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王挽周》

29欠债难清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入夜了,回到了王宫中的接近,向自己的母后报了个平安,陪王后吃了顿晚饭后,便回到了东宫休息。

宴会上,王后恪守着周礼对她的要求,没有过问朝政,只是过问了儿子的一些日常琐事,又有些絮絮叨叨的叮嘱了姬静几句,便让他早点回去休息。

接着,周厉王命人传话:明日一早,太子便返回封地,继续主持夏收事宜。

此外,周厉王似乎是收到了自己派南仲一度接管丰北三邑的消息,所以又送来了一份明令诏书:“镐北三邑之师,太子有权调用”。

对于这迫不及待要赶自己走的王命,姬静心中有些纳闷,自己刚回来,不至于连一天都不让自己待吧?

一旁的姬白则是点破一切:“接下来,只怕朝中会有大事,所以天子才想让您早些离开。”

“卿所言有理”。

姬静联想到之前的国库,认可了姬白的说法,出现了这么大的乱子,身为天子的周厉王,肯定是要做出反击的。

不过在姬静想来,有了这麦粉,厉王应该不至于如历史上那么激烈了。毕竟若是按照原先的用小米偿还欠债,那么国库估计就真的没法再要了。(高利贷这玩意儿,可不是后来才有的东西。)

可如果推广麦粉,使得小麦地位上升,哪怕只是达到和粟米同等地位,靠着麦子远超于小米的产量,在王田(天子的土地,想种啥种啥)上大力推广麦子,国库里欠帐,至多两年,不仅能够还清欠款,而且还能有一定盈余。

(毕竟高利贷最可怕的不是原始数额有巨大,而是那利滚利,如同滚雪球一般的利息,压的让人喘不过气来。)

话说国家欠老百姓的钱,在古代似乎觉得不太靠谱,这是真的吗?

但实际上,这是真的,毕竟古代中国虽然是个大帝国,但是封建小农经济下,又没什么出口创汇的手段,也没办法靠国家货币发行,财政赤字。

碰上个天灾人祸,国库空虚,皇帝也变不出钱来,只能向老百姓借钱,当然粗暴一点的也可以选择加税。(比如崇祯皇帝。)

至于说欠钱不还,不好意思,哪怕是天子也得还钱。

正所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钱品即人品!

哪怕是王侯将相欠的钱也得还,这是一条比律法更为深刻的社会潜规则。

西汉河阳侯陈信,在自己的封地里欠钱不还,结果被人给告上去了。汉文帝听说以后,立马夺去他的封国和爵位,堂堂二代出身的陈信,就因为欠钱把自己前途玩没了。

可见,时人对于欠钱不还的行为,是有多么的深恶痛绝。

除了普通的权贵欠钱必须要偿还以外。

朝廷借钱也是要还的,东周那位债台高筑,被债主逼得差点跳楼的倒霉天子就不说了。

哪怕是如西汉这种大一统王朝亦然,比如在平定七国之乱时,当时朝廷给的军费不太够,汉军的主将周亚夫只得代表朝廷向关中的巨商借钱,那后来都是连本带利的一并还。

类似的事情还有不少,而且大都也都发生在战争时期。(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谁知道打仗能打到什么时候,那就是个填不满的无底洞。)

东汉顺帝永和五年,京师地震。已经归顺的匈奴部落发动叛乱,羌族联合乌桓犯汉。朝廷派中郎将张耽,征西将军马贤分别讨伐。中央为了筹措军费,“诏贷王、侯国租一岁”。向分封的王侯贷款,金额相当于该地一年的地租。还不错,最起码听上去有借有还。补充说明,东汉的租”收的是粮食,“赋”收的是货币,主要还是铜钱和布帛。

汉桓帝延熹四年,对羌作战没有起色,一度被人推到长安地区。又是为了筹措军费,中央“减公卿以下奉,貣王侯半租”,高官以下干部扣工资,再找王侯贷款(有史书用的是“乞”王侯半租,嗯,这样不好)。一年后,“假公卿以下奉。又换王侯租以助军粮,出濯龙中藏钱还之。”(国家借,用皇上的私房钱还,看起来汉桓帝多少还算是个正常皇帝)。

等到后来,汉灵帝这位皇帝时,终于不再向民间借钱了,这倒不是民间不愿意借,而是这位皇帝tmd不敢再借了!

借钱那都是要有利息的,古代可没什么国家良心银行,有的只有黑心高利贷!所谓九出十三归,都算是良心的了。

之前提到周亚夫,他向关中巨商无盐氏借贷,借了千金,你猜猜利息是多少?

10倍啊!

咋的?你以为你代表朝廷,老子就不敢问你要高额利息了?

开什么玩笑!

资本家那是什么胆子?只要利润超过300%,他们就敢践踏世界的一切法律!

只有把刀子捅进他们的心脏,让他们的比金钱还要脏的血流干净,他们才许还能稍微减缓一下心中的炽热。

当然了,皇帝这么多,什么鸟都有,难免碰上几个欠钱不还的缺德货。

而后果吗?

唐安史之乱后,唐肃宗建中三年,中央财政只能再维持几个月。“杞乃以户部侍郎赵赞判度支,赞亦无计可施,乃与其党太常博士韦都宾等谋行括率,以为泉货所聚,在于富商,钱出万贯者,留万贯为业,有余,官借以给军,冀得五百万贯。”

并且朝廷表示皇帝是一定会还的,而且是有利息的,让老百姓放心大胆的借钱给百姓。

但可惜的是,由于之前安史之乱后,朝廷几次大规模的向民间借款筹资,老百姓的钱基本都是打了水漂,所以老百姓对于民间对于朝廷的借条嗤之以鼻。

最终,京城罢市,上万老百姓围住丞相上访,险些酿成群体性事件。

后来,直接引发了导致清王朝灭亡的辛亥革命的四川保路运动,不也是当时的清政府想要吃白食吗?

国无信则不立。

国家向百姓借钱依靠的是什么?依靠的是国家的信用。

借钱不还会导致国家信用破产,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小一点的就像唐肃宗时,百姓上街暴动,差一点的直接就像清朝,军队武装政变。(想到这些,姬静心头一颤,这个怎么看着这么熟悉呢?国人暴动不就是他妈两者兼有吗?)

所以借钱有风险,赖账需谨慎。(后来东汉的汉灵帝,估摸着就是被之前朝廷借钱的利息给吓住了,所以宁愿卖官,也绝不再借。)

说起来真是泪呀,高高在上的皇帝也会有被一文钱难倒的时候。

姬静在来到这个时代后,结合自己对历史的了解,以及与周厉王的朝夕相伴,觉得周厉王后来之所以被人骂成丧心病狂,估摸着也真是缺钱缺疯了。

(不过讽刺的是,山林专利这一条厉王暴政,后来倒是被“贤相”管仲发扬光大了,管仲在齐国推行“官山海”,由国家直接控制制盐,开矿、渔业等重要经济支柱,也算是企业国有化的先驱了。真是一张嘴两张皮,是死是活全靠说)

提倡种植小麦就是姬静拿出的应急之策之一,不就是缺粮食吗?那就增加粮食产量!

提倡种植小麦,改变粮食的种植结构,这是最快,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清朝乃至欧洲近代能够人口爆炸的原因并不在于农业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而只不过是因为红薯,土豆,玉米这些高产作物的到来,极大的改变了粮食的种植结构罢了。)

但即便如此,姬静还是有些忧心忡忡:

“只是不知道会闹到何等地步,希望不要难以收场吧。”

……

而在周厉王与姬静谈小麦的同时,在周公的府邸中,周公与召公这两位大佬,也正在进行谈话。

已经年过70的宗伯周公,在两名哑女的待奉下,一丝不苟地坐于席上,神情淡然的听着召公讲出了滔天祸事。

周厉王昏倒的消息,实际上在厉王进宫后没多久就已经传开了。只不过碍于情况未明,所以,京城中的诸多大佬,都不敢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甚至反而愈加严厉的约束家族子弟,一心求稳,唯恐一步踏错,被人抓住把柄,事后清算。

反正对于这些大佬而言,在周礼还是社会最高政治准则尚未崩溃的西周,政局还是颇为稳定的,哪怕被打压也都是温情脉脉,反正只要家族的封地还在,家族的爵位还有。哪怕自己被打压,也无须担心子孙没有出头的机会,更没必要搞什么富贵险中求的亡命之行。

鲤鱼之所以要奋死越龙门,受天雷焚身之痛,那是因为对于鲤鱼而言,不越龙门,它们就始终是一条随时会被人摆上餐桌的鱼。

可对于已经成龙的贵族们而言,稳住别浪就行。

当然,这也不代表他们什么都不做,实际上在之前的一天里,京城各家族的探子都极为活跃。

为此,周厉王之所以晕倒的缘由,很快就被各大家族得知了,再者有关借国库高利贷之事,城中,不知道有多少大佬都参与其中,只需要稍微联想一二,就能明白前因后果了。

老神在在的周公,虽然因为年龄原因不太爱干涉政治,但是这种算不得隐秘的消息还是早早入了file的。

听完了神色惶惶的召公,又将事情详细的讲述了一遍后,周公方才不急不缓的开口问道:“国库亏空,天子忧心乃是常事,不知司徒来我这老朽处,有何见教?

若是想要讨粮弥补国库的亏空,老朽封地那里倒还有些粮食,若是需要司徒,尽管拿去便是。”

召公听得这话,苦笑着连忙摇头道:“老周公乃大周王族长者,小子岂敢造次啊?只是国库亏空百万右,若再加上利息,又岂是一二封地之粮可以弥补?”

“那你打算如何?”

周公老神在在的徐徐问道。

召公咬着牙,行礼请求道:“次次国库所欠的债主中,尤以姬姓子孙为多,宗怕掌管王族事务,德高望重,还请出手劝说他们减免一些。

毕竟皮将不存,毛将焉哉!

若真把大周驻塌了,只怕他们也未必能好过吧。”

家国一体之下,有些王族之事,贵为天子,虽然拥有着至高的权威,但是却碍于情面不便亲自动手,否则吃相太过难看了。

而统领王族事务的宗伯,则可以完美的帮助天子,在宗族里处理一些不太能出面的事,比如说赖赖王族里面的账。

请宗伯周公出面,以王族长辈的身份,要求那些姬姓子孙的债主们,减免国库的欠条,这是现在召公所能想到的唯一办法了。

后世负责代理天子掌管宗族事务的,基本大都是个摆设,但是在西周却不然。

在西周,宗伯之权类似于被后世称为“天官”的吏部尚书。当然这个范围仅限于王族之内。

宗伯代替天子管理王族事务,但凡姬姓出身的诸侯,其在选定继承人时,都必须要经过宗伯允许,方可得到天子策命。

此外,在挑选诸侯中有哪些公族子弟担任卿时(西周的周天只是有权决定诸侯之卿人选的),也是要经过宗伯点头的。

仅此一条,就足够让那些王族出身的诸侯们,对于面前的这位老人礼让三分了。

阅读宣王挽周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宣王挽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