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你再闯祸,哥哥我就要篡位了》

第一百二十八章:兼相爱,交相利!天工开物!江南粮价暴涨!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庐江郡,府衙外。

临时搭建好的大棚内。

一袋袋大米堆积成小山状,旁边还有一串串金澄澄的铜钱。

那些做完工的灾民排成长队领取钱粮,鱼幼薇和黑龙清玄两人站在边上协助派发,顺带统筹官府衙役和灾民干活。

这并非苏长歌剥削压榨她们。

而是她们自己觉得平日里太闲,于是主动揽过这桩差事,想替他分担压力。

对此,既然两人有心。

苏长歌自然不会反对。

毕竟鱼幼薇是仙门高徒,清玄虽然没读过几本书,但好歹是千年大妖,只是简单的统筹钱粮,对她们而言不算难事。

这时,清玄的声音突然响起。

“妹妹,你快看。”

“那边的那群人有些奇怪。”

棚内,黑龙清玄指着府衙门口聚在一起,一身短褐草鞋打扮的人说道。

她现在是妖类三品修为,一眼就看出这群人都是武夫,而且境界还不低,最差也是六品,为首的那个更是到了四品。

但他们的穿着实在太朴素了。

短褐,草鞋。

跟普通庄稼汉一般无二。

按理来说,武夫就算被读书人鄙夷,可修为摆在那,怎么也比普通人好太多。

“奇怪?”

鱼幼薇顺着清玄的手指方向望去。

只看到一群缄默不语,不苟言笑,手中拿着米饼咀嚼的中年大汉。

而就在这时。

对方也朝她们两人投来目光。

为首的老者视线猛地停留在清玄身上,脸上先是一惊,而后露出几分喜色。

“看到没。”

“那个穿玄色衣服的就是真龙。”

声音响起。

老者身边的人纷纷转目看来。

“龙女竟亲自赈灾,体恤百姓,看样子是条好龙,难怪被敕封为正神。”

“就是不知道苏长歌怎么样?”

“希望别是儒家那群只知空谈仁义礼乐,不肯脚踏实地干实事的人。”

“欲知其人,先观其行,再听其言,苏长歌能想出以工代赈,让灾民们自食其力的法子,足见他应该不是夸夸而谈的儒生。”

“就是不知道出发点为何。”

“若是为一己利欲,将灾民当作养望工具,虽是一时之善,但将来却未可知。”

中年大汉们一边交谈,一边津津有味的咬着干硬大饼。

看起来跟普通庄稼汉闲聊并无差别。

但从言语中能够听出。

他们对儒家弟子似乎非常不屑。

“哼,这群人居然非议先生。”

听到他们谈论苏长歌,清玄微微蹙眉,想出手教训这几人。

但却被鱼幼薇给拦了下来。

“姐姐,我看他们也没说长歌什么坏话,只是普通闲谈罢了。”

鱼幼薇出言,她虽然也不喜这群人对长歌评头论足,但对方也没说什么太过火的话,为这点小事动手,到时善后还得麻烦长歌。

当然,她也能理解清玄的感受。

作为妖类出身。

清玄对于人族的好坏善恶、礼法规矩并不了解,做事大多任凭心意。

觉得长歌好。

那便容不得他人的一句非议。

“好,那就先听妹妹的。”

“但若是他们等下敢再对先生出言不敬,我一定,我一定...”

“让他们没好果子吃。”

清玄开口,却一时想不到说什么狠话合适,只能找了句自认为很凶的狠话。

而就在她话刚说完。

只见一道熟悉的身影从府衙内走出。

“先生。”

“长歌。”

看到来者,两人眼前一亮。

但却没丢下手头之事。

而是远远望着。

另一边,啃着大饼的中年汉子看到如此气度不凡的年轻人走出。

猜到是苏长歌,于是纷纷住口,并将没啃完的饼放入行囊当中,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盯着苏长歌,眸中满是好奇之色。

“老朽孟胜,见过楚国公。”

随后,为首的老者带着众人拱手行礼。

“老人家不必多礼。”

苏长歌见状伸手将孟胜扶起。

目光打量眼前这群人。

一个个看上去虽然其貌不扬,短褐草鞋,但身上气血却无比旺盛。

尤其是为首的老者,在他身上,苏长歌感受到不亚于卫国公的磅礴气血,甚至更为雄浑厚重,起码是四品武夫。

也正是这样。

苏长歌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眼前这群人,十有八九就是销声匿迹许久的墨家弟子。

墨家。

不同于庙堂上高谈阔论的儒生,严刑峻法的君王胥吏,飘然世外的修士。

墨家弟子生活简朴,以裘褐为衣,以草鞋为服,为了践行心中的义理,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赴汤蹈火,亦在所不惜。

而或许是因为前世的缘故。

苏长歌对墨家理念抱有不少好感。

因为这群人是真的心系百姓,又肯脚踏实地的为百姓做实事。

但就是不知道。

这个世界的墨家与前世有无差别。

但千万别像杨朱学派那样,精义残缺导致出现陶先生那类自私自利的人,

心想着。

孟胜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楚国公,老夫此次看到官府告示前来,有几问想向您请教。”

“老丈但说无妨。”

苏长歌开口,语气沉稳有度。

他知道墨家弟子是想考验自己,但没关系,人家有技术有本事,挑老板很正常。

而且他也想看看这群墨者的本事如何,自己前世的墨者可是一手科技树,想来这个世界就算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楚国公,老朽所问其一。”

“您为何施行以工代赈之法?按照惯例,直接发粮赈灾不是更省事吗?”

孟胜说话间,脸色顿时变得无比凝肃。

他对以工代赈之法颇为赞赏。

墨子云,赖其力者得其生,不赖其力者不得其生。

凡是天下百姓,只要有劳动的能力,不是体有残疾,或者年龄老幼,那就应该靠付出劳动来生存,否则就不能叫做活着。

以工代赈。

让灾民们付出劳动得到生存所需。

在孟胜看来天经地义。

而他有此问。

乃是想知道苏长歌的初心是什么,为民、为己,还是为了江山社稷。

三者直接决定了他的去留。

“老丈。”

“吾曾听人言,授百姓以鱼,不如授百姓以渔。”

苏长歌对孟胜的问题倒是没去想太多,但凭本心说道:“以工代赈,让百姓自食其力只是最初想法,吾想的是借此机会。”

“让百姓掌握一门足够生存的技艺。”

“譬如编制渔网、冶炼打铁、养殖牲畜、制造器械用具等等。”

“这样即便没有官府赈灾。”

“百姓依旧能靠自己学到的技艺,付出辛勤劳动,使生活变得更好。”

苏长歌没说发展手工制造业和工业的事情,因为现在提这个没什么意义,他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还是要看最终成效。

而孟胜听到这番话回答。

眼前瞬间一亮。

好一个授百姓以鱼,不如不如授百姓以渔,此子当真仁义宽宏。

以百姓们的生活变好为初衷。

这点恰好与他们墨家的理念不谋而合,可以称得上是同道中人。

难怪此子能代天人两道敕封,光是心怀百姓这一点,就甩掉一大批空有其表的儒生,就是不知道他对墨家是什么看法。

想到这里。

孟胜提出自己的第二问。

“老朽所问其二。”

“楚国公觉得,如何才能使天下永远安定和平,百姓不再受饥寒战乱之苦?”

声音响起。

苏长歌眸中露出感叹之色。

墨家还是墨家。

一开口就是大谈天下百姓。

但跟寻常儒生流于表面的宣扬仁义不同,他们是真的为此付出实践。

苏长歌甚至觉得,这时他只要喊一句兼相爱,交相利,百姓不分亲疏互爱互助,每个人不为己利,都为天下大利做考虑。

再喊出一句。

共享一切生产资料,构建和谐...

何止是将这群墨者给留下。

他甚至能直接进到墨家内部高层,胆子大一点,当墨家钜子也无不可。

但墨家那套兼相爱,交相利。

真的能够实现吗?

苏长歌对此持怀疑的态度,觉得这太过理想化,有些不切实际。

远近亲疏是人之常情,人跟人之间永远不可能完全相互理解,兼相爱在他那个人人都温饱不愁的世界都可以说遥遥无期。

心念至此。

苏长歌不由摇了摇头。

“老丈,天下不可能永远安定和平。”

“正如百姓们很难做到不分彼此的爱待众生,而即便有一群人能够做到。”

“但终究太少,大部分都心存私心。”

苏长歌直言不讳的说道。

听到声音,孟胜等一众墨家弟子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

此问有那么多的答案。

对方偏偏只拿兼相爱不可能实现举例,显然已经知道了他们墨者的身份。

而且还表明自己不认同墨家兼相爱、交相利的态度,这就让众人很难受,本以为能将苏长歌这个天命所归之人拉到墨家。

如此一来。

墨家理念也有机会流行天下。

但可惜的是,苏长歌终究是一介儒生,无法理解墨义的伟大之处。

想到这。

孟胜看向苏长歌朗声说道。

“楚国公,事在人为,不付诸行动如何知道实现不了兼相爱,交相利?”

“或许我们这一代做不到,但一代不到就两代、三代,老夫相信,总有一天在我们墨者的努力下,人人能够相互理解!”

声音锵锵有力。

一时之间,吸引了不少百姓的注意。

“老头你凶我家先生干嘛!”

一直望着这边的清玄见状,瞬间出现在苏长歌身边,眼睛恶狠狠瞪着孟胜。

她虽然不懂什么叫兼相爱,交相利。

但凶她家先生就是不行。

而此时,鱼幼薇交待完事情也走了过来,坚定的站着苏长歌这边。

墨家的精义她同样不知道,但她觉得苏长歌说得有理,两个相爱的人尚且不能完全理解彼此,更何况还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这...这...”

“老朽没有凶你家先生。”

孟胜看着清玄那‘恶狠狠’的眼神,又见百姓投来不善的目光。

老脸不由一红,有些尴尬的解释道:“只是辩驳,辩驳你懂吗?就是两个人相互辩论道理,不是吵架,更不是凶他。”

清玄蹙了下眉头,听不太懂的样子。

“我不管什么辩驳不辩驳。”

“反正对我家先生态度要放尊重点,不然我一定饶不了你。”

说话间。

清玄昂起头,扬了扬粉拳。

而就在此时。

苏长歌的声音在众人耳边响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老丈说的是,或许您的理念终有一天会实现,或许真的是晚辈错了。”

苏长歌面露淡笑的说道。

霎时间,在场众人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他和孟胜两人。

他们皆不敢相信,被誉为当世圣贤的苏长歌,居然会像一个短褐草鞋,看起来连字都不认识的老头承认自己或许错了。

而不只是他们。

就连孟胜自己都是一脸惊讶。

他刚才之言。

其实说到底并无什么说服力,苏长歌完全可以说这是他们墨者一厢情愿。

但没想到。对方根本没去争辩,而是用了个模棱两可的回答,或许错了,也就是不确定,但这便是承认墨家理念可能实现。

换而言之。

苏长歌这算是认可了墨家?

正想着。

声音再度响起。

“晚辈相信,墨家之道,将来必定大行于天下,造福世间百姓。”

“或许这个将来会很长很长,甚至需要百世千世乃至万世,但只要墨者代表的是贫苦百姓,那它终有一天会实现。”

这一刻,苏长歌无比认真。

他之所以会认错。

倒不是真的认可了兼相爱会实现。

而是他从孟胜,从墨家身上,看到了前世那群伟人们的几分影子。

他们在最开始也不知道自己能否成功,但他们依旧为了理想而付诸行动,最终怀揣星星之火,点亮了漫漫五千年的长夜。

他们的存在。

就像是一种精神标志。

让人们知道。

有那么一批追梦的理想主义者,为了实现远大理想而奋斗终生。

所以苏长歌相信墨者终会大行其道,或者他们将来不叫墨者,但不管叫什么,无法改变的是他们永远站在无产庶民这边。

至于兼相爱,交相利。

追梦的道路并非一蹴而就。

可是纵然遥遥无期。

但只要在追逐的路上,脚踏实地的改善民生,让百姓过的更好就够了。

而此时,伴随苏长歌这句话响起。

孟胜的身躯不由一颤。

他这一生。

曾被无数人嘲笑讥讽,甚至偶尔还要隐姓埋名,防止被人追杀。

但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有人无比认真的告诉他,墨家之道将来能够大行于天下,造福众生,墨子理念亦会被无数人认可。

而且这个人还是儒家此世之圣。

想到这。

孟胜死死盯着苏长歌的眼睛,想确认他是不是为了招揽自己而说谎欺骗。

良久过后。

孟胜突然仰天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

虽是在笑,但一行老泪却是止不住的在眼角打转。

累。

他这一生过的太累了。

不是身体上的累,墨家弟子从不怕干活,只怕干的活还不够多。

而是心太累,除了墨家弟子以外,举世无一人能理解他坚持一生的墨规,更无一人能理解他堂堂四品武夫,为什么要整日忙碌在‘无用之事’上面。

只要他想。

金银珠宝美色皆可自取。

但相比于理念而言。

这些不过是身外之物罢了,甚至比不上受他帮助的老农的一句感谢。

而苏长歌的这番话。

无疑给了他更多继续坚持的动力。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认同。

这代表儒家圣贤,也承认他墨家之道将来必定大行于世!

正此时。

一道喊叫声突然响起。

“喂,你们知道这老头笑啥吗?”

清玄颇为直爽的开口,询问跟在孟胜身后的那批中年大汉。

“清玄。”

苏长歌出言喊了一句。

接触到目光。

明明活了上千年的清玄,却像个做错事的小孩一样,眼神左右躲避大人视线。

“龙女性子直,老夫无碍。”

孟胜此时摆了摆手。

然后看向苏长歌,表情突然变得严肃,拱手深躬行礼。

“老朽孟胜。”

“代墨家谢过楚国公之言。”

看到这一幕,他身后的墨家弟子没有半点犹豫,同样朝苏长歌深躬行礼。

苏长歌见状没有说话。

只是同样回礼。

而他们这举动在旁人眼中,多少就显得有些奇怪,不明所以。

但不得不说,双方互相深躬行礼的样子,竟让人有种格外赏心悦目的感觉,就像是两位君子,互相尊重彼此的为人和理念。

很快,苏长歌和孟胜等人起身。

“老丈,还请您居于江南。”

“传授此地百姓墨家的技巧工艺,让他们能够自食其力,改善生活。”

苏长歌出言。

墨家在诸子百家中动手能力最强。

尤其是在工匠技艺上。

因为讲究非命。

即个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人人都要自食其力,奋发向上。

因此他们这群人对手工业格外热衷,毕竟田产他们没办法抢过来,但手工业却可以让没有田产的百姓也能存活下来。

当然,墨家还有其他动手能力。

那就是武力。

他们崇尚侠义精神。

遇见不平事是真的会去管,看到有人以诡辩欺人也是真的会上去抽两巴掌。

这大概也是儒家恨墨家的原因之一。

言归正传。

在听到苏长歌的话后。

孟胜想都没想。

直接就一口答应了此事。

“楚国公客气了。”

“教授百姓工匠技艺,使其能自食其力,吾辈墨者义不容辞。”

他这么做,不仅仅是因为苏长歌刚才那番话,还有就是践行墨义,帮助灾民,同时看看能否从百姓中发展几个墨家弟子。

“晚辈代百姓谢过老丈。”

苏长歌谢完,继续道:“但今日天色已晚,而且安排百姓学习也需要时间。”

“诸位不妨先到客舍内住下洗漱。”

闻言,孟胜点了点头。

“吾等一切皆听楚国公安排。”

“但无需铺张浪费。”

“只要有住的地方,有一口吃的就可以,不用特地招待我们。”

他也知道现在急于传授百姓技艺没用,一切准备工作都还没做好,而节俭自苦,则是每一个墨家弟子刻在骨子里东西。

闻言,苏长歌轻轻颔首。

相比于自以为好意。

他还是选择尊重墨家的习惯。

常言道,墨守成规。

这里的墨指的就是墨家弟子,成规则是墨家内部规矩法令。

随即他看向身边小吏,说道:“你带诸位义士到客舍住下,他们有任何需求都尽可能满足,若是不行就过来向我汇报。”

“诺。”

小吏点了点头。

“对了,老丈。”

苏长歌从袖中拿出早已备好的书册,说道:“晚辈这有一本古书。”

“里面记载了不少技艺方法,您等下放下行囊后,可以看看上面的内容,想来应该有些可取之处,对墨家有所裨益。”

听到此话,孟胜愣了一下。

啥?

儒生教我墨家动手?

随后,他瞥了眼苏长歌手中的书册。

【天工开物】

名字起得倒是响亮。

但儒家就喜欢这个样子,越是不咋的的东西,越是附庸风雅取个好的名字。

不过他对苏长歌印象还是很不错,所以很给面子的接过书册,回道:“多谢楚国公相赠,老朽回去之后一定会认真研读。”

话虽如此。

但他想的就是随便看两眼。

毕竟儒家那群人懂个锤子的工匠技艺,即便是苏长歌估计也就只看过两本书。

觉得上面内容还行就推给自己。

殊不知我墨家的工匠技艺。

永远位列世间前茅。

如此想着,孟胜在和苏长歌告辞后,便带着弟子跟小吏走去客舍。

然而,就在墨家前脚刚走。

苏长歌还没来得及转身。

就看到负责粮仓的官员急匆匆赶来,左右扫了眼百姓,上前小声道。

“楚国公,大事不好了。”

“咱们庐江郡,包括周围各郡的粮食售价,全都暴涨十几倍。”

“粮仓的粮照咱们现在的用法。”

“最多只能再坚持八日。”

“而且....而且那群商贾现在还高价收购咱们派发出去的粮食。”

官员开口。

脸上露出一抹担忧之色。

因为堆积太久出现陈粮和发霉等问题,因此一般官府存粮并不会很多。

而苏长歌的以工代赈之法。

好归好。

但跟搞个两碗米汤每天吊着百姓的命来讲,耗费的粮食太多。

所以需要花钱从豪绅商贾手上买,但现在对方不仅涨价,还高价收购派出去的米,这样一来,百姓必然会选择领取粮食。

这对官府来说无疑是两难局面。

不派粮,百姓饿死。

坚持派粮食。

那从豪绅商贾手上买粮所花费的银钱,可就是以前的十几倍。

这谁顶得住啊!

而苏长歌听到这番话,一刹那,眸中闪过几分冷意。

豪绅商贾?

自己顾及灾情,暂时没去找你们的麻烦也就罢了。

现在反倒还自寻死路是吧。

阅读弟,你再闯祸,哥哥我就要篡位了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弟,你再闯祸,哥哥我就要篡位了