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刘备一统天下》

37留着过年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子义,丰、沛的战役,你打算怎么打?”

“由内而外,一箭双雕。”

“我们前不久在广陵与袁术大战,最近又在沛国历经谯县大战等多场战斗,兵粮消耗很大,不足以支撑再一场大规模战事了。如果你的砀山营解决不了,那么就只有等到明年,明年夏天小麦收获之后,再考虑了。”

虽然刘备非常欣赏太史慈的军事才华和积极上进,但是打仗不是一腔热血就可以,有人,还要有粮。

他比任何人都想更快地攻城略地,但他更能理智地评估条件。

能在年前收复沛县地区固然很好,但如果条件不成熟,放到年后也不是不能接受。

现在,领地内的情况已经稳定下来了。

沛国以谯县为中心,北有砀山护持,南有赖乡拱卫,收复龙亢、山桑之后,袁术的势力范围就被彻底驱离了沛国,并被进一步压缩到濄水南岸。

再加上袁术也需要休整,并且决定花十万两黄金购买一年的安全,所以来自淮南的威胁不是很大。

孙策在庐江很忙,无暇过来捣乱。

江东方面,严白虎、许贡等人热衷于内斗小圈子。

有擅长水战的关羽坐镇江北的广陵城,十分稳当。

彭城有陈登,下邳有赵云、糜竺,都很牢靠。

陶谦蜗居东海郡,还把四千丹阳精锐交给曹豹来为刘备效力,也没有太强的攻击性。

对于曹豹这股不稳定力量,刘备也是非常小心地看管,决不让其单独守城。

如今,又获得了袁绍的友谊,降低了袁绍与曹操的强绑定关联。

而曹操刚刚亲征梁国,注意力也没有完全放在沛县。

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年前攻略沛县区域都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但非常可惜的是,兵粮……

在明年的新粮打下之前,像谯县大战那种规模的战役,是打不了了。

这就是为什么,诸侯会因为粮食反目成仇。

民以食为天。

投入作战的兵力同样需要这片天,没有不行。

“主公,杨猛和康德久居砀山,对附近地区颇为熟悉。他们可以潜入丰县和沛县,可速战速决。”

“好,放手去干吧。我会尽最大力量保障你们的后勤。”

“决不辜负主公的期待!”

得到刘备的许可,太史慈立即率领杨猛、康德展开行动。

而在梁国,刚刚取得胜利的曹操和曹仁正在谋划针对陈国的行动。

曹操虽然经常犹豫,但却是能够果断出手的英明主公,所以失败也是常有。

正所谓机遇和风险并存,征战乱世,只要主力不失,就有恢复地盘的希望。

所以,曹操习惯于重点防御,把有限的兵力布置在边境的几个关键点位,而不是面面俱到,处处分兵。

丰、沛一带,重点是沛县,不过更多的防御部队则是驻扎在沛县后方的东缗。

东缗位于山阳郡的中心,北邻济水,可以沿着济水-泗水顺流而下快速支援丰沛前线。

所以留给太史慈的时间并不多,一旦开打,就要迅速夺取据点,否则就会因为陷入旷日持久的攻城战而失败。

夏天的时候,陶谦兵出兖州,就是打到了东缗附近,攻进了任城国。

曹操就是凭借重点防御东缗,而集中优势兵力实现了反杀。

结果,陶谦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落败,而曹操差点将陶谦一波带走。

即使在梁国战役最艰难的时候,曹操也没有动东缗的部队,就是防着陶谦,现在还防着刘备。

沛县是徐州的北大门,东缗就是兖州的南大门。

只要守住东缗,曹操的鄄城就能免受来自徐州方面的威胁。

对这一块的防御体系,曹操还是很有自信的,毕竟是经过了实践检验的防御架构。

匡亭之战以后,袁术已经没有信心北上,从战略进攻转变为战略防御。

所以曹操在豫州的攻略并不是很着急,而是更加注重遏制徐州陶谦。

然而,刘备的忽然崛起打乱了他的节奏。

沛国变成刘备的势力范围,大大增加了曹操的危机意识。

“要与刘备抢豫州!”曹操这样对曹仁说。

豫州六郡,曹操现在握有鲁国和梁国,刘备持有沛国。

还有陈国、颍川郡和汝南郡。

尤其是汝南郡,号称半个豫州!

是豫州六郡里最大的一块蛋糕。

“子孝,我们要想和刘备争夺汝南,就必须拿下陈国。”

曹操很急,急着要分汝南这块蛋糕。

尤其是在刘备占据山桑之后,曹操更急。

“刘备这样的军事天才,不能任其发展壮大。否则后患无穷。子孝,你要拿捏好尺度,在不全面开战的前提下,尽一切可能压缩刘备的战略空间。”

“一切遵从主公的安排!”

曹操站在睢阳城楼上向东远眺,心里暗暗定了目标:待时机成熟,必要把刘备驱逐出豫州!

不过,冀州的袁绍有不同的想法。

他与曹操是盟友,是合作伙伴,但也同时是竞争对手。

这一点,在兴兵讨董的时候,袁绍就定位清晰。

天下,是他们袁氏的。

不是他袁绍,也会是他的弟弟袁术。

天下绝不能落入其他姓氏之手。

曹操很能打,袁绍在高兴的同时又有担忧,担忧没有一个匹配的对手来制衡曹操。

直到刘备的出现……

“刘玄德是个英雄,是个值得信赖的朋友。”

在刘备举荐袁谭为茂才之后,袁绍已经多次提到刘备,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得益于袁绍的认可,刘备的名声在上流圈子里有了显著提升。

同样有功的吕布却没有得到这份殊荣。

虽然吕布在围剿黑山军的战役里出力不小,但仅仅得到了一些口头的嘉奖。

即使温侯主动开口,也没有得到满意的赏赐。

所以他一怒之下,决定脱离袁绍。

此时的吕布还停留在冀州的黄河北岸,尚未离境。

高顺劝吕布:“主公既已向袁绍表明去意,就该尽早脱身,为何滞留于此啊?”

“想我与本初并肩作战,屡破黑山贼,战功不少,本初或许会念及之前的战斗情谊,来挽留我们吧。还是再等等。”

“主公不要心存幻想了。我观那袁绍目中无人,主公多次请求增加兵力、提升待遇,可都没有得到回应,都这个时候,袁绍还会顾念同袍之情吗?”

“唉。想我吕布,为朝廷忠肝义胆,又有诛杀董卓之大功,为保卫长安而与西凉军交恶。可到头来,我办到了关东诸侯办不到的事情,却不能被关东诸侯认可!”

吕布十分沮丧。

“关东诸侯没有人愿意接纳我,只有本初还有情义。若是真的离开本初,我还不知道去哪。”

“你们都是跟着我从长安出来的,我怎么能不为你们着想?若是本初回心转意,我们的生活就有保障。不管有多大可能,我都要再等一等。”

听到吕布这么说,高顺只能作罢。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他们的老大也有难处啊。

吕布能征善战,是个强者。他们跟随吕布,不就是跟着强者有肉吃吗?

虽然温侯如今落魄了,但也曾站在帝都的巅峰,辉煌过!

这样的强人,未必不能卷土重来,再创辉煌!

都是行伍出身,共同语言也多。

相比于效力其他诸侯,他们在吕布这里反倒更加自由,可以随意掠夺,不用管甚束缚。

他们也在等,等吕布重回巅峰的那一天。

但是,高顺的判断是正确的,他们不该再等了。

邺县。

正在围攻公孙瓒的麹义派人给袁绍捎信:

“吕布唯利是图,反复无常。为主公大业计,当尽早除掉此人。”

起初,袁绍还想多利用吕布一些时间,所以尽量周旋。

不仅没有驱逐吕布,还称赞其为“飞将”!

然而,在取得常山会战的胜利之后,吕布就飘了,强烈要求更多兵权,甚至闹到了罢工的程度!

这还得了?

袁绍在冀州本就是外来户,无时不刻都是如履薄冰。

吕布还当是在他的义父跟前呢?

丁原、董卓可以惯着他。

袁绍可不会惯着他。

爱干不干,不干就滚。

可惜吕布还没有从侍奉义父的套路里走出来,向来只有他甩别人,哪里有他被甩?

袁绍多刚烈的一个人,连权倾一时的董卓都不放在眼里,吕布再怎么牛逼,也入不得他的法眼。

吕布幻想袁绍回心转意,属实想多了。

“主公,吕布是所有西凉人的仇敌。有他没我,有我没他。”麹义的劝谏信又到了袁绍手里。

这已经是威胁。

要知道,此时的麹义已经把公孙瓒赶出了冀州,战功赫赫!

身为冀州的头号战将,麹义的话分量很重。

袁绍不得不慎重对待。

想当初,他就是策反了麹义,才顺利套取冀州。

如今,麹义又帮他驱逐了公孙瓒!

这样厉害的大将若是叛变,将是不可承受之重!

此时,无论是许攸还是郭图、荀谌,抑或沮授、田丰等人,都一致赞成消灭吕布。

许攸说道:“吕布狼子野心,素无忠诚,虽有武功却贪得无厌,是为小人难养。主公当听从麹义大将的意见,赶紧把吕布处理掉!”

郭图表示同意:“主公不见丁原董卓的下场如何?”

沮授尤其痛心:“吕布残暴好杀,纵容手下抢掠,严重败坏主公名声,其危害已经超过其价值。不除留着过年?”

南阳系、颍川系、冀州系给出了一致的意见,袁绍就没有理由左右制衡,况且他本身就不喜欢啊吕布的做派。

当年在洛阳,吕布充当董卓的爪牙,何其放肆?何其反动!

“既然是大家一致意见,也好,就趁今天这个机会,为民除害!”袁绍大手一挥,扫视全场,“颜良文丑何在?”

“属下在!”

颜良文丑立即出列!

“即刻带兵追杀吕布!”

“遵命!”

阅读重生三国之刘备一统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重生三国之刘备一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