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又快饿死了》

第2章舌尖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晨起,师父准备亲自为孟父,下厨备餐。

师父道:“兄长,弟于长眠中,遍观诸世界,很是学了不少美味菜肴制法。请兄长品鉴。”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舌尖上中国,笛曲)

伴随着晨间清脆的鸟鸣,笛声响起。孟弢无奈的用长长的竹筷,开始敲打锅边的陶盆(昨晚师父脸上那只)。“咚……咚……咚……,咚……咚……咚……”然后继续用竹筷翻过油锅中的面饼。

他听到一个刻意低沉的声音在屋外说道:

“中华,自然地理的多样变化,让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宋人,享受到截然不同的丰富主食……从南到北,变化万千的精致主食,不仅提供了人身体所需的大部分热量,更影响了宋人对四季循环的感觉……带给宋人,丰饶、健康、充满情趣的生活……”1

众人一脸的不明觉厉。

“绿豆,一说是本朝由身毒引入。但弟曾观北魏贾公思勰之《齐民要术》,载: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

“兄长亦可于薄田间,种此豆,或可收美田之效。”

孟父颔首。

“此豆,味甘,性凉,有清热解毒,去暑除烦之效。”

孙郎中,也不禁点头称是。

“山阳坡地贫瘠,弟种此豆,到有些收获。”

“豆粉磨细,加少许水,调成糊状。”

“铁板烧热抹上胡麻油,淋上面糊,用特制的竹器摊薄,稍后再用竹铲翻面。呃……,有少许破损,不碍事,不碍事……”

“柴娃,把熬好的面酱端来。弢娃,把炸好的果子拿来。虎娃,葱花切好了吗?也拿过来。”

“饼上抹好面酱,撒上葱花,放上果子,卷起……”

“孙郎中,您先尝。不用筷箸。稍凉,用手拿着吃就可。”

师父说完,拉住嘴边一圈酱黑,肯定偷吃了面酱的柴娃。说道:

“兄长难得上山,你去把自己藏起的鸡子,拿两枚来,为师要让兄长好好尝尝我的手艺。”

师父又说:“拿三枚吧。你师兄昨日辛苦,也给他一枚。不要善食难舍了,师父会做好吃的来弥补你的,快去,快去……”

稍后,在孙郎中有些幽怨的目光中,拿起加料煎饼的孟父,开口咬了下去。

豆香、面香、酱香、葱香、蛋香、胡麻香,满溢鼻间。恰到好处的咸甜之味,充斥口腔。但最令人感动的是软糯中带着脆爽的口感。让孟父咬下一口,又想马上再来一口,欲罢不能。

半晌,包括两位帮佣都吃上了煎饼后,笛声再次响起,伴奏的敲盆声,无奈相和依旧。

一个刻意低沉的声音继续说道:

“其实,在这样一个早上,吃的是什么都不重要了,此时在中华人心中,没有什么,是比跟家人在一起更重要的,这是他们全部的希望,这就是中华人,这就是中华人的传统,这就是中华人关于主食的故事……”1

因述说而断掉的笛音,有一直未停的敲盆声,续着节奏,述说一停,呜咽婉转,带着一丝眷念之情的笛声,又再一次响起,和着轻快的敲盆声,慢慢落下。

孙郎中回味着饼香,目瞪口呆,不明觉厉中。

孟父一样的表情,却有一丝朦胧映入眼帘。

而三个小道士,早就在忙忙碌碌的收拾起小炉铁板了。

时未过午,打包好很多套煎饼果子的孟父与孙郎中一行,要离开了。

六十里山路,包括大半程需要乘凉轿的孙郎中,现在离开,已是偏晚。

“煎饼果子,三要诀,一必用绿豆粉,才有其清香。二必用甜面酱,才有其滋味。三必用炸果子,才有其口感。兄长与郎中要谨记。”

“铁板,镇上铁匠可制,其余竹器竹铲也易得。只是这酱方,哈哈哈哈……”

孟父皱眉道:“孙郎中,耳顺之年,不辞劳苦,上山为你诊治病患,岂可相瞒?!”

“弟也未经他诊治呀,呵呵……好!如此这般,如此这般,就可调制出甜面酱。但各家口味不同,调制之妙存乎一心,也不必太过拘泥。而饼上可加鸡子,饼中除了果子,也可按己意添加。兄长,若有腊肉、风鸡、咸鸭,可记得多送些上山呀!”

身后三个徒弟中,最矮小的一个,已经开始不由自主的流起了口水。孟父四人,缓缓下山而去。

早已忍不住的虎娃,开口了:

“师兄,那就是你父亲吗?胡子好长,好威风呀!”

“师兄,那两位家兄,真是你兄长吗?你们长得可不像呀。”

“师兄,那位神医真是神医吗?他还向师父请教锁鼻术,师父不答,他还来请教我了。我也不知道呀!”

“师兄,为什么有鸡子的饼,你要让给柴娃,不让给我?”

“师兄,师父叫你父亲兄长,那么他们也是师兄弟吗?”

“师兄,师父回房了,是不是又要睡了呀?”

“啊?!”

孟弢捂住头,他觉得自己很烦恼!

孟弢急急的追回观中,冲师父卧房而去。过门槛时,脚步都有些踉跄。

卧房门开,空无一人,反而后殿中,午时亮起了一丝烛光。

后殿门窄而阴森,洞开的门户也难接引光明,午时也要靠幽暗的火烛照亮老君慈和的面庞。

师父端坐于老君像下,却背像而朝门,身后老君像下的烛火之光,与门前午时的烈阳之光,仿佛在他身前达到一个平衡。

但午时会过,阳光会偏斜,灯火摇曳也是会时明时暗,平衡终将打破。

这些光线,于明暗中照出虚空中的粉尘,欢快的在师父身前身后飘舞。

孟弢感受到光暗的静谧与喧嚣,怅然若失。

不经意间,孟弢发现虎娃和柴娃,已来到他身后,师兄弟三人,一齐站在后殿门口。

师父座前,整齐的摆好了三个蒲团,像是早有准备一般。

孟弢左右回头看了两位师兄弟一眼。上前,跪坐于蒲团上,虎娃与柴娃跪坐两边,都看向师父。

师父双眼似睁似闭,呼吸均匀。

师父双眼似闭不似睁,呼吸更加缓慢。

师父双眼已闭绝不似睁,略有呼噜之声。

在孟弢忍不住,要出声询问前,虎娃先开口了:

“师父,你又睡了吗?”

“师父,观里的小磨只有你能磨得动呀!”

“师父,煎饼比白粥好吃太多,你要起来磨豆子呀!”

“师父,柴娃还藏有两枚鸡子,你要给我和师兄做加料煎饼的呀!”

“师父,柴娃昨晚尿床,被子还没晒呢!”

“师父,你不要盘腿坐这睡了。让师兄帮你垫好垫子,上床躺着呀!”

“师父……”

终于,除了虎娃,几人开始了,或剧烈或掩饰性的咳嗽。而孟弢终于抬手,挡下虎娃,也开口道:“师父?”

“咳咳……,为师未睡,咳,也不是,为师是未入仙眠,咳,也不是,为师……算了……经此十日之眠,于为师,也是死生之关,凶险异常。却已窥见,昔日希夷先生梦仙之境,也许吧……”

“你三人,性情资质皆类于为师。柴娃专注(爱吃)……虎娃放旷(爱说)……弢娃沉静(内心戏多)……咳咳,都是甚肖为师呀。”

“因此,传你师兄弟三人,锁鼻之术梦仙之法,续我道统。”

柴娃无所动,开始舔嘴边酱汁。

虎娃已笑开了花,想开口被孟弢挡住。

孟弢叹口气,道:

“师父,如果我们都睡了。谁来提壶担浆,谁来拍打引导,谁来清洗屎……洗衣晒被,谁来下山找孙郎中救命?且孙郎中也未必能救的呀!”

孟弢想捂头,想一个人慢慢与烦恼相处,不想照顾三个失禁之人。

现在有师父和柴娃两人,他已经很辛苦了。

1《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主食的故事台词

阅读师父又快饿死了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师父又快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