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艺术斩尽诸神》

第13章破纪录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虽然第三星文娱变异,导致整体艺术鉴赏力有着大幅度提升。

可天赋一般的普通人仍然是大多数。

比如地球,出现音乐天才的概率相当于一万个之中会出现两到三个。

而第三星,一万个之中会出现一百到两百个。

第三星上天骄出现的密度更加密集,可普通人仍然占第三星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多。

因此,很多人听《七里香》虽说觉得很好听,可对其内的巧思不明觉厉。

于是,亚网上就有很多解析大火音乐的博主。

而《七里香》是当下南部的现象级艺术品。

光这热度吃上一口,就能赚取不少流量。

而大众面对喜好的音乐,虽然对专业知识不明觉厉,可仍然喜欢看专家的解析。

就像地球上的“外国人看中国某某某歌星”系列一样。

我喜欢的,专业的同样追捧的天花乱坠,这种感觉就很爽!

而“艺术来客”就是专门做此类爆点的博主。

由于专业知识过硬,解析歌曲等艺术品的语言专业性很强,但不失生硬,通俗易懂,吸取了数百万关注。

因此,艺术来客察觉到了流量风口,爆肝了三个小时,终于发布了一首关于七里香的解析:

“各位亲朋好友们,大家下午好,看到后台朋友们的意见和艾特,强烈要求我做一期解析《七里香》的文章,身为最宠粉的音乐博主,绝对不是因为《七里香》的热度才做这一期解析文章的!

咳咳,言归正传,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听过了《七里香》这首歌,这个名字呢,我想韩墨是引用了古时诗人们所作的《七里香》作为名称。

大家都发现了,《七里香》的歌词单独来看,宛如一卷诗意的篇章。

每每看到《七里香》歌词,我感觉自己看到的不是歌词,而是一首有关于青春的诗歌。

所以,我认为《七里香》是一首龙国传统风味的诗意情歌,夏天听有一种凉爽的感觉。

不过现在已经秋天了哈。

咳咳,从音乐上看,《七里香》从传统情歌的典雅忧郁风情中,走出了自由清新的曲调中。

我们的前辈们都创作出了类似的音乐,不过《七里香》少了几分老去的迟暮,多的是时过境迁后的怀念,有一份收获的心情存在。

《七里香》有信手拈来极自然的文字运用,无与伦比的美好,坚定不移的信念,如诗如画的意境。

歌词没有说初恋是遗憾,只说初恋美好,反反复复,不眠不休。

可在满是美好的画面下,尽是曾经错过的遗憾。

铅笔在纸上来来回回的时候,是我在为你写诗;

麻雀的聒噪,我想到了你在我耳边的呢喃;

我们一起吃秋刀鱼的时候,你活脱一只馋猫;

窗台蝴蝶,院子落叶。

饱满稻穗,熟透番茄。

你倔强的嘴,你的脸颊。

别人的几句是非,是不是我的不对。

我们大抵都遇到过喜欢的人,经历过相爱的事,体会过你侬我侬的甜蜜。

而从学校出来以后,很难再有这种情感,很难再遇到这样的人。

这也正是为什么说我们听到《七里香》这样的歌会感到一种幸福,一种怀念。

同时,《七里香》是一首可以称作是大制作的作品。

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惊为天人的前奏,间奏,及副歌中那恢弘的弦乐。

我想很多朋友只注意到《七里香》中那令人惊艳的前奏。

可它的间奏,副歌的弦乐同样震撼人心!

在我心里,《七里香》是完美的!

不仅仅是在于韩墨高大上的编曲。

不仅仅在于编曲匠气的厚度。

不仅仅在于韩墨写了多美的一首诗。

不仅仅在于韩墨写了一首多么具有灵性的曲。

而是在于,《七里香》的所有元素都恰到好处,精准极致!!

《七里香》中,出现了大量的他物,麻雀、铅笔、草莓、猫、秋刀鱼、雨、蝴蝶、落叶……

我相信,还是会有很多人,其实是读懂了这首诗的。

也许在以后的岁月里。

每当前奏一起。

每当韩墨缓缓地唱出根本听不清的歌词时。

你们却总是能清晰地放映出专属于自己的画面。

除此之外,我想说,想要评价《七里香》的曲,是一件蛮难的事情。

因为它太简单了。

但是它却又太完美了。

《七里香》是极其典型的降E大调/c小调。

在《七里香》中,韩墨用了一个非常常见的,但“不常见”的和弦走向来作曲:Am-F-G-C(6451)。

也就是用Am来开头,一个小调和弦。

6451这个和弦套路在流行音乐中也几乎快被用泛滥了,很多地方都有,比如罗楚此前的最好之作《无情花》。

然而……《七里香》全篇几乎都是6451循环。

所以《七里香》朗朗上口。

所以大家都能听懂,都能喜欢!

但是,《七里香》的美却不是因为结构比较简单。

或许这就是妖孽天才,人家就是有本事,就是有才华用大众都用的东西,却写出跟大众都不雷同不落俗的旋律!!

在保持自己个人的特色的同时,又能得到市场的热烈喜欢。

《七里香》极为工整,而和弦间的切换却又灵性十足。

这样的曲本身就是一首漂亮的旋律,换做谁来唱都会很好听。

都注定是一首大热门歌曲。

然后,因为韩墨鬼才般的编曲加持,《七里香》在音乐上所达到的整体高度,就是非同凡响了。

大家可以发现,《七里香》几乎每一个乐句的开始,都是一个很相近的动机:511。

但是,几乎每一个之后的发展,都不尽相同,都有足够丰富的变化。

韩墨这样写,很精妙。

首先这使得《七里香》整体具有极高的统一性,一气呵成。

但是在工整之外,却又因为足够的灵气,而不显得呆板。

这种变化,少一分则呆,多一分则乱。

前奏就不用多说,大家都被杀了。

我们来谈谈间奏!

我能说,我第一次听到这段间奏的时候,快要哭出来了么?

韩墨的编曲,在此处的间奏,由降E大调,运用离调手法,转到了c小调上。

将之前的明朗清新的大调色彩,一下子转到小调的……

该怎么说呢?

惆怅、深邃、略感忧伤。

伴奏依然是风声、振琴……

可当第二段副歌恢弘的弦乐响起时。

我个人真的受到了深深的震撼,眼泪情不自已的流下来。

同时《七里香》前奏和结尾都是一样的。

我想这就是《七里香》的意义:

从风而来,随风而去。

整体结构潇洒,自然,清新。

说的简单粗暴点,就是卧槽!好听。

我可以这么笃定,《七里香》是抒情歌曲之中的巅峰之作。

整首歌无论是词曲编曲都达到了极致的完美统一!

清晰的描绘出了最为单纯美好的夏天的感受。

《七里香》拥有流行音乐中最为顶级的水准,实录的弦乐非常恢弘,整体的制作水平也是极高。

在我心里,它是完美之作!”

而现在亚网上关于七里香的讨论度很高。

再加上艺术来客的百万粉丝关注,一下就成为新的热点。

直接登上了热搜前十!

越来越多的人都注意到了这片解析文章:

“卧槽!”

“我知道《七里香》很牛,但没想到这么牛!”

“我也是!简直一个大震撼!”

“韩墨:爷用你们玩剩下的,照样能秒了你!”

“我已经成为七里香,啊不对,韩墨的俘虏了!!”

这时,有些理智的同学发言了:

“是不是吹的有些过了?”

“我也只是觉得好听,但似乎也有限?”

然而,抓住流量风口的不止有艺术来客。

越来越多的音乐大V相继发表了关于七里香的解析,几乎清一色的夸赞。

“完美之作!”

“从旧的和旋之中开辟出新的天地!”

“韩墨是我见过最妖孽的音乐天骄!!”

而人都是从众的,漫天的大佬都说好,创造了新天地什么的。

总不能显得异类不是?

于是,更多人加入吹吹团,甚至连歌都没听过的都来说上一句:

“卧槽!牛逼!!!”

真?奈何劳资没文化,一句卧槽行天下呗?

于是,《七里香》的热度真的翻天了!

就在傍晚五点,江南音乐发布了一则重量级消息:

“恭喜韩墨新作《七里香》首日下载量突破两百万!

创造了南部新的历史记录!”

…………

……

阅读我用艺术斩尽诸神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我用艺术斩尽诸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