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逐鹿》

第62章瞒天过海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黄巾军不出战,只守城做老鳖,卢植拿他们也没有办法。

广宗城就在哪里矗立这,上边站满了黄巾军,居高临下,箭羽落石,汉军想再次正面强攻的话就非常困难。

卢植实在也想不出好的方法了,便下令军队在外围建起土山,搭设箭塔居高临下,弓弩手进攻城内。

箭塔建成后,汉军弓弩手终于让黄巾贼寇也体验了一下什么叫居高临下,数日内将城墙上的黄巾军们射的都不敢挽弓反击,稍有不慎就会死不瞑目,有甚者直接拆下城中木板当做盾牌阻挡箭羽。

然而汉军的手段也只有这些了,现在的攻城器械花样不多,此时还没有后来那么种类繁多的重型器械,卢植看着近在咫尺的广宗城也是无计可施,或许只有慢慢的消耗广宗城黄巾军的粮食吧。

因为卢植感觉广宗城的粮食应该不多,张角在与他交战之前一定不会料想到自己会惨败,所以广宗城内的粮食不会太多。

现在攻城手段实在是十分缺乏,用血肉之躯攻打高大而坚固的城池是无能为力,徒增伤亡。

刘绩记得一种历史上非常的投石器械,回回炮,杠杆原理什么的他倒是知道,但是却真要让他弄出来的话,却是一窍不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投石机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已经有人设计并使用《范蠡兵法》记载:“飞?重???,为机发,?三百步。”但是这种早期投?机没有轮?,必须在敌?阵地前埋设,操作?员在敌?的?箭射程内施?,因此仅仅停留在理论层?,最后慢慢的销声敛迹。

直到东汉末年,曹操的军队中刘晔重新研究并改造出了带轮?的投?机,?叫抛车或霹雳车。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第?次投?机应?,袁绍军在营中垒??、架?橹,由?弩?在上?射击。曹操军则?霹雳车还击,将?橹全部摧毁。

虽然投石车可以移动了,但这种投石车操作复杂,且只能单发,在战场上所起的作用有限。

后来,魏国马钧?对投?机进?了多??的改进,充分利用机械传动原理,重新设计出了一种威力更大的攻城武器——【轮转式发石车】可以将大石头连续发射,打破敌军防御系统。这种新式武器让辽东公孙家吃尽了苦头,成为了魏军的攻城利器。

现在的刘绩只是知道这个概念,其实弩车脑中也了解一二,但是真让他动手做的话,就是属于脑中说学会了,手说你放屁。

刘绩这几日一直在脑海中摸索比较成功的攻坚战役,但始终寻觅不得,在一次夜中巡查营寨时看着,一排三木成三角架起燃烧的火盆,骤然通透。

随即便向卢植献出了自己的筹画,“打洞”。

寻一处广宗城内黄巾军看不到的地方掘地挖洞,一直挖到城墙下面,然后??头柱?把城墙顶住,保障城墙在挖时不会陷落下去,再继续向上挖,?概挖到城墙的?半时,就??烧毁所有?柱,如此一来在失去支持的瞬间城墙就会立马坍塌。

这个方法非常隐蔽,可使士卒的损失性降少,但是缺点也非常明显,克制这个方法最早应用于战国时期的城防战中。

《墨子·备穴篇》记载,当守城者发现敌军开掘地道,从地下进攻时,立即在城内墙脚下深井中放置一口特制的薄缸,缸口蒙一层薄牛皮,令听力聪敏的人伏在缸上,监听敌方动静。这种探测方法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因为敌方开凿地道的声响从地下传播的速度快,声波衰减小,容易与缸体产生共振,可据此探沿敌所在方位及距离远近。据说可以在离城500步内听到敌人挖掘地道的声音。古代战争中,城防设施常常把“地听”的设置作为重要的一项,城内四周每隔一定的距离挖一口深井,一般井深两丈,放一口鼓形新瓮,听者可在井中托瓮听之,所以又叫“瓮听”。

【易京之战】袁绍攻打公孙瓒倾尽全力建造的易京城时就是用的挖洞之法,将公孙瓒视为固若金汤的易京城墙给毁掉了,加速了公孙瓒的败亡。

官渡之战时期,建安四年九月与曹操互相僵持的袁绍故技重施,准备挖洞偷袭曹操。

然而曹操小心谨慎,不放过任何细节,早早就在营寨周围布置了听瓮,袁绍一开挖就被发现了,曹操直接来了一个将计就计,请君入瓮,一波带走了准备偷袭的军队。

刘绩内心忐忑不安,实在不知道广宗城中是否布置有瓮,心中默念,但愿张角没有想起这一茬。

此时卢植也在跟刘绩思考同一个问题,好不容易的一次机会,倘若被发现就不妙了。

卢植转身正好瞧见自己卸下的甲胄,紧盯了片刻,随即便同意了刘绩的筹画。

如果一直这样拖下去待广宗城内黄巾军粮食耗尽,是有可能不战而胜,但时间太久了朝廷那边不会同意的,抠门的汉帝刘宏绝对第一个反对。

卢植认可挖洞方法是可行的,然而还缺点东西,于是卢植传令所有士卒即日起,每天都要出寨列阵布阵,三军集中时,还必须大列旗帜,张扬声势,用来迷惑和吸引黄巾军注意力并麻痹他们,让守城的黄巾军士卒习以为常,待到真正攻城时难辨虚实。

果然,刚开始时黄巾军以为汉军要发起进攻了,尽出城中士卒准备迎敌面战。注意力全转移到了列阵的汉军处,可是不久,又发现是汉军人马开始返回,并非出击,陈列一番便撤回了营寨。

如此五次三番,汉军频繁操练,蛛丝马迹一点不露,广宗城内的黄巾军们也司空见惯了,都逐渐放松戒备。

广宗城下的地洞已经挖掘近一个月,城内黄巾军不仅没有发现一点痕迹,而且对城外每天都操练的汉军们逐渐放松了警惕。

卢植用此战对刘绩讲解,战场之上敌人防备得越周全时,更容易麻痹大意;习以为常的事,也常会失去警戒。秘密常潜藏在公开的事物里,并非存在于公开暴露的事物之外。公开暴露的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形成了最隐秘的潜藏状态。

阅读三国:逐鹿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三国:逐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