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一零》

005版本之子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想要施展心中抱负,当然不能光凭幻想。

李耕前世二三十年混迹人间造就的能力,就是他仗之驰骋这个崭新时代的利器。

这个时代有智能手机,但还几乎没有移动互联网。

看了一眼被自己扔在一边的黑莓 8700,李耕心中首先浮现的这么一个念头。

虽然 3G 牌照已经于去年,也就是 2009 年 1 月正式发放,但是移动市场仍然是滞后的,大规模的 3G 智能手机上市,以及市场的迅速扩大还要从今年算起。

此后数年,智能手机每年的出货量从 2009 年的不足三千万,连年激增到上亿部。

往后十几年,智能手机的急剧增长带来了一片全新而辽阔的蓝海,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并非一蹴而就,不是说今天国家公布了什么法规,哪个厂商发布了一个超越时代的机器,然后就成了。

3G 基站需要时间铺开,成本需要大量的用户去分摊,最初的高端智能手机们市场也是非常有限的。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苹果体验好但是价格贵,Android 有便宜货但是性能差,体验欠佳。

不过摩尔效应是惊人的,硬件终归会越来越好,性能自然也会有够用的一天,有了市场和利润后,落后的功课可以慢慢补。

所以 Android 的问题并不是问题,反而是极为高明的战略。

那么要到什么时候,移动互联网才开始进入后来人们熟悉的轨道呢?

也许是 2013 年,那一年,小米推出红米手机,正式杀入千元智能手机的市场,然后再几年才有某耀、某蓝等的纷纷效仿……

到了那个时候,软硬件的迭代终于炼就了普惠大众的新一代计算终端,市场上基本随便一部手机的性能和体验都在水准以上,移动互联网才算得上是蔚然大观。

至于现在,大概是萌芽期吧。

但全所未有的爆发式增加也即将到来。

此时已经是重生的第二天。

磨刀不误砍柴工,李耕依然在熟悉这个时代,在思考自己的能力和边界。

结束了一天的课程,他端坐书桌前,打开电脑,开始古早冲浪。

此时如日中天的是新浪微博和人人网,当然了,QQ 也活的很不错。在未来,这三个当前最热的社交平台会走向截然相反的命运。

门户网站和各类垂直论坛仍有着生机勃勃,尽管这已经是他们最后的好时光。

作为重度网络冲浪爱好者,李耕习惯于谷歌检索信息,逛微博、Twitter,更喜欢在上 VeryCD 囤积各类资源,通过 QQ 和飞信与朋友联系,还常常泡在各类游戏和数码论坛。

这个时代的站尤有生气,独立博客也相当活跃,RSS 虽然小众但局势一片大好,李耕通过 Google Reader 订阅着数十个网站,经常觉得自己看不过来。

李耕刷着微博,看到自己关注的一个广告创意号在煞有其事地分析“凡客体”。

什么是“凡客体”?

“爱网络,爱自由,

爱晚起,爱夜间大排档,爱赛车;

也爱 59 元的帆布鞋,我不是什么旗手,

不是谁的代言,我是韩涵,我只代表我自己。

我和你一样,我是凡客。”

几则简单的文案,令韩涵和王若丹对凡客的代言意外席卷整个络,成为这个时代的模因,病毒传播的经典案例,引发了无数网友的效仿和恶搞。

凡客达到了它此生的巅峰,然后又迅速被遗忘。

不可谓不是一个花无百日红的生动例子。

作为广告专业的学生,李耕记得当年他们课堂和作业没少分析这个案例,所有有志于做品牌的人都能从中得到警醒和启迪。

除了凡客体,在 2010 年的网络上,最火的还有由 cucn201 配音的《搞笑漫画日和》了。

几个传媒大学的学生重新为一部东瀛搞笑动画配了音,因为极具幽默和感染力的再创作,爆红整个网络。

“给力”,“我勒个去”,“加了个油”……

这一系列充满魔性的台词在当下的年轻人中间大行其道,它们甚至从网络渗透到了日常生活,李耕的同学朋友们也难以幸免。

这两天,李耕已经记不清看到乃至听到过多少次了,连他都有些重新染上这些古老的口癖。

此时的互联网可谓是创作者的天堂,尤其各种无厘头搞笑视频、段子,都拥有着巨大流量……甚至连搬运加工的垃圾账号也如鱼得水。

在这个浪潮中,一代创作者占据着潮头,不少人挣得盆满钵满,名利双收。

在未来的时代中,他们当中有人招兵买马,成立自己的公司,掌握着最初的新媒体粉丝帝国和全所未有的影响力,有些后来还转型成了最早的一批 MCN ;

也有人成功转型,在娱乐圈挣得一席之地,例如叫兽和 cucn201 中后来在影视行业发展得最好的白客。

这个时候的中文互联网,固然公知横行,灯塔闪耀,但河蟹的大棒尚且收敛,倒车还没开出快感来,大家还没学会饭圈套路,有质量的讨论不少,二极管也没那么多,或许确实更美好一些?

李耕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带了崇古的滤镜。

不过,无论如何,他都将再次地,拥抱这个机遇无限的时代。

……

关掉电脑屏幕,李耕再度陷入沉思。

作为一个仅仅在省内知名的二本大学,信行大学并不是一所好学校。作为这所学校的学生,李耕显然也并不是一个多么优秀的人,但他也不会妄自菲薄。

每个人都会有他的长处。

在李耕还是个优等生的中学时期,也曾是一名喜爱舞文弄墨的文学青年。

选择广告专业,只是怕读中文系找不到工作。

不曾想等他到了大学后,却被互联网和游戏所吸引,毕业后又投身其中,多年来虽然一无所成,但多少也学了些许本事。

虽非科班出身,但依靠连年积累,李耕做过网站、应用、游戏,在各种团队里也担任过许多角色。这些项目基本都比较小且最后都凉了,技术上也可谓乏善可陈,超不出缝合模仿与增删查改,但李耕的经历还是比较丰富的。

他对自己的判断是:九流的产品经理+不入流的码农。

产品上,他没做出过什么有影响力的作品,但是能做产品,也见识过好产品。

技术上,他的能力基本都是毕业以后自学的,学得也不深,只能在小作坊当个初级码农,或者当个草根站长自娱自乐的程度。

码农,或者说程序员这个职业,没有秘密,精进之路就明明白白地写在网络上。

同样十年时间,为什么别人可以成为大神,你连增删查改都写不明白?

李耕绝不认为自己是个笨蛋,但他却如同这世上的许多失败者一样,始终无法长期保持热情和专注,且过于容易放弃。

只是知道和改变真的是两回事儿。

任是苦苦挣扎,直到回到这个时代前一刻,他也没有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那么,重生是否就一定能改变命运、弥补遗憾?

对于李耕来说,高考失误又没有勇气复读,这是他人生中最大的遗憾之一。

如果能够回到高考之前,那自然得拼老命考个好学校。

但现实是,2010 年的他已经读了两年大学,那遗憾仍会是遗憾。

至于命运。

当代社会,命运与金钱高度相关。

身为的重生者赚钱的方法有很多,如果能记一个彩票的号码,随随便便就能扼住命运的喉咙。

前提是没有内幕。

只可惜,李耕长这么大,一张彩票都没买过,也从来没有关心过。

他唯一能够依靠的,除了一台电脑,还就只能是自己多出十年的阅历,以及由此造就的,哪怕是不入流的能力。

格子间的白领是新时代的纺织女工,而码农,也不过是新时代的农民工。

正如农民只能在地里刨食一样,李耕也只会用计算机谋生。

幸运的是,所有人都知道,码农是这个时代的“版本之子”。

阅读梦回一零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梦回一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