没有接王耕校长的话,他说:“最近我有一个侄儿,他在彭城一所学校上学。上个什么学呢?安保专业,人家一个学校有6000多学生。现在教学楼都盖了好几幢。”

安保,倒过来不就是保安吗?

王耕校长说:“朱师傅,你是建议我们开设保安课,为将来的小区培养保安,这个倒是不需要什么配套设备啊!”

谁知道王耕校长的话一落音,朱师傅立刻怼了一句。

“王校,你太曲解了安保的定义,安保培养的可不都是小区保安啊。如果那样,哪来的6000多学生踊跃报名啊。”

嗯?朱师傅的话真的让王耕校长吃惊了。是呀,人家火必有火的道理。

“那培养的都是哪些方向呢?”

朱师傅有些得意,睁开他的眯眯眼,笑着说:“比如说国内那些机场的安检算不算?银行的押运员算不算?一些单位的消防勤务算不算?一些网站的安全工程师算不算?包括一些重要部门的保卫人员算不算?”

“这个当然算了!朱师傅,你这个做大厨的脑袋,也有这么多的好点子啊!”

“这个不是我的点子,是那个彭城安保学校的点子。如果真想办,建议王校多出去走一走,可以和人家联合办学。我觉得吧,培养安保用不了那么多高大上的设施、器材、投入。和我做饭一样,有多少米下多大的锅嘛!”

“对对对,朱师傅,你今天的这个建议真的是一个金点子。我们立刻要研究一下你提的这两个方向。还真的是这样,一要开门办学走出去,二要联合办学请进来。”

王耕校长夸了夸朱师傅,话锋一转。

“朱师傅,虽然你提出了这么好的建议,但是我还是需要你老人家帮个忙。”

“王校,你不会还是坚持让我带那个什么陶樵夫吧?这万万不行!我上次被打的医药费还没有报呢。”朱师傅态度坚决,还是一口回绝。

“朱师傅,你先别急,这阳光学校你是最辛苦的,早起晚睡,还没有休息日,你都这么大的年纪了,一日三餐每餐都要做20个人左右的饭菜,也许用不了多久。你就要坐上30人、40人、50人的饭菜,你还能坚持住吗?”

“那,我们可以招人啊!”

“那可不行!现在孩子们都喜欢吃你做的饭菜。换了人,学生们也不答应啊!”王耕校长这番话说得食堂朱师傅很受用。

“朱师傅,我不仅仅是心疼你。这阳光学校的教育是一个整体,你能帮助我培养一个孩子,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我重点是想让这个陶兵给你搭把手,另外也让你心连心、手拉手地帮他。你要是能帮好他一个,可是等于帮好了五个!”

“怎么又成了五个呢?”食堂的朱师傅不解。

“他是五大金刚的老大啊!”

“啊,还有五大金刚这一说,要是我管不了他,五大金刚一起来,我这条老命不得送掉。”

“放心吧,朱师傅。陶兵这孩子,我可以向你保证,他一定会听你的话。要不然这样,你先试用他一周,如果实在伺候不了,咱们就叫停。”

王耕校长看到朱师傅还有些犹豫,又说:“本来学生规模扩大,食堂就要添人手了。我们校长办公会研究过,准备把你老伴也聘请过来,再加上给你配一个兼职的小徒弟,你会轻松一点。”

“什么,让我老伴也过来啊,那工资怎么算?”

“工资由学校出,但不能和你一样,只能象征地发一点,主要还是照顾你。”

王耕校长这番话一说,食堂朱师傅无话可说了。“那行吧,王校。出于对你的感谢,说清楚了啊,先试用一周。如果不行,你一定要把他给我换掉。对了,他叫陶樵夫还是陶什么?”

“他叫陶兵,他以前的绰号叫樵夫小陶。”鲍扬老师连忙解释。

“这小屁孩还叫什么樵夫,在老夫这里,他连劈柴小陶都当不上。”食堂朱师傅愤愤地说。

当天晚上,王耕校长亲自送樵夫小陶去食堂找朱师傅报到。

“每天三餐,提前一个半小时到食堂报到,不能睡懒觉,不能偷懒。这是你的师傅,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陶兵你听好了,我把朱师傅交给你,不管是你,还是其他同学再惹朱师傅生气,都是你的责任,听到了没有?”王耕校长故意的当着朱师傅的面,交代樵夫小陶,既是敲打他也是提醒朱师傅。

“好的校长,我一定听朱师傅的话,好好地学手艺。”

当天晚上还好,第二天一大早,王耕校长不放心,他不知道樵夫小陶会不会剃头挑子一头热,体温计三分钟的热度。早晨六点他就到了学校食堂,没有想到,这樵夫小陶正在朱师傅的指点下,炸油条呢!

“嗯,不错不错。”王耕校长捡起一根油条,尝了一口,连声赞道。

实际上,这油条面是朱师傅和的,这火是朱师傅烧的。樵夫小陶不过是拿了一双筷子,在那里翻翻油锅里的油条,连什么时候捞出来,都是朱师傅下的口令。

万事开头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既然这一步迈开了,相信樵夫小陶在朱师傅这里,也折腾不了什么大的风浪,相当于是配了一个全天候的“一对一”帮教。

上午上班后,辖区治安大队的副大队长、学校的法制副校长李阳就过来了,他除了带来一个准备入学的新生资料,还有另外一个信息。

“王校,上次你让我查的那个超仔,我查到了。”

“哪个超仔?”王耕校长已经忘记了这茬。

“就是祸害张兮兮同学的那个!”

“哦!什么情况?”王耕校长一下想起来那个半夜的恐吓电话。

“我们通过异地警方,查了一下,终于查出这小子过去也是个失足少年,在他们当地无恶不作。可惜他们那里没有工读学校,结果在社会上越混越黑,被劳教过两年,现在虽然已经结婚,但没正经工作,在社会上靠替人家看场子,混吃混喝,基本上是一个小痞子,一个瘾君子。”看场子,是山城市这边的土话,就是替麻将馆、游戏厅把门维持秩序的。

“什么?他都结婚了。”王耕校长说这句话的时候,因为他想起来了加菲猪张兮兮说过的非他不嫁!

“是的,那个人也就是骗骗张兮兮同学,他还在建阳城散布如果娶不到张兮兮,就包养她。”法制副校长李阳说。

“现在他在哪里?”

“我和当地警方联系了,已经送他去强制戒毒所去戒毒半年了。”

怪不得自上次那小子打完恐吓电话后,这段时间再也没有了消息,原来已经有了好去处。

“嗯,如果有可能查实到他怂恿、纵容、唆使未成年人犯罪的实证,应该送他再去劳教两年,绝不能让这种危害社会的人渣再为非作歹。”王耕校长补充道,他相信如果加菲猪张兮兮配合,是一定能找到证据的。

说到这里,王耕校长又想到了两件事。

这第一件事,他从超仔的成长经历,看到了工读学校的存在,对社会的稳定,对家庭的和谐,对失足少年的挽救太重要了。如果当时他们那个城市有工读学校,有一批这样甘于奉献的老师,这个超仔绝不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也许他早就痛改前非,成为一个正派青年,有一个美满而幸福的家庭了。

这第二件事,他从超仔没有正经的工作,又联想到自己肩头的压力。即使有了工读学校,有了一个管理、帮教这些失足少年的地方,但如果没有职业技能培训,仅仅靠认识几个字,去看管他们,未来又如何让这些失足少年能投身社会,在社会上自食其力呢?

工读学校不仅仅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也是培养人、帮助人,让更多失足少年能在未来有一技之长,能够掌握独立生存本领的地方。

可是,这些能形成老师们的共识吗?能形成社会的共识吗?

王耕校长决定,自己要马上和王书林书记、和少年法庭的许国麟庭长好好地聊一聊,能不能组成一个联合考察组,到各地转一转,开门办学,同时像朱师傅所说,再搞一些联合办学,特别是职业技能的培训,去主动地探索一条新路?

这个得尽快办,马上办!

阅读最后的工读学校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最后的工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